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从北柴胡根中分离表征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多糖成分。方法:以抗补体活性为导向从北柴胡根水提物中分离纯化活性多糖;化学和谱学方法表征多糖的理化性质;采用体外细胞溶血试验法测定抗补体活性;并利用补体成分缺失血清鉴定补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靶点。结果:获得一个均一多糖BC-PS2,是一个具分支结构的杂多糖,平均分子量2000KDa,其单糖摩尔比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3.5:2.4:2.0:1.0,并含有少量的鼠李糖和木糖以及蛋白(1.11%);单糖的主要连接方式包括:末端、1,3-、1,6-和1,3,6-连接的葡萄糖,末端、1,5-连接的阿拉伯糖,末端、1,4-、1,6-和1,4,6-连接的半乳糖,末端、1,4-和1,4,6-连接的甘露糖;BC-PS2对补体激活的经典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CH50和AP50分别为(0.222±0.013)和(0.356±0.032)mg·mL-1;靶点研究结果表明BC-PS2作用于补体成分C1q,C2和C9。结论:BC-PS2是一个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多糖成分,应该是柴胡治疗与补体过度激活相关疾病的药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辉俊  柯樱  叶冠 《中草药》2017,48(19):3935-3940
目的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Trichosanthis Pericarpium中具有抗肾素作用的成分。方法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相对分子质量1 000以上的部分(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GLP-5-1,并对GLP-5-1进行HPGPC法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肾素抑制活性检测。结果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瓜蒌皮中得到一种具有肾素抑制作用的均一多糖GLP-5-1,相对分子质量为3 722,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4种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5.5∶4.4∶6.9∶10.0,GLP-5-1表现出较强的肾素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87.4±6.8)μg/m L。结论从瓜蒌皮中成功分离到具有肾素抑制作用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为瓜蒌皮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纯化关黄柏总多糖,研究纯化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EAE Cellulose 52,DEAE-Sepharose F.F,Sephacryl S-400等载体对关黄柏总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PMP柱前衍生化测定单糖组成;采用MTT法测定各多糖组分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关黄柏总多糖占药材的4.3%,从关黄柏总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组分G1,G2,G3,分别占总多糖的6%,9%,10%,经HPLC鉴定证明为均一多糖,均主要含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其摩尔比分别是G1(1∶1.06∶1.04∶1.14),G2(1∶1.27∶1.10∶1.09),G3(1∶1.23∶0.99∶1.55),3种均一多糖对Con 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3种均一关黄柏总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具有一定显著的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多糖的系统分离纯化与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板蓝根多糖的系统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分离得到的均一多糖进行组成测定。方法以抗病毒活性较好的80%醇沉板蓝根粗多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色谱、Sephacryl-20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以及高效凝胶色谱系统分离纯化。分别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和邻苯二甲醛(OPA)衍生化HPLC法对分离得到的板蓝根均一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和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利用系统分离纯化策略,从80%醇沉板蓝根粗多糖中分离得到2种均一板蓝根多糖(IRPS1A和IRPS1B)和2种均一板蓝根糖蛋白(IRPS2A和IRPS3A)。其中,IRPS1A与IRPS1B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IRPS2A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IRPS3A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糖蛋白IRPS2A与IRPS3A均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共14种氨基酸残基。同时,IRPS2A还含有酪氨酸残基。结论该系统分离纯化的策略可应用于板蓝根均一多糖(糖蛋白)的获取,为板蓝根多糖的结构分析及药理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茅苍术多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丽  欧阳臻  杨凌  张磊 《中药材》2008,31(12):1841-1843
目的:从茅苍术中提取粗多糖ALP,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均一的多糖ALP2,并初步研究其组成和结构。方法:采用热水提取后残渣稀碱水提取,乙醇沉淀,三氯乙酸法脱蛋白,DEAE-52柱层析,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多糖。HPLC法进行纯度鉴定,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单糖组成。结果:纯度鉴定其为均一组分;红外光谱显示有多糖的特征结构;气相色谱分析,茅苍术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三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0.59∶4.42∶0.54。结论:本研究为茅苍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桑椹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杏  邓青芳  陈华国  周欣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2):2329-2333
