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及患病状况,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教职工体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校教职工在脂肪肝和高血脂检出率的性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血压、老年性白内障、高血糖、心电图异常和胆结石检出率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出的主要疾病中各年龄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增生在男性疾病中检出率最高(29.5%),妇科疾病中乳腺增生检出率最高(20.1%)。结论:加强高校教职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防治常见病及慢性病,是今后高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及脂肪肝患病情况,探讨高血脂与高血压、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004年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体检高血脂、高血压及脂肪肝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检出率为11.00%。与199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11.88%接近。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5)。高血压49例,其中高血脂合并高血压23例(22.55%),正常血脂高血压26例(7.50%),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脂肪肝63例,其中高血脂合并脂肪肝44例(43.13%),正常血脂脂肪肝19例(5.83%),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50—59岁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19.09%高于平均人群10.00%的B超普查检出率(P〈0.01)。结论高血脂与高血压、脂肪肝关系密切。脂肪肝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肝病,是教职工保健的重点。大力宣传普及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北和广东两所高校教职工血脂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措施。方法:对湖北、广东两所高校教职工总人数2239人进行血脂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广东某高校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62/1165,31.07%),湖北某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21/1074,20.5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两所高校女性总胆固醇(TC)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男性,而男性甘油三酯(TG)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而男性与女性之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高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地区等因素有关,建议加强知识分子的预防保健意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的体检数据,对体检人群的患病率和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教职2:(1)体检结果1项(含1项)以上异常1587人(89.26%);1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1人(26.5%);2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2人(26.5%);3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364人(20.5%);4种疾病及以上/症状的阳性率有280人(15.75%)。(2)阳性检出率排序前5位的是:脂肪肝(51.3%)、心电图异常(36.7%)、高胆固醇血症(28.7%)、高血压(24.0%)、高甘油三酯(21.6%)。(3)3个年龄段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除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乳腺疾病外,其余上述疾病/症状的检出率在增加。(4)疾病/症状检出情况存在性别的差异: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汉族与维吾尔族职工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比较,高甘油三酯、高胆圊醇血症、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于维吾尔族;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体检中结果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存在年龄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辉  常青  何庆莉 《重庆医学》2016,(12):1685-1687
目的:探明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加强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的深层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通过对6633名高校教职工的健康体检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高校、年龄、性别分别统计出疾病阳性体征检出率较高的疾病。结果重庆市部分高校教职工疾病阳性检出率前十名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25.30%)、脂肪肝(24.95%)、超体质量(24.83%)、颈椎退行性变(22.57%)、乳腺腺体增生(13.74%)、宫颈腺囊肿(12.65%)、血压偏高(10.88%)、尿常规异常(10.78%)、高尿酸血症(10.28%)、肝功能异常(10.12%),疾病检出率均高于10.00%;同种高发疾病脂肪肝、超体质量、血脂异常、颈椎退行性变等男性疾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亚健康状态明显,男性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较女性更差。定期的健康体检是预防、发现及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肥胖及高血压对高校教职工心-踝血管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调查高校教职工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其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以1355名高校在职教职工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检测分析。结果: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41.4%,腹型肥胖检出率为49.5%;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9.2%。超重与肥胖及腹型肥胖者的CAVI值较高,血管僵硬度较大,而且高血压的患病率也较高。结论:高校教职工的超重与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的检出率高,高血压和腹型肥胖是加速血管老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马玉俊 《甘肃医药》2009,28(2):87-89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预防与控制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史与身体健康检查相结合,对某高校1471名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6.79%,男性患病率20.75%,女性患病率12.37%。结论:高校社区中需要广泛普及宣传防治高血压病的知识,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教育及生活习惯的干预,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肖利春  周瑶  何平  王丽萍  王秀青  李泉  姜兰 《中外医疗》2013,32(1):149+151-149,15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方法对918例教职工体检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7.15%,以sT—T改变检出率最高,占38.42%;男女无明显差异;50岁以上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增高;体重指数超标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增高;异常心电图人群中吸烟者为22.87%,高血压为14.66%,与正常心电图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体重、吸烟、高血压等密切相关。应对上述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强化干预,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部分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MS全球统一诊断标准,对5489名高校教职工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教职丁MS总患病率为10.3%,男性患病率11.5%,高于女性9.1%(x2=8.038,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899.937,P〈0.05)。男性教职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阳性率,60岁以上患者明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0岁人群高血脂阳性率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MS男性患病率较高,MS与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且4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0.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脑血管评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及斑块未检出率,并对DSA和Duplex检查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斑块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62.79%,24.00%,P〈0.01)。86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分别为43.02%(37/86)、16.82%(14/86)和27.91%(24/86)。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70.93%,44.19%,P〈0.001)。