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p53、p16、Cyclin D1表达与胃癌细胞增生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58例胃癌中p53、p16、CyclinD1和PCNA的表达状况,并对PCNA免疫阳性细胞作半定量分析。结果 p53、p16、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30/58)、48.3%(28/58)、53.4%(31/58);p53、Cyclin D1阳性组织中,单位面积PCNA阳性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 ,现多采用综合治疗[1] 。我们对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前、后大肠癌细胞cyclinD1的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1.资料与方法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在我院接受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 2 2例 ,其中结肠癌 7例 ,直肠癌 15例 ;男性 16例 ,女性 6例 ;平均年龄 5 1岁 (2 2~ 71岁 ) ;均留取介入化疗前结肠镜活检标本和手术切除标本 ,进行PCNA和cyclinD1的检测。本组患者术前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方案为 :5 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Rxa 对正常肝细胞(L02 细胞) 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L02 细胞Rxa 处理组(La 组) 和未处理组(L组)0、2、4、8、12 小时G0G1 、S、G2M 期细胞指数,同步进行Ki67、Cyclin D1 、PCNA 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La 组细胞增殖速率较快,Ki67 抗原表达相对较强,CyclinD1、PCNA 表达相对提前。结论 Rxa 可能促进L02 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囊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素E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素E表达的关系。方法 41例原发性胆咒0便胆囊腺瘤和15例慢性胆囊炎石蜡包埋标本,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cyclinE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3% ̄10.0%和0,原发性胆囊癌cyclinE阳性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cyclinE在胆囊癌的表达与PCNA指数相  相似文献   

5.
p16和cyclin D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p16和cyclinD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50例膀胱癌p16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1)膀胱癌组织中p16阳性率为44%,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cyclinD1阳性率为62%,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P<0.01)。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的进展,p16阳性率下降,cyclinD1阳性率升高。p16在未复发组、存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复发组、死亡组(P<0.01)。cyclinD1在存活组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2)p16与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3)有15%的病例存在p16和cyclinD1同时表达或失表达。结论p16与cyclinD1异常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Rxa对L02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分析和对Ki—67,CyclinD1,PCN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丹参提取物Rxa对正常肝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L02细胞Rx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0、2、4、8、12小时G0-G1、S、G2-M期细胞指数,同步进行Ki-67、CyclinD1、PCNA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La细胞胞增殖速率较快,Ki-67抗原表达相对较强,CyclinD1、PCNA表砂相提前。结论Rxa可能促进L0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yclinD1基因扩增和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和分析了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乳腺良性组织及正常朱标本中CyclinD1基因扩增占22.6%(14/62),蛋白过度表达占48.4%(30/62),二者有一定相关性,而其它各种乳腺组织的CyclinD1基因扩增及蛋白过度表达与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yclinD1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探讨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定量DNA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CyclinD1、P53基因在32例HCC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71.8%,23/32对0%,0/32;P<0.01)。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P53基因表型状况及其它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HCC中S期细胞比例在不同cyclinD1蛋白水平的HCC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D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cyclinD1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HCC的辅助病理学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Cyclin,简称pcNA/Cyclin)的单克隆抗体PC-10,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原发性胆囊癌31例、胆囊腺瘤及瘤样病变10例、慢性胆囊炎7例,其PCNA指数依序为373.48±219.83、94.9±93、56±28.68。PCNA指数在胆囊恶性病变高于良性(P<0.01)。PCNA指数越高胆囊癌分化程度有越低的趋势(p<0.01)。PCNA指数高低与胆囊癌病理组织类型、Nevin分期、TNM分期均未测出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0.
p16,cyclin D1和PCNA表达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P16,cyclin 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185例各类胃粘膜病变和42例早期胃癌中P16,eyelin D1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阳性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A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B组)和会肠化生萎缩悸胃炎组(C组)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组(E组)(P〈0.05~0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腺瘤细胞凋亡和增殖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中细胞凋亡和增殖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45例结直肠腺瘤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以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增殖检测其增殖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和P53蛋白表达,另选结直肠高分化腺癌和五常黏膜各10例作对照检测。结果 45例结直肠腺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为(90.85&;#177;0.24)%,结直肠腺癌细胞的AI为(1.86&;#177;0.15)%,两者AI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P〈0.01),而腺瘤与腺癌AI值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率与细胞AI呈显著互相关(rs=-0.65和rs=-0.60),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rs=0.86),而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无相关性,结论bcl-2和P53蛋白过度表达与细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蛋白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 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 例膀胱TCC 组织中cyclin D1 的表达。 结果 39 例(54 .9% )TCC 中cyclin D1 呈阳性表达,其中G1 11 例(68-8 % )、G2 23 例(60-5 % )、G3 5 例(29-4 % ) 。32 例为胞核阳性,7 例为胞浆阳性,其中G2 3 例,G3 4 例。60 例初发者阳性35 例(58-3 % ) ,11 例再发者阳性4 例(36-4% ) 。 结论 膀胱TCC 是cyclin D1 高表达的肿瘤类型之一,cyclin D1 的过表达是膀胱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其与肿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再发性TCC 中表达有减少趋势,胞浆阳性代表着更高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 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30 例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及20 例术前未行任何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标本,用DNA 原位末端标记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并应用LASB法进行ICE检测。结果 术前动脉化疗组与未化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数分别为(61-22 ±3-99) 和(40-11 ±3-96) 个/ 高倍视野,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术前动脉化疗组ICE阳性表达亦明显高于非化疗组( P <0-05)。术前化疗组内肿瘤细胞凋亡与ICE 表达相关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正相关(r=0-591, P< 0-05) 。结论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有明显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临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 20例,于术前选择肿瘤供应动脉行区域灌注化疗, 10 d后行根治手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并比较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细胞周期蛋白 D1( 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同时选择同期未行动脉灌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直接接受根治手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化疗组及对照组 PCNA标记指数 (LI)分别为 16. 4%± 15. 2%及 38. 1%± 17. 8%( P=0.02) ; cyclin D1 LI分别为 8. 7%± 8. 0% 及 27. 4%± 16. 5%( P=0. 0002)。细胞增殖指标 PCNA及 cyclin D1的表达在化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可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探讨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定量DNA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CyclinD1,P53基因在32例HCC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7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的分析状态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PAP酶标法半定量检测(PCNA)在19例肝硬变、21例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CD)和54例HCC中的标记指数(LI)。结果 PCNA主要定位于肝癌细胞中。在HCCⅠ级、Ⅱ级、Ⅲ级中PCNA的标记指数(LI)分别为20.6%、42.2%、68.9%,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在肝硬变、LCD中的LI分别  相似文献   

