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孔蛋白复合体蛋白88(Nup88)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1例结直肠癌标本、18例淋巴结转移癌及84例匹配的癌旁无瘤黏膜组织中Nup8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up88 mRNA在29例结直肠癌标本及配对的癌旁2 cm组织、切缘黏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中Nup88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无瘤黏膜组织(P〈0.01);Nup88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Nup88 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无瘤黏膜和切缘黏膜(P均〈0.01)。结论 Nup88蛋白及m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hemo 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Chemo Centryx chemokine receptor,CCXCK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和C在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直肠组织中CCXCKR、VEGF-A、VEGF-C的表达情况.将5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9例)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CCXCKR、VEGF-A及VEGF-C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CCXCKR、VEGF-A及VEGF-C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CXCKR在正常直肠组织、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直肠癌组织(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CCXCKR的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而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A和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1),其中在淋巴结转移组两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VEGF-A和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3,P<0.0l),而CCXCKR与V E G F-A及V E G 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分别呈负相关(r=-0.360,P<0.05、r=-0.326,P<0.05).结论:直肠癌中CCXCKR低表达、VEGF-A与VEGF-C高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CXCKR可能对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有抑制作用,CCXCKR、VEGF-A与V E G F-C联合检测,对直肠癌预后的判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RhoGTP酶解离抑制因子2(RhoGTPase dissociation inhibitor 2,RhoGDI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RhoGDI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07月至2014年07月采取手术切除的153例结直肠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3例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标本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RhoGDI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主要在胞浆中表达;但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阳性表达(57.5% vs 0.00%)。结直肠癌组织中RhoGDI2蛋白的表达在低分化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χ2=2.090,P<0.05)。RhoGDI2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大小呈正相关,肿瘤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χ2=4.293,P<0.05),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阳性表达率增加(χ2=1.711,P<0.05),其在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5.925,P<0.05)、有远处转移者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χ2=5.519,P<0.05),并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较晚的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χ2=5.683,P<0.05)。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年龄(<60 years vs ≥60 years)(χ2=0.054,P>0.05),性别(χ2=0.037,P>0.05)无相关性。 结论RhoGDI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RhoGDI2可能在结直肠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大、小肠癌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36例小肠癌和20例癌旁正常小肠黏膜,60例结直肠癌和22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中STAT-3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评分,结合临床和病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STAT-3定位于细胞质和胞核,在大、小肠癌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P〈0.01);STAT-3表达与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STAT-3在大、小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9,P〈0.05)。结论 STAT-3在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并与其发生发展有关,可能参与了大、小肠癌恶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PINCH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配对的癌旁无瘤黏膜组织、手术近端及远端切缘正常黏膜组织中的VEGF、PINCH mRNA。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PINCH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975±0.397、0.772±0.591;癌旁无瘤黏膜组织中分别为0.351±0.255、0.494±0.327;近端切缘黏膜中分别为0.441±0.360、0.518±0.298;远端切缘黏膜中分为为0.423±0.248、0.488±0.335,P均〈0.01。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PINCH mRNA表达与组织类型有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与PINCH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31,P=0.022)。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PINCH mRNA的表达上调。VEGF和PINCH m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标本50例作为实验组,并取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组织中COX-2及MLVD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MLVD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表达、MLVD明显上调,其在结直肠癌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TS2(E-twenty six 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临床预后价值。 方法收集新鲜的结直肠癌、癌旁和相应正常组织,以及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ETS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中ETS2蛋白的表达。 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TS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01),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ETS2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TS2在52.07%(63/121)的结直肠癌中表达,而仅在13.04%(6/46)的癌旁组织中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S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MMR状态有关(P<0.05)。ETS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有关(P<0.001)。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ETS2表达(HR:0.461,95%CI:0.271~0.683,P=0.003)和浸润深度(HR:0.352,95%CI:0.113~0.769,P=0.015)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ET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都过表达,ETS2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景红  吴江 《山东医药》2003,43(34):12-14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 - 1(HIF-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6 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HIF- 1α及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 1α蛋白呈高表达 ,阳性率为 6 5 .6 % ,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 ,HIF- 1α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1) ,与 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0 .0 1) ;结直肠癌 VEGF阳性表达率为 4 9.2 % ,癌旁及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 VEGF,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 ,VEGF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 5 ) ,与 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0 .0 2 ) ,且 VEGF阳性表达与 HIF- 1α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 (P<0 .0 0 1)。结论  HIF- 1α与 VEGF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同时检测 HIF- 1α、VEGF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白兰  张锦  陈思宇 《临床肺科杂志》2024,(3):417-421+433
目的 探讨整合素β1(ITGB1)和钙激活核苷酸酶1(CANT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3cm处的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表达情况;肺癌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阳性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肺癌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肺癌组织中ITGB1、CAN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07,P<0.001)。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51.28%(40/78)。肺癌组织中ITGB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15/48,31.25%)...  相似文献   

10.
