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腓动脉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动脉瓣用于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7年7月,采用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修复中足缺损23例,游离腓动脉腓骨瓣修复上肢骨缺损2例,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修复胫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4例.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均痊愈.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 a,23例行腓动脉瓣修复者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感觉恢复达S3+,均出现两点分辨觉.6例腓骨移植者,6个月左右骨愈合.结论: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游离腓动脉腓骨瓣、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修复中足创面,大段骨缺损及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应用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以来游离足内侧皮瓣修复大鱼际皮肤及软组织损伤5例,一期覆盖创面,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满意。结论足内侧皮肤血供属多源性,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及附内侧动脉等供养,上述动脉解剖较为恒定,均可做为血管蒂选择,因此,应用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大鱼际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1例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观察其治疗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AOFAS踝-后足评分、感觉功能、外形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44.62±10.57)min、(18.03±1.12)d、(1.51±0.33)万元,皮瓣存活率为97.56%,且无皮瓣二次整形情况发生;患者治疗后AOFAS踝-后足评分、外形满意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S0级、S1级、S3+S3++S4级感觉功能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存活率较高,可促进关节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延长腓肠肌内侧头血管蒂的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7例小腿前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外露创面,使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修复,其中2例同时重建胫前肌功能,5~7d后植中厚皮覆盖肌瓣。结果本组病例肌瓣及植皮全部成活,外观良好,植皮表面感觉恢复5例S2,2例S3;行功能重建者2例,均为3~4个月出现背屈动作,全部病例除一例失访外经12~18月随访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延长血管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游离移植加二期植皮修复小腿严重损伤后胫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可靠,副损伤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20年6月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手足皮肤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37.8岁)。手部创面8例,足部创面1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5 cm×5.5 cm~10.0 cm×14.0 cm。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颁布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笔者参考皮瓣功能7项检查制定的皮瓣外观功能10项检查表进行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结果 21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采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腘动脉外侧皮支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皮瓣切取面积4.0 cm×6.5 cm~10.0 cm×16.0 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间辨别觉13~25 mm;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优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小腿供区无功能性影响。结论 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皮瓣血供有保障,成活率高,是修复手足软组织创面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满意;3例供区瘢痕较大,但下肢功能不受影响。结论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超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远端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8例足远端深度创面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3岁,均采用超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手术修复创面,创面面积为3 cm×4 cm~10 cm×19 cm,切取皮瓣面积4 cm×5 cm~12 cm×21 cm。将足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别行端端吻合。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自体中厚皮移植修复。术后观察患者皮瓣的血供及成活情况,供瓣区创面的愈合及植皮的成活情况,后期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及供瓣区的外形及功能。结果8例患者中6例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术后皮瓣边缘出现轻度青紫,5 d后自行消失,1例患者术后10 h出现静脉危象,急诊手术探查,重新吻合解除血管危象,术后皮瓣颜色逐渐恢复正常,成活良好。8例患者通过后期康复治疗,随访3~12个月,皮瓣功能及外观基本满意,缝线处残留少量瘢痕。6例供瓣区直接缝合者可见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2例供区植皮者植皮区松软,无明显瘢痕挛缩,供区均未影响行走功能。结论采用超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手术修复足远端深度创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较为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逆行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3月我科设计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6例前足底皮肤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足底内侧动脉为蒂的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前足底皮肤缺损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正红  张姬 《医学信息》2019,(19):99-101
