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目的 回顾性调查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探讨近年住院病例UC的特点.方法全国选取11个地区23家医院,调查1990-2003年期间住院符合UC诊断的3100例患者的诊断、治疗、逐年住院情况和同期内镜检出率,并粗略估计患病率.结果 近14年UC住院例数和内镜检出例数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UC粗略患病率为11.62/105.住院UC患者以轻度(35.4%)和中度(42.9%)为主.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46%)和初发型(34.6%)为主,暴发型仅占2.4%.主要症状有腹泻(75.8%)、腹痛(67.3%)、血便(63.3%)等.肠外表现(14.0%)和并发症(9.6%)少见.辅助确诊手段主要为结肠镜(95.0%)及病理(62.3%).UC治疗上以氨基水杨酸类(66.8%)和类固醇激素(42.8%)为主.仅2.1%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单纯内科治疗总有效率达93.6%,手术率3%,死亡19例(0.6%).结论 UC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以轻中度为主,疾病类型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为主,暴发型少见.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少.国内轻中度患者治疗以柳氮磺胺吡啶及类固醇激素为主,手术率、死亡率及癌变率均较国外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和中青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性。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276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老年组(≥60岁)25例及中青年组(60岁)251例,比较两组在性别组成、病变范围、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类型、肠外表现、并发症、内镜及病理表现、治疗方法、激素疗效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老年组男17例,女8例;平均病程(71.24±92.01)个月。中青年组男130例,女121例;平均病程(71.84±82.60)个月,老年组中男性比例较中青年组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无一例有家族史,中青年组有家族史者4例(1.6%);老年组以直肠和左半结肠受累多见(68.0%),中青年组以广泛结肠受累多见(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型所占比例(36.0%)较中青年组(18.7%)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比例(52.0%、4.0%)较中青年组(71.3%、30.7%)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中,老年组发生骨质疏松者3例(23.1%),中青年组5例(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临床类型、肠外表现、并发症、内镜及病理表现、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使用率、手术率、激素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中青年UC患者相比,老年UC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升高,遗传因素影响小,病变范围以直肠和左半结肠为主,病情相对较轻。老年UC患者内科治疗药物以氨基水杨酸类为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使用相对较少。激素疗效同中青年UC患者相似,但激素相关副反应,如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难以治愈且极易复发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IBD的传统药物主要是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但有相当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呈激素依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常需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因此常规治疗疗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背景: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 NCA)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克罗恩病(CD),对UC与C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清pA NCA与氨基水杨酸(ASA)制剂对UC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轻、中度活动期UC并接受口服美沙拉秦治疗的患者70例,其中血清pA NCA阳性和阴性患者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口服美沙拉秦治疗4周,pA NCA阳性组UC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pA N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缓解率:80.0%对54.3%,P0.05;总有效率:94.3%对77.1%,P0.05)。结论:美沙拉秦对血清pA NCA阳性UC患者疗效显著。pA NCA作为UC的特异性免疫学指标,可能对ASA制剂的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恩替卡韦停药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复治的疗效。方法选取了自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9例,分为复发组和初治组,复发组患者共42例,均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1年以上,HBV DNA已转阴,因自行停药后,HBV DNA再次转阳的患者。初治组患者共37例,为首次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两组均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d口服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和第16周时肝功能、乙肝五项和HBV DNA病毒载量的情况。结果经过恩替卡韦治疗4周,复发组(11.9%)与初治组(43.2%)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两组比较(P0.01);复发组(59.5%)与初治组(35.1%)患者HBV DNA转阴,两组比较(P0.05)。经过恩替卡韦治疗8周,复发组(40.5%)与初治组(78.45%)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两组比较(P0.01);复发组(92.9%)与初治组(75.7%)患者HBV DNA转阴,两组比较(P0.05)。经过恩替卡韦治疗16周,复发组(69.0%)与初治组(89.2%)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两组比较(P0.05);复发组(92.9%)与初治组(75.7%)患者HBV DNA转阴,两组比较(P0.05);复发组(73.8%)与初治组(51.4%)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HBsAg滴度下降50%的患者比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恩替卡韦不规范停药后复发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再次服用恩替卡韦仍然有效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愈合后的显微结构特征。