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骨科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均能够得到控制,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骨科糖尿病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够控制好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于该院接收治疗的84例病糖尿病合并骨折的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方式分组,将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护理满意度,血糖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DVT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糖指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比16.7%),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6%比81.0%)(P0.05)。结论针对患者个体病情制定的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颅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王华  宋霞 《山东医药》2014,(37):81-8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高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根据可能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分析引起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高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围术期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结果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7%(P<0.05);血浆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分别为22.45%、(1.75±0.93)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2.21±0.88)mg/L(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及时准确判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骨科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骨科手术,于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施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有效的控制(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P0.05)。结论在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施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骨科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初次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3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出血及死亡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凝血指标(D-Dimer、FIB、APTT、PT、TT、PLT)的变化。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TNF-α、IL-6、IL-1β、PLT、D-Dimer和FIB均明显降低(P0.05),而APTT、PT和TT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D-Dime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内,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38,P=0.016);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1.12%)和19例(10.67%)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03);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14,P=0.032)。结论利伐沙班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低分子肝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作为样本,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血糖(FPG、P2 hPG),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PG(5.47±0.45)mmol/L、P2 hPG(8.10±0.62)mmol/L、依从性100.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满意度96.7%。对照组护理后FPG(8.41±0.19)mmol/L、P2 hPG(10.30±0.59)mmol/L、依从性7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3%、满意度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风险护理在糖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该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55例予以风险护理。将两组的血糖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峰值速度快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风险护理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血流速度,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共98例,将其按照院内传统数字统计法进行分配,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49例研究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应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FPG、2 h PG、Hb Alc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通过临床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也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加强围手术期的宣教、治疗、护理等相应措施。结果 100例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通过预防和治疗、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人膝关静置换术(TK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及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2000年1月~2004年4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25例,围于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及未用药组(20例,未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果 用药组DVT总发生率为20%,未用药组DVT发生率为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用药组阳性检出率为20%,未用药组为50%。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取不同的时间长度应用序贯加压装置(SCD)感应抗血栓泵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 80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术后即开始应用SCD感应抗血栓泵治疗,对照组术后第1天持续应用,从第2天之后每4h使用一次,每次持续1h;实验组术后6h使用1次,每次持续1h.两组患者应用抗血栓泵时间均为10 d.每日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皮温、颜色、腓肠肌疼痛等情况,均在术前及术后7~10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对照组40例,肌间血栓形成1例;实验组40例,肌间血栓形成2例,两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肢皮下淤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例肌间血栓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均痊愈,两组患者皮下淤血均吸收痊愈.结论 SCD感应抗血栓泵对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形成效果明显,应用抗血栓泵每6h1次、每次1h为宜,并非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入院第2天和术前1 d血糖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评分;感染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入院第2天和术前1 d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感,有效控制术前血糖,减少感染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血糖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9年3月阶段内在该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评判标准:血糖指标、不良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的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采用x2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T、TT短于对照组,APTT长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长于干预前,FIB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与糖尿病相关性护理方式。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对照组患者未合并糖尿病,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可延长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与糖尿病相关性护理方式。方法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对照组患者未合并糖尿病,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可延长行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好转,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入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双侧组(58例)患者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单侧组(54例)患者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大小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在两组美国特种处科医院膝关节评价(HSS)评分比较中,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与单膝关节置换病人相比,前者效果相对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在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观察指标对比方面,3 d内体温变化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比总引流量、血红蛋白变化值(ΔHb)、红细胞压积变化值(ΔHct),双侧组指标均高于单侧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1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出现切口愈合状况不佳,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切口出现脂肪液化,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膝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优于单膝置换术,HSS评分好,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