Duplex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检查结果与DS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较高的患病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Duplex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企业职工脂肪肝检查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在银川市疾病制预防控中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1955名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腹部B超,血压测量,实验室检查: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FBS)、谷丙转氨酶(ALT)、血尿酸(Sua),内科检查等。结果某企业职工脂肪肝总检出率为18.1%,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2.1%、女性检出率为8.5%,男女性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30岁以下组也达到了10.1%的较高值,各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高甘油三酯、高血压、高血糖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某企业职工脂肪肝检出率较高,性别、年龄、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并呈发病年龄提前及年轻化趋势,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西南财经大学校医院2004年3~4月,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了两年一次的定期健康体检。受检人数1320人,受检率73%。在体检中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发病率较高,其中“三高”——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尤为突出。在1320人中检出高胆固醇血症429人,检出率32.5%;高甘油三酯163人,检出率12.3%;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66人,检出率20.1%;高血压204人,检出率15.4%;高血糖119人,检出率9%。从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三高”疾病发病率位居前列,且发病呈现年轻化和一体多病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了解我国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全面检索我国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Stata14.0对我国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3篇文献,高血压合并患病率为23.3%(95%CI=21.1%-25.6%),男性教职工合并患病率为27.2%(95%CI=24.4%-30.0%),女性教职工合并患病率为18.6%(95%CI=16.6%-20.6%)。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调查年代的由远及近呈显著上升趋势,从我国东部、中部到西部患病率依次降低。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合并知晓率为68.3%(95%CI=59.7%-76.8%),合并治疗率为63.7%(95%CI=55.5%-71.9%),合并控制率为37.7%(95%CI=28.0%-47.5%)。结论:我国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域差异,知晓率接近国际一般水平,但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校教职工"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分布及现状,探索其主要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教职工"三高"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收集2015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报告1 500份,汇总其血压、血糖及血脂情况,其中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四项,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数据;统计学主要采用χ2检验及χ2趋势检验的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收集的1 500名教职工中,血压、血糖及血脂中至少一项不在正常范围值的为1 163名,占总人数的77.5%,其中男性835人中有706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84.6%,女性665人中有457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8.7%,男性的总检出率高于女性,在"三高"中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男性在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中每一项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并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三高"的异常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 高校教职工"三高"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男性,因此针对高校教师开展降低血压、血糖及血脂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褚玉明 《当代医学》2010,16(1):159-159,88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寻找危害高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高危因素,从而进行有效防范。方法对某高校教职工三年体检结果汇总分析。结果某高校教职工各种疾病检出率为84.08%~86.11%。前七种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胆囊炎、肝功能异常、高血糖等。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而胆囊炎、高血糖的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某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充分重视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发病率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邱宗文  傅灵媛  解晓珍 《重庆医学》2006,35(18):1658-1659
目的通过对307例抗酸染色阳性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流行趋势.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所做抗酸染色的全部病例,结合病例的临床资料.获得近年来结核痛的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变化。结果3年共做抗酸染色14060例.阳性307例.阳性率为2、18%.2003、2004和200j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2%(55/3876)、2.14%(98/4580)、2.75%(154/560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为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患者1151例.抗酸染色阳性55例,阳性率为4.78%.2003、2004和200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2.83/(9/318)、4.76%(17/357)、6.09%(29/476),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核杆菌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上升.结核病的防治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对包头和伊盟地区蒙族小学586名住宿生血红蛋白进行了测定,血红蛋白均值男女生分别为120.87g/L和120.63g/L,贫血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51.08%和51.94%,经统计学处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血红蛋白值有上升趋势,贫血检出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包头和伊盟地区蒙族小学586名住宿血红蛋白进行了测定血红蛋白均值男女生分别为120.87g/L和120.63g/L贫血检出率男女生分别为51.08%和51.94%,经统计学处理,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血红蛋白值有上升趋势,贫血检出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血压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笔者发现有很多年轻人的血压经常波动在高血压前期(根据JNC7的标准,即血压波动在120~139/80~90mmHg)。JNC7指出55岁血压正常的人,未来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为90%。因此及早对这一部分人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校1434例教职工B超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患病特点。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1434例35岁以上教职工行空腹B超各脏器(肝脏、胆囊、脾脏、胰腺、肾脏)检查,并分析了检出疾病的顺位和年龄分布。结果:1434例职工共检出患者822例(57.32%),其中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279例(19.46%),脂肪肝237例(16.53%),非寄生虫性肝囊肿117例(8.16%),肾囊肿73例(5.09%),胆囊息肉39例(2.72%),肝内血管瘤31例(2.16%),慢性肝病22例(1.53%),肾积水20例(1.39%),肝包虫3例(0.21%),肾肿瘤1例(0.07%);女性慢性胆囊炎及胆石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X^2=5.32,P〈0.05),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X^2=18.37,P,〈0.05),女性肾囊肿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X^2=11.53,P〈0.05);B超检查检出病例总数、非寄生虫性肝囊肿、肾囊肿、肾积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X^2值分别为21.51、124.54、73.06、12.80,P均〈0.05)。结论:高校教职工所患疾病多为不良习惯所致的慢性疾病。指导教职工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索,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今后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