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治疗,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FPG、2h PG、Hb Alc)、血脂(TC、TG、HDL-C、LDL-C)及BMI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相比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更佳,能有效降低血糖及血脂,值得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院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规律抗结核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随时对胰岛素剂量进行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均为3HREZ/15HRE,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常规体质适当增减剂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末以及疗程结束观察组痰涂片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在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用于治疗妊娠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分析。方法将该院2015年5—9月的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仅给予常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则采取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在标准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糖尿病饮食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非洛贝特对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2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非洛贝特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UA)为(324±23.0)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4±27.8)mmol/L,并且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非洛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尿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岛素与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娩出的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引产术率略高于对照组,剖腹产、蛋白尿症以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胰岛素相比,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研究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3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22例)和对照组(给予Folfox6与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方法治疗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统计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各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72.2%(P0.05);观察组LH、FSH、T、FINS、F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医内科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糖尿病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且安全可靠,应予肯定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的医疗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予以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对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予以普通治疗方式,之后结合多方面数据信息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多方面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普通治疗方法的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盐酸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能够在减缓患者糖尿病恶化速率的条件下,提高相应疾病综合治疗效果,这对于我国医学行业良性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探讨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以期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探究良好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开展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对比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有明显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对比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治疗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二甲双胍、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后患者血糖指标降低,糖尿病控制情况好,患者满意度高,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实施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n=44)与研究组(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n=44),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统计胰岛素相关指标。结果在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OMA-IR与HOMA-β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理想,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拜糖平与二甲双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5月,选取该院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糖水平。结果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1%,明显高于观察组5.13%(P<0.05)。结论通过对比拜糖平与二甲双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证实,与二甲双胍药物相比,拜糖平药物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其血糖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7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食管癌患者行3DCRT,评价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VEGF的变化水平,探讨其在放疗中的意义。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放疗4周、放疗后1周血清VEGF水平较放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有效组放疗4周及放疗后1周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治疗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VEGF可以作为评估、预测放疗敏感性的生化指标,在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对胰岛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与研究组(n=6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研究组应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空腹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体内胰岛素水平,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妊娠糖尿病74例患者,治疗统计,讨论口服降糖药物的效果。方法2019年5—9月搜集患者库妊娠糖尿病患者并选出74例分两组(随机数表法),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比较两组血糖、母婴结局。结果病情对比血糖,两组治疗前FPG、2 hPG、N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NPG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对比母婴结局,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5.41%vs 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Barthel指数、新生儿出生时、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相对于对照组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4例/组,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取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1c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增量等方面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控制体重指数增加,缩短治疗时间,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确诊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合并骨量异常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 BMD 与年龄、HbA1c 、噻唑烷二酮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胰岛素、二甲双胍呈正相关。结论 良好的血糖控制、合理用药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aimSeveral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metformin on cancer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 of metformin and risk of cancer in Koreans.Methods and ResultsThis study was designed retrospectively using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National Health Screening Cohort conducted between 2002 and 2015. 40 to 69-year-old subjects who received a health screening examination from 2002 to 2003 were enrolled. Hazard ratios (HR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for cancer were estimated in a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regression analysis.A total of 323,430 subjects was enrolled (301,905 individuals without diabetes [No DM], 8643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etformin treatment [metformin users], and 12,882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metformin treatment [metformin non-users]). The median follow-up period was 12.7 years.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overall cancer was 7.9% (7.7, 10.3, and 11.1% in No DM, metformin users and non-user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metformin non-users, the fully adjusted HRs (95% CIs) of metformin users and No DM for overall cancer incidence were 0.73 (0.66–0.81) and 0.75 (0.64–0.88), respectively, in men and 0.83 (0.78–0.89) and 0.81 (0.72–0.92) in women.ConclusionsDiabetic patients receiving metformin treatment, and individuals without diabetes were at lower risk for cancer incidence than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metformi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