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杂志信息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评价 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4月28卷第2期报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戴汝平等,为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治疗效果,对60例继发孔型ASD患者进行了治疗与随访。该组患者年龄5~53(31.00±12.31)岁,体重18~79(51.19±12.12)kg。术前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手术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18~54(31.5±4.2)岁.所有患者均行房缺修补术,其中补片修补30例.根据具体病情,围术期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9例,右心功能不全5例,心律失常21例,肺部感染6例.随访3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心功能状态良好.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治疗.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彩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同时对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形状进行确定,均采用Amplatzer法进行封堵术,术后做好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1次复查。结果经过治疗,仅1例患者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大而封堵不成功,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85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封堵成功率为98.8%。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中,进行彩超观察,能更为准确的评估病情,引导封堵治疗,对提升封堵成功率、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总结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更好的掌握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应证;方法:选择20岁以上术前平均肺动脉压≤8kPa(60mmHg),左向右分流为主的37例成人房间隔缺损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直视修补术;结果:全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0.03%,随访32例,29例症状消失,3例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病人有临床症状,X线胸片示C/T〉0.5,肺充血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3个孔(1~2 cm),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对21例患者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2例,DEVEGAR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ICU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139~246 min,平均(183.67 ± 31.49)min;体外循环时间69~176 min,平均(81.43 ± 31.56)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5~85 min,平均(27.31 ± 27.72)min.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9 h,平均(3.1 ± 4.9)h.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切口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切口选择.方法 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首选切口位置经胸骨旁右侧第Ⅳ肋间小切口46例,经胸骨中下段切口7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例.结果 本组中,52例行封堵术1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0±9)min,心内操作时间为(8±4)min.无术后封堵器脱落.术后3d复查超声心动,无残余分流.随访1~13个月无残余分流.2例因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由胸骨中下段切口改为胸骨正中切口,行体外循环下直视矫正.本组无手术死亡者.结论 除经胸骨旁右侧第Ⅳ肋间小切口外,对于术前诊断是否存在合并症及封堵效果存在疑虑的,应该选择胸骨中下段切口或胸骨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闭升主动脉,胸腔内操作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成功30例,成功率100%,无转为正中开胸扩大切口.体外循环时间50~319 min,平均(111±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21~118 min,平均(43.6±30.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2500 ml,平均(225±150)ml.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及右侧气胸2例.结论 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黏液瘤摘除术和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D)、右心房内径(RAD)、三尖瓣返流(TR)等情况。结果 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29例,手术成功率90.6%,均未发生封堵器栓塞、脱落、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周脏器栓塞、主动脉-右心房瘘等并发症。术后患者MPAP、RVD、RAD、TR等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l0%~20%[1,2],因其解剖上的特点,一般不宜采用介入治疗[3],手术方法有别于一般中央型房间隔缺损.1990年1月~2000年6月本科共手术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93例,占同期房间隔缺损手术病例的20.1%(93/463),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8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312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12例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12例18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年龄18~62岁,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179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33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完成.采用直接缝合或心包补片法修补房间隔缺损,三尖瓣明显关闭不全有35例,均采用Devega法进行三尖瓣环成形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超声复查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径明显缩小,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结论成人房缺应该手术治疗,年龄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正确地手术治疗及不断改进的心肌保护方法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下行成人房间隔瘤合并缺损的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成人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39.0±11.4)岁;术前经胸超声,部分患者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瘤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基底部宽度11~38 mm,平均(21.7±7.7)mm,膨出深度7~11 mm,平均(9.1±1.8)mm.合并单孔缺损14例,多孔缺损6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均为左向右分流.介入术中采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术后随访采用经胸超声观察心脏大小、封堵器位置.结果 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7~28mm,平均(15.4±5.7)mm.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共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专用封堵器20枚.封堵器直径16~36 mm,平均(25.0±5.7)mm.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14例患者(70%)心脏大小恢复正常.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X线可安全、有效的指引成人房间隔瘤并缺损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但影像表现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7例房间隔缺损病人 ,年龄 5~ 5 4岁。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1、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 17例疗效均佳 ,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Amp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微创外科封堵房间隔缺损的作用.方法 158例手术前诊断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缺损长径10~42 mm.取右前胸2~3 cm长切口,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伞闭合房间隔缺损.结果 153例封堵手术获得成功,超声心动图随访3月,封堵伞无移位、无残余漏.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微创手术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IE)确诊的成人继发孔型ASD患者96例,年龄18~67(39.3±14.2)岁。局麻下应用TIE监测及X线引导下经导管行国产ASD封堵器的介入治疗。术后行TTE、心电图及胸片检查,随访6个月~4年。结果93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达96.9%;其中2例封堵器脱落,1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并发症发生率为3.1%。随访期间右房、右室内径回缩,心功能改善,无封堵器移位、房缺再通及需要外科干预者,亦无外周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ASD封堵器是较为安全和可控性强的装置,经导管介入治疗成人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卫江  刘彬 《海南医学》2007,18(4):46-48
目的 总结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ASD修补术及合并畸形矫治,其中93例同时行三尖瓣瓣环成形术.术后恢复顺利,全组无死亡.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动脉高压程度逐渐加重.肺动脉压力超过40mmHg,患者CPB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强心药物及扩血管药物使用时间及ICU治疗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维持一定程度的过度通气、一氧化氮吸入及肺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均是治疗术后肺动脉高压、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房间隔缺损矫治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到2019年4月89例患者在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矫治术的ECC管理经验。其中男31例,女58例,年龄15~63(40.2±12.9)岁,体重40.5~88(62.7±9.8)kg,采用股动静脉建立ECC,转中采用中度低温ECC管理,4∶1冷氧合血灌注进行心肌保护。结果全组无死亡,手术时间1.9~7.2 (4.0±0.9) h,ECC时间64~224 (102.3±2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5~100(36.1±14.4)min,加用上腔静脉插管引流4例(4.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6~23.8[6.4(5.3,8.1)]h,ICU停留时间14~67.4(22.2±9.1)h,术后住院时间4~20[6(6,7)]d,开胸探查1(1.1%)例。结论中度低温结合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可以在应用型号较小的股动、静脉插管的情况下保证全胸腔镜房间隔缺损矫治术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在经右心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孝贞  刘乐斌  张琦  赵燕 《医学综述》2002,8(4):210-211
房间隔缺损 (ASD)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居首位 ,其中继发孔型约占总数的 95 % ,而中央型又占继发孔型的76 % [1 ] 。既往手术是其治疗的唯一方法 ,但存在创伤大、疤痕形成和手术意外等情况。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 ,无需体外循环 ,手术时间短 ,痛苦小 ,康复快 ,术后处理简单。中央型ASD是经右心导管修补房间隔缺损的适应证。自 1976年King和Mills首次使用非开胸法治疗Ⅱ孔型房间隔缺损以来[2 ] ,经历了 2 0年的研究 ,材料、器械和传送系统逐步改进 ,使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逐步完善。在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引导、术后疗效评…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不阻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不降温或浅低温(32±1)℃,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右侧气胸1例;手术时间1.8~2.7 h,体外循环时间36~72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5~8 d.结论: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效果。②方法采用经胸超声监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4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③结果46例病人成功实施封堵术,成功率为95.8%,其中1例出现短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失败。46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效果良好。④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74年1月至85年11月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7例(包括65~66年施行的3例),年龄在20岁以上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手术疗效好,无死亡病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