方法以UC临床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甲醛制作UC的愈合肠黏膜标本,与同等数量正常肠黏膜标本对照,光镜下观察肠黏膜显微结构的炎症及结构改变。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差异。结果 UC组结构改变及慢性炎症比率高于对照组,原UC病灶愈合处更易发生结构改变。基底层淋巴细胞浸润是慢性炎症最突出的特征。两组CRP、ES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BMI、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内镜下观察到的愈合黏膜仍有不同程度持续慢性炎症改变。以显微镜下慢性炎症缓解作为治疗目标可能更利于控制UC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为UC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01月–2015年0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美沙拉嗪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1年。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s-CRP、IL-8及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基水杨酸类联合微生态制剂对UC的维持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长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UC患者59例,且均有完整的确诊和随诊临床资料。分析激素治疗1年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撤减激素至10mg/d时临床复发率及影响因素。结果①入组59例UC患者,激素减至10 mg/d时缓解率为88.1%(52/59),1年缓解率为50.8%(30/59)。②维持1年临床缓解组与复发组比较,在性别、发病年龄、体质量、吸烟史、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治疗前血WBC、PLT、ALB、ESR、CRP、p-ANCA水平等方面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③缓解组和复发组比较,激素起始量、激素减量速度、激素累积量也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长激素使用时间及增加激素累积量对于维持患者长期缓解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十年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唯一有价值的非类固醇激素药物。SASP的药理活性部分是5-氨基水杨酸(5-ASA)。5-ASA的外用剂、口服制剂相继问世。5-ASA灌肠和栓剂对急性、远侧UC看来与表面类固醇制剂同样有效。 口服SASP和新水杨酸盐制剂在UC主要用于维持治疗。选用此类药物时应考虑三个因  相似文献   

10.
肖成  李燕  胡连海 《山东医药》2011,51(19):102-103
目的探讨八味地黄汤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复发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八味地黄汤口服,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内镜指数、病理学积分、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镜指数、病理学积分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八味地黄汤治疗慢性复发型UC效果确切,且可明显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重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寻找提示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住院重型UC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对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重型UC患者占同期住院UC患者的28.5%(41/144),其中17.1%(7/41)伴肠道外表现;92.7%(38/41)为全结肠型病变,初发型、慢性持续型及慢性复发型分别占36.9%(15/41)、36.9%(15/41)和26.8%(11/41);控制急性发作主要药物为激素,占61.0%(25/41);31例(75.6%)重型UC经药物治疗缓解,7例(17.1%)最终手术治疗.发病年龄轻、全结肠病变、低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是提示药物疗效差、需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结论对于重型UC,除积极系统的药物治疗外,应及时评估药物疗效及手术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临床特点及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抑郁症患者195例,首发86例,复发109例。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睾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含量。比较两组WCST指标、WMS评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首发组平均病程和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激越、记忆减退和躯体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和自杀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持续性应答、持续性错误和总错误数明显低于复发组,而分类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瞬时记忆分、短时记忆分、长时记忆分和记忆商数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P男性明显高于复发组而女性明显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组血清E2男性和女性均明显高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但相比于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较轻;老年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E2水平下降,男性T水平下降,认为E2可能是引起抑郁症危险因素,而T水平下降可能会引起男性抑郁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的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能满足部分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需求,生物制剂的出现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希望。目的:评估英夫利西单抗对难治性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因激素无效或激素依赖而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中、重度活动期UC患者12例。疗程中以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UC活动性,以评价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完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并随访38周,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周、22周和38周有效率分别为66.7%、83.3%和91.