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常规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疾病及其他有关疾病的必要检查方法,而尿常规检验常因操作方法和条件的不一致性,造成结果差异很大,缺少可比性,以致影响临床诊断或疗效观察。国内对尿常规检验中化学成分分析的质控做了探讨,但尿沉渣镜检因其有形成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尚无可替代物能够制备有效的控制物,所以严格控制操作方法来控制其检验质量。笔者对尿沉渣有形成分镜检的操作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实验探讨。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尿标本取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1.2尿液标本的处理及检验方法吸取混匀的尿液4ml于试管中,以2000转/分,离心3分钟,以刻度吸管吸取上清液3.8m l弃去,将留下的0.2ml尿沉渣混匀,取0.04ml涂片镜检,按照文献细胞以高倍视野中近似平均数报告,管型以低倍镜视野中平均数报告。  相似文献   

2.
尿液沉渣检测是对尿液离心沉淀物中有形成分用显微镜或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定性、定量鉴定的检测.尿沉渣检查是检查尿液有形成分的实验方法,可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3.
常海萍  薛玲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39-2839
尿液常规检测,目前常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干化学分析。但干化学分析能否替代尿液有形成份的显微镜检查?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本文应用尿沉渣分析系统,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及沉渣镜检时结果对比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仪器与试剂美国DiasysR/S2003尿液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CLINITEK500尿分析仪及健德尿液干化学分析试纸条(拜耳公司生产)。1.2方法检查住院病人新鲜尿标本7865例,专用试管取10ml尿液,严格按照试纸条说明书操作做干化学分析:标本再以15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取0.2ml混匀沉淀在R/S2003工作站中定量计数。2结果检测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因素对使用UF-1000型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近期我科收集的600例住院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研究。我们将这600例尿液样本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UF-1000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一份使用显微镜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观察它们的检测结果。结果:在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有110例尿液样本的管型尿呈阳性,有214例尿液样本的红细胞呈阳性,有172例尿液样本的白细胞呈阳性,有82例尿液样本的上皮细胞呈阳性;在显微镜的检测结果中,有73例尿液样本的管型尿呈阳性,有161例尿液样本的红细胞呈阳性,有145例尿液样本的白细胞呈阳性,有71例尿液样本的上皮细胞呈阳性。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管型尿的假阳性率为7.55%,红细胞的假阳性率为13.73%,白细胞的假阳性率为6.31%,上皮细胞的假阳性率为2.12%。结论:使用UF-1000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其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蝶 《开卷有益》2023,(3):46-47
<正>很多疾病的诊疗离不开尿液检查,对于尿液标本而言,合格不仅仅意味着留取正确、运送规范,尿标本种类的选择也极为重要。一、尿标本的种类1.晨尿清晨安静状态下留取第一次尿。此时段尿液浓缩,其内所含细胞和管型等有形成分形态完整,此尿液最适合做尿常规检查、尿妊娠试验和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以及尿蛋白、尿糖等项目分析。  相似文献   

6.
86例尿沉渣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爱青 《吉林医学》2010,(33):6105-6105
尿沉渣检查就是指通过显微镜对离心后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沉渣物实施检查。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尿液中不会含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在临床诊疗泌尿系统疾病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尿沉渣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检验中发现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晶和上皮细胞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尿液自动分析仪在尿常规检查中的日益普及,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下称镜检),特别是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尿标本,则直接发报告,而不做尿沉渣的镜检,却把可能存在的管型、红、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等有临床价值的有形成分漏报。另外,检测用试纸条常受到尿液中某些药物等化学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3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3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法、手工沉渣镜检法对3 000份临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检测沉渣.结果 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法、手工沉渣镜检法.三者之间对不同有形成分存在不同的差异,对白细胞、红细胞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管型、亚硝酸盐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会出现某种有形成分检测误差,最佳的选择是3种方法联合应用,从而提高检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强调在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中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收集住院患者晨尿标本500份,分别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和显微镜检查(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UF-100与镜检结果比较:检测红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1.74%,假阳性率12.66%,阴性符合率87.34%,假阴性率8.26%;检测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4.90%,假阳性率13.41%,阴性符合率86.59%,假阴性率5.10%;检测管型的阳性符合率88.89%,假阳性率12.05%,阴性符合率87.95%,假阴性率11.11%.结论 UF-100对尿中有形成分的检测主要起过筛作用,尿液中复杂的有形成分如结晶、类酵母、细菌、黏液丝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计数.因此.当UF-100检测尿液结果提示病理成分增多及上述干扰成分呈阳性或增多时,进行尿液显微镜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两种检查方法在尿液管型检测中的优缺点。方法收集6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两种仪器检测尿沉渣中的管型,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的检出率为12.7%,特异度为94.9%,灵敏度为92.3%,假阴性率5.1%,假阳性率7.7%;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尿中管型的阳性率为8.7%。