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泰丸的配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明侠  王淑美  梁生旺  许闽 《中成药》2005,27(9):i0004-i0006
交泰丸由黄连、肉桂2味中药组成,具有交心肾、安神志之功效,主要用于由胃有积热引起的心肾不交、怔仲惊悸、夜寐不安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中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等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占7%~9%[1].  相似文献   

2.
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倍恩  卢文彪  陈蔚文 《中药材》2008,31(7):1068-1071
目的:研究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系统的组方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考察盐酸小檗碱在不同辅料中的溶解度及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对肉桂油的乳化能力,确定最佳处方;以盐酸小檗碱和桂皮醛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两者在自微乳化系统中的含量。结果:交泰丸自微乳化最佳处方为OP-(1,2-丙二醇)-肉桂油-黄连生物碱,其比例为4∶8∶3∶6;形成微乳的平均粒径为15.8nm,自微乳化处方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20.0%,桂皮醛的含量≥10.0%。结论:交泰丸活性组分自微乳化系统形成的微乳粒径小,稳定性好;以盐酸小檗碱和桂皮醛为质量控制指标,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生苍术和麸炒苍术入药对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妙丸生苍术组和麸炒苍术组,每组随机分为0.5、1、6h三个时间组,空腹24h后灌胃给药并于相应时间点取心、脾、胃、肺、肝、肾、大肠和小肠,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各组织样品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组织中盐酸小檗碱的分布差异。结果: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和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各组织中的含量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在多个组织中的含量高于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中盐酸小檗碱的浓度。结论:苍术炮制对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分布产生影响,生苍术入药更利于盐酸小檗碱在各组织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共服药8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HAMD因子评分及HAMD减分率、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中医证候量表有效率的情况,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4周和治疗8周均可明显减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HAMD因子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疗效以8周最佳(P<0.05或P<0.01);HAMD因子评分中迟滞评分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治疗8周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HAMD减分率和中医证候量表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结论]交泰丸合用盐酸氟西汀可以缓解抑郁状态,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并且增强盐酸氟西汀抗抑郁的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交泰丸不同提取方式对其组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交秦丸水煎、醇提、超滤、CO2萃取不同方式提取后的组方化学成分即黄连生物碱(盐酸小檗碱)、肉桂酸、桂皮醛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四种提取方式中,肉桂酸、桂皮醛的含量:超临界CO2萃取>醇提>水煎>超滤膜提取;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超临界CO2萃取>水煎>超滤膜>醇提。结论:不同提取方式对交泰丸的化学成分的溶出量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交泰丸结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交泰丸+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交泰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为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和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泰丸结合针刺能明显提高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更好地调节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观察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1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安神补脑液对照组(12例)比较疗效,7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以观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有效率为58.3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味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白永生  袁琳  陆雄 《河南中医》2009,29(3):296-297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病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肉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与靶标mRNA表达相结合方法,探索交泰丸治疗失眠症药效物质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羟色胺1A(5-HT_(1A))受体、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多巴胺D3(DRD3)受体作为对接蛋白靶标,将其分别与交泰丸中主要黄连生物碱进行分子对接,明确各成分与靶标结合的强度;腹腔注射对氯苯丙胺酸建立小鼠失眠症模型,并分别予小檗碱(BBR)、黄连碱(COP)、巴马汀(PAL)、表小檗碱(EBBR)、药根碱(JAT)5种生物碱灌胃,连续7 d,测定小鼠脑组织5-HT_(1A)受体、GABAA受体α1亚型(Gabra1)受体和DRD3受体的m RNA表达。结果以5-HT_(1A)为分子靶标,各配体对接评分顺序为EBBR阿米替林COPBBRPALJAT;以GABAA为分子靶标,对接评分顺序为COPBBREBBRPALJAT巴比妥;以DRD3为分子靶标,对接评分顺序为BP-897EBBRPALCOPJATBBR。与模型组比较,除COP对DRD3表达上调不明显外,各给药组5-HT_(1A)、Gabra1和DRD3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原小檗碱型生物碱是交泰丸主要药效成分,其中小檗碱作用最强;交泰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5-HT_(1A)、Gabra1、DRD3等受体的表达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糖肾康丸中黄柏的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采用Gemini 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209~0.209μg(r=0.9977),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100.9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快速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中药制剂糖肾康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沈舒文运用交泰丸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明强  王文娟 《河北中医》2010,32(9):1286-1287
