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9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5例,Ⅴ型6例,Ⅵ型3例。Ⅰ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Ⅲ型有3例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植骨石膏外固定。其余病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植骨。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5个月完全负重。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8年,采用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方法,优良率分别为89.7%和87.2%。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性关节炎,2例患者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关节面塌陷。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稳定的内固定,尽可能减少对骨折块的血运干扰,保护关节附属结构,正确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对提高疗效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采用经外侧平台非核心负重区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伴后外侧柱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6~62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伤2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5例,Ⅵ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8 d,平均5.9 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及6个月后外侧柱关节面塌陷深度、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inclination angle,PSA),采用Rasmussen解剖评分评估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术后2 d及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195 min,平均152.8 min;术中出血量50~175 mL,平均109.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92-2295
[目的]探讨采用TARPO技术(开放的关节重建、间接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1月间,治疗3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计SchatzkerⅤ型23例、Ⅵ型16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术中有限切开关节囊、关节面直视下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双接骨板、锁定板等进行内固定。[结果]39例均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52014年1月间,治疗39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计SchatzkerⅤ型23例、Ⅵ型16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术中有限切开关节囊、关节面直视下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双接骨板、锁定板等进行内固定。[结果]39例均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2.75个月,无胫前皮肤坏死,关节活动度良好,全部获得骨性愈合。X线检查均未见胫骨平台Ⅱ期塌陷,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优良率为92.3%。[结论]对于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TARPO技术,可以充分保护局部血运,降低手术难度,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解剖复位,BO固定,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诊疗思维和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3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术后3例皮肤浅表坏死,二期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镙钉松动、钢板断裂、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采用Merchan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复位方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膝关节后侧改良倒L形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14-03—2015-03诊治因外伤致胫骨平台后柱骨折15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Ⅱ型4例,Ⅴ型8例,Ⅵ型3例,按照三柱分型均为三柱损伤。采用改良倒L形入路直视下复位后外侧关节面,植骨排钉固定后外侧粉碎塌陷关节面。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12.1(8~13)个月,术后均恢复下肢力线和关节面高度。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6(6~9)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和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5°~130°,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2.1(72~91)分。结论对于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粉碎伴塌陷的患者,采用改良入路能直视复位关节面和植骨放置排钉钢板,达到对骨折完美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顺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应用顺势牵引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例(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3±14)岁。根据Schatzker分型,包括Ⅱ型4例,Ⅳ型1例,Ⅴ型2例,Ⅵ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张氏牵引复位器闭合复位胫骨平台骨折;对于合并关节面塌陷患者,应用经皮顶压技术复位塌陷骨折;应用带易断槽加压螺栓纠正平台宽度。骨折复位后采用经皮微创置入接骨板固定。采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数据。术后随访行影像学检查,末次随访根据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估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8个月,平均(6.6±0.7)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110°~140°,平均(124.5±9.8)°。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优良率达100%。膝关节HSS评分81~96分,平均(86.3±5.1)分。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顺势牵引复位技术实现了各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最大限度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可有效保护其生物学活性及生理特性,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半侧卧位前后联合入路在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策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23例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SchatzkerⅤ型14例,SchatzkerⅥ9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6.4岁。采用半侧卧位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行骨折复位钢板固定。术前常规行三维CT扫描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通过后内侧倒"L"形切口处理后髁及内侧髁骨折,前外侧切口处理前外侧髁骨折,术后早期行不负重功能锻炼。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KSS)标准及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3例患者均获满意复位,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6.8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满意;K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2~92分,平均86.9分,优良率为91.3%;两种标准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半侧卧位可以完成后内侧入路联合前外侧切口、多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后柱损伤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可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力线及关节面平整,重建胫骨平台后柱的稳定性,允许膝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5年1月收治23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9例,均采用小切口,术中先利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牵引和点状复位钳间接复位技术恢复膝关节的力学轴线,待恢复关节面平整后植骨,采用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进行可靠的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32个月(平均16.2个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临床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2.6周,X线片检查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膝关节屈曲125°~135°(平均128.5°)。膝关节功能采用I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对于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置入技术进行内固定,既能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又能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二期塌陷和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是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ORIF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术后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HSS评分大于等于70分组(72例)和HSS评分小于70分组(28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治疗及随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嗜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初始平台塌陷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位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胫骨平台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危险性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史、Schatzker分型、初始平台塌陷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复位、骨密度T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BMI、吸烟史、嗜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损伤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Schatzker分型、初始平台塌陷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位情况、骨密度T值是影响胫骨平台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危险性因素(P0.05)。将以上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等于60岁、有糖尿病史、Schatzker分型为Ⅳ~Ⅵ型、骨密度T值小于等于-1.0不利于胫骨平台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P0.05)。结论骨密度与胫骨平台骨折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骨密度T值小于等于-1.0不利于胫骨平台ORIF术后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 例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予双侧支撑钢板固定,软骨面下方充填植骨,合并的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同时或二期处理,术后予CPM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病例关节面得到恢复,力线恢复正常,仅1 例后期出现轻度塌陷,采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术后功能,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85.5%.结论 双侧支撑钢板固定并植骨能够牢固固定骨折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面塌陷和关节僵硬,是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的Schatzker分型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制定术前计划的指导作用,使术前计划更充分,减少术中误判。方法 2006年3月至2013年10月,对58例需要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的常规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行Schatzker分型,实验组进行改良的Schatzker分型,并分别确定手术入路、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及数量,比较两种分型对手术进路、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及数量的正确率,比较两种分型对指导治疗方案的满意度。结果根据改良的Schatzker分型,对SchatzkerⅤ型、Ⅵ型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入路选择,确定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及数量,进行术前计划和术中观察,对关节面的复位及主要问题骨的显露和直接固定的正确率为100%,而根据常规Schatzker分型,对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选择手术入路、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及数量,正确率为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改良的Schatzker分型,对需要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及数量更准确,使术前计划更充分,减少术中误判,术中证明对关节面及主要问题骨的复位更好,对主要问题骨的固定更直接,更准确。  相似文献   