该实验采用回流法提取桑椹多糖,经脱蛋白及DEAE-Cellulose 52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中性多糖MFP-1,微酸性多糖MFP-2,酸性多糖MFP-3和MFP-4)。通过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对各多糖组分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FP-1,MFP-2,MFP-3和MFP-4中的多糖量分别为75.3%,83.7%,79.1%,74.3%,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12.2,128.8,199.5,181.9 k Da。MFP-1主要含有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26.8∶20.4∶8.7∶5∶1);MFP-2主要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34.2∶38.2∶8∶17.5∶15.1);MFP-3主要含有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28.3∶22.6∶20.9∶18.6∶12.5);MFP-4主要含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47.4∶34.9∶36.1∶33.1∶19.9∶4.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FP-1,MFP-2,MFP-3和MFP-4中均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其中MFP-3和MFP-4是以β苷键为主的吡喃型多糖。活性结果表明,4种多糖对ADH均有激活作用,其ADH激活能力顺序为:联苯双酯MFP-3MFP-1MFP-2硫普罗宁MFP-4,MFP-1,MFP-2和MFP-3对ADH的激活作用均大于阳性对照硫普罗宁,同时发现MFP-3对ADH的激活效果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的激活效果相当,推测其与之连接的糖醛酸种类有关,这为桑椹多糖的"构-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何新阳  范海涛  孙萌  李洁  夏青  姜艳艳  刘斌 《中草药》2024,55(4):1089-1099
目的 对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中分离得到均一多糖的结构及其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Sephadex G-75等柱色谱法,对防风多糖进行系统分离纯化,采用ESI-MSn、GC-MS、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防风多糖SP80020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单糖组成、寡糖片段、糖残基类型和糖苷键连接方式等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采用细胞实验和斑马鱼实验,研究防风多糖SP800203的免疫调节活性。结果 从防风中分离得到防风多糖SP800203,糖醛酸质量分数为75.7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14×104,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8∶6.7∶6∶84.5。主链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2条支链分别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鼠李糖,以及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聚合而成,二者分别通过β、α糖苷键与主链相连。防风多糖SP800203可以促进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的释放,增加斑马鱼的免疫细胞密度和巨噬细胞数量。结论 防风多糖SP800203为从防风中分离得到的新的均一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为阐明防风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防风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云木香中分离纯化出均一多糖,并研究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方法得到了云木香的粗糖(APS),用DEAE-52色谱柱对云木香粗糖进一步纯化并得到了两种均一多糖,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测定了这两种云木香多糖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并对其抗补体靶点进行了确定。结果从云木香中分离得到了两种均一多糖,其中一种为葡聚糖APS-1,另一种为葡甘聚糖APS-2。抗补体活性研究表明,APS-2表现出很好的抗补体活性,而APS-1没有明显的活性。结论云木香多糖APS-2具有很好的抗补体活性,有望成为免疫疾病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王辉俊  柯樱  叶冠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6):3131-3135
该试验基于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作用的成分。瓜蒌皮经水提醇沉后取上清液,然后透析截留获1 000以上的部分得GLP,GLP经活性跟踪测定,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GLP-1-1,并对GLP-1-1进行HPGPC分析、单糖组成测定和ACE抑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活性跟踪方法,从瓜蒌皮中得到一种具有ACE抑制作用的均一低聚糖GLP-1-1,相对分子质量为1 367,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3种单糖的摩尔比为0.2∶4.3∶10.0,GLP-1-1表现出较强的ACE抑制活性,其IC_(50)为(113.4±8.6)mg·L~(-1)。从瓜蒌皮中成功分离到具有ACE抑制作用的低聚糖,该发现为瓜蒌皮的化学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范灵婧  倪鑫炎  吴纯洁  丁侃 《中草药》2013,44(17):2364-2371
目的 阐明菊花多糖的结构特征,研究其对NF-κB和肿瘤细胞的活性.方法 以杭菊花、怀菊花和亳菊花为原料药材,经水提醇沉、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过滤柱色谱分离纯化,获得6种中性均一多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G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对其一级结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同时运用6种菊花多糖对胰腺癌(PANC-1)和肝细胞(LO2)的MTT实验及NF-κB信号激活实验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 6种多糖CMTA0S1、CMTA0S3、CMJA0S1、CMJA0S2、CMBA0S1和CMBA0S3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7.52×104、7.80×103、7.80×104、1.04×104、5.79×104和1.35×104,其中CMTA0S1、CMJA0S1和CMBA0S1主要由半乳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组成,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23∶1.00∶0.20、2.18∶1.00∶0.53和3.30∶1.00∶0.75;CMTA0S3、CMJA0S2和CMBA0S3主要由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73∶1.00∶0.40∶0.21、1.39∶1.00∶0.84∶0.55和1.19∶1.00∶0.48∶0.19.6种菊花多糖以末端-呋喃阿拉伯糖、1,5-呋喃阿拉伯糖、1,4-吡喃半乳糖、1,3,6-吡喃半乳糖和1,4-吡喃葡萄糖5种连接方式为主.