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使用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3例不同类型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选择经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闭术;体外循环最低鼻咽温度30.5~33.2℃,最低流量5~12ml/(kg.min),低流量时间0.5~2.8min,体外循环时间20~52min。结果:术后苏醒正常,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在熟练的手术操作下,短时间浅低温、低流量并行体外循环可安全使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闭术。  相似文献   

2.
辛梅  赵凯  岳琴  张近宝  邬晓臣  欧阳辉  高峰  巩固 《四川医学》2010,31(12):1757-1758
目的成人法乐四联症在病理生理上与儿童有较大区别,故术中体外循环也应区别对待,我们总结我院成人法乐四联症(TOF)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 64例TOF患者,体外循环转流前全部进行自体血体外储存,血液稀释后HCT维持在25%~28%,体外循环(CPB)转流中采用中度低温和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灌注。结果 64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86~161(118.6±23.7)min;主动脉阻闭时间32~120(51.4±13.1)min;低流量灌注时间12~41(21.5±6.2)min。手术后低心排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乳糜胸2例,病死率4.69%(3/64)。结论由于成人TOF患者心脏和肺血管的慢性病变严重,手术野回血多,在体外循环中应加强心肌保护和血液保护;同时保持适当胶体渗透压、合适的低温、合适的灌注流量可以预防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使用浅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24例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选择经体外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闭;体外循环最低鼻咽温度31.0~34.6(33.1±1.8)℃,最低流量8~15(12.2±2.6)ml/kg,低流量时间1.0~3.8(1.8±0.2)min,体外循环时间20~51(30.6±3.9)min。结果术后苏醒正常,未见相关并发症。结论"短时间"浅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可安全使用于动脉导管直视闭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与体外循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静吸复合麻醉,建立体外循环,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使用心脏停跳液。术中控制鼻温31~33℃,控制心率45~60 b/min,主动脉灌注压80~100 mmHg,平均动脉压60~80 mmHg,体外循环灌注流量成人80~120 ml/(kg·min),儿童100~160 ml/(kg·min),维持动脉压平稳,保持尿量,主要操作完成后即开始升温至36~37℃,心内操作结束后心内排气,开放腔静脉,停止体外循环。结果 35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0~117 min;手术结束时MAP60~80mmHg,HR 90~110次/分,Hb 65~105g/L,HCT 23.0%~31.5%,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浅低温不停跳法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的体外循环灌注法,心肌保护效果好,平均转流时间短,可有效减少低温和缺血再灌注对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婴幼儿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CPB)的安全灌注流量及时间。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4~ 2 0 0 2年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方法行法乐氏四联症 (TOF)根治术 ,低流量灌注时间超过 6 0min的婴幼儿。全组 2 7例 ,年龄 2~ 36 (14 .6 1± 11.30 )m ,体重 5~ 13(8.2 5± 2 .31)kg ,全身降温至鼻咽温 18~ 2 3(2 0 .0 9± 1.84 )℃ ,低流量 2 5~ 5 0 (37.5 6± 6 .82 )ml/ (kg .min) ,持续灌注 6 0~ 130 (81.35± 18.4 0 )min ,低流量期间红细胞压积 (Hct) 0 .16~ 0 .2 8(0 .2 2± 0 .0 5 ) ,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维持高于 6 5 %。结果  2 7例婴幼儿 ,术后 1~ 5 (2 .39± 1.2 1)h清醒 ,未出现神经精神异常症状和体征。术后发生严重肺并发症 (灌注肺 ) 2例 ,2例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存活 2 5例 ,经治愈出院。结论 鼻咽温 2 0℃时 ,中度血液稀释Hct(0 .2 1~ 0 .2 4 ) ,婴幼儿低流量 4 0ml/ (kg .min)持续灌注 ,安全时间可达 90min甚至更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非停跳组在浅低温(31 ℃~33 ℃)CPB心脏跳动中行二尖瓣置换术,停跳组采用传统心脏跳动行瓣膜置换术, 两组术后进入ICU监护.结果 非停跳组术后病情平稳,多巴胺用量2~5 μg/(kg·min),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无严重心律失常及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停跳组多巴胺用量3~10 μg/(kg·min),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频发性窒性期前收缩3例.结论 浅低温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后护理较停跳术后护理容易、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CPB资料,男性8例,女性18例。房间隔缺损手术20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完成,CPB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总量为20 ml/(kg.30min)。结果本组CPB转流时间(119±5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1)min。所有患者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CPB,无术后早期死亡,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CPB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猪体外循环模型用于脑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将小猪体外循环模型用于脑保护的研究。 方法 :16头出生后 6~ 8周、体重 15~ 16kg的约克猪 ,以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流量 6 0~ 10 0ml (kg·min) ,灌注压 8 0~ 13 3kPa(6 0~ 10 0mmHg) ,降温至鼻咽温度 18~ 2 0℃ ,阻断升主动脉起始部、降主动脉、奇静脉、下腔静脉、左右锁骨下动静脉。