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时存在较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如果将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管型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尿液中各种细胞、管型、细菌、寄生虫(卵)及各种结晶等有形成分。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等方法的使用,使各种临床上少见的管型较易检出,如血小板管管型、霉菌管型、骨髓瘤管型、色素管型等。这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符合率。方法:对420例本院门诊体检以及住院患者的尿液同时进行尿液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尿液干化学检测和显微镜手工镜检。结果:WBC:Sysmex-500i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的符合率为88.4%,URIT-500B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的符合率为95.0%。RBC:Sysmex-500i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的符合率为85.1%,URIT-500B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的符合率为94.5%。管型结果:Sysmex-500i沉渣定量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符合率为89.5%。结论: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和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手工镜检结果都有较高符合率。应该充分考虑到利用仪器和手工镜检对尿液有形成分检测时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药物、维生素C干扰、肌红蛋白对隐血干扰、黏液丝对管型干扰等),在结果分析时对两者结果进行结合与互补,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目前,许多医院都相继使用了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但是自动化分析仍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尤其是对细胞、管型、结晶等的结果报告可能不正确或漏检.本文将尿干化学分析中隐血、白细胞、蛋白质、亚硝酸盐等指标结果与尿沉渣镜检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等病理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一病人因留取尿液的时间不同其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100例尿异常患者的不同时间的尿液进行尿沉渣定量分析。结果 同一患者晨尿和随意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由于尿液留取的时间不同而导致尿沉渣的结果不同,为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必须改变现在的随时留尿随时检验的状况,应采用同一时间的晨尿进行尿沉渣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尿液有形成份异常结果分析,研究影响尿液干化学白细胞模块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尿沉渣检查白细胞半定量浓度值作为相对标准,比较将干化学白细胞浓度与尿沉渣检查浓度符合与不符合的尿有形成份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判断尿液常见有形成份对干化学白细胞模块测定的干扰,并分析其它可能存在的因素。结果:尿液常见有形成份对尿液干化学白细胞模块测定结果影响较小,干扰因素主要存在于其它方面。结论:对尿液干化学白细胞模块检测的干扰因素主要不在尿液有形成份,而在其它方面,作尿液干化学分析时,应同时作尿液沉渣检查,以避免造成尿液干化学白细胞测定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两种显微镜检查法与干化学试纸条检测尿中有形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按MCCLS GP-16A((尿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要求收集926份临床尿液标本,分别用尿液沉渣镜检离心法、过筛法与干化学试纸条进行分析。结果:两种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出红细胞阳性符合率83.82%~84.08%,阴性符合率76.76%~78.62%,白细胞阳性符合率62.72%~63.47%,阴性符合率93.46%~95.51%。结论:干化学试纸法不能替代镜检法检测尿中的有形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用于病理管型检查的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法检测198份尿液标本,用显微镜法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管型计数阳性的标本以及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中蛋白不一致的标本进行镜检对照分析。结果 UF-1000i分析检测病理管型阳性率84.85%,经显微镜检测病理管型阳性率34.34%,UF-1000i分析仪假阳性率为50.51%,与显微镜检测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UF-1000i沉渣分析阴性的5例,显微镜镜检发现有脂肪管型2例,蜡样管型3例;尿蛋白阴性,UF-1000i沉渣分析阳性的标本24例,经显微镜镜检确定为管型2例,均为颗粒管型。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对管型计数阳性的标本,以及尿干化学法尿蛋白阳性而尿沉渣分析仪阴性,或尿蛋白阴性而尿沉渣分析仪阳性的标本都应用显微镜镜检复查,确保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全英  高霞 《海南医学》2006,17(4):110-111
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出前列腺颗粒细胞与前列腺炎的关系.方法健康普查男性随机尿标本沉渣显微镜检,发现前列腺颗粒细胞者进行随访,取前列腺液做病原学检测及常规检查;与随机尿化学分析全阴、沉渣镜检未发现前列腺颗粒细胞、白细胞1-5/HP的同期健康普查男性10人前列腺液检测对比.结果23例男性尿沉渣显微镜检前列腺颗粒细胞1-3/HP,随访结果有4例在尿检前已确诊慢性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增生、肥大;余17例均符合前列腺炎诊断;10例对照仅1人符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沉渣前列腺颗粒细胞的检出对前列腺炎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尿液沉渣检查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患者均采取尿液分析仪及尿液沉渣镜检的方法,将两种方法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沉渣镜检法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阳性率为85.71%、84.29%、37.14%。尿分析仪分别为61.43%、61.43%、0.00%,可见尿液沉渣检查诊断红细胞、白细胞、管形各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P0.05)。结论尿液沉渣镜检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诊疗依据,应当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病理性管型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用日本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病理性管型的灵敏度、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600份住院病人的晨尿标9mL,先置于UF-100分析仪自动进样模式检测,然后离心取沉淀,于Olympus镜检查。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尿液离心后显微镜检查的结果为基准。结果:沉渣分析仪检测病理管型与显微镜检查不符合的数量较多,占总标本的6.5%,占分析仪阳性标本数的36.5%,还有少量(0.3%)样品漏检。结论:尿液分析仪可以作为过筛检查用,对病理管型阳性者仍需用显微镜复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