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进化论医学原理为指导的膳食营养行为干预对小儿厌食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3例厌食症患儿进行研究,以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膳食营养干预,观察组(62例)接受进化论医学原理为指导的膳食营养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康复进程、饮食依从性、家属干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91.94%(57/62)]高于对照组[78.69%(48/61)](P<0.05);观察组食欲食量恢复时间、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面色好转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抗拒进食、不挑食、按照要求进食、可自主进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干预满意度[96.77%(60/62)]高于对照组[85.25%(52/61)](P<0.05)。结论 厌食症患儿接受以进化论医学原理为指导的膳食营养行为干预,不仅能增强干预效果,缩短其康复时间,且能提升患儿饮食依从性,改善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基础上再加口部感、触觉刺激;对照组予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各10天。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患儿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部感、触觉刺激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6%与常规组总有效率71.1%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5例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10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心力衰竭消失时间、气促改善时间及止咳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进一步明确了护士的职责,增进了护患沟通,取得了患儿家属的配合,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伍仁婷 《吉林医学》2014,(21):4826-482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儿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的麻醉诱导期间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患儿在麻醉诱导期间的配合情况,分为3个级:配合、比较配合、不配合。结果:观察组配合21例、比较配合8例、不配合1例,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配合和比较配合所占比例为96.7%;对照组配合12例、比较配合9例、不配合9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期间配合和比较配合所占比例为70.0%。观察组麻醉诱导期间配合和比较配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小儿麻醉诱导中的配合程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临床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32例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试验组的护士在护理患儿时加上肢体语言的沟通,对照组则仅进行言语上的沟通。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抵抗治疗率为18.18%,常规组的抵抗治疗率为65.15%,试验组要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积极配合率为81.82%,而常规组的积极配合率为34.85%,试验组的积极配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积极配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增加肢体语言沟通可使患儿在治疗中的配合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洁 《吉林医学》2014,(21):4801-480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液小儿共200例。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输液护理干预,做好对家属的接待、输液前准备、常规静脉穿刺方法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护理干预中实施有效的沟通技巧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依从性及家属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儿中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81.0%。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率为93.0%;对照组患儿依从率为82.0%,观察组患儿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率为97.0%;对照组患儿家属配合率为88.0%;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小儿输液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对输液操作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2月104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护理中增加沟通技巧的应用.比较两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小儿脑瘫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配合度、生理舒适度、生活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沟通技巧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生理舒适度和治疗配合度,改善其生活能力,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红梅 《吉林医学》2015,(4):766-767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舒适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4 h内,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治疗及心理的舒适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刘春妍 《海南医学》2011,22(23):154-15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指导饮食及用药;出院前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出院后的定期随访等方法。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患儿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②出院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儿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雾化吸入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雾化吸入的患儿共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雾化吸入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中配合实施雾化吸入的患儿情况;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48例患儿配合雾化吸入,所占比例为96.0%;对照组38例患儿配合雾化吸入,所占比例为76.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1.4)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8±1.6)d。观察组患儿配合雾化吸入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中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贫血纠正情况、营养相关指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家属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贫血纠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增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结论: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纠正治疗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予以配合,可有效提高贫血纠正效果,改善患儿营养状况,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张玉贞  黄锐赞  林贞 《吉林医学》2014,(23):5295-529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发育商(TMQ)情况。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GMQ、FMQ、TMQ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在GMQ、FMQ、TMQ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为5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对于治疗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有8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患儿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佩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5,(2):172-173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小儿脑瘫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2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并加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护理前后Gesell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护理前Gesel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促进患儿发育商改善,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68例发生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6.47%;两者相比较,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1例癫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院外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于院外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病情控制率、智商改善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情绪状况、身体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行为问题)评分,并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病情控制率、智商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况、身体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行为问题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其智商改善,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谷玥  朴金花  刘迎春  张晗  刘宝华 《吉林医学》2011,(10):2011-2012
目的:探讨安慰抱枕应用于小儿植入性操作中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脑炎患儿(均在住院期间施行腰椎穿刺术),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及试验组(8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安慰抱枕,同时配合一系列护理措施,即认知、心理和行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儿配合情况、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慰抱枕应用于患儿植入性操作中,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高热惊厥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儿科40例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根据疾病特点,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复发率、发病终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