随机分为顺灌组和逆灌组。顺灌组升主动脉灌注 ,流量 2 0ml (10 0g·min) ,鼻咽温度 18~ 2 0℃ ,持续 12 0min ,复温至鼻咽温度 37℃ ,10 .7~ 16 .0kPa(80~ 12 0mmHg)压力主动脉内灌注 4℃ 10 %甲醛溶液 10 0 0ml固定大脑 ,检查脑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改变。逆灌组除上腔静脉 2 .7kPa(2 0mmHg)压力逆行脑灌注 ,并记录逆行灌注时脑血流量外 ,其余处理同顺灌组。 结果 :深低温停循环期间 ,与逆灌组相比 ,顺灌组脑灌注流量显著高为 (2 0± 1.6 )ml (10 0g·min)与 (1.2± 0 .9)ml (10 0g·min)(P <0 .0 1) ,除脑桥外 ,海马、扣带回、尾状核、壳核、丘脑、新皮质、中脑灰质和浦肯野细胞等各区病理损害轻。 结论 :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对深低温停循环 12 0min小猪的脑保护作用小 ;猪深低温停循环模型是研究脑保护方法的一种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技术与方法.方法回顾该院1996年3月~2003年4月208例婴幼儿先心病术中体外循环情况,采用中度低温、中高流量灌注,灌注流量80~150ml/kg·min,10 kg以下高达200mi/kg·min.预充液以胶体为主,晶胶比为0.06~0.6.重症婴幼儿应用超滤技术.维持术中平均动脉压30~80mmHg,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为主,结合其它方式,主要采用4:1含氧血灌注,部分采用冷晶体灌注.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0~216min,平均(59.9±33.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39min,平均(34.6±22.9)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6.5%.转流中尿量平均240ml,超滤量平均430ml,全组均顺利停机,术后死亡11例,死亡率5.2%.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根据惠儿的病情制定周密的灌注计划,选择适宜材料和灌注方式,着重心肺保护,同时运用超滤技术,对提高术后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中度低温末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SCP)或停循环(CA)加头部冰帽的脑保护效果。方法33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Bentall`s术;血管置换或全弓+象鼻术。中度低温末ASCP的灌注流量为10~15ml/(kg·min),鼻咽温为23.1~25℃;停循环的鼻咽温为22.3~25℃加头部冰帽局部降温的脑保护方法。结果10例停循环时间18~35min,23例ASCP时间15~48min。术后3~4hr初醒,8~12hr拔气管插管。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肾功能不全及肺部并发症,1例因过敏造成剥脱性皮炎死亡,1例因抗凝出血于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本组胸主动脉瘤手术采用中度低温末ASCP或CA加头部冰帽的脑保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4):419-421
目的:探讨成人法乐氏四联症(TOF)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成人TOF患者47例,在中低温循环下行TOF根治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平均用时219.84±47.26min,体外循环时间90.68±29.1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5.52±23.58min;手术死亡3例,病死率6.38%;其余44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至7年,NYHA均恢复至Ⅰ~Ⅱ级,未见死亡病例。结论:成人TOF的根治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围术期给予积极正确的处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资料上海胸科医院自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共施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5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年龄范围6~42岁,体重范围18~86kg,体表面积范围0.75~2.11m^2。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于第四肋间进胸,插特定制作的长形的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和直角腔静脉引流管。体外循环采用常温体外循环全身灌注方法,全体外开始后可用38℃温水保温。心内操作时,鼻咽部温度保持在34℃左右。体外循环即将结束时,复温至鼻咽部温度达38.5℃体外循环中应用中深度血液稀释方法,转流中血细胞压积维持在17%~22%。为了减少库血的应用,术中还应用了自身血回收机,以尽力回收切口中出血。结果 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20~6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38min,心脏停跳时间为5~41min。术中维持动脉平均压60~80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为0~10cmH2O,术中尿排出量300~1200ml。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为93%。全组体外循环均顺利,无意外故障发生。结论 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掌握好小切口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各个环节,是保证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 方法 收集TOF婴幼儿78例,分析其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与管理等. 结果 CPB时间为(96.6±36.5)min(65~154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59.7±26. 4)min(25~86 min),其中20例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时间20~70 min,停循环8例,时间12~40 min;有70例采用传统超滤的方法,滤出液体(250.1±128.3)mL.转流中红细胞压积(HCT)为23%~28%,停机时HCT为28%~33%.80%自动复跳,停机顺利,术毕全部平安返回ICU.术后有7例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S),发生率8.97%;死亡6例,死亡率7.69%. 结论 婴幼儿TOF手术的CPB管理应采用适中的血液稀释和胶体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缩短CPB时间、常规使用抑肽酶、应用超滤、注意术中心脑肺保护,减少LOS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和意义。方法 :2 4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只阻断上下腔静脉 ,而不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博液。