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股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肺复苏中对循环和氧供给的作用及其对脑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12只猪随机分成2组,电致颤法诱导心脏骤停,8min后开始复苏.常规心肺复苏组行常规心肺复苏.ECMO组在常规心肺复苏5min基础上加用ECMO,观察猪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脑氧代谢等指标.结果 ECMO组在转机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脏灌注压、心排量、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脑氧耗/脑糖耗比值明显高于常规心肺复苏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心肺复苏组(P<0.05).结论 ECMO可维持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猪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与氧供给,改善脑氧代谢和脑能量代谢,减轻脑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诱导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呼吸变化的特点与心肺复苏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0只SD大鼠夹闭气管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窒息10 min后开始常规心肺复苏并给予大鼠静注肾上腺素0.04 mg/kg 1次,10 min内未恢复自循环者放弃复苏.比较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大鼠在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心电图(ECG)和呼吸变化特点的差异.结果:60只大鼠中有48只复苏成功,12只复苏失败.两组大鼠在窒息前的各种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诱导心脏骤停过程中,心电图变化也无显著差异,但复苏成功组大鼠发生喘息样呼吸的概率明显高于复苏失败组(分别为31.3%和0%,P<0.05).结论:在诱导窒息性心脏骤停过程中,喘息样呼吸的出现可能有助于减轻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性损伤,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心肺复苏(CPR)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亚低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施行先心病外科手术后,入住心脏重症监护室期间发生心跳骤停者,给予常规心肺复苏,同时启动ECMO进行体外心肺复苏(ECPR)准备工作。超过10 min患儿仍然无法恢复自主循环,使用ECPR和亚低温治疗。结果本组17例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中位数为3个月(8天~25个月),体重中位数为5.0(3.0~12.0)kg;12例(70.6%)成功撤离ECMO,其中7例(41.2%)痊愈出院。5例患儿经ECMO辅助循环多日后,心功能仍无法恢复,撤离ECMO后由于血压无法维持而死亡。结论 ECPR联合亚低温对于先心病术后发生难治性心脏骤停的患儿具有治疗价值。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对提高ECPR的成功率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干姜附子汤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干姜附子汤温通心阳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干姜附子汤组,每组8只,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动物模型。利用BL-420F生物信号机能实验系统记录造模前、复苏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90min、120min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干姜附子汤可明显加快心肺复苏后大鼠的心率(HR),提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dp/dtmax),并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结论:干姜附子汤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显著,这与其温通心阳的作用一致,并表明干姜附子汤对心脏骤停急救动物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单中心研究回顾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在ICU内接受体外膜氧合(ECMO)辅助的相关资料,探讨心肺复苏(CPR)对ECMO使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58例患儿在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于ICU接受ECMO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患儿是否接受CPR,将患儿分为体外心肺复苏(ECPR)组(n=26)与非心肺复苏(NCPR)组(n=32)。分析两组患儿的预后及并发症等区别。结果在ICU内安装ECMO的58例患儿中,成功撤离ECMO为40例(68.97%),出院为31例(53.45%)。行ECPR的26例(44.83%)患儿中,成功撤离ECMO的患儿有14例(53.85%),出院10例(38.46%);NCPR组32例(55.17%)患儿中,撤离ECMO的患儿为26例(81.25%),出院患儿21例(65.63%),两组间的脱机率(P=0.025)与存活率(P=0.039)具有显著差异。ECPR组安装前乳酸值、ECMO中肾衰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都显著高于NCPR组(P值分别为0.001,0.030,0.039)。