17.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疗效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术前肝动脉栓塞(TAE)能否改善肝癌切除术预后,作者分析了肿瘤直径3cm以上,无门静脉癌栓的77例患者,术前进否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切除术后疗效影响,77例患者按术前是否接受TAE分为栓塞组(A组,n=26)和非栓塞组(B组,n=51),每组按肿瘤直径再分A1,B1(3~8cm),A2,B2(〉8.0cm)两个亚组,结果术后1,2,3年无瘤存活率各组分别为A1组(n=14)的50.0%,  相似文献   

18.
PCNA、T和Th淋巴细胞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淋巴细胞(T)和辅助T淋巴细胞(Th)在52例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CNA指数(PCNALI)与肿瘤核分级存在相关性,与分期无关;PCNALI≥20%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20%组(P<0.05)。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TLI)≥10%组生存率明显高于<10%组(P<0.05);辅助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ThLI)≥10%及ThLI<10%两组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LI、ThLI与肿瘤分期、核分级无相关性。结论:PCNALI、TLI可以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指标,ThLI与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CCG)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DCCGmRNA及PCNA在33例大肠腺癌及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1)DCCGmRNA表达缺失率为61%,PCNA指数为3%~97%。(2)大肠癌组织DCCGmRNA表达缺失及及PCNA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细胞PCNA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使用单克隆抗体测定42例骨肉瘤化疗前后石蜡包埋切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发现免疫反应阳性颗粒集中在细胞核仁区。PCNA标记指数分布为21.1%~68.5%(平均42%),以均数42%分为高PCNA指数组(LI≥42%;n=25)和低PCNA指数组(LI<42%;n=17),发现高指数组肿瘤直径大于低指数组,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及肺转移,两组统计无差异,但3年生存率,高指数组明显低于低指数组。化疗前后PCNA指数以增殖细胞坏死率表达可以评价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