交泰丸源于《韩氏医通》,由黄连一钱,肉桂五分组成,黄连上清心火,肉桂下温肾阳,引火归源,交通心肾,治心火上亢,火不归源的心肾不交(心肾不互相制约)失眠、心悸不安、难以入睡等。沈教授运用交泰丸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得心应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心肾不交型失眠的发病机制和交泰丸的调控作用,该实验对失眠模型大鼠及交泰丸治疗后大鼠中枢及外周9种神经递质变化进行了考察。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 400 mg·kg~(-1)·d~(-1))复制心肾不交型失眠模型,灌胃给予交泰丸(3.3 g·kg~(-1)·d~(-1))7 d后,采用UPLC-MS/MS技术并结合PCA分析方法对大鼠血清、尿液以及脑、心、肝、肾和肾上腺等组织中9种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失眠大鼠血小板5-HT和5-HIAA比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交泰丸对其具有明显的回调作用;和正常组相比,失眠大鼠血清中变化显著的神经递质有5-HIAA,E,NE,DA,Glu,ACH,而尿液中除ACH外,其他7种神经递质变化均较为显著,交泰丸对其也有回调作用;和正常组相比,除了HVA外失眠大鼠组织中8种神经递质都发生了变化,交泰丸对组织中神经递质均有调控作用,尤其是脑、肝和肾上腺。以上结果表明,失眠不仅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发生变化,外周组织中的递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失眠是递质的系统失调,交泰丸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同时,对其他器官组织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现了交泰丸治疗失眠多靶点和系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润民  李鑫 《光明中医》2014,29(11):2289-2291
目的观察补肾安神胶囊和照海申脉穴位按压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690例,随机分成穴位按压配合中药治疗组、补肾安神胶囊组、交泰丸对照组三组。通过分析中医证候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判定治疗效果,同时观察随访复发率。结果补肾安神胶囊配合照海申脉穴位按压明显优于补肾安神胶囊组和交泰丸。结论补肾安神胶囊配合照海、申脉王不留行压穴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为治疗不寐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交泰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种类为网络节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相互作用网络,M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交泰丸中的20个化合物可作用于92个靶点发挥对3种疾病的治疗作用,HTR2A和HTR2C为交泰丸治疗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的共同靶点。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靶点主要富集在抗细胞凋亡生物过程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的靶点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治疗失眠的靶点主要富集在5-羟色胺受体,磷脂酶C激活途径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结论:交泰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为交泰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泰丸黄连肉桂水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泰丸为滋养安神名方,由黄连(A)、肉桂(B)组成,具有交通心肾的功能.目的:选择交泰丸方药(黄连、肉桂)(A、B)提取时药材的最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组合成2组(AB和A B),用水提取法提取,提取液作小檗碱、肉桂酸、总生物碱、挥发油、干浸膏量的测定及甲醇精制液的薄层色谱、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比较.结果: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A B>AB;2种组合提取液的薄层色谱无明显差异,但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有差异.结论:交泰丸方药提取时以黄连、肉桂分别提取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连药材提取物及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结果:两种提取物以等剂量灌胃后,相同时间点在组织中,大鼠体内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大于黄连药材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结论:在小肠、大肠、胃、肝、肺、脾、睾丸、心、肾、子宫、胰组织中都能检测到小檗碱,特别是胃肠道系统中的组织浓度较高,表明小檗碱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7.
交泰丸敷脐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56-257
目的探讨交泰丸敷脐与口服治疗失眠症(心肾不交型)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失眠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采用交泰丸敷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交泰丸治疗,疗程均为4星期。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星期末及停药后第1、2、4星期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4星期治疗,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得以改善,且无不良反应,停药后睡眠改善持续时间长。结论交泰丸敷脐与口服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反跳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交泰丸原方以重黄连轻肉桂的特点用于心火亢而肾水不升的心肾不交证,近现代所著方书文献也均从“心肾不交”的理论出发,探讨交泰丸的临床应用。本文基于“少火升气”的理论特点,认为交泰丸以大辛大温的肉桂配伍清热降火的黄连,具有寒热同用、少火生气、升降相应和心肾同调的组方思想。交泰丸一寒一热以达少火生气,一升一降以实现心肾同调,配伍精炼,药味少。临证掌握其组方思想和配伍特点后,无需固守原方药量配比,可以结合患者阳与气之主次轻重,灵活调整肉桂和黄连的剂量,以达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BXD)是记载于《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之一,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研究发现BXD具有保护胃肠道黏膜、抗胃肠道肿瘤、调节肠道菌群、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神经递质、抗抑郁等作用。通过对BXD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传递与溯源、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及复方配伍环境对BXD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发现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黄芩苷、甘草酸、6-姜辣素、β-谷甾醇可作为BXD的Q-marker,以此为建立BXD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全过程质量溯源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二妙丸中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及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色谱柱:Damonsi(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50∶50)(每100mL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265nm。结果:建立了HPLC测定二妙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该制剂的质量分析建立了可靠的控制方法。分析方法稳定可靠,能作为本丸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