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菊花多糖均对胰腺癌PANC-1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以杭菊花多糖CMTA0S3和怀菊花多糖CMJA0S2抑制率最强,接近70%且呈现出良好的浓度依赖性.针对核因子NF-κB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菊花多糖中只有粗多糖CMBA表现出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而均一多糖CMTA0S1和CMJA0S1则显示出潜在的免疫激活活性.结论 3种菊花中的6种中性多糖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对胰腺癌PANC-1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对NF-κB活性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矢藤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内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鸡矢藤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寻找具有体内抗菌活性的多糖组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技术对鸡矢藤粗多糖(PSP)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多糖组分采用凝胶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借助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判断其部分结构信息,采用体内抗菌模型对所得多糖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从鸡矢藤中分离2个单一多糖组分PSP2a和PSP2b。PSP2a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4.92:3.23:1.00:1.73:3.50,PSP2b由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0:0.73:1.80。PSP2a和PSP2b中单糖主要以呋喃糖形式存在。体内抗菌模型表明,PSP,PSP2和PSP2a对感染小鼠均有不同程度保护作用,其中以PSP2a的效果最好。结论:鸡矢藤多糖中具有体内抗菌活性的成分主要为PSP2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浮萍Spirodela polyrriza中5个黄酮类成分的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测定8个产地17批浮萍药材中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大波斯菊苷、木犀草素的量;采用DPPH清除率法比较不同产地浮萍的抗氧化活性,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浮萍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浮萍中5个黄酮类成分量存在一定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可将不同产地浮萍分为3类,且分类结果一致。其中陕西和山西产地的浮萍中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的量均较其他产地明显偏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氧化清除率与黄酮类成分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陕西和山西产地的浮萍黄酮类成分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浮萍药材的产地识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文平  温芝琪  吴欢  王琦  李志峰  周斌  李艳  冯育林  杨世林 《中草药》2020,51(15):3869-3875
目的研究山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叶提取物的抗补体及镇咳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以经典抗补体途径和浓氨致咳模型对不同极性部位的山腊梅叶进行活性比较,确定具有抗补体和镇咳活性的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有效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对山腊梅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镇咳和抗补体的活性评价。结果山腊梅叶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部位同时具有抗补体和镇咳作用,通过质谱分析,初步鉴定了28个化合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同时具有镇咳和抗补体的活性。结论山腊梅叶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补体和镇咳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且两者可作为控制质量的化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苍耳草与苍耳子的差异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Triple TOF-MS/MS)技术对不同产地苍耳草与苍耳子8批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对质谱数据进行峰匹配、峰对齐、滤噪处理等,以提取特征峰;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结合软件数据库搜索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别。结果苍耳草与苍耳子样品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初步筛选出44个差异化学成分,并鉴定出41个成分,其中所分析样品的12个共有差异化学成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从苍耳草与苍耳子化学成分差异的角度,可为揭示二者药性、药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乐  张华峰  郝淼  牛丽丽 《中草药》2015,46(9):1368-1373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淫羊藿Epimedium Herba水分、灰分快速检测新方法,调查我国市售淫羊藿药材的水分、灰分量。方法采用标准正常化+去散射处理(SNV+D)进行散射校正,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聚类分析,采用"2,4,4,1"方式进行数学处理,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淫羊藿药材水分与灰分近红外定标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稳定性较高,水分与灰分的定标决定系数分别为0.884 3、0.938 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9、0.851 9,预测相关系数达到了0.9,剩余预测差超过了3.0。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首次测得我国市售淫羊藿药材水分合格率为100%,灰分合格率为82%。