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正确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0例和对照48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正确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DVT护理常规,观察两组DVT的发生几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DVT少于对照组.并发DVT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正确功能锻炼能够减轻老年股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DVT的发生几率,并可降低血液高凝状态,能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红 《当代医学》2010,16(21):97-98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4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维护静脉血回流通畅、主被动功能锻炼、药物预防、中药熏蒸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4.76%。结论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对该类患者要认真做好观察,进行有效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病历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术后发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结果体质量指数≥24 kg/m2、糖尿病、总胆固醇>5.69 mmol/L、三酰甘油>1.8 mmol/L、手术时间≥60 min、静吸复合麻醉及手术等待时间≥5 d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发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发生LDVT的模型验证结果显示,H-L偏差度检验结果为χ2=3.71,P>0.05,C-index指数为0.904(95%CI:0.869~0.939),说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发生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显示,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年龄≥60岁)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AT)形成的原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整理3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AT形成患者的住院资料,分析形成原因和总结干预措施。结果:深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DAT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科学膳食、稀释血液、促进静脉回流、药物护理干预以及动态DAT评估等护理措施能够改善DAT临床症状与体征,在预防DAT形成和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对护理干预措施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年骨折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下肢骨折及髋关节手术后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为有效预防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使病人早日康复,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选取1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实施积极治疗患者合并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手术伤口愈合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在治疗护理中注意回避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积极应对术后并发症,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配合加强早期下肢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仅3例经B超证实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 本护理方法 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疗效,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推拿按摩、功能锻炼、辨证施膳、健康指导和情志护理),在治疗的第2周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两组患者对于静脉血栓的形成状况,同时检测手术前后APTT、PT、PLT的各项指标并记录手术后的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肺动脉栓塞事件或是严重出血事件。两组形成静脉血栓人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之后伤口引流血量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结论: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更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配合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DVT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健康信念形成、健康行为执行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老年人病程长、预后较差,再加之老年骨折病人多伴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病,术后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谵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发现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天普洛欣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将30只大耳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天普洛欣预防组3组,每组10只,采用股静脉结扎法形成模型,作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显示天普洛欣预防组能明显地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预防组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 结论 天普洛欣能有效地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为选择性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DVT提供依据。方法:18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未应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40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B组6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C组7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术后出现患肢肿胀和(或)疼痛,伴有或不伴有Homans征/ Neuhofs征阳性的患者常规应用加压超声技术行超声多谱勒检查以确定是否有下肢DVT。结果:超声多普勒显示A组阳性10例,DVT发病率为25.0%;B组阳性29例,1例阴性患者出院前猝死,尸检证实为伤肢混合型DVT并发肺栓塞,DVT发生率为44.1%;C组阳性20例,DVT发生率为27.8%。A组和C组DVT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和C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易发生下肢DVT。  相似文献   

13.
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46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134)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112),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4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孕妇一般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原子吸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及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2-D]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SH、FT4和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的关系,记录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F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S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血钙及25-(OH)2-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TSH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呈负相关(P<0.05);FT4、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均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清钙水平异常有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The efficacy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s a prophylactic agent was assessed in 150 consecutive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40 undergoing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Fifty of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1250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uni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every 12 hours: three developed isotopic deep vein thrombosis, which was confirmed by phlebography in two cases. The other 100 patients received a single injection of 1850 APTT uni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Three of them developed isotopic deep vein thrombosis; phlebography faile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thrombi in each case. None of the 150 patients studied died from fatal or contributory pulmonary emboli.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increase in preoperative or postoperative bleeding. The effect of equal amounts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The effect of equal amoun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and unfractionated heparin on the coagulation mechanism during surgery was investigated in another 30 patients. The clotting assays and results of in-vivo platelet function tests indicated that both preparations produced similar effect. Intragroup comparisons, however,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nti-factor Xa activity, lipoprotein lipase release, and plasma prekallikrein concentrations. A single injec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daily is a convenient way of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high-risk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abdominal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桂英  青友芬 《西部医学》2008,20(5):1023-1025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43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浆D-二聚体检测井结合静脉彩超检查确诊后,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并发肺动脉栓塞(PE)患者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IVCF)预防致死性PE。结果2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PE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出院复查静脉彩超示下肢深静脉有不同程度的再通。结论恶性肿瘤、老年人、肥胖是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高危因素,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合静脉彩超可协助确诊,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DVT的发生,合理应用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治DVT。  相似文献   

16.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250-251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D-二聚体检测并结合双源CT、彩超静脉检查确诊,采用全身或者局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或手术取栓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并发PE的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消失。结论:对妇科肿瘤术后的患者并发DVT的高危人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髋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对100例髋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联合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与药物(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对照组44例,仅采用基本预防的措施。主要的观察指标:①术后48 h的术口引流量;②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③术前及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DVT 5例(8.9%),对照组DVT 14例(31.8%),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术口引流量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联合间隙充气加压装置)能有效降低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发症少,在预防髋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有着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陈文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8):2314-2316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服务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从术前、术后等多方面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5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手术顺利,切口I期愈合,术后未发生并发症,随访均能生活自理。结论人性化优质服务能有效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