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经方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根据不同症候类型采用基本方加味的辨证治疗。结果:显效107例(78.68%);有效25例(18.38%);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胡国俊先生认为,经方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有着突出的疗效。特别是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千金苇茎汤,不仅用于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对于很多内伤发热,只要辨证准确,化裁得当,收效亦捷。胡师强调应用经方,既要善抓主证,讲究方证对应,有是证,用是方;又须善于化裁、灵活加减,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拘其药",方可适应不断变化的病情,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方千金苇茎汤,金匮肾气丸,消瘰丸用于临床分别治疗大叶性肺炎、全身浮肿、颈部淋巴结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每日1剂,250 mL早晚各一次.结果: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恰当应用经方,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若辨证准确,经方在临床中应用每起沉疴.  相似文献   

4.
关思友治疗长期发热经验撷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床长期发热病人,均属疑难病范畴.恶寒发热者,多系外感表证发热,以六经辨证治之;不因外邪发热,属内伤发热,按气虚、血虚、阳虚、湿热、肝郁、瘀血等证型辨证施治.关思友教授着眼细微处,多元思维,总结了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辨证知机、审机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系统总结外感热病的病证演变规律,借外感以论杂病,载有112首经典方剂,倡导“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有辨证论治的学问,也有辨证知机的奥妙。本文基于“机”之本义,从“微义”“关义”“宜义”3个角度出发,例举《伤寒论》六经辨证思维,“以方带证”分析经方的方证衍化关系及内涵,探讨《伤寒论》中所蕴含的辨证知机思维。本文强调在临床实践中,辨证知机,见微知著,洞烛先机,识机于病象之先,防患于未然;辨识机关,执简驭繁,洞悉病证之机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辨识机宜,把握时机,见机而作,乘机用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从辨证知机的角度解读《伤寒论》,为应用《伤寒论》相关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相比于仲景年代,现代社会的老年病、代谢病、慢性病逐渐成为主流。如何运用经方治疗现代医学疾病已成为经方研究的一项主要课题。在现代医学背景下,经方新用面临许多难题,一方面传统经方依赖的辨证体系缺少对慢性病的全程认识,另一方面经方善于调节机体宏观状态,但对现代疾病的理化指标却缺少针对性,此外经方在现代医学疾病诊疗中的药用剂量规律尚不明确。因此,要实现经方新用,一方面需借鉴仲景“病-期-态”诊疗模式,重新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另一方面需于传统中药理论中引入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实现经方的态靶同调,并进一步深化经方量效关系的研究,使经方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疾病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7.
丁樱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紧密结合小儿体质特点,注重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强调治疗一定要用药及时准确;临证用药不拘寒温,根据小儿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情况灵活掌握;在正确辨证基础上,处方轻巧灵活,擅于使用经方和温病名方及散剂化裁;治疗用药中病即止,强调祛邪不伤正,邪去重顾本;注重饮食因素对小儿外感热病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提出治疗要顾护脾胃,重视饮食调理。丁教授指出,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辨证用药及调护方面唯有紧密结合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方能获得佳效。  相似文献   

8.
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提出创建中医发热病学的探索历程进行梳理,并基于邓铁涛教授的学术构想就中医发热病学的基本内容和辨证纲要展开分析。中医学术史上伤寒与温病学派论争已久,邓铁涛教授倡导外感发热病应统一寒温辨证(即将伤寒和温病学说融合,形成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提纲),进而提出创建中医发热病学以研究发热病的证治规律,统一外感、内伤发热之辨证论治。发热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内伤疾病。外感发热病的辨证应采用统一寒温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伤发热病的辨证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且药物常见廉价,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促进经方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分别从辨证、择方和经方化裁三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应用经方的法度。结论经方构成简练,配伍精当,疗效确切,应用广泛。临床应用时,首先通过抓主症以抓住病机,再参合兼证以准确辨证,然后依据方证相应来选择经方。经方的化裁,因人、因时、因地而定。经方需要随证加减变化,其加减变化必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加减要适度;二是要突出经方中主药与辅药的配伍关系。  相似文献   

