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对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胰腺顿挫伤的CT征象。结果:5例腹部外伤所致胰腺损伤中,胰腺出血3例。胰腺内出血、水肿,胰腺增粗是胰腺挫伤的直接征象;胰腺外形不连续、平扫或增强时垂直胰腺长轴的低密度、线条状影是胰腺断裂的直接征象。胰周积液、网膜囊积血积液,肾前筋膜增厚,腹腔积液是胰腺损伤的间接征象。结论:CT检查对胰腺顿挫伤的诊断价值较大,CT增强比平扫更能明确胰腺的断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加深对SPNP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点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肿块的大小、位置、生长方式、形态、包膜、钙化、出血以及与正常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关系,胆管、胰管扩张等情况,在CT及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图像特点。结果 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5.7 cm。1例肿瘤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尾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外生性肿瘤5例,内生性肿瘤2例。肿瘤边界规则5例,不规则2例。4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及囊壁有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且强化程度增加,但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部分三期均未见强化。另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2例肿块内可见出血,其中1例位于胰腺头部,包膜不完整,与十二指肠粘连,压迫胆总管导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胆囊增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可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6例。结果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灶位于胰头,1例位于胰体,2例位于胰尾,1例胰体尾部均受累,瘤体直径约2.13cm,平均约6.8cm。CT表现:6例均为囊实混合性,圆形或椭圆形。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动态增强后实性部分早期轻度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囊变区始终不强化。肿瘤多有完整包膜,很少引起胆总管及胰管扩张,不侵及胰周围组织。结论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9.2岁,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13例中,胰岛素瘤5例,胃泌素瘤2例,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13例患者共发现15个病灶,胰头占3/15、胰颈占1/15、胰体占3/15、胰尾占8/15。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10个,其中混杂密度占6/15。平扫7个病灶局部突出或隆起于胰腺轮廓外。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8个,中度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胰腺期7个病灶强化程度同动脉期。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做出术前诊断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胰腺转移癌(PM)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学证实PM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21例PM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而无其他特殊症状.CT共发现27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2个,不规则分叶状5个;位于胰头部16个,胰体、颈部7个,胰尾部4个;26个肿瘤中心点位于胰腺内,1个突出胰腺外.肿瘤直径约7~63 mm,平均35 mm.平扫多呈相对较低密度,不均匀囊实性而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强化类似于原发肿瘤,多呈不均匀环状强化,明显强化9例,中度强化8例,轻度强化4例;边界逐渐清晰,与正常胰腺间分界清晰、边缘锐利13例,8例边缘较毛糙;伴胆总管轻度扩张3例,伴近端主胰管轻度扩张1例,侵犯胰外血管2例,合并胰腺外转移16例.结论 PM以胰腺单发结节或肿块多见,临床多无特殊症状,CT平扫呈不均匀较低密度而边界欠清,增强强化与原发肿瘤相似;肿瘤中心点多位于胰腺内而突出胰腺外少见;多数合并其他转移但胆、胰管梗阻及胰腺外局部侵犯较少见,腹膜后结构相对较清晰,CT有助于PM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闭合性胰腺损伤32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9.3%。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I级3例,II级1例。 手术治疗28例,I级5例和II级7例行胰周清创外引流术;6例Ⅲ级胰腺损伤中,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4例,行保脾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5例Ⅳ级胰腺损伤中,行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1例;5例Ⅴ级胰腺损伤中,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2例胰头严重毁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由于复合伤情较重,首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于受伤后48 h再次行彻底性手术。全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余25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76.0%),包括胰瘘、胰腺假性囊肿等,均经治疗而愈。
