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11)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及其对结肠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虎杖苷15 mg/kg、30 mg/kg、45 mg/kg) 5组,每组6只;小鼠自由饮用质量浓度为30 g/L的DSS共7 d组建UC模型,空白组正常饮水的同时予质量浓度为9 g/L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模型组造模同时予质量浓度为9 g/L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 d;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予虎杖苷15 mg/kg、30 mg/kg、45 mg/kg,腹腔注射7 d。观察小鼠结肠炎相关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结肠组织病理评分,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IL-1β、IL-23,同时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Gli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和药物干预组中DAI降低(P 0. 05);虎杖苷药物干预后结肠病理损伤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中、高剂量)中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IL-1β、IL-2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 0. 05),同时药物干预组中Gli1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虎杖苷对DSS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上调Hedgeho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11)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oside,Hy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黏膜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DSS+Hyp低剂量组(DSS+Hyp 80 mg/kg)、DSS+Hyp高剂量组(DSS+Hyp 120 mg/kg),每组6只;质量浓度为30 g/L的DSS自由饮水7 d制成结肠炎小鼠模型同时于造模前7 d开始予Hyp灌胃治疗,连续14 d。观察小鼠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细胞核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erythroid 2-rdated factor-2,Nrf-2)表达水平,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Hyp+DSS诱导组的结肠炎小鼠DAI降低(P0.01)。Hyp能够明显改善结肠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Hyp明显提高Nrf2的表达(P0.05)。对照组、Hyp+DSS诱导组小鼠结肠SOD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 Hyp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chistosoma japonicum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jCystatin)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抑制作用。方法 1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肠炎组,C组为SjCystatin治疗组。A组给予蒸馏水,B、C组连续饮用3%DSS溶液7 d诱发肠炎;C组每天经腹腔注射10 μg SjCystatin,A和B组注射PBS。观察各组小鼠临床表现,进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第7天处死小鼠,观察结肠大体及组织病理改变。同时提取小鼠结肠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其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及IL?10水平。结果 与A组[([0.50±0.28])分]相比,B组小鼠DAI评分[([9.30±1.30])分]明显增加,建模后小鼠结肠病理损伤显著,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TNF?α为(321.33 ± 67.01) pg/mL,IL?6为(403.58 ± 180.51) pg/mL,均明显上升。C组小鼠DAI评分为([6.67±1.57])分,显著下降(F = 86.86,P < 0.01);小鼠结肠大体及组织病理明显缓解,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TNF?α为(188.14 ± 40.14) pg/mL,IL?6为(209.71 ± 48.47) pg/mL,均显著下降(F = 17.46、9.89, P < 0.01)。结论 SjCystatin对DSS诱导的C57BL/6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红藤合剂灌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为中药灌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给昆明小鼠连续饮用5%的葡聚糖硫酸钠13天,造成小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未处理)、模型组(DSS处理)和实验组(造模后红藤合剂灌肠).病理切片检测小鼠局部肠道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局部肠道组织细胞因子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IκBα、NF-κβ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病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组织细胞因子IL-12p、TNF-α明显上升,抑炎因子IL-10表达下降,IκBα表达减弱,NF-κB表达上调,且中药治疗组可以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调节局部肠道组织IκBα、NF-κB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 中药红藤合剂灌肠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肠道IκBα、NF-κB的表达产生影响,并进而凋节局部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达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内肿瘤坏死因(TNF)α的表达情况及血清白介素(IL)-6含量的影响.方法:40R♂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组)、DSS模型组(B组)、SP600125低剂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免疫功能失调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羌活醇是中药羌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的作用。目的:探究羌活醇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羌活醇组。模型组、羌活醇组小鼠自由饮用2%DSS溶液诱导结肠炎模型。阴性对照组、羌活醇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羌活醇溶液40 mg/kg,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0.9%NaCl溶液。