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像学改变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联合应用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诊断胃癌63例,对比胃镜检查加活检与超声内镜对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应用超声内镜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并与病理分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进行比较。结果63例胃癌中胃镜加病理活检诊断的准确率是94%,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是92%,胃镜联合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率是100%。超声内镜对胃癌侵犯深度判断的准确率为81%,其中T1期为78%、T2期为79%、T3期为82%、T4期为83%,对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3%。VEGF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其表达与EUS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胃癌术前内镜超声分期与术后病理有较高的一致性;VEGF蛋白表达与胃癌术前EUS分期呈正相关;EUS对胃癌的分期与分子生物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分析3.0TMRI动态增强成像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运用。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MRI对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观察并对比患者MRI特征性表现。MRI对T_2分期的准确率为85.71%(12/14),对T_3分期的准确率为76.92%(10/13),对T_4分期的准确率为93.75%(30/32)。MRI对进展期胃癌患者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6.67%(52/60)。3.0TMRI动态增强成像能准确诊断进展期胃癌,对进展期胃癌的分期及术前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18F-FDG PET/CT(PET/CT)与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更客观地评估术前分期,指导治疗.方法 对术前行PET/CT检查的39例及MSCT检查的40例进展期胃癌,分别进行术前TNM分期,将检测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PET/CT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N3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分别为92.3%、66.7%、100.0%;而M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0%、50.0%、62.5%.结论 (1)PET/CT和多层螺旋CT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广泛且费用远低于PET/CT,是首选的检测手段;(2)PET/CT对N3转移淋巴结、远处转移灶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术前分期,指导治疗;(3)由于PET/CT也存在一定假阴性,结合腹腔镜检可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磁共振(MRI)减影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动态MRI减影技术,对3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诊断.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将MRI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动态MRI对本组胃癌浸润深度(T)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2.1%;对淋巴结转移状况(N)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1.8%;对远处转移(M)的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4.6%:TNM分期诊断总的准确率为71.8%.MRI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有着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1~0.763,P<0.05).结论 MRI在显示胃癌侵犯胃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胃癌术前CT与手术结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93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23例,胃体部癌59例,胃窦部癌11例。肿瘤肿块最大者直径1.5~11cm。93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道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手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手术切除率达93.3%;不宜手术切除组病例的不能切除率为75.0%。结论胃癌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增强CT(MDCT)对进展期胃癌(AGC)手术根治程度的判断价值。方法分析70例AGC患者MD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判断N2(第7、8和9组)淋巴结转移及脏器受侵情况,并将CT判断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2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8例因手术禁忌证无法行手术治疗。MDCT术前判定N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2.0%(46/50),特异性为75.0%(9/12),准确性为88.7%(55/62)。MDCT术前判定存在N2或以上淋巴结转移者81.6%(40/49)行D2以上扩大根治术;判定N2淋巴结无转移者92.3%(12/13)行标准D2根治术。结论MDCT对诊断AGC N2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有重要价值,对AGC手术根治程度的判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 )下CT仿真胃镜 (CTVG)、三维 (3D)及轴位显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扫描后分别再行CTVG以及基于表面遮盖显像 (SSD)及透明显像 (raysum)的 3D显像和轴位显像 ,并与胃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CTVG ,3D显像及轴位显像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 98.1 % ,96 .2 %和 96 .2 %。CTVG结合 3D显像 ,胃镜和轴位显像对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 92 .5 % ,82 .5 %和 75 .0 % ,CTVG结合 3D显像显著高于轴位显像 (P <0 .0 5)。而MSCT轴位显像对胃癌术前T ,N ,M和TNM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 82 .7% ,79.5 % ,96 .2 %和 79.2 %。结论 MSCT下CTVG ,3D显像和轴位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与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spiralCT,MSCT)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对89例活检证实的胃癌病人术前分别行内镜超声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5.6%,其中T176.5%,T268.8%,T384.4%,T464.7%;MSCT分别79.3%,58.8%,62.5%,90.6%和9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准确率为57.5%,其中N095.8%,N145.8%,N232.0%;MSCT分别78.1%,70.8%,75.0%和88.0%。EUS和MS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分别为61.2%和91.8%。EUS对N0分期的准确率显著高于MSCT(P<0.05),MSCT对N和N2分期的准确率及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EUS(P<0.05,P<0.01,P<0.01)。结论内镜超声检查与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分期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这一概念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HIN的45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33例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行全胃切除术,2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5例(33.3%)维持HIN的诊断:14例(31.1%)为早期胃癌,16例(35.6%)为进展期胃癌,其中40.0%(12/30)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胃镜活检显示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伴有溃疡或具有低分化癌特点的HIN病灶.术后多提示为癌(P〈0.05).对于胃癌患者,具有上述特征者多为进展期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术前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对HIN作出诊断应慎重;当HIN病灶直径大于或等于3 cm、伴有溃疡或具有低分化癌特点时,建议选择积极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T分组定位诊断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定位诊断方法,通过识别CT上作为标志的血管、脏器以确定各组淋巴结所在位置,将CT观察结果与手术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得出CT对各组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CT检查胃癌转移淋巴结准确率较高的为第3、7、9、1、16组等,敏感性较高的为第3、1、7、9、16组等,特异性较高的为第3、7、9、12、1、16组等。