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病人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PN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TNF-α、IL-6、hs-CRP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糖尿病,能降低病人TNF-α、IL-6、hs-CRP水平,改善VA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根据新英格兰杂志的最新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二甲双胍会增加维生素B_(12)缺乏的风险,换句话说,维生素B_(12)随着用药时间较长而流失。众所周知,二甲双胍能引起维生素B_(12)缺乏,这与叶酸浓度降低有关,最终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这是维生素B_(12)和叶酸缺乏的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Vit B_(12))、叶酸(FA)水平的变化。方法 44例T2DM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Vit B_(12)、FA水平。结果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血清Vit B_(12)、FA水平下降,Hcy水平升高,其升高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Vit B_(12)、FA下降相关。结论二甲双胍口服半年可降低T2DM患者Vit B_(12)、FA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每日口服二甲双胍,连续服用2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每日增加叶酸、维生素B_(12),连续服用2周。治疗前后定期抽血检测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高低情况。结果对照组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_(12)后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维生素B_(12)联合叶酸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明显提高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4、1.237、1.579,P0.05);经积极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5.385、11.482、8.563,P0.05)。此外,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9,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片,观察二组在观察一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_(12),最后对各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上升(P0.05);观察一组患者叶酸水平无显著变化,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下降(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两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维持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间全科门诊诊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单独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叶酸水平、治疗前后维生素B_(12)水平、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叶酸水平分别为(6.44±1.26)、(6.52±1.41)、(6.56±1.54)nmol/L,均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维生素B_(12)水平分别为(406.44±99.26)、(405.53±103.40)、(406.56±95.52)pg/mL,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对照组数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发展。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20.81±1.31)、(20.44±1.26)、(19.67±1.53)mmol/L,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让机体HCY水平保持稳定,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DM2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者(NC)25人,行标准餐实验,测定Leptin及空腹、餐后0.5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Plasma glucose,PG)及胰岛素(insulin,Ins),同时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初诊DM2患者30例给予二甲双胍0.5bid治疗12周,复查上述指标,观察其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DM2组Lepti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女性患者高于男性(P<0.05),肥胖患者高于非肥胖者。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DM2组FPG、0.5hPG、2hPG、HbA1c、TG、CH、HOMA-IR、Leptin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升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DM2患者FPG、0.5hPG、2hPG、HbA1c、TG、CH、HOMA-IR、Leptin均显著降低,HDL-C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Klotho(K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A组)。8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格列美脲治疗组(C组)。采用ELISA测定T2DM患者及健康人群KL水平。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后T2DM患者KL水平变化。结果 1T2DM组KL水平低于A组〔(2.62±0.51)vs(5.21±0.72)ng/ml,P<0.01〕;2血清KL水平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白细胞介素(IL)-6、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甘油三酯(TG)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2、-0.616、-0.517、-0.598、-0.526、-0.638、-0.512,P<0.05或P<0.0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正相关(r=0.523,P<0.05);3经二甲双胍治疗后KL水平明显升高(P<0.05);4HOMA-IR、TNF-α是影响K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KL水平降低。二甲双胍增加T2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增加KL水平。  相似文献   

11.
血塞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塞通与甲钴胺、单独甲钴胺治疗共两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与甲钴胺合用可明湿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T2DM患者血清内脏脂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9例T2DM患者分为二甲双胍治疗(A)组、格列美脲治疗(B)组、饮食运动治疗(C)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D)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vaspin水平,分析其与血脂、FPG、2hPG、Fins、BMI、HOMA-IR等的关系。观察A、B、c组治疗前后vaspin水平变化。结果(1)A组vaspin水平高于D组;vaspin水平女性高于男性;(2)vaspin水平与性别、BMI、WHR、HOMA-IR、Fins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O.05);(3)A组治疗14周后vaspin水平降低,B组水平无明显变化,C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d0.05);(4)HOMA-IR与BMI是影响vasp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二甲双胍增加T2DM患者IS同时,降低vaspin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0例PD患者和6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组使用量化的周围神经评分进行评定,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结果 PD患者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周围神经损害的PD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无PD但有周围神经损害的健康对照组(P<0.05);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D病患者大多伴有周围神经损害,其发生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早期干预可能会阻止周围神经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患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时的最佳补充剂量。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已确诊糖尿病用二甲双胍至少6个月以上,且血清维生素B12<200 pg/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层随机化将其分为3组,各30例。第1组为不给甲钴胺治疗,第2组为甲钻胺片0.5 mg/次,1次/d口服,第3组为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分别观察6个月、12个月后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四肢体感诱发电位。结果用药12个月后,3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均明显高于用药6个月时浓度,且第3组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明显高于与第1组和第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较6个月时水平有所降低,且第3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第1组和第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个月之后四肢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的患者数量明显下降,且第3组患者的四肢体感诱发电位人数明显低于第1组和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能有效治疗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口服甲钴胺片1.5 mg/d比口服0.5 mg/d治疗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将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维生素B_(12)与叶酸,对比两组维生素B_(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维生素B_(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2)与叶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维持机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稳定,减轻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2DM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对血清VitB12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研究甲钴胺治疗T2DM口服二甲双胍的患者引起VitB12缺乏及Hcy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将T2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降糖(A)组和其他降糖药物(B)组.6个月后测定两组VitB12、Hcy及HbA1c等水平,并给予A组辅助口服甲钴胺3个月后,再次测定上述实验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组血清VitB12与B组比较[(347.21±21.18)vs(392.52士18.34)ng/L及Hcy (14.13±2.46) vs(11.02±1.96)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口服二甲双胍+甲钻胺较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时VitB12升高,Hcy下降(P<0.05).VitB12与Hcy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出现VitB12水平降低,Hcy升高的原因之一,应定期监测VitB12、Hcy水平,适时补充甲钴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等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传导速度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5例患者发生轻度头痛、胃肠道反应、颜面潮红等症状,对照组组有3例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T2DM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叶酸(FA)水平的变化.方法 44例T2DM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测定血清Hcy、Vit B12、FA水平.结果 口服二甲双胍半年后,血清Vit B12、FA水平下降,Hcy水平升高,其升高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Vit B12、FA下降相关.结论 二甲双胍口服半年可降低T2DM患者Vit B12、FA水平,升高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血管因素在DNP中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患者78例,其中40例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联合甲钴胺治疗,其余单用甲钴胺治疗,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