10 d后处死小鼠,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和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A水平,定量PCR法检测结肠和脾脏组织中IL-17A、RORγt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IL-17A水平、结肠和脾脏组织中IL-17A、RORγt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羌活醇能明显降低小鼠DAI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下调TNF-α、...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溃结通方(KJT)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SD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方法]以4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DSS自由饮水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KJT高剂量组、KJT低剂量组、SASP组,行中药(高剂量15g/kg、低剂量5g/kg)、SASP(0.3g/kg)灌胃治疗2周,观察SD大鼠疾病活动度指数(DAI),结肠黏膜情况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1)KJT明显降低DSS诱导的UC大鼠DAI评分(P0.001);(2)KJT可改善模型大鼠的肠道病理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排列整齐,肠腺规则,杯状细胞丰富;(3)KJT抑制模型大鼠血清IL-1β、TNF-α(P0.05)促炎因子的释放,且IL-1β水平与KJT呈剂量相关性。[结论]KJT高、低剂量组和SASP组均可改善DSS诱导的SD大鼠UC炎症病变,其中KJT高剂量组呈现更好的治疗效应趋势,优于低剂量组及SASP组。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壳聚糖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急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美沙拉嗪组及壳聚糖组,除正常组自由饮食外,其余组连续饮用3%DSS溶液7d诱发急性结肠炎,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治疗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的体重、粪便性状和血便情况,造模结束后检测结肠组织中性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活力(myeloperoxidase,MPO)。[结果]DSS成功诱发急性结肠炎,小鼠有明显腹泻,粘液脓血便,体重减轻等。壳聚糖能有效改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降低结肠MPO活性(6.108±1.893U/g:3.502±0.529U/g,P0.01);增加结肠长度,且HE染色的炎症程度和疾病活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壳聚糖能有效治疗DSS诱发的急性结肠炎,主要通过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未来有望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1.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LR4)通过胞内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同源结构域,并利用IL-1R下游信号传递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IL-1R相关激酶(IRA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等,介导病原体诱导内皮细胞中NF-κB的活化,产生免疫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导致UC的发生。本文就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UC的发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近年研究表明,TLR/MyD88炎症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现针对TLR/MyD88信号通路在UC中的作用机制和中医药对该通路的干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丹参预防及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 (DSS)结肠炎小鼠的有效性。方法 :2 0只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饮用 DSS7d,同时预防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另 2 0只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丹参 ,对照组用 0 .85 %氯化钠溶液 7d。用疾病活动指数 (DAI)、组织学评分和马休斯猩红蓝(MSB)纤维素染色检测微血栓以评价疗效。结果 :丹参在预防组部分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 10例有 6例微血栓阳性 ,预防组 3例阳性。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 DAI、直肠、横结肠组织学评分分别为 0 .4 5、0 .4 8(P>0 .0 5 ) ,1.36、1.76 (P<0 .0 5 ) ,1.35、1.6 0 (P<0 .0 5 )。结论 :丹参可能部分抑制微血栓形成和减轻 DSS结肠炎小鼠结肠炎症 ,提示丹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4.
右旋葡聚糖硫酸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建立适当的结肠炎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发的小鼠UC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1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中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诱发急性结肠炎,另一组饮用5%DSS溶液7天后继续饮用蒸馏水14天诱发慢性结肠炎;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观察小鼠每日的体重、大便性状和隐血情况以及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饮用5%DSS溶液7天,BALB/C小鼠可发生腹泻、血便等症状,全结肠表现为以隐窝破坏为特征的多灶性小溃疡,伴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停止饮用5%DSS溶液14天后,BALB/C小鼠的腹泻、血便等症状消失,全结肠表现为更局限的灶性小溃疡伴邻近上皮细胞再生、修复,以及突出的隐窝扭曲变形伴以淋巴、单核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急、慢性期肠道病变均以远段结肠为重。结论:单次使用DSS诱发的小鼠急、慢性结肠炎是一种较理想的UC动物模型,可作为研究UC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较理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发酵黑麦糠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慢性炎症。体内外试实验表明,发酵黑麦糠可抑制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胃黏膜的黏附作用,从而保护小鼠免受H.pylori感染。目的:明确发酵黑麦糠是否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方法:以3.5%DSS诱导小鼠产生结肠炎,部分小鼠同时加用发酵黑麦糠,观察结肠炎小鼠的临床表现(体重下降情况、直肠出血情况和有无腹泻)和结肠黏膜的组织学改变。结果:DSS 发酵黑麦糠组小鼠结肠炎起病晚、症状轻,在观察期内无一例出现腹泻;组织学检查和评分结果亦显示该组小鼠结肠黏膜炎症较DSS组轻。结论:发酵黑麦糠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6.