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ECPR的患儿脱机率与存活率都低于NCPR患儿,且肾功能衰竭及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大面积肺血栓栓塞(massive PTE)中的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因传统治疗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massive PTE患者.ECMO病例均使用美国Medtionic公司Cameda肝素涂抹套装管路,选择经皮切开股动静脉插管置管,采用(V-A)ECMO模式进行辅助转流.通过比较辅助前后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来评估ECMO的辅助疗效.结果 共3例成人massive PTE患者行ECMO辅助,建立ECMO时间15~25 min,辅助时间(61.4±12.2)h,成功脱机2例,康复出院2例(66.7%).辅助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及血乳酸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能迅速稳定massive PTE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可为massive PTE原发病的诊治赢得时机,是目前抢救massive PTE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娅  唐令凤  刘才仟  杨康 《重庆医学》2011,40(12):1172-1173,1176
目的总结7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7例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插管行ECMO支持治疗,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 ECMO支持时间20~48 h,平均32 h,患者建立ECMO后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均有明显好转。其中5例患者顺利脱机,不能脱机的2例中1例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大,ECMO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仅能维持较低血压,而后心跳停止不能恢复。1例因患者肺受损严重,ECMO治疗效果不佳,肾功能衰竭,最后放弃治疗。结论 ECMO是救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心肺辅助循环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转流方式、良好的管理才能提高ECMO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7例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因心肺复苏困难应用ECMO救治,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42~76(60±8)岁,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瓣膜手术5例,心包剥脱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各1例。全部患者均经应用药物、实施电除颤及心脏按压等措施抢救无效紧急建立ECMO辅助。结果 27例患者心肺复苏(CPR)时间35~190 min(中位时间90min),ECMO辅助后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心律,ECMO辅助时间13.5~207 h(中位时间95 h),监护室停留时间1~20 d(中位时间7 d)。21例(77.8%)患者成功撤离ECMO辅助,其中13例(48.1%)存活出院。6例患者未脱离ECMO,8例成功脱机后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ECMO辅助24 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持续好转。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在年龄、肾功能衰竭需透析(CRRT)治疗人数、复苏后即刻MAP以及复苏72 h后IS、LVEF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ECMO可以提供紧急循环支持,挽救部分成年心脏术后心脏骤停而常规方法复苏困难的患者的生命,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脑损伤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探讨体外循环心肺复苏(ECPR)抢救成年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搏骤停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到2013年3月,应用ECPR救治28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59.4±11.5)岁.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时间(115.5±68.2)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3例(82.1%),瓣膜病3例(10.7%),先天性心脏病2例(7.1%).所有患者均为静脉-动脉(V-A) ECMO.结果 18例患者成功脱机(64.3%),10例生存出院(35.7%),18例院内死亡.25例患者在ECPR前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89%).多器官衰竭(MSOF)是主要死亡原因(10例,35.7%).16例在ECMO期间发生细菌感染(57.1%).结论 ECPR用于抢救心脏术后心搏骤停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合适的患者非常重要.心肺复苏(CPR)期间尽早评估并进行ECPR是提高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关键.改善ECPR患者预后需要多种方法合理运用及多科室相互协作,在心搏骤停发生前后注意器官保护,减少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0.