张梁  元辉雄  黄永秩 《山东医药》2012,52(37):47-4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内皮素-1(E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结直肠癌患者,取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1、EGF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T-1、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67.4%,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6.8%)(P均<0.01);ET-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GFR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ET-1和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93,P<0.01)。结论 ET-1、EGFR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i-67和pAK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结直肠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80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组)、8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癌旁组)、20例正常大肠组织(正常组)中Ki-67和pAKT的表达阳性率。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Ki-67和pAKT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Ki-67及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中Ki-67和pAKT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的阳性率(P=0.000,0.000,0.012)(P=0.000,0.011,0.024)。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变组织中Ki-67和pAK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3,P=0.009);Ⅰ+Ⅱ期患者癌组织中Ki-67和pAKT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分期(P=0.003,P=0.002);Ki-67与pAKT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20,P=0.020);Ki-67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与Ki-67表达(+)、(++)及(+++)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22,0.000);pAKT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与pAKT表达(+)、(++)及(+++)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2,0.001)。[结论]Ki-67和pAKT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上调参与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蛋白(MTSS)1及胶质瘤相关癌基因蛋白(Gli)1的表达水平,探讨MTSS1和Gli1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3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9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SS1、Gli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TSS1蛋白和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蛋白和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食管鳞癌组织中MTSS1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食管鳞癌组织中Gli1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Gli1和MTSS1蛋白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向相关(r=-0.422,P<0.05),Gli1和MTSS1 mRNA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亦呈负向相关(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辽宁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1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5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中AIM2的表达,回顾性搜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术前通过电化学发光法(ECUA)测定的血清CEA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癌组织中AIM2表达水平和血清CE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两种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AIM2、CEA水平组别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118例肿瘤组织中有42例AIM2呈高表达,有39例癌旁正常组织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295,P<0.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阳性率为44.07%(52/118)。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AIM2和血清CEA表达呈负相关(r=-0.660,P<0.001)。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癌组织AIM2表达水平的相关因素(χ2=4.847,7.794,3.961;均P<0.05);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是影响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的相关因素(χ2=17.14,5.779,5.293;均P<0.05)。K-M生存分析显示,AIM2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表达组,术前CEA阴性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阳性组,AIM2高表达联合CEA阴性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IM2低表达联合CEA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AIM2和血清CEA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关,联合分析两个指标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化簇第44号(CD44)、磷酯酶Cεl(PLCEl)、甲基化Sept9基因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在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结直肠癌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5名健康成年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基化Sept9基因、CD44、PLCEl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以上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分布特点并进行相关性检验,比较不同甲基化Sept9基因、CD44、PLCEl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甲基化Sept9基因及CD44表达阳性率、PLCEl表达阴性率、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甲基化Sept9基因、PLCEl及DNA错配修复蛋白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l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367,P=0.045;r=-0.522,P=0.008);甲基化Sept9基因与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715,P=0.026;r=0.471,P=0.032;r=0.453,P=0.010),CD44与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49,P=0.007;r=0.591,P=0.022;r=0.452,P=0.027),DNA错配修复蛋白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87,P=0.041;r=-0.551,P=0.030)。不同CD44、甲基化Sept9基因、PLCEl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的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l、DNA错配修复蛋白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呈正相关(r=0.574,P=0.041;r=0.478,P=0.037),甲基化Sept9基因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r=-0.515,P=0.034)。结论CD44、PLCEl、甲基化Sept9基因及DNA错配修复蛋白均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期相关,其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恶性程度,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基因水平诊断和治疗癌症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有效手段。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35例结直肠癌患者,以15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kp2、VEGF表达和MVD值,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kp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且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VEGF表达和MVD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9,P=0.002),且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结直肠癌Skp2表达与VEGF表达、MVD值均呈正相关(r=0.569,P=0.000;r=0.481,P=0.017)。结论:结直肠癌组织Skp2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Skp2、VEGF表达和MVD值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s1,R1)和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组织中R1和R2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4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35例癌旁组织中脂联素受体R1和R2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47),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2).R2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腺瘤组织(P=0.035),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腺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46).在3种组织中,R1与R2的表达无关联性(P>0.05).在5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均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脂联素受体在人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脂联素受体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tumor regional lymph node and metastasis)分期有关.脂联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以及与核增殖抗原(PCNA)间的关系,以探讨SDF-1/CXCR4的表达以及PCNA在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在结直肠癌组织芯片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DF-1/CXCR4和PCNA的表达水平,分析SDF-1、CXCR4和PCNA在结直肠癌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结果:SDF-1的阳性表达率为60.2%(77/128),CXCR4的阳性表达率为43.8%(56/128).结直肠癌组织SDF-1及CXCR4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1).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44.5%(57/128).SDF-1/CXCR4和PCNA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均P<0.05),SDF-1/CXCR4与PCNA之间呈正相关(r=0.084,P=0.005;r=0.087,P=0.030).结论:同时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SDF-1/CXCR4和PCNA的表达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TGF和VEGF。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TGF、VEGF阳性率分别为52.27%(23/44)、63.64%(28/44),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00%(2/20)、25.00%(5/20),两者比较,P均〈0.05。CTGF、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而与病变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TGF、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737,P=0.000)。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TGF、VEGF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在调控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组织COX-2 mRNA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在结直肠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4例结直肠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COX-2的mRNA表达.结果 24例结直肠癌中,COX-2 mRNA表达阳性者17例,癌旁和正常组织阳性者分别为9例和3例,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1);COX-2 mRNA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因此COX-2mRNA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 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3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及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并比较两者不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和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 P<0.05); 在结直肠癌中,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8.375,14.284,7.948,均P<0.05); ESA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16.918,15.195,10.395,7.681,均P<0.05); ESA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 r = 0.614,P = 0.000).结论:ESA与CD4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同步检测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