目的 观察不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组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3个月内吞咽功能4级占比为43.40%,高于对照组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0.23±5.67)分,高于对照组的(72.34±7.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均能有效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但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改善吞咽功能效果更显著,且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4cm×6cm ~23cm×12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存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溃疡发生,8例获保护性感觉.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为观察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及足部行走能力。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程度、Holden步行能力、FAC步行能力均好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15.2±6.2)d、供区皮肤结痂时间均(9.4±1.5)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行走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12月,对12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内固定外露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7~66岁,应用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面8例、踝部创面3例、足部创面1例,血管缺损长度为6~15 cm(平均10 cm),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近、远端分别与受区动脉近、远端进行端-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5 cm×6 cm~32 cm×19 cm,供区直接缝合或以全厚皮片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疤痕愈合,1例皮瓣术后1 d 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成活,皮瓣均未见静脉回流不足的表现,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桥接血管血流通畅,皮瓣质地优良。 结论 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同时实现覆盖创面的目的,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1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的走行与分布;2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与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1足背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为主干的延续,伴足外侧缘静脉恒定的沿足外侧缘径直前行,分布于足背外侧缘及第5趾外侧缘皮肤;2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外侧缘静脉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足底外侧动脉在第5跖骨与小趾外侧群肌之间浅出的足背穿支位置相对恒定,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足外侧缘静脉旁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结论可形成以足底外侧动脉足背穿支蒂足背外侧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位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2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砸伤9例,机器伤3例,爆炸伤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0cm×5.0cm-22.0cm×11.0cm。旋转点位于外踝上1~3cm。皮瓣切取范围8.0cm×6.0cm~25.0cm×12.0cm。部分病例将腓肠神经与受区可供吻合的神经行端端或端侧吻合,以重建皮瓣感觉。结果所有皮瓣成活。术后皮瓣虽出现不同程度皮瓣肿胀,但在旋转点远侧结扎浅静脉干者肿胀程度明显轻于未结扎者。术后3—4d出现皮瓣边缘坏死2例,经换药后皮瓣成活,创口Ⅱ期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口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7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足的行走负重功能均恢复,供区外观及运动正常。本组5例行皮神经端侧吻合的患者,患处触痛觉功能多在术后1年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点辨别觉在8~10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旋转点低,可以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成活率高。将腓肠神经近端与足背皮神经吻合,可改善皮瓣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挛缩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25例,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胫前动静脉吻合,并将股外侧皮神经与腓浅神经吻合,使皮瓣具有感觉功能。结果 2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个月至2年的随访,皮瓣感觉恢复达s3~s4,两点分辨觉为8~12mm,足背皮肤外观和质地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隐蔽,血供丰富,可切取范围大,特别是带有感觉神经耐磨,是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一期原位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远端创面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终末端创面9例。术中皮瓣切取根据创面需要,或原位保留深层皮下脂肪和深筋膜于供区(6例),或保留全层脂肪和深筋膜于供区(3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植皮。 平均手术时间为4.0 h。皮瓣大小为12 cm×8 cm~16 cm×10cm。 结果 本组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后好转。其余8例愈合顺利,未有无边缘坏死,全部病例皮瓣供区植皮未出现坏死。随访3~16个月,皮瓣质地外观良好,比常规切取的游离穿支皮瓣厚度减少一半,术后双足穿同样尺码的鞋,患者无再次修薄的要求。 结论 应用一期原位修薄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终末端创面,血供可靠,外形更好,无需二期修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游离母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0只新鲜成人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系统观测母趾和第2趾动、静脉分布规律,测量血管长度及直径;模拟游离踇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术式设计。 结果 第1跖背动脉在第1趾蹼深层发出2分支: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第2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踇趾腓侧趾底动脉血管(分叉至进入皮瓣)长度(1.82±0.12)cm,直径(1.08±0.06)mm;第2趾胫侧趾底动脉血管(分叉至近侧趾间关节)长度(0.90±0.16)cm,直径(0.82±0.13)mm。静脉分深浅两层,第1、2趾背侧浅静脉汇流入足踝内侧的大隐静脉。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 结论 母趾、第2趾动、静脉血管可保障母趾甲皮瓣、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血供,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适合设计游离母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平均46.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个月。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 cm×5 cm~13cm×8 cm,骨缺损长度0.5 cm~2.5 cm,平均1.8 cm。采用带蒂组织瓣移位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植入一期治疗。选择带蒂的腓肠肌肌瓣16例,比目鱼肌肌瓣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6例,远端蒂股前外侧肌皮瓣2例,同时一期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及颗粒骨植骨,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处理。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9.5个月。2例组织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及游离植皮后愈合,4例术后创面渗出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2例感染未控制,经再次手术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后愈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一期应用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有利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骨缺损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游离腹股沟皮瓣修复拇指环形电烧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0例拇指环形电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拇指创面彻底清创后,I期采用游离腹股沟皮瓣进行修复,术后给予抗凝、抗感染、抗血管痉挛等综合治疗.术后1周和2周分别统计皮瓣存活率及创面I期愈合率;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