小鼠葡聚糖硫酸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诱导UC急性模型的浓度及时间。方法用C57BL/6小鼠自由饮用DSS溶液(3%、5%、8%)的方法建立急性UC模型,正常组饮用蒸馏水作为对照。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组织损伤指数(HI)来评价结肠的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DAI评分随着浓度(0、3%、5%和8%)的增加呈线性增加(1.50±0.53、7.71±1.38、9.14±1.03和9.71±0.61),呈浓度依赖性(组间比较P<0.05);远端结肠HI评分(0、5.93±1.65、7.00±1.07、7.75±0.46)和近端结肠HI评分(0、4.25±1.58、5.13±3.17、6.50±1.41)无浓度依赖性(仅3%组vs8%组P<0.05);死亡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0、7.10%、28.60%和57.10%)。结论DSS模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与人类UC及其相似,是理想的UC模型。DSS模型结肠炎症程度的轻重与浓度无明显相关。采用C57BL/6小鼠饮用3%DSS(分子量为40000左右)溶液5天的方法可建立理想的UC急性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选择性抑制剂SB203580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均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DSS结肠炎组和SB203580干预组。结肠炎组小鼠每日自由摄取5%DSS溶液.干预组小鼠在摄取5%DSS溶液72h后,每日腹腔注射SB2035801mg/kg体质量。各组小鼠每日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巾肿瘤坏死因子(TNF)-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磷酸化的活化转录因子2(P-ATF2)在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DSS结肠炎组小鼠的DAI评分为0.224-0.09和4.81±1.08(P〈0.05),组织学评分为1.03±0.38和11.0±0.75(P〈0.05),经SB203580干预后分别为1.96±0.89和7.16±1.46,与结肠炎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正常对照组与DSS结肠炎组小鼠的结肠匀浆TNF-a含量分别为(42.98±17.31)和(128.34±33.76)pg/ml(P〈0.05),SB203580于预后下降为(81.86±25.11)pg/ml,与结肠炎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结肠炎组小鼠结肠组织炎性细胞P-ATF2的表达分别为(6.91±1.83)%和(81.02±12.35)%(P〈0.05),经SB203580处理后为(38.59±8.12)%,与结肠炎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阻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明显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预示此信号转导通路可为溃疡性结肠炎新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靶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5)
目的探讨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清肠栓组,每组20只,然后对大鼠进行模型建造,造模时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均给予5%的葡聚糖硫酸钠。模型建立后清肠栓组给予清肠栓灌肠,比较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指数以及TLR1、TLR2、TLR3以及TLR4表达。结果模型组D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肠栓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清肠栓组结肠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LR2和TLR4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清肠栓组TLR2和TLR4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TLR1和TLR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大鼠TLR2和TLR4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肝素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肝素预防及治疗右旋葡聚糖硫酸钠 (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有效性。方法 32只小鼠中 ,16只正常小鼠分成两组 ,饮用DSS 7d的同时预防组皮下注射肝素 ,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另 16只饮用DSS 7d后诱导结肠炎的小鼠分成两组 ,治疗组皮下注射肝素 ,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用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评分、TNF α的表达和马休斯猩红兰 (MSB)检测微血栓评价疗效。结果 肝素在预防组降低微血栓的形成 ,对照组 8只中 4只微血栓阳性 ,预防组均阴性 (P =0 .0 38)。治疗组组织学评分、TNF α的表达明显降低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直肠、横结肠组织学评分和TNF α的表达分别为 1.33和 1.85 (P <0 .0 5 ) ,0 .92和 1.6 8(P <0 .0 5 ) ,(5 .5± 3.5 ) %和 (10 .8± 4.2 ) % (P <0 .0 5 )。结论 肝素可抑制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血栓形成和结肠炎症 ,实验结果提示肝素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也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