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中国药典》金银花含量测定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要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  相似文献   

2.
韩建萍  梁宗锁 《中草药》2005,36(5):756-759
目的研究氮、磷肥对丹参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氮对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了负面的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磷肥对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正效应。施用磷肥可以缓解施氮造成的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下降。丹参酮Ⅱ。和丹参素的积累高峰值均出现在150d左右。结论施氮有利于丹参产量的增加,施磷有利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对培养内皮祖细胞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分别加入丹参素5mg/L、10ms/L及20mg/L,丹参酮ⅡA0.05mg/L、0.2mg/L及0.8mg/L干预72h。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法鉴定EPC,分别观察EPC的数量、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素干预组促进外周血EPC扩增,并显著改善外周血EPC的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丹参酮ⅡA组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中,丹参素可增加培养EPC的数量并改善其功能,丹参酮ⅡA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采用Shim packVP ODS(15 0mm× 4 6mm)C1 8色谱柱 ,以甲醇 - 0 5 %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81nm ,柱温为 35℃ ,流速为 0 8ml min。结果 :丹参素、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依次为 0 9997,0 9997,0 9999和 0 9994 ,四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 <2 % ,2 4h内稳定性试验RSD <2 % ,加样回收率试验RSD <5 %。结论 :通过对河南卢氏县 14种丹参样品的含量进行测定 ,说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稳定可靠、且重现性好 ,为丹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丹参片是上世纪70年代国内开发的中成药产品,30多年来,丹参片以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为特征而为我国老百姓所广泛接受.近年来,随着对丹参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不断深入,有关涉及丹参及各类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在不断的充实之中,对于其中的丹参片质量标准同样也经历多次提高.  相似文献   

7.
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抑菌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大肠埃希菌标准株;铜绿杆菌标准株;大肠杆菌临床株1、临床株2有抑菌作用,两种抑菌药液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临床株作用最强,对大肠埃希菌标准株作用相对较弱;水溶性成分的抑菌作用强于脂溶性成分。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提示该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坚骨颗粒中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ZORBAX SB-C18柱,在选定的流动相系统、波长及柱温条件下进行.结果:丹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3.8%;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3.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坚骨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淑卿  陈桂范 《中成药》1999,21(3):152-153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中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优选提取的最佳条件,即用80%乙醇提取2次,分别为1.5h,1.0h,溶媒用量为药材的10倍量。  相似文献   

10.
王羽馨 《吉林中医药》2008,28(3):204-206
目的:探讨丹参有效成份分离与提取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结果与结论:依据有效成份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快慢、浓度高低、转化过程及最终代谢产物排泄途径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方法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的积累规律,旨在为丹参的规范化种植、适时采收、药用部位的扩展、药材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时期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丹参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均含有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3种有效成分在根、茎、叶中呈现不同的积累规律;就同一部位而言,同一种有效成分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总体上白花丹参各药用成分含量大于紫花丹参.结论 丹参根、茎、叶、花序中均含有较高的总丹参酮、总酚酸和总黄酮,在不同生长时期,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在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时期分别采收.  相似文献   

12.
鞣质含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B)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鞣质含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B)。方法:采用干酪素空白干扰试验,确定方法存在的问题。结果:鞣质吸附剂一干酪素含有干扰测定的物质,导致方法测定结果明显偏低。结论:鞣质含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B)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丹参营养器官中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并揭示丹参生长过程中,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C_(18)(150mm×4.6mm, 5.0μm)为色谱柱;甲醇-0.4%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分别为246, 270 nm;柱温为30℃.结果 丹参叶和茎中均未检出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根中丹参酮Ⅱ_A和丹参酮Ⅰ的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丹参酮Ⅱ_A的含量在7月份最高,为2.94%,丹参酮Ⅰ含量在5月份最高,为0.78%.结论 4月至7月是丹参根中丹参酮积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A reversed-phase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hydrophilic and lipophilic components in the roo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Methods Hydrophilic components including danshensu, protocatechuic aldehyde, and salvianolic acid B, and lipophilic components such as cryptotanshinone and tanshinone IIA, were successfully separated on a Waters Symmetry C18 reversephase column(250 mm × 4.6 mm, 5 μm), with acetonitrile-0.5% phosphoric acid(gradient elution) as mobile phase,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81 nm with flow rate of 1.0 m L/min,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30 °C.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the method was in the range of 95.1%–102.5% and the precision was less than 3% for all five analytes. All the compounds showed good linearity(R2 0.9990) in a relatively wide concentration range. Therefore, this HPLC method demonstrated good reproducibility, stability, and accuracy in validation studies. Conclusion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the multiple components by HPLC would be a better strategy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n the roots of S. miltiorrhiza.  相似文献   

15.
典灵辉  崔燎  吴铁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861-2863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0.26~2.08 μg,0.13~1.04 μg,0.45~3.6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9.56%,99.68%,RSD<3.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提取物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对2005版《中国药典》Ⅰ部收载的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及提取物按照自然分类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分类编制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比较了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和改进方法。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采用50%甲醇为提取溶剂的改进方法所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要明显高于药典法。结论改进的方法准确、简便,可为新版药典中栀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含量的HPLC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丹参药材水溶性成分中丹酚酸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o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I: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流动相Ⅱ:甲醇-冰醋酸-水(20:1: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6、280nm;柱温35℃。结果测定了10个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丹酚酸B含量在0.09%~6.8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1.09%;丹参素的含量在0.16%~0.68%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49%;原儿茶醛的含量在0.01%~0.09%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6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丹参地上部分糖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及其动态变化。方法:用HPLC ELSD法分别测定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地上部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水苏糖等,在不同生长期中,基本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0~12月份总糖的含量较高。结论:丹参地上部分中存在糖类成分,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