11.
葛根是临床常用中药,《伤寒论》中以葛根为君药组成的名方有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等。本文介绍了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辨证应用葛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泄泻及湿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汤液经法》与《伤寒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汤液经法》强调天人相应,主要从人体正气、生理的角度来探讨疾病诊疗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经方的组方规律。《伤寒论》则是从临床角度出发,收集大量的临床病案,综合人体正气和外感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撰用《素问.热论篇》的相关内容,创造性地总结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将外感天行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阳病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并在《汤液经法》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论广"而成,重释了《汤液经法》经方的方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典医籍,属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伤寒论》课为临床各科的辨证论治打下坚实的基础,属于中医临床专业基础课,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 《伤寒论》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方面,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它以辨证论治思想贯串全书,理法方药较为严谨。并根据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总结为六经辨证,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它不仅有效地指导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而且其辨证原则和方药还可用于对杂病的诊疗。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截…  相似文献   

14.
吕沛宛 《中医学报》2016,(9):1309-1311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在治疗发热的过程中,谨守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大法,悉心研究证候和病机的演变,总结出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辨口气、辨鼻气、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10个方面不同证候共性表现,丰富了临床对辨别发热病寒热属性的诊断价值。在治疗思路上,甄别发热病属外感时邪还是内伤引起,且不忘结合体质辨证,外感发热多见风寒、风热、风毒、湿温,内伤发热常见阴虚发热、气虚发热、积滞发热、肝郁发热和血瘀发热。在治法上遵循三因制宜,法随理变,方随证出,师古而不泥古,忠于临床发热患者不同发热证候表现,善思总结,敢于创新,辨证使用内外治法,多法相使,临床治疗发热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中,每遇到外感发热性病人,诊断上喜用六经辨证,为指导遣方用药提供纲领性依据,常收奇效,现举2例以证之. 病历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防变”的可能性。同时列举了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策略,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和文献研究,整理归纳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应用。[结果] 六经辨证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定位方式,能提示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病情的深浅、正邪斗争的状态,为恶性肿瘤形成因机、病位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借鉴。经方具有临床普遍的适用性,加减法的规范性,以及抗肿瘤治疗中全程可参与性,体现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优势。经方在癌性发热、癌性疼痛、放射性炎症、神经损伤、消化道反应等方面有对症治疗的实用价值。[结论] 经方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全程、整体、灵活的特点,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病案,总结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的辨证治疗特点及遣方用药特色,并附以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林季文主任认为岭南小儿外感发热,多为风、湿、热邪袭表诱发,且多夹湿、滞。治疗上注重辨别外感邪气,多以疏风散邪祛湿为法,较少用寒凉药物,强调时时顾护脾胃,治疗上化裁桑菊饮等温病经典方剂,自拟疏风解表汤,在岭南医家文子源清透汤基础上创发热清透汤,用药轻灵,善于运护脾胃。验案中患儿以发热伴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起病,辨证为外感风热,治以疏风宣肺、清透邪热为法,方拟发热清透汤加减。二诊患儿发热咳嗽症状缓解,家属要求调理,辨证为肺脾气虚,治以健脾益气为法,并加强调护,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辨证参照岭南地域湿热的环境特点,治疗上时时关注小儿脾胃,谴方用药具有岭南及个人特色,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18.
发热的辨证施护青海省中医院张文丰发热一般分外感发热和内地发热两类。外感发热则发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时常伴有恶寒、头痛、鼻塞、脉浮等症状。内伤发热则发热缓慢,病程较长,发热而不恶寒,临床多为低热,少数可见高热、或自觉身热而体温不高,伴有头晕神疲,自汗...  相似文献   

19.
李利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25-1026
历代医家对仲景方药推崇备至,誉之为“众方之祖”,经方配伍精当,疗效确切,适用于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辨证治疗,临证将经方扩大用于眼科诸病,亦每收佳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该文提出应构建广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认为只适用于指导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狭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并不能为经方的应用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广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与狭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二者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即太阳系统、阳明系统、少阳系统、太阴系统、少阴系统、厥阴系统。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狭义六经辨证体系中有确定的病因,即感受外邪,而广义六经辨证体系则并不对发病原因有所限制。探讨了方证辨证与六经辨证之间的关系,认为方证辨证率先从方剂的角度突破了狭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限制,将经方应用于内伤杂病,并指出方证辨证在理论上并不完善,其发展的方向是广义六经辨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