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胸腔镜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肺癌症状量表(LCSS),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南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214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160例)和开胸组(54例),腔镜组予以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予以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和治疗前后LCSS评分,TNF-α,PCT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两组TNF-α、PCT和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LC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腔镜组TNF-α、PCT、hs-CRP水平及LCSS评分低于开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6/160),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5% (3/54),两组并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能降低机体TNF-α,PCT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王毅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432-1435
目的:探讨经胸骨切迹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3).对照组进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经胸骨切迹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时应激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美容效果评分系统(NSS)评分及瘢痕长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的血清TNF-α、IL-6、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骨切迹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但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较轻,且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完全腔镜下与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组(A组)与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组(B组),各2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美容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之间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但颈部无瘢痕,手术美容满意度较高,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虽颈部可见瘢痕,但手术创伤小,对美容要求较低的患者应首选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  相似文献   

4.
腔镜治疗原发性甲亢的临床研究(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乳晕、胸骨前三孔法(胸壁途径)对2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施行腔镜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并与同期6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开放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腔镜组均成功地施行了腔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7.6±8.5)min、(78.3±23.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4±9.6)mL、(60.6±17.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0)d、(6.6±1.4)d;P均<0.05.术后腔镜组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发生胸前皮下淤斑2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8例;开放组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5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两组的并发症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和传统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相比较,腔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可行,具有颈部无瘢痕的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乳腔镜辅助下手术与传统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乳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瘢痕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乳腔镜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瘢痕情况均好于常规手术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辅助下乳腺疾病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瘢痕小,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110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5例。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记录比较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肺部感染发生率、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与开腹组相比,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切口种植发生率以及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均下降,CRP水平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腔镜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能有效降低患者TNF-α、IL-6水平,降低CRP升高幅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降低降低肺部感染、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亢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间至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3例甲亢患者作为主要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在术后随访调查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意外情况需要转为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8.74±35.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5.24±66.49)mL;术后引流时间平均(2.41±0.62)d,引流总量平均(116.27±65.52)mL;住院时间平均(5.07±1.13)d;并发症发生率为8.2%(6/73),临床治愈率为87.7%(64/73)。结论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亢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较为美观,适合在甲亢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下微创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传统手术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接受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延安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WBC)、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0%(P <0.05);研究组患者每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2组患者WBC、VAS评分、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WBC、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提高(P <0.05),研究组患者WBC、VAS评分、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更多  相似文献   

10.
邓峰  缪小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6):452-453,456
目的比较甲状腺双侧良性病变患者行全乳晕入路腔镜术与胸乳入路腔镜术治疗效果。方法将34例双侧甲状腺良性病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7例。治疗组行全乳晕入路腔镜术,对照组行胸乳入路腔镜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持续性疼痛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结果接受治疗后,2组患者在完成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持续性疼痛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瘢痕的满意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2组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或复发。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术与胸乳入路腔镜术在治疗甲状腺双侧良性病变患者中,全乳晕入路腔镜术具有治疗甲状腺病变瘢痕隐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孙华峰  王文斌  王永久 《重庆医学》2013,(35):4257-4259
目的研究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中的治疗应用,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椎间盘镜组及开放手术组,每组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Nakai评分,探讨影响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显示,椎间盘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kei疗效评估对比,椎间盘镜组术后优良率为81.3%,略低于开放手术组84.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因素显示,术前JOA评分、步行距离以及并发症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较常规开放手术更具有优越性,术前JOA评分、步行距离以及并发症为影响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患者手术时需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2.
樊津瑞  靳浩  杨君  廖坤  何焯成  崔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159-1162,116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诊断为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根据病人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传统手术组(5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以及术后12 h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微波消融术后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微波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微波消融组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术后不留瘢痕,恢复快,疗效确切,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彭军  汪彪  沈攀  王林  李天成 《西部医学》2022,34(9):1351-1355+1360
目的 分析经口腔前庭与经乳晕入路腔镜下两种不同方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两种不同的腔镜入路方式分为口腔组(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组)66例和乳晕组(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即刻、术后12、24及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术后Vancouver疤痕评定量表(VSS)与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POSAS)评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食管旁和气管前喉前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口腔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和时间较乳晕组明显降低(P<0.01)。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时间越长口腔组患者疼痛评分较乳晕组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口腔组患者术后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 与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价量表中的观察者部分(OSAS)评分较乳晕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较经乳晕入路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且用时短,美观程度也优于经乳晕腔镜治疗,但两者术后疼痛水平变化、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及对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基底节区HC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引流组(n=50)和显微手术组(n=48)。微创引流组行微创引流手术;显微镜手术组行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血肿清除率、术后脑水肿体积及并发症、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颅内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半年mRS评分。结果:微创引流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止血时间、甘露醇用量低于显微手术组(P<0.05),而两组的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7 d时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降低(P<0.05),GCS评分均升高(P<0.05)。微创引流组术后半年mRS评分分布优于显微手术组(Z=4.677,P=0.031)。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和开颅小骨显微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相当,但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预后较佳,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45例。微创手术组患者给予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给予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 a腰部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6.59±10.21)min、(187.79±15.35)m L、(8.89±0.87)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5.35±8.42)min、(103.41±23.18)m L、(6.35±1.05)d,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前,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3±8.85、6.23±0.09,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65.24±8.96、6.24±0.1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开放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6.68±6.03、2.16±0.21,微创手术组患者腰部疼痛OD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25.38±7.78、2.12±0.08,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 a腰部疼痛ODI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效果相当,但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52-1653
目的:观察腔镜甲状腺手术对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从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疼痛评分、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容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美容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且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患者疼痛轻,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吸脂皮下腺体切除术在男性乳房发育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间19例诊断为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其中9例行乳腔镜下辅助吸脂皮下腺体切除术,10例行开放皮下腺体切除手术。综合术中及术后多项指标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乳腔镜辅助吸脂皮下腺体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拔管时间、切口长度、积液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手术耗时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稍多。结论乳腔镜下辅助吸脂皮下腺体切除术对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遗留瘢痕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单侧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女性患者以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河南宏力医院79例单侧女性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按手术方式不同分腔镜组(40例)、开放组(39例)。开放组以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腔镜组以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美容效果、手术应激[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T)水平]。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引流量多于开放组(均P<0.05);术后两组均存在明显应激反应,但两组血清IL-6、CO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美容效果满意度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切除术比较,单侧甲状腺单发良性结节女性患者以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具有美容效果好、出血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中,腔镜手术(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在术后引流量、全身创伤反应方面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80例初次行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各40例,分别统计术后引流液总量、术后拔管天数、术后每天引流量,术后第1天引流液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含量,术前与术后第1天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AAG)、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含量,对比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 A组平均术后引流液总量比B组显著增多(P=0.000),平均术后拔管天数比B组显著延长(P=0.000);A组术后每天平均引流量同期均比B组多(P=0.000),二者每天引流量变化趋势均为逐渐下降.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液中甘油三酯、总蛋白含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429,P=0.324).在A组或B组中,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触珠蛋白含量各自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而术后第1天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00).A组术后第1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4,P=0.066).结论 在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手术中,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尽管腔镜手术术后引流量增多、拔管时间延长,但是并不增加全身的创伤反应程度.因此,对于有颈部无瘢痕美容要求的患者,腔镜手术可作为常规选择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式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高位隐睾患儿10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52例(腹腔镜组),对照组50例行开放式一期Fowler-Stephens术(开放手术组)。对两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成功率为92.3%,高于开放发手术组的84.0%;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复腔镜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采用Fowler-Stephens术式时,可作为治疗高位隐睾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