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大氧流量,增加解毒剂的用量,输新鲜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对机械通气前后pH值、PaO2、PaCO2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后pH值升高、PaO2和SaO2升高、PaCO2下降,与机械通气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7、d14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1.1%,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乌司他丁治疗组肺损伤程度指标RR、PaO/FiO2、PaCO2及胸片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d7最为显著(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肺部感染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例重型颅脑创伤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早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内予以切开)79例和延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实施气管切开)57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气管起开前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结局等指标。【结果】早期组气管切开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值均显著的优于延迟组;早期组气管切开24h后PaO2、PaCO2、SaO2值,切开前与切开24h后的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延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组气管切开后d7、d28的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的肺部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和延迟组患者的28d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应该及时予以气管切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动脉血气,并比较病死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HP联合HD组对提高PaO2、S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病死率、通气时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HP联合HD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其在改善病人呼吸通气优于对照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测定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与机械通气治疗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24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过程进行监测,在呼吸骤停时、停用机械通气时、拔除气管插管时,分别测定胆碱酯酶(ChE)、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呼吸骤停时,ChE、SaO2、PaO2极低;停用机械通气时,ChE恢复至正常值的50%,SaO2、PaO2明显升高,与呼吸骤停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拔除气管插管时,ChE、SaO2、PaO2显著升高,与呼吸骤停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1),但与停用机械通气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时,ChE、SaO2、PaO2极低,可作为病情危重的一个标志,必须机械通气支持;当ChE恢复至正常值50%时,SaO2、PaO2均明显升高,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可停用机械通气;当ChE〉正常值50%时,SaO2、PaO2均持续正常,患者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拔除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选择鼻(面)罩接BiPAP呼吸机;对照组行低流量吸氧,酌情予呼吸兴奋剂。2组同时给予抗感染、舒张气道等常规治疗。治疗2 d后分别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比较2组pH、PaCO2、PaO2。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H分别为7.28±0.06和7.41±0.06,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H分别为7.28±0.05和7.34±0.04。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aCO2为(85.1±9.25)和(52.8±6.58)mm Hg,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CO2为(84.19±10.21)和(68.27±6.33)mm Hg。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aO2为(49.86±6.18)和(71.63±10.41)mm Hg,对照组治疗前后的PaO2为(50.22±8.84)和(68.43±7.53)mm Hg。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H、PaCO2和P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pH、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的Pa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普通病房早期应用无创辅助通气(NI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成A组(应用NIV)和B组(非应用NIV):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 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 d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以及转归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 ,其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临床症状亦明显改善.[结论]普通病房早期应用NIV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给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5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给药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后1~2h、24h及72h血气分析及HR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PH值、PaCO2、PaO2比较(P〉0.05),治疗后1~2h、24h、72hPH值、PaCO2、PaO2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后PH值、PaO2、PaCO2及HR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IPAP呼吸机联合氧气雾化给药在提高PH值、PaO2,降低PaCO2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抢救措施,抢救成功率高,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酸碱值(pH)、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方秋雁 《临床医学》2006,26(5):33-34
目的探讨无创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呼吸机,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pH、PaO2、PaCO2、SaO2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性通气治疗后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降低,pH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监测患者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变化,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哀竭的疗效.方法 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治疗3 d后的血气pH,PaCO2,PaO2指标变化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3d后治疗组血气指标PaO2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PaO2,降低PaCO2,改善通气,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中暑的疗效及对最终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6例重症中暑的成年患者分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ICU常规中暑治疗,治疗组除ICU常规中暑治疗外,入院后给予乌司他丁,200 kU,静脉注射,6 h 1次,连用6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变化及住ICU的时间、最终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IRS评分、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肌酐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ICU的时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控制重症中暑患者SIRS的进展,改善各受损脏器的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李珍莹 《临床医学》2014,34(10):51-5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于涟源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心率、呼吸变化,并记录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等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PaCO2、PaO2、SaO2等各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减慢心率,并能降低气管插管的使用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治愈组及死亡组血气的分析,探讨pH、PaCO2、PaO2三项指标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死亡组68例与同期治愈组60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组pH值、PaCO2、PaO2值。结果:死亡组三项指标分别为:pH值7.178±0.12,PaCO2(130±50)mm Hg(1 mm Hg=0.133 kPa),PaO2(60±25)mm Hg,对照组三项指标分别为:pH值7.284±0.74、PaCO2(100±25)mm Hg,PaO2(65±20)mm Hg,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pH、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H、PaCO2是影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aCO2并非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口 /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31例COPD急性发作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 2组 ,试验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机治疗 +常规临床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治疗 1h、 7d后临床情况 (神志、呼吸频率、心率、血压 )和动脉血气 (pH、PaO2 、PaCO2 、SaO2 )。结果 试验组经BiPAP治疗 1h、 7d后PaO2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降低 (P <0 0 1) ,PaO2 升高和PaCO2 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试验组各临床观察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 Bi PAP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BiPAP)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到2008年12月COPD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两组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3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呼吸、心率及pH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h后呼吸、心率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O2、pH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3h后治疗组呼吸、心率、PaO2、PaCO2及pH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的特点,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省治疗费用,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项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内毒素ALI模型,分别观察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内毒素组(LPS组)、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于LPS滴注4 h后动脉血气,血浆IL-8、MDA含量及测定肺湿/干重比.结果:LPS组、UTI组分别与NS组比较,其血浆IL-8、MDA、PaCO2以及肺湿/干重比都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且UTI组各观察指标值的变化小于LPS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介质与氧自由基的释放,抑制酶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肺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确诊的重症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20U乌司他丁静脉泵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7~10d。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以及治疗后6d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指标变化,并对疗效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在治疗后3d和6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PaO2/FiO2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6d的气道峰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IL-6、CRP、TNF-α和WBC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P〈0.05),但两组的疗效和28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减轻肺组织损伤,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容量支气管-肺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将行机械通气的COPD病例21例为实验组,早期行大容量BAL治疗,比较BAL前、中、后6h血PaO2、SaO2、PaCO2结果及疗效;对照组为同样病情未行BAL的COPD病例14例;比较两组的肺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天数,结果BAL前与中PaO2、SaO2比较无显著差异,而BAL后6h与BAL前比较PaO2和SaO2均显著增高(P〈0.01和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BAL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缩短。结论对机械通气下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早期行大容量BAL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改善治疗效果;加强治疗与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46例,临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4)、乌司他丁干预组(n=22),同步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治疗组与乌司他丁干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乌司他丁干预组血清TNF-α、IL-6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TNF-α、IL-6及IL-10等细胞因子参与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的病理过程;乌司他丁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度AOPP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降低并发MODS的重度AOPP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