结论:分组定位诊断法全面评价了CT对胃癌各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性能,将此方法的特点与临床病理、淋巴结转移规律相结合,对提高术前分期准确性、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进展期胃癌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CT征象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对91例经活检证实的胃癌病人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分析肿瘤之CT征象(强化程度、瘤周低密度带厚度、CT轴位图像上肿瘤最大径及厚度,以及临床TNM分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强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P<0.01)、TNM分期(P<0.05)、组织学类型(P<0.001)及性别(P<0.001)均密切相关;而与浸润深度、远处转移、病人年龄及肿瘤部位无关。瘤周低密度带厚度与淋巴结转移(P<0.01)、组织学类型(P<0.001)及肿瘤部位(P<0.05)均密切相关。同时,胃癌强化程度与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呈线性相关(r=0.366,P<0.001)。CT轴位图像上肿瘤最大径与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TNM分期(P<0.05)、组织学类型(P<0.01)及性别(P<0.05)均密切相关,肿瘤厚度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5)均密切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显示,肿瘤强化程度和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对胃癌组织学类型判断的准确率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74和0.80],且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对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亦较高(Az=0.74)。胃癌CT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良好(其中T、N、M和TNM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57、0.45、0.55和0.43)。结论: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肿瘤强化程度和瘤周低密度带厚度有助于对胃癌组织学类型的判断,且瘤周低密度带厚度还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对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2例行胃癌根治术和30例内镜活检的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56.8%的病例中呈阳性表达。CCR7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其与肿瘤大小(P<0.01)、浸润深度(P<0.001)、淋巴管浸润(P<0.001)和TNM分期(P<0.001)相关,并与多层螺旋CT(MSCT)和病理检查判断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Lauren分类和血管浸润无关。在回顾性研究中,CCR7表达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率分别为83.1%、73.8%、78.7%、78.9%和78.8%;在前瞻性研究中,CCR7表达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率分别达85.0%、60.0%、80.9%、66.7%和76.7%。结论CCR7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内镜活检组织检测CCR7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范围。CCR7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增强cT与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磁共振(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予增强CT和MR检查(包含DWI、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癌灶进行检测和T分期.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的T分期准确率以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含DWI的MR对胃癌患者总体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8%(36/41),明显高于增强cT65.9%(27/41)的诊断准确率(P=0.004)。MR诊断的观察者问一致性(Kappa=O.813)优于增强cT诊断(Kappa=0.603)。结论含DWI的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增强CT显著提高,有望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及SLN活检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性,评价SLN活检在指导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11月诊断明确的126例胃癌,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中向肿瘤边缘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标示SLN,腔镜下识别和切取蓝染淋巴结活检。以术后所有切除的胃周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SLN活检对预测胃周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结果:116例成功检测出SLN,检出率92.1%(116/126)。62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均有转移47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10例,仅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5例。前哨淋巴结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9%(57/62),准确率为94.0%(109/116),假阴性率为8.1%(5/62)。结论:腹腔镜下胃癌SLN检测可行。通过SLN,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5.
18FDG PET/CT在术前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18FDG PET/CT在术前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0例,术前1周内行^18FDG PET/CT检查,12例病人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前均不接受放化疗,根据术后病理对比PET/CT与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淋巴结分期的价值.结果2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取并分离淋巴结243枚,转移淋巴结49枚.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9%、91.2%、91.8%,CT分别为40.8%、96.9%、85.6%;PET/CT阳性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0%,98.3%,CT为76.9%,86.6%.PET/CT确定淋巴结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5.5%、62.5%、86.7%,CT分别为72.7%、75.0%、73.3%.结论18FDG PET/CT图像融合技术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淋巴结分期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D:根治术时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1例行胃癌根治术(D2或D2+)并同时加行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1例患者中24例(18.3%)有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第1、6、8a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其中原发灶部位和淋巴结分期是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均P〈0.05)。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D: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RR=1.807,95%CI:1.064-3.070)。结论对于进展期胃中下部癌.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浆膜受侵犯、第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在肺癌诊断和病理学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4年5月,66例肺癌病人实施了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手术,其中常规纵隔镜17例,电视纵隔镜49例;右肺癌47例,左肺癌1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肺癌17例,术前为疑似而术后确诊的肺癌49例。其中纵隔镜检查经颈部62例,胸骨旁1例,颈部加胸骨旁3例。结果 本组66例中,49例R4淋巴结有转移癌,17例R4淋巴结未见转移癌。在47例右肺癌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中38例阳性,19例左肺癌中ll例R4阳性。49例术前未明确诊断肺癌者,38例通过纵隔镜R4检查明确了诊断,2例经纵隔镜第5、6组淋巴结活检明确了诊断。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R4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2.8%和52.0%。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R4组淋巴结是肺癌最重要的淋巴转移部位,纵隔镜R4淋巴结活检对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分期具有其他检查方法和其他部位淋巴结活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18F-FDGPET/CT(PET/CT)与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更客观地评估术前分期,指导治疗。方法对术前行PET/CT检查的39例及MSCT检查的40例进展期胃癌,分别进行术前TNM分期,将检测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进行对照。结果PET/CT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N3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分别为92.3%、66.7%、100.0%;而M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2.0%、50.0%、62.5%。结论(1)PET/CT和多层螺旋CT对原发灶、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多层螺旋cT临床应用广泛且费用远低于PET/CT,是首选的检测手段;(2)PET/CT对N3转移淋巴结、远处转移灶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术前分期,指导治疗;(3)由于PET/CT也存在一定假阴性,结合腹腔镜检可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