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对难治性UC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解毒化瘀方联合西药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照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各30例,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Mayo、Baron内镜评分、ESR、CRP以及关于UC凝血状态的相关指标(PLT、MPV、FIB、D-D、P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ayo、Baron内镜评分、ESR、CRP、PLT、FIB、D-D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PV及PT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方治疗UC有显著疗效,有改善慢性复发型活动期UC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内镜评分,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并可通过上调UC患者体内血清MPV水平,下调血清PLT水平、延长PT以及降低血浆FIB、D-D、ESR、CRP水平来改善UC的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9):1144-1150
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情感状态、生存质量,提高UC患者的疾病认识及自护能力对防治UC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微信平台作为媒介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但内容多局限于基础护理,宣教效果不佳.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 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对UC患者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01/2020-02间我院收治的63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微信平台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以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4 wk后的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得分、自护能力、生存质量及24 wk内的血便、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正性情感得分升高,负性情感得分下降,且观察组正性情感得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wk内的血便复发率(6.25%比29.03%)、UC复发率(0比22.58%)低于对照组,且无血便复发时间、无UC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以TTM为导向的健康宣教法能够增进UC患者的正性情感,减轻负性情感,并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3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分型的关系.结果 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5.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C基因型和D基因型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诊的70例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对继发型肺结核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加深疾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类型、疾病活动度、既往用药及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1年7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UC患者共302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发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病变范围、内镜下评分、既往用药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等信息,分析比较老年UC的临床特征。结果:302例患者中,≥60岁患者共87例,占总人数的28.81%;其中60岁前确诊者68例,≥60岁确诊者19例,分别占老年UC的78.16%和21.84%。临床发病类型中,初发型老年患者仅1例,占总人数0.33%。慢性复发型老年患者86例,占总人数28.48%。属重度活动期的老年患者1例,占总人数0.33%,而轻中度活动期老年患者共72例,占总人数23.84%。病变属E1~E2的老年患者共78例,占总人数25.83%;病变属E3的老年患者9例,占总人数2.98%。回顾患者既往2年内用药发现口服或局部应用5-ASA的老年患者61例,占总人数的20.20%;静脉或口服激素的老年患者3例,占总人数0.99%。使用硫唑嘌呤的老年...  相似文献   

19.
5-氨基水杨酸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5-氨基水杨酸(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患者维持治疗及影响UC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10-08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4例缓解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病例114例.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龄16-76岁.结果:选择应用5-ASA诱导缓解治疗病例75例(65.8%).结果显示:(1)UC复发与性别无关;(2)病程>5年的UC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病程≤5年的UC患者(62.1%vs35.7%,P>0.05);(3)轻度UC患者5-ASA维持治疗剂量>2g/d者复发率显著低于≤2g/d者(10%vs33.3%,P<0.05);(4)轻度UC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患者(24.6%vs83.3%,80.6%,P<0.05);(5)直肠型UC患者复发率(19.2%)较低;(6)诱导缓解治疗达到黏膜愈合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未达到黏膜愈合的患者(4.8%vs89.6%,P<0.05);(7)UC患者诱导缓解后第2年始复发率随时间逐年上升.结论:黏膜愈合及疾病活动程度是影响UC复发率的重要因素,5-ASA是轻-中度UC维持缓解治疗的首选药物,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确诊的UC住院病人60例。结果60例UC患者中,男多于女(1.07∶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60%~87%UC患者有腹痛、腹泻、血便和粘液便;UC病变范围分型为直肠炎3例(5%),直肠乙状结肠炎24例(40%),左半结肠炎7例(12%),全结肠炎24例(40%),区域性结肠炎2例(3%);病情轻、中、重度分别为32例(53%)、16例(27%)、12例(20%);临床类型为暴发型3例(5%),初发型25例(42%),慢性持续型10例(17%),慢性复发型22例(35%)。结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UC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