结论近红外分析方法具有快捷、精确、无损等优点,在淫羊蕾药材质量控制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快速分析亚大黄中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群,为阐明亚大黄的抗补体活性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对亚大黄95%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个部位,并测定3个部位经典途径的抗补体溶血活性(CH50);采用UPLC-Q-TOF-MS/MS对3个部位分别进行化学成分的表征,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亚大黄正丁醇部位抗补体活性为0.032 g·L~(-1),强于阳性药肝素钠;在优化的LC-MS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石油醚部位主要成分9个,主要是脂肪酸及甾醇类化合物;鉴定了乙酸乙酯部位主要成分13个,主要是游离蒽醌类和二苯乙烯类;鉴定了正丁醇部位主要成分25个,主要是蒽醌苷类和二苯乙烯苷类。结论: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快捷、准确、较全面地分析鉴定亚大黄的正丁醇抗补体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蒽醌苷和二苯乙烯苷类,为一步分离及开发亚大黄中苷类抗补体活性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必兴  齐景梁  钟红  马璐琳  李倩  连艳  蒋桂华  蒋运斌 《中草药》2022,53(21):6857-6864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内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序列针对自采及流通使用环节的不同基原兔耳草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常用兔耳草的方法,并分析市场流通的主流品种。方法 采用试剂盒提取101份兔耳草样品的DNA,针对其ITS2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获取ITS2序列信息;并从GenBank上下载相关序列28条。运用MEGA6.0对129条ITS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和种间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并预测ITS2二级结构。采用BLAST法及NJ聚类分析法分析市场流通兔耳草基原。结果 除四川部分区域所产全缘兔耳草Lagotis integra与革叶兔耳草L.alutacea种间亲缘关系近外,短筒兔耳草L.brevituba、全缘兔耳草、圆穗兔耳草L.ramalana、革叶兔耳草、短穗兔耳草L.brachystachya及紫叶兔耳草L.praecox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均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具有明显的条形码间距。系统进化树显示短筒兔耳草、圆穗兔耳草、短穗兔耳草及紫叶兔耳草单独聚为一支,四川部分区域所产全缘兔耳草与革叶兔耳草聚为一支,其余全缘兔耳草聚为一支。通过ITS2二级结构发现,各基原兔耳草在茎环数目、大小及位置均有一定差异,可区分亲缘关系近的全缘兔耳草与革叶兔耳草。市场分析显示,市面上流通的兔耳草有6种基原,以全缘兔耳草使用占比最高,短筒兔耳草次之,短穗兔耳草及圆穗兔耳草较低,紫叶兔耳草及革叶兔耳草最低。结论 ITS2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用来鉴别常用藏药兔耳草的基原,市场主流兔耳草品种为全缘兔耳草、短筒兔耳草及短穗兔耳草。  相似文献   

18.
赵云生  谢丽霞  毛福英  王张  曹喆  张新慧 《中草药》2015,46(24):3695-3703
目的研究37个不同产地麻黄平喘作用及其生物效价的差异。方法取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建立平喘药效模型,按累积计量法于麦氏浴槽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剂间距1:0.5)的麻黄水煎液,计算不同产地麻黄解痉率;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V生物检定统计法项下"量反应平行线法"(2,2)法计算生物效价值;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药材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量;对不同产地麻黄生物效价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麻黄对磷酸组胺(His)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解痉作用,与麻黄对照药材相比,有20个产地的麻黄达显著水平(P0.05),麻黄解痉作用与给药质量浓度呈剂量依赖性,草麻黄与中麻黄种间解痉率无显著差异(P0.05);37个产地的麻黄药材与对照药材相比平喘效价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0.01),平喘效价值为22.35~489.04 U/g,可信限率(FL)13.15%~38.97%,效价相差近21.88倍,麻黄平喘生物效价与麻黄碱及伪麻黄碱总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采用聚类分析法能够将不同平喘生物效价值的麻黄区分开来,37份麻黄药材中有24份生物效价值高于对照药材,占麻黄样品总数的64.86%。结论平喘生物效价值可以定量评价不同产地麻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Taxilli Herba水提物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及其机制,为桑寄生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受精后6 h(6 h post fertilization,6 hpf)正常发育的斑马鱼胚胎为动物模型,将桑树Morus alba、柳树Salix babylonica、油茶Camellia oleifera、夹竹桃Nerium indicum、苦楝Melia azedarach和漆树Toxicodendron trichocarpum 6种寄主植物桑寄生水提物各设置低、中、高3个药物浓度,分别处理斑马鱼胚胎,检测72 hpf孵化仔鱼的心脏形态、心率、心包面积、静脉窦(sinus venosus,SV)和动脉球(bulbus arteriosus,BA)间距、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氧化应激相关酶基因[SOD1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2(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2,GSTP2)]、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结合蛋白5(GATA binding protein 5,GATA5)、NK2同源框5(NK2 homeobox 5,NKX2.5)、肌球蛋白重链6(Myosin,heavy chain 6,MYH6)]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除桑树寄主桑寄生外,其他5种桑寄生水提物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包水肿、心率降低、心包面积和SV-BA间距增大(P<0.05、0.01),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0.01),SOD1CATGSTP2GATA5NKX2.5MYH6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上调或下调(P<0.05、0.01)。夹竹桃、苦楝和漆树3种寄主桑寄生还观察到心肌细胞凋亡,Bcl-2表达和Bcl-2/Bax值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 桑寄生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毒性具有明显的寄主相关性,除桑树寄主桑寄生外,其他5种寄主桑寄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脏发育毒性,寄主植物不同,毒性机制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