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评价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剖宫产率的效果。 方法 在衡阳某医院产前检查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孕检孕妇192名,随机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再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调查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选择意愿及实际分娩方式。 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户籍来源、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医保及分娩方式意愿等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干预前后分娩方式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干预后产妇自然分娩意愿增多,剖宫产意愿减少,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04)。孕期干预能降低产妇因害怕产痛和缺乏相关分娩知识而要求剖宫产的意愿(P<0.05),但两组选时生产的剖宫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孕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意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前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150名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产前教育,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分娩恐惧程度、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及最终采用的分娩方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分娩轻微恐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度恐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选择剖宫产者明显少于对照组,选择阴道自然分娩和阴道助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终阴道自然分娩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教育可有效减轻孕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培训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定期孕期检查直至分娩的初孕妇 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仅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进行定期检查外还要在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学校培训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均按照常规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并做常规孕前宣教。观察组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分娩的系统而全面的产前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孕妇对妊娠分娩的认知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孕妇开展孕期教育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孕妇为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教育组孕妇开展孕期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在实施教育后,教育组孕妇对分娩知识的掌握率为88.3%,对照组为53.3%;教育组,选择阴道分娩为86.7%,对照组选择阴道分娩为73.3%。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地提高孕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宣传镇痛阴道分娩及导乐分娩,以降低剖宫产率,总结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状况和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采用自愿接受我院孕妇大学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对照组孕妇未参加孕妇大学健康教育培训,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孕妇学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自然分娩,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于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建档并计划在我院分娩的290例孕妇,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5例,对照组予常规宣教,观察组予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孕期健康教育,教育周期为10~12个月,比较两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以及早产、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阴道分娩率为75.17%(109/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8%(89/145),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1.11%(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93%(19/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无产妇或新生儿死亡,其中过期妊娠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早产的发生率为1.38%(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1%(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加强孕期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陈洁芬 《中外医疗》2014,(13):24-25,27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操对孕妇及胎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在该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决定选择在该院分娩,要求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孕期保健操锻炼。观察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平均体重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新生儿平均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保健操能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降低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且不增加胎膜早破及早产的风险,但对能否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凤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65-4866
目的探讨围生期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对孕妇妊娠期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产前检查的200例初产孕妇,按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孕期保健中接受常规的产前教育及指导;观察组在孕期保健中发放我科自行整理的孕妇健康教育小册子,并且在每次产前检查过程中,在具体了解孕妇的情况下进行个体化的口头讲解,结合列举、示范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孕妇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导。结果观察组的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及产后健康检查人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生期对孕妇实施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可改善孕妇妊娠期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对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自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7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把孕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6例。对照组:基础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基础妇产科护理+孕期健康教育,记录孕妇的分娩方式,分析各组孕妇的分娩效果、剖宫产率、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效果、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孕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进行妇产科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操及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9月在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建档的孕妇,分成三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观察1组每天做操1次、每次30min,观察2组每天做操2次、每次30min,对照组不做操。比较三组孕妇孕产期焦虑与抑郁情况、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三组孕妇中每天做操2次的观察2组孕妇在SDS评分和SAS评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方面最低,每天做操1次的观察1组孕妇次之,对照组最高,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操及系统健康教育可减少孕期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有助于自然分娩。推荐孕妇每天进行1~2次,每次30min的孕期保健操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孕妇孕期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140例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无一例采取剖宫产,产后68例孕妇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对照组孕妇:采取剖宫产17例,产后50例孕妇采用母乳喂养方式,两组孕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期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锦雯  符丽华  黄锡欢 《医学综述》2013,(16):3033-3034
目的观察孕妇运动对分娩结局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早孕建册单胎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行常规产前检查,并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宣传与教育,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孕期保健运动锻炼。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55%,剖宫产率为25.45%,总产程(499.9±177.6)min;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32.65%,剖宫产率为67.35%,总产程(771.6±154.2)min。两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合理、适量的运动对分娩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特征妊娠患者的孕期保健、产前检查情况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观察孕妇剖宫产率是否下降及综合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0例妊娠患者将她们平均分为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观察组进行超过四次的规范产前检查,搭配合理正确的孕期营养及运动指导,开展自然分娩健康教育活动,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500例对照组在孕期保健时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最后对比两组的剖宫产率。结果:文化程度低、家庭条件差、居无定所的孕妇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随着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并且固定人口的检查次数多于居无定所者。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然,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出现早产、新生儿体重较低、胎儿畸形等情况的比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患者应该重视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减少不良妊娠现象的发生,综合管理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6-167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择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分娩无子宫肌瘤的孕妇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9,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1%、1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31、8.1962,P<0.05);观察组的早产发生率为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5,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增加了剖宫产率,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该类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以减少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华 《吉林医学》2012,33(28):6087-6088
目的:探讨孕期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培训对产妇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以经过孕妇学校系统产前健康教育并住院分娩的13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未经产前健康教育的13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剖宫产原因。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 h出血,新生儿窒息率降低。结论: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影响分娩结局,减少分娩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孕妇分娩时焦虑得分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6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入组和分娩时的焦虑得分、分娩方式。结果:两组入组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得分低,阴道分娩率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期培训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作用.方法 2007年10至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产妇中接受过笔者所在医院系统孕期培训及产前检查的193名产妇列为观察组,只行产前检查未接受孕期培训的252名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86.53%,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分别为4.66%和8.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4%和17.06%;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也较对照组缩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孕期培训对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孕妇采用自愿接受我院孕妇大学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对照组孕妇未参加孕妇大学健康教育培训,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孕妇经阴道分娩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76例准备再次生产的孕妇,将上次生产经阴道分娩的140例孕妇设为对照组,将上次生产实施剖宫手术的136例孕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妊娠分娩的不同方式和分娩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140例孕妇再次生产,经阴道分娩率为88.2%,观察组136例孕妇再次生产经阴道分娩率为32.8%,两组比较,对照组孕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孕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观察组孕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患者比例明显减少,孕妇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若条件恰当,初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产妇的健康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