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9%,高于对照组的89.57%(P0.05);治疗前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脊柱系统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1月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VAS及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43.26±6.43)min,术中出血量为(12.13±5.45)ml,住院时间为(4.16±0.57)d;术后患者VAS及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神经根压力,降低腰椎疼痛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20岁~67岁),平均病程11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突出,突出间隙:L3/4 3例,L4/5 26例,L5/S1 13例。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5~120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异常;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后症状加重;1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无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合并症。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由术前(5.8±1.4)分、(7.4±2.2)分减少到术后9个月时的(1.6±0.9)分、(1.4±0.2)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由术前(12.1±3.7)分升高至术后9个月时的(22.5±2.1)分,ODI由术前(68.83±14.18)%下降至术后9个月时(21.02±11.34)%。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2例(28.6%),良25例(59.5%),可4例(9.5%),差l例(2.4%),优良率8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评估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对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PETD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MRN评估分为MRN组(25例)和非MRN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Oswestr...  相似文献   

6.
椎间孔镜技术作为脊柱微创疗法的最新进展,一经问世,就以其微创、可视、疗效确切而受到疼痛界和骨科界的热捧。本文简要介绍了椎间孔镜技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入路、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以小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还可以使疼痛减轻,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许昌市立医院骨外科反复发作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病情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与术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准确地摘除病变部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中行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划分为20例甲组、20例乙组,分别行传统椎板开窗术、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统计手术情况与治疗前后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情况,并对比。结果治疗前,组间对比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P0.05);治疗后,乙组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选择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进行治疗后,可缓解疼痛,并提高腰椎功能,促进其康复,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6例),现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以手术中出血量和三个阶段(手术、住院、恢复)所用时间、术后1d与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为疗效判断的标准.结果 观察组所用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相对缩短,同时术后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天与术后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用时少,恢复时间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经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髓核摘除术)和试验组(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方淼  杜明奎  匡正达 《医学综述》2014,(12):2199-2201
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腰部软组织及脊柱附属结构破坏较大,脊柱正常载荷传导及运动功能的紊乱,加速邻近节段退变,从而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随着外科技术及器械的发展,微创治疗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该文将目前主流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例,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JOA评估治疗分数,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后1年时随访,优效、良效、差效、无效率依次为41.7%(10/24例)、50.0%(12/24例)、8.3%(2/24例)、0.0%(0/24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VAS及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同组治疗后3、12个月时VAS评分,JOA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复杂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TESSYS技术,对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50个椎间盘)进行治疗,其中极外侧突出1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椎间孔狭窄1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9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改良MacNad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腰痛及下肢放射痛VAS评分术前为(8.7±1.2)分,术后3 d为(3.5±1.4)分,末次随访(1.5±1.1)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d标准临床效果评定结果为优28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90.23%。患者对疼痛缓解满意率为95.2%,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脊柱TESSYS系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操作精准,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能好,手术效果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符合单节段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定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析(JOA)、MacNab疗效、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JOA评分、MacNab优良率、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采取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治疗的安全性也有较高的保障,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经椎间孔镜技术(PTED)治疗的近期疗效。通过临床观察讨论PTED技术对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5年03月到2016年02月份收住入院的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单间隙腰突症患者40例,选择经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作为标准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周的VAS评分见表1。统计学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4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D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清除突出物,是应对腰突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