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改良灌肠法对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法清洁灌肠;实验组则实施系统的改良灌肠措施(选择不同的灌肠卧位、肛管、肛管插入深度、灌肠液及灌肠量)。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时舒适度、洁肠的效果、术后有无并发症,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灌肠时患者腹胀、腹痛程度轻,洁肠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进老年性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清洁灌肠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灌肠效果。方法 将62例老年性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32例和常规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清洁灌肠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措施实施(选择不同的灌肠卧位、肛管、肛管插入深度、灌肠液及灌肠量)。观察灌肠次数、每次灌肠量、灌肠液总量、灌肠液外溢情况、灌肠中的不良反应及洁肠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灌肠次数、灌肠液量、灌肠总量及腹痛明显减少(P〈0.01)、无灌肠液外溢情况及肠黏膜损伤情况发生,洁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后的灌肠方法改善了老年性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清洁灌肠效果,并减少了清洁灌肠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种不同灌肠法的效果评价。方法将7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回流灌肠法进行灌肠;实验组则实施系统的改良回流灌肠方法(应用负压引流瓶加自制肛管扶托固定,配合护理手法顺着结肠的走向轻柔按摩下腹部,必要时改变体位,进行回肠灌肠)。观察2组患儿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洁肠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前平均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洁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回流灌肠法可减少术前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且洁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种不同灌肠法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7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回流灌肠法进行灌肠;实验组则实施系统的改良回流灌肠方法 (应用负压引流瓶加自制肛管扶托固定,配合护理手法顺着结肠的走向轻柔按摩下腹部,必要时改变体位,进行回肠灌肠).观察2组患儿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洁肠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术前平均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洁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回流灌肠法可减少术前灌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且洁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方法改进后的效果、[方法]以甲硝唑加开塞露灌肠,改变卧位、灌肠液温度、插管方法、肛管等,并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对照比较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结论]该方法简便有效,副反应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霞  陈观华  陈红湛 《护理研究》2005,19(2):137-138
[目的 ]了解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方法改进后的效果。 [方法 ]以甲硝唑加开塞露灌肠 ,改变卧位、灌肠液温度、插管方法、肛管等 ,并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对照比较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 ,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 [结论 ]该方法简便有效 ,副反应少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在肿块型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肿块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清洁灌肠,实验组给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比较两组术前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油灌肠剂可有效提高肿块型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道清洁程度,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且该改进方法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吻合术后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直肠癌行低位吻合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排便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排便次数较对照组少,发生直肠刺激征、吻合口漏及吻合口梗阻的例数亦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改良护理方法对预防低位直肠癌吻合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30,腹腔镜辅助TM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管静息压(ARP)、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直肠静息压(RRP)]的水平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10)低于对照组33.33%(10/30)(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TME治疗可改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肠动力学,缩短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进型医用肛管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改进型医用肛管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橡胶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应和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的次数及腹痛者明显减少(P〈0.01),无灌肠液外溢及肠黏膜损伤情况的发生,洁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进型医用肛管灌肠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理想的灌肠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8—2007—08在武汉协和医院接受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手术治疗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经腹-会阴联合途径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且临床病理资料相匹配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术式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ICU治疗时间缩短(均为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8个月时,30例患者肛管直肠测压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和10.0%(3/30),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8.6%和5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肛管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性高、根治效果与对照组相当、预后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灌肠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及灌肠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适反应减轻,灌肠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应用是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灌肠的理想方法,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进型医用肛管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型医用肛管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改进型医用肛管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橡胶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应和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的次数及腹痛者明显减少(P<0.01),无灌肠液外溢及肠黏膜损伤情况的发生,洁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进型医用肛管灌肠效果好,患者痛苦少,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理想的灌肠方式.  相似文献   

14.
郭子军  王巍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0):937-93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对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癌下缘距肛缘距离1.5~7cm进行Dukes分期和病理分型,选择了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改良Parks(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和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32例Dixon手术中28例按直肠系膜癌系膜全切除术(TME)原则进行低位Dixon手术;9例行改良Parks;9例行经肛门括约肌直肠癌局部扩大切除。对术后控制排便功能和局部复发率进行了随访。结果无术后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痿1例,发生在使用吻合器组中,其发生率为3.6%(1/28);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10%(5/50),经局部换药,均自行愈合;术后吻合狭窄1例,发生在使用吻合器组中,发生率约3.6%(1/28),经术后定期扩张,吻合口狭窄加重引起排便困难后改行Miles手术。术后控制排便能力均良好。随访50例,随访时间2~22月,平均10.5个月,无一例局部复发,患者均健在。结论保肛手术已经成为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起着重要作用,改良Parks术、局部扩大切除术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广泛应用,严格掌握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干预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清洁灌肠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将16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8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清洁灌肠方法,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措施(选择不同灌肠体位、灌肠压力、肛管插入方式、插入深度),观察每次灌肠液量、保留时间、总灌肠次数、灌肠中不良反应及洁肠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每次灌肠液量多,保留时间长,灌肠中无因不良反应被迫终止灌肠,总灌肠次数减少,洁肠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应用改进后的灌肠方法,患者对灌肠的耐受性、满意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17.
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效果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20例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道清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肠道清洁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插管深度、保留时间、精神因素、饮食配合、灌肠液和癌肿占肠腔的大小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菜花型低位直肠癌灌肠效果的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辅助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7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术前辅助化疗的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前未进行辅助化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保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95.2±12.8)mL ,平均手术时间(117.3±14.8)min ,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98.4±14.6)mL ,平均手术时间(121.5±15.2)min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保肛率51.1%,对照组为11.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共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与术后一周细胞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辅助放化疗能够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1例,将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FIQL)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Wexner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Wexn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FIQ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可以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和洁肠水疗仪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清洁灌肠治疗的便秘患者按就诊序列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洁肠水疗仪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后记录灌肠效果,调查患者感受.结果 两组均有1例灌肠不成功,未排出宿便,腹胀未缓解,予人工方法取出粪石,故灌肠效果无差异.对照组30例患者诉肛管插入时胀痛,24例诉灌肠液输入后腹胀、腹痛,观察组未出现上诉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肠水疗仪灌肠效果与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疗效相当,但安全、有效、恒温,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