术中控制鼻咽最低温 31.2± 0 .6℃ ,并使用艾司洛尔 ,使心率在 4 0~ 5 0次 /分空跳下完成手术。术中灌注流量 :成人 80~ 12 0ml/kg/min ,小儿 10 0~ 16 0ml/kg/min。结果 :转流中血气 ,电解质正常 ,与转流前、后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浅低温并用艾司洛尔 ,心率与转前有显著差异 (P <0 .0 1)。转流中有 2例出现室颤 ,系降温过快过低所致 ,3例有轻度血红蛋白尿。心脏手术完毕后即可停机。结论 :浅低温不停跳法是一种接近生理状态下体外循环灌注法 ,能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而获得理想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与经验.方法 回顾78例低体重(<15 kg)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体外转流情况,根据婴幼儿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体外循环方法,预充液以胶体为主,甚至全胶体预充,10 kg以下婴幼儿均应用改良超滤保持液体平衡,全组灌注流量120~200ml/(kg·min),转流中维持平均动脉压30~80 mmHg,心肌保护采用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以冷晶体含钾停跳液为主,部分采用4:1含氧血灌注,辅以心脏局部冰屑.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6.3±47.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3.9±31.8)min,转中尿量平均270 ml,超滤量平均350 ml,心脏自动复跳率94.8%,75例停机顺利,3例停机困难,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为6.4%.结论 选择适宜婴幼儿的优质体外循环器具,制定严密的灌注计划,降低晶/胶比例提高灌注流量以及运用超滤技术,注重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是婴幼儿先心病根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27例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ECC情况。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体外循环方法为浅低温(30~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1],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62~126min(94.67±24.4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4~55min(34.50±11.32)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无术后早期死亡,27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选择插管型号,确保术中流量要求,是保证体外循环灌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体外循环管理方面应该重视术者和麻醉医师的交流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不同脑灌注流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双侧顺行脑灌注所采取的流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72例,其脑灌注流量为8-10ml/(kg·min);B组38例,其脑灌注流量为5-6ml/(kg·min)。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A组与B组比较,两组在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脑灌注时间、心肌阻断时间等方面均无差异。而B组短暂脑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减少。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的基础上,选择较低的脑灌注流量[5-6ml/(kg·min)]能降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总体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CPB)不阻断主动脉,在心脏空跳状态下施行心内直视术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二尖瓣替换术14例,预充液以生理盐水为主,晶胶比为0.52~0.78,稀释后Hb68~96g/L.心肺转流中维持鼻咽温(33.1±0.9)℃,灌注流量(94±28)ml . kg-1 . min-1,灌注压(9.5±0.7)kPa.转流前、中、停机后30min,分别抽取动脉血测血气及血清电解质.结果转流中、停机后30min与转流前比较,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无显著变化.开放上下腔束带后(10.9±4.9)min均一次停机成功,术后无低心排、心包填塞及脑、肺、肾的并发症.结论浅低温CPB不阻断主动脉,维持心脏空跳下心内直视术,有利于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式手术外科治疗的体外循环(ECC)管理方法,总结深低温停循环(DH-CA)过程中的器官保护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对我院10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式手术,均采用DHCA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方法,脑灌注流量5~10 ml/(kg.min)。心肌保护均采用血液停搏液。术中采用洗血球机以及ECC中应用超滤技术。结果平均ECC时间(189±48)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98±27)min,ASCP时间(21±5)min。DHCA时鼻温/直肠温(19.8±1.5)℃/(23.4±2.5)℃,降温时间(38±10)min,复温时间(91±16)min。气管插管时间7~450(48±68)h,ICU时间10~455(60±71)h。院内死亡4例(3.7%)。结论针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式手术,采用合理的ECC管理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临床结果,有效减少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209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209例,其中采用常温5例,浅低温28例,中低温156例,深低温20例.心肌保护应用4℃冷晶体液.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采用浅中低温短时微流量[10~20 ml/(kg·min)]灌注技术.深低温低流量者应用pH稳态法、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维生素C.监测平均动脉压、心率、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尿量、鼻温、肛温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33例出现并发症,8例术后早期死亡,病死率3.82%.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个体化管理是婴幼儿直视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