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降糖达标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根据病人血糖高低的情况,单纯2型糖尿病3 12例使用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联合用药治疗,每日三餐前15 min口服那格列奈80 mg~120 mg,联合吡格列酮每日早餐前口服15 mg~30 mg,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结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每周采血一次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后,调整用药剂量,4周作一总结,并将治疗结果记录在册,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312例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病人在用药第一周后就控制在6.8(空腹达标血糖,以下相同)-10.2 mmol/L(餐后达标血糖以下相同),97例病人在用药第2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19例病人在用药第3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9例病人在用药第4周后才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样本试验显效率在78.52%,4周后有67例病人用药控制不理想,血糖仍在9.7~16.3 mmol/L,改为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其显效率在70.27%.两组总有效率在75.86%.结论 用那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满意,是治疗2型糖尿病首选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梅 《山东医药》2006,46(8):28-28
近年来,我们以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将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加服吡格列酮30mg,1次/Et,对照组加服二甲双胍0.5g,3次/日,疗程均为3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BMI,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hPG,HbA1c,FINS,2hINS,HOMA—IR,BMI,LDL-C,TG,TC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FPG,2hPG,HbA.C,FINS,2hlNS,HOMA—IR,LDL—C,TG降低更为明显,并有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不但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能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及降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从而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根据不同疗法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阿卡波糖片治疗,实验组用阿卡波糖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C反应蛋白水平、血...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水平及吡格列酮干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 ,探讨其与吡格列酮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 将 48名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成 2组 ,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 3 0mg/d治疗 ,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治疗 ,疗程 3个月 ,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浆抵抗素及相关实验参数。并与 44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①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②吡格列酮组的抵抗素水平在治疗后下降较安慰剂组更为明显 (P 0 .0 1) ;③抵抗素与FINS呈负相关 (r =-0 .3 92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抵抗素水平。糖尿病抵抗素与FINS负相关 ,提示抵抗素可通过抑制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吡格列酮具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科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6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对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低血糖等方面进行了3个月追踪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糖、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随机双盲法、与安慰剂平行对照,比较48例T2DM病人用吡格列酮30mg和安慰剂(1:1)干预治疗12w后的血糖、血脂、IR、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w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2hP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或P<0·01);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模型IR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也减低(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12w治疗后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上述指标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但是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吡格列酮可改善T2DM病人血糖及血脂代谢,降低IR并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防治T2DM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阿卡波糖两种经典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61-89岁。将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分别接受吡格列酮和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APN)、胰岛素抵抗指数稳态模型(HOMA-IR)、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左心室肥厚(LVH)、血清中内皮祖细胞(EPC)相关因子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在治疗12周后 SBP/DBP均降至140/90mmHg以下,与阿卡波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吡格列酮组APN含量较阿卡波糖组升高(P<0.05),HbA1c水平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TNF-α和HOMA-IR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吡格列酮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AER和LVH也较阿卡波糖组降低(P<0.05),CD34及VEGFR-2水平较阿卡波糖组明显升高(P<0.01)、NO和NOS的含量较阿卡波糖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与阿卡波糖治疗相比较,采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降低HbA1c水平,升高血清APN浓度,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降低LVH,保护心脏的效应显著;同时降低血清CD34及VEGFR-2水平,使EPC耗损减少;提高血清NO和NOS的含量,具有保护血管、延缓血管硬化进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用单药和(或)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二甲双胍缓释片分别联合格列喹酮或阿卡波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男74例,女66例,平均年龄(56±10)岁,随机分为二甲双胍(1500 mg/d)+格列喹酮(初始剂量为30 mg,2次/d)组70例和二甲双胍(1500 mg/d)+阿卡波糖(初始剂量为50mg,2次/d)组70例,维持治疗14周.在基线和治疗结束时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和胰岛素反应等检查.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达标为因变量,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基线时β胰岛功能和体重指数、治疗分组后,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经14周治疗后,两组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格列喹酮组为(7.4±1.1)%,阿卡波糖组为(7.8±1.1)%,格列喹酮组下降幅度更大,平均HbA1c下降1.7%(t=-4.404,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1c<6.5%的达标率在格列喹酮组有高于阿卡波糖组趋势(25.71%比12.86%,χ2=3.72,P=0.054).(2)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各自治疗前显著下降,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二甲双胍+格列喹酮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或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件良好.结论 格列喹酮在单药和(或)联合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中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HbA1c达标率较高的同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吡格列酮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吡格列酮胶囊,观察组治疗药物为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吡格列酮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12.
夏俊卿 《内科》2014,(1):32-3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病、心绞痛等)的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血压(BP)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FPG、BP、T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餐后2h血糖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比观察34例接受甘舒霖30R联合吡格列酮治疗,31例接受甘舒霖30R治疗的T2DM患者的PG、2hPG、HbA1c、空腹C肽、HDL-C、TG改善程度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甘舒霖30R联合吡格列酮组与甘舒霖30R组相比,PG、2hPG、HbA1c、空腹C肽、TG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甘舒霖30R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有一定改善血脂异常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作用,对30例2型糖尿患者予吡格列酮30mg/d口服,12周后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PC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用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提示吡格列酮可降低FPG、PC2hPG、GHbA1c及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们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它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将该校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2020年3月入选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FPG为(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3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吡格列酮30 mg(早饭前),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早晚餐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第2周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含量及饭后2 h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2周后空腹血糖含量、饭后2 h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空腹胰岛素和饭后2 h胰岛素均呈现上升趋势,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丛林  李玉会  黄小丽 《山东医药》2005,45(25):54-55
2002年2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胰岛索加吡格列酮治疗口服降糖药失败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国产盐酸吡格列酮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其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对102例体质指数(BMI)≥25 kg/m2且使用磺脲类+双胍类药物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T2DM患者,在重新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盐酸吡格列酮15 mg/d连用12周,对照组使用原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Ins)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B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FBG、HbA1c、Ins、BP、TG、LDL-C及HOMA-IR较较对照组均下降.结论盐酸吡格列酮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