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患者男,54岁,因"上腹痛半年余"于2012年8月23日收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钝痛,生气时较明显,无放射痛,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反酸、烧心,无吞咽困难以及吞咽痛,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患者未行检查治疗。后因腹痛反复发作,为明确诊断于我院就诊。门诊查肝胆胰脾彩超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食管上段扩张,下段近贲门处见长约3 cm不规则充盈缺损,扩张稍受限,钡剂通过缓慢(见图1)。胸部CT平扫加增强示食管下段管壁增厚,管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儿出生3 d,因"发绀10余小时,抽搐1次"入院。患儿为G1P1足月顺产娩出,出生时一般情况好,无窒息抢救史,10余小时前患儿出现发绀,无气促,无发热,无皮下出血点,遂至当地医院就诊,予中流量吸氧及呼吸机辅助通气仍改善不明显,同时伴有双手握拳、双脚伸直频繁抽动1次,给予镇静处理好转,发绀仍无法好转,遂转运至我科进一步诊治。入院体查:体温36.7℃、呼吸30次/min  相似文献   

3.
食管良性肿瘤在胃镜检查中较为常见,最常检出的为平滑肌溜,其次是息肉样病变。临床上发现的食管良性肿瘤都较小,绝大多数是因为胃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时发现的,我院在2003年11月发现1例巨大带蒂息肉样食 管肿物,六天后胃镜复查见肿物消失,自行脱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空肠血管外皮瘤多发生于青年人,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空肠血管外皮瘤发病率很低,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瘤实质内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其相互连接成网状、树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排列密集,可见核分裂.网状纤维染色瘤细胞位于血管外,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少数病例Desmin可散在阳性.空肠血管外皮瘤生物特性多样,恶性程度差别很大,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血管外皮瘤的有效方法.恶性血管外皮瘤可发生远处转移,放化疗尚无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1岁,2005年12月主因腹胀2个月来院就诊,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内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30 cm始可见4条迂曲呈蚯蚓状灰蓝色曲张静脉,下段明显增粗呈串珠状,有交通支形成,未见红色征,胃底未见明显曲张静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例食管巨大血管瘤患者的内镜下改变及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瘤治疗的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7.
嗜血综合征是少见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较少,对该病例临床诊断思路的报道对积累更多临床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原发于血管球的肿瘤,在临床上发病率低,属罕见病。血管球瘤好发于机体多个部位,但以指甲床下居多,也可发生肢端的皮肤,但肺组织的GT非常罕见。此外,GT的发病形态多为单发,多发者尤为罕见。本文现报道1例发生于气管的多发巨大GT,复习相关文献讨论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4岁,农民,反复咳嗽气促3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5岁,系某部队飞行员。因“吞咽不畅2周,发现纵隔肿物6d”于2009年12月23日入院。患者住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吃于硬食物时有不畅感,无胸痛、发热等,在解放军某医院检查胃镜2次,发现距门齿30cm食管外压,黏膜光滑,CT显示隆突下食管旁有2.1cm×5.0cm肿物,诊断“纵隔肿物性质待查”而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0.
食管肿瘤是我国常见病,内镜下治疗食管肿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内镜器械及技术的进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管肿瘤的切除,食管狭窄是食管ESD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食管狭窄的机制及其治疗已经被很多学者所研究,但其发病原因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就食管ESD术后形成狭窄的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男, 59岁,因间歇性吞咽困难 10个月,表现为进干食明显,此后症状加重,进流质亦感吞咽困难,并伴有食管反流、左侧胸痛,腹胀、黑便等症二十余天,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消瘦,贫血貌,锁骨上淋巴结阴性。 X钡餐:食管管径达 7cm,管壁不光滑,造影剂涂布不佳,贲门处狭窄,粘膜结构正常,意见:贲门失弛缓症。内镜检查:食管距门齿 20cm处,可见左前壁有新生物延伸至贲门,在中段可见结节样改变,其余部分粘膜光滑,色泽正常,肿物质地偏硬。诊断:食管巨大肿瘤。组织活检病理报告:镜下见规则的鳞状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28岁,3年前因咯血、咳嗽发现右肺中部结核病,痰菌阳性,以2SHRZ/4HRE方案治疗,吸收良好,即予停药。今年5月来觉吞咽不适,食管中部似有梗塞感并日益严重,今年8月来沪就医,给以肺部X线摄片(图1)及钡剂食道造影。胸片示右侧第三、四前肋纤维化钙化病变,左肺门有多个钙化灶。食管造影(图2)示,食管中部有8mm×10mm球形灶,管道狭窄,球形灶上部食管有扩张现象,随即做食道镜检查(2次),可见食管中段有突出块肿,左侧壁附于食管内壁,块肿表面光滑,略有充血,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8月底施行食道中段切除并吻合术。  相似文献   

14.
我院收治1例食管巨大平滑肌瘤,重1060g,术前曾误诊为贲门失弛缓症,报道如下。患者女,3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进干食发噎,进行性加重,无胸骨后闷胀不适及压迫感,近3个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23岁。因间隙性进食阻挡感15年,1973年8月病情加重,于同年11月12日入院。15年前始觉进硬食时胸骨后有轻微阻挡感,但不影响食物咽下,食后也无不适。进软食如常。上述阻挡感呈间隙发作,时轻时重,自述无规律性。入院前3个月阻挡感明显,有时发生梗噎,只能进“半流汁”饮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9岁,因上腹部不适、腹胀1年就诊。院外门诊胃镜提示食管下段黏膜下隆起病变,病理报告为食管下段鳞状上皮增生伴出血。患者一般检查无异常,头颅五官正常,心肺听诊阴性,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小探头内镜超声检查:局部隆起病灶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呈均匀低回声,包膜完整,诊断为食管下段黏膜肌层平滑肌瘸,见图1。择期行EMR,  相似文献   

17.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MWS)是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但继发于胃镜活检术后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因胃镜活检术后呕血入院。入院后予补液、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等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呕血及黑便,行床边急诊胃镜检查诊断为MWS并活动性出血,以钛夹封闭纵行裂口后,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无特殊不适。提示胃镜活检术后饮食不当可致出血,此类消化道出血也可诱发MWS并出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2岁。腹部胀痛伴肿块4年,一个月来腹胀、腹痛明显加重,于1985年11月18月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心肺无异常。腹部高度膨隆,可触及巨大囊性肿块。上极于右肋缘,下极达耻骨联合,几乎占据整个腹部,边界尚清,无明显压痛,叩诊呈浊音、活动度差。超声波提示:腹腔巨大囊性肿物。化验检查:Hb140g/L,WBC4.4×10~9/L,N65%,L35%,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腹膜后间隙,呈囊状,约28×18cm大小,小肠及部分结肠被推向左侧腹,回盲部被挤向上腹部,囊壁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将下  相似文献   

19.
食管淋巴管瘤是极为罕见的食管良性肿瘤,预后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内镜下切除。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endoscopic variceal sclerotherapy,EVS)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该手术并发症轻微、止血可靠,食管穿孔及狭窄、严重食管溃疡等致命性并发症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EVS术后合并严重食管溃疡病例的诊治经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