12.
木筏克氏针技术在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兴州  俞伟忠  李云峰  刘延辉 《中国骨伤》2015,28(12):1083-1085
目的:总结木筏克氏针技术在塌陷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木筏克氏针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22~56岁,平均44.2岁。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4例,Ⅴ型22例,Ⅵ型5例。所有患者给予2~5根克氏针内固定。有骨缺损者给予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3个月开始部分负重,5个月完全负重。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方法,临床评分23.58±6.33,放射评分14.00±6.33.4例患者有严重骨质疏松,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关节面塌陷,5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性关节炎。结论:木筏克氏针、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可有效固定并支撑平台塌陷及小关节面碎骨块,增大支撑表面积,降低术后复位丢失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9例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L-Tcp加压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7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18~29周。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腘静脉血栓,予以抗血栓治疗后治愈;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伤口换药二期修复后治愈。末次随访膝关节活动度:伸-5°~5°,屈90°~125°,活动范围85°~130°。按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结论手术治疗SchatzkerⅣ~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应处理好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注重关节面复位质量、坚强内固定及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钢板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支架间接复位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年4月~2006年2月期间在本院应用双钢板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支架间接复位技术治疗的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34例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男22例,女12例;左侧18例,右侧16例;年龄32~67岁(平均47岁)。分型:Ⅴ型20例,Ⅵ型14例。术中先利用可调试外固定支架间接复位技术,基本恢复下肢良好的力线;胫骨平台后内侧短节段1/3管状钢板固定内侧柱,膝关节前外侧切口,用胫骨平台外侧高尔夫棒形钢板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12~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月。骨折全部愈合。按Honkonen-Jarvinen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患者的影像学、客观表现、主观感觉、日常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0%、82%、79%、73%。[结论]双钢板结合可调式外固定支架间接复位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通过间接复位,有限切开及有效内固定,能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周围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又能为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足...  相似文献   

15.
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15例SchatzkerⅤ、Ⅵ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患者经过6~38个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膝关节屈曲120°~135°。膝关节功能采用Iowa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采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注意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固定可靠及术后及时正确功能锻炼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双钢板改良切口治疗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本院共收治收治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1例,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9例,Ⅵ型12例,均采用双钢板改良切口技术进行可靠的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7~15月,平均10月随访,无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所有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3.5周,X线检查胫骨平台均为发生二期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位不良,膝关节屈曲达110°~130°(平均121.5°)。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1]:优1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对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改良切口技术进行内固定,既能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的过分破坏,又能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和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是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前方劈裂骨折线关节内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评价该入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9-10经前方劈裂骨折线关节内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2例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平台的上表面,先于胫骨关节面下约2 cm经前方骨折线横行截骨,再根据塌陷的部位在后方经关节面作一纵形截骨线。取出截骨块,经截骨窗可以很好地显露外侧胫骨平台塌陷的关节面。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9(12~24)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与CT显示骨折复位与内固定位置满意,胫骨髁部骨折复位解剖学Rasmussen评分为14~18分,平均16分。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7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91~95分,平均93.6分。结论 经前方劈裂骨折线关节内截骨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充分显露塌陷的关节面,在直视下进行精确复位固定,有效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性,术后允许患者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5例SchatzkerⅤ型(31例)和Ⅵ型(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中先透视下闭合复位或辅以小切口复位胫骨平台内外侧髁,并给予螺钉固定,再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对塌陷骨折撬拨复位人工骨填充。结果骨折解剖复位39例,近解剖复位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32例,良15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5.5%。切口并发症7例(12.7%):其中切口浅表感染2例,钉道感染5例,未发生深部感染,骨髓炎及骨不连。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11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H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因素,Spearman法分析术后膝关节功能与骨关节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体重指数、骨折Schatzker分型、术前膝关节屈伸范围、术后并发症、伸膝装置损伤、胫骨平台后倾角、骨折复位质量的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重、Schatzker分型Ⅲ~Ⅳ型、术前膝关节屈伸范围≥90°、伸膝装置损伤、胫骨平台后倾角>7°、年龄≥60岁、术后有并发症、骨折复位质量欠佳是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P<0.05)。骨关节炎发生率及WOMAC评分HSS评分≥70分患者均低于HSS评分<70分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与骨关节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 超重、Schatzker分型Ⅲ~Ⅳ型、术前膝关节屈伸范围≥90°...  相似文献   

20.
张熙明  廉凯  陈科第 《骨科》2013,4(3):132-133,136
目的探讨双钢板手术治疗SchatzkerⅤ与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手术。对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进行随访,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 50例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为17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未见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结论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固定,允许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