结论:无明确主胰管损伤、临床情况稳定时,胰腺损伤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ACC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1岁;7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胰体尾部5例,胰头2例;最大直径约2~13 cm,平均直径5.2 cm,边界较清楚;CT平扫为略低密度,病灶内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未见明显钙化。MRI扫描示病灶T1WI上为混杂稍低信号、T2WI上为混杂稍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见瘤内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例中1例肝转移,1例侵犯临近脾脏,2例显示胰管侵犯并扩张,3例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表现,将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2例均为单发病灶。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为1.5~12 cm,平均5.2 cm。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颈3例,胰体2例,胰尾2例。术前CT检查6例可见完整包膜,3例可见不完整包膜,3例未见到包膜。12例患者中3例肿块边缘见点线状钙化,3例肿块中央见条片状钙化,1例肿块中央及边缘均见钙化,5例肿块内未见钙化。平扫主要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呈渐进性强化,10例瘤体内出现乳头状或间隔状强化。7例伴有胰管轻度扩张。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的血管轴心形成的假乳头状结构,外周伴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PMC)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IPMC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主胰管型7例,表现为主胰管不规则明显扩张,胰管内呈较均匀低密度,多数可见管壁小结节,CT呈稍高密度;分支胰管型4例,表现为分叶状单发或多发囊性低密度病变,腔内见分隔及结节样突起或肿块,呈稍高密度,2例CT的MPR图像显示病灶与主胰管相通;混合型1例,表现为胰头部囊状病灶,内有附壁结节,合并主胰管轻度扩张,内呈较均匀低密度.8例病灶主胰管不同程度扩张(4~68 mm),7例胰腺不同程度萎缩,4例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2例见不规则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囊内分隔强化较明显,附壁结节强化稍弱且不均匀,以胰腺期较明显.结论 MSCT薄层扫描对IPMC诊断价值较大,结合MPR、CPR图像能够较清晰显示胰腺 IPMC的病理特征,有利于显示胰管壁小结节及胰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改变,多数可与胰腺导管内良性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胰腺结核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7例行MS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及随访证实的胰腺结核患者,分析胰腺结核的MSCT表现,分析其部位、边缘、密度、增强特征及与周边血管的关系。结果 7例胰腺结核中位于胰头者5例,胰腺颈部者2例;2例患者为类圆形,2例患者为圆形,3例患者呈不规则形,表现为略低密度肿块或囊性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蜂房状强化灶、环状或不均匀性强化。5例患者中伴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者3例,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轻度扩张者2例,胆囊增大者1例;2例患者显示肝动脉被病变及肿大的淋巴结侵犯、包绕。结论 MSCT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胰腺结核病灶范围,而且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进一步提高胰腺结核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无功能性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F-CNETP)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F-CNETP的MSCT表现,对照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10例NF-CNETP中,位于胰头5例,胰尾4例,同时位于胰体尾部1例;肿瘤最大径2.5~6.2cm。10例肿瘤均边界清楚,其中9例见完整包膜。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实性囊壁呈等或稍低密度,10例中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9例呈明显环状不均匀强化,1例含壁结节者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均呈持续性强化。肿瘤囊壁动脉期平均CT值为(128.00±62.62)HU,门静脉期为(132.40±44.66)HU。4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胰周淋巴结转移。6例接受能谱CT双能扫描,肿瘤囊壁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值与腹主动脉的碘浓度值进行标准化后分别为0.40±0.16、0.79±0.22。结论 NF-CNETP的MSCT强化方式及包膜显示具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于胰腺闭合性钝性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3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CT资料,检查时间在1~24小时之间,3例24小时内行2次CT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分析胰腺损伤的直接及间接影像征象.结果 13例患者中胰腺颈体部损伤9例,体尾部损伤2例,头颈部损伤2例;10例在伤后初次CT检查中表现胰腺肿胀、边缘模糊,其余3例在复查后显示此征象;2例胰体部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影;胰腺周围脂肪间隙结构模糊13例;左侧肾前筋膜增厚、肾旁前间隙积液10例;小网膜囊积液9例;胰腺与脾静脉间隙积液2例.结论 CT对于胰腺损伤时一种快捷、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能为临床综合评估伤情,采取早期干预,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钝性胰腺损伤合并主胰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钝性胰腺损伤合并主胰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间35例胰腺钝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早期诊断和损伤严重度的分级根据术前动态的淀粉酶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动态螺旋CT和MRCP扫描)和早期外科手术的术中发现,就胰腺钝性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不同的手术处理方式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22例Ⅲ级胰腺损伤病人中,14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6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保留脾脏手术,2例行单纯胰周引流术。8例Ⅳ级胰腺损伤病人中,2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和脾切除术,2例行胰尾切除术,4例行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Ⅴ级胰腺损伤病人中,4例由于复合伤情较重且合并十二指肠损伤,根据伤害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首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先进行止血和制止肠内容物的外溢、胰腺外引流等简化手术,于急诊ICU监护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后,于受伤后48-72h再次行彻底性手术,1例胰头严重毁损伤行Whipple手术,平均住院时间是40d(2~147d),总死亡率是14.3%(35例中5例),其余均治愈。