郑俊 《海南医学》2013,24(7):1029-1030
目的探讨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100例进行院前救治的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患者实施球囊人工通气。记录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例数。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5min后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效果近似,球囊辅助呼吸所需时间低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95-98
目的 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CA)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成功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CA发生5 min后插管成功,观察组在5 min内插管成功,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复苏成功率、复苏后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7 d生存率。结果 复苏效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2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情况:观察组复苏后血乳酸(BLA)含量、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酸碱值(pH)、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观察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生存率:观察组7 d生存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7 d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院前救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观察组实施球囊人工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建立通气所需的时间、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和复苏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建立通气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5 min后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院前心肺复苏的急救中,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的效果基本一致,球囊辅助呼吸所需的时间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  相似文献   

13.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指一种将部分静脉血从体内引流到体外,再经膜肺氧合后由驱动泵将动脉血液泵入体内的中短期心肺辅助技术。ECMO通过对循环呼吸功能较长时间的有效辅助使心肺得到充分地休息,支持期间保证全身氧供,维持机体内环境和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1972年H ill首先报道了一例成人创伤后呼吸衰竭的患者ECMO支持成功的经验,Bartlett等于1975年第一次成功地将ECMO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随着ECMO的不断发展,ECMO的支持时间由最初的几个小时到能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早期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5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心脏骤停复苏组、丁苯酞干预组,各53.监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炎症因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因子.结果:3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时间推移,心率、平均动脉压均呈现出明显增加态势(P<0.05~P<0.01),实验中不同时间点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增加幅度均为丁苯酞干预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假手术组(P<0.05~P<0.01).3组大鼠实验20 min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细胞黏附因子-1均较实验前增加(P<0.05),白细胞介素-10、超氧化物歧化酶均较实验前降低(P<0.05);实验20 min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黏附因子-1均为假手术组大鼠>心脏骤停复苏组>丁苯酞干预组(P<0.01);实验20 min时白细胞介素-10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为丁苯酞干预组>心脏骤停复苏组>假手术组(P<0.05~P<0.01).结论:对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实施早期心肺复苏时,丁苯酞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黏附因子-1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正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心肺复苏(ECMO 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是指当心跳骤停患者经传统CPR技术治疗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时(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利用ECMO替代心肺功能,增加冠脉血供、保证外周器官灌注,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性,并为治疗基础疾病如(急性心梗、大面积肺栓塞)提供时间,维持患者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和比较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与无泵驱动体外肺辅助(PECLA)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8只幼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CON组)、常规机械通气组(MV组)、ECMO联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组(EC组)、pECLA联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组(PE组)4组,采用油酸诱导法建立ARDS模型后接受不同方案治疗,进行肺功能监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和常规生化检查,对不同时间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CON组相比,造模后动物肺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体外支持治疗对肺功能损伤较轻,EC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MV组与PE组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平均动脉压与心排量下降;MV组最终全部死亡。结论:对于传统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无效的ARDS,体外肺支持(ECLA)策略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应用PECLA进行辅助则更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周义翰  吴小君  崔英胜 《当代医学》2021,27(22):135-137
目的 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程序,根据通气方案,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50).气管插管组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气囊面罩组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治疗前后血气水平及治疗相关时间.结果 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PO2、PCO2、pH水平均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相比,予以心脏骤停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通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使心跳恢复,进一步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室颤法心脏骤停模型,缺血组心跳停止15 min,不行心肺复苏,复苏组心跳停止10 min,行5 min心肺复苏.15 min末处死动物,分离提取海马脑组织线粒体,用Clark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线粒体内、外膜试剂盒测定线粒体膜完整性,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心脏骤停后,缺血组和复苏组的线粒体外膜完整率、内膜膜电位、呼吸控制率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复苏组结果高于缺血组(P<0.01),形态学比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骤停早期,神经元线粒体损伤以功能性为主,形态学改变不明显,心肺复苏可改善缺血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减轻脑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外生命支持临床汇总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对比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公布的全球ECMO信息,寻找我国ECMO治疗差距,促使其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我国六家医疗中心共实施339例临床ECMO治疗,年龄17天-89岁,其中新生儿4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5例。汇总分析不同类型ECMO的临床结果,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者ECMO辅助的脱机率、出院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CMO最短辅助时间11 h,最长辅助553 h。用于单纯呼吸支持65例,心脏支持248例,体外心肺复苏(ECPR)26例。总体脱机率63%,成功出院率26%。不同年龄阶段ECMO辅助期间的并发症发生呈现不同的态势,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手术切口及插管部位出血、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糖,氧合器故障等在ECMO期间均属高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 IC)及多脏器衰竭(MOF)是被迫终止ECMO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国ECMO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我国ECMO用于心脏支持多于呼吸支持。合适的ECMO建立时机,完善的ECMO建立流程,积极防治并发症是ECMO成功的关键;多学科、多部门间的密切团队合作是ECMO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及对PiCCO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3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予亚低温脑保护、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护器官功能、抗生素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饲四逆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PACHE II评分较前降低,而CI、GEF均较前明显升高,EVLWI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逆汤可改善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心功能,可能是防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