结论对胰腺损伤病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CT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术前诊断准确率82%;肿瘤均为单发灶,胰头5例、胰腺体尾部5例,胰颈部1例;平扫呈囊实性肿块,伴多发钙化灶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明显,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肿块囊实性交界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呈“浮云”征.11例边界清晰,5例可见包膜.瘤体相邻的正常胰腺组织增大伴“杯口征”改变1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2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相邻的正常胰腺组织增大伴“杯口征”,出现此征象可准确判断肿瘤组织起源于胰腺,结合 SPTP好发于年轻女性及其影像学特征,术前CT检查可做出正确定性诊断与术前准确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1995-2010年闭合性胰腺损伤49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通过B超、CT检查明确诊断27例,手术探查发现21例,漏诊1例.非手术治疗5例,胰腺清创缝合引流26例,胰体尾部切除术8例,胰腺头断端包埋、远端胰腺空肠Roux-Y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治愈46例,死亡3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9例,胰漏7例.结论 CT检查及剖腹探查仍是诊断胰腺损伤的重要手段,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有无主胰管损伤是决定是否手术及术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导管腺癌( PDAC)与非功能胰岛细胞瘤( NICT)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5例PDAC与21例NICT的临床症状、CT表现,并对比分析肿瘤学特征与CT影像学关系。结果 PDAC CT平扫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管扩张(正常直径﹤3 mm),胰头部占位性病变,同时又可以观察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胰腺区动态薄层增强扫描可获得更佳效果,且不受肠胀气影响。对于瘤体较小的NICT者,CT平扫难以发现,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稍微减弱。结论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结合CT影像检查有助于PDAC与NIC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4例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AIP患者的CT资料。CT检查包括平扫、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在CT图像上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质地、强化程度、胰管、胰腺边缘、胰周及腹膜后各间隙等情况并分析AIP的CT表现特征。结果3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1例为胰头的局限性肿大;病变区域胰腺实质在动脉期强化减弱但出现明显的延时强化;2例在胰腺病变区周围环绕包膜样结构;2例伴胆总管胰头段狭窄,1例ERCP显示胰管不规则狭窄;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CT复查显示胰腺情况明显好转。结论AI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年间收治的闭合性胰腺损伤 5 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 1次B超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 5 1.1% ;2次以上B超的阳性率为70 .0 %。行 1次CT检查的阳性诊断率为 65 .0 % ;行 2次以上CT检查的阳性率为 91.3 %。手术治疗3 7例 ,术前诊断 2 5例 ( 67.6% ) ,术中探查诊断 12例 ( 3 2 .4% )。其中I级 10例 ,II级 13例 ,III级 9例 ,IV级 4例 ,V级 1例 ;非手术治疗 2 1例 ,其中I级 11例 ,II级 7例 ,III级 3例。全组死亡 6例 ( 10 .4% ) ,其中非手术治疗组无死亡 ,手术组死亡率为 16.2 % ( 6/ 3 7) ;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5 / 6,83 .3 % )。全组治疗后形成胰腺假性囊肿 11例 ( 19.0 % ) ,其中手术组 3例 ( 8.1% ) ,非手术组8例 ( 3 8.1% )。结论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动态B超、CT检查 ,非手术治疗对无主胰管损伤的闭合性胰腺损伤是一种好的选择 ;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及伴有腹内脏器合并伤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激素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观察胰腺及周围组织、胰管和胆管的影像学表现,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45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其中37例患者表现为胰腺的弥漫性肿大,8例患者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CT检查中有27例患者的胰腺病灶平扫密度减低;MRI检查中有16例患者胰腺病灶出现信号的改变,表现为T1WI上低信号,T2WI上稍高信号;45例患者胰腺病灶均表现为延迟强化方式改变。10例患者的CT和7例患者的MRI表现为胰管狭窄,2例患者的CT和1例的患者MRI表现为胆总管狭窄。14例患者的CT及MRI表现胰腺周围的"假包膜"征象。结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CT和MRI上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9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本研究胰腺损伤程度分级标准采用Lucas4型分级标准。结果:本研究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单纯胰腺损伤11例(28.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8例(71.8%)。治愈31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多器官合并伤;后期死亡5例,死于严重的胰腺坏死、胰漏和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20.5%。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的4例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获得成功。结论:MRCP适合于胰管损伤的诊断,主胰管断裂的识别和定位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