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金银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增强免疫、降血脂、抗内毒素、利胆、保肝、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现将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银花为中医常用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金银花首见于梁.《名医别录》。1963年版中国药典将忍冬Lonicera japonica作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1977年版后各版中国药典根据临床疗效及地区习惯用药等综合考虑,选取了忍冬科植物忍冬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目的:介绍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临床、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近10年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至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三萜类、无机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肝、抗生育、止血、免疫调节、降血脂、中枢兴奋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多种感染、各种炎症、高热症、高脂血症、肿瘤放疗、化疗口干症等;金银花质量标准主要以其主要成分绿原酸为指标,检测方法多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结论:应加强金银花复方制剂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炎症参与了机体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发展,持续的炎症反应是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炎症性肠病、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寻找抗炎药物对于防治各类疾病至关重要。近年来人们愈发重视寻找毒不良反应小的天然药物,金银花和山银花作为传统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多种药理功效,在植物界中广泛分布,药用价值显著。随着金银花和山银花研究的不断推进,其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极具开发潜力。目前,有关研究多集中在金银花和山银花的抗炎作用机制上,而对其抗炎活性成分的系统总结鲜有报道。因此,该文重点对金银花和山银花二者抗炎活性成分进行了差异分析,并综述了金银花和山银花提取物及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转录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AP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NF-κB、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等炎症信号通路、增加抗氧化应激能力、增强免疫防御能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等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以期为二者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L .japonicaThunb .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 ,为中医常用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的功能。金银花首见于梁·《名医别录》(196 3年版 )将忍冬作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 ,1977年版后各版《中国药典》根据临床疗效地区习惯用药等综合考虑 ,选取了忍冬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 ,菰腺忍冬LonicerahypoiglaucaMig ,山银花LoniceraconfusaDC和毛花忍冬Lonicer…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最常见、最多发和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我国,据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胃癌的病死率在各种恶性肿瘤病死率中位于肺癌、肝癌之后排在第3位[1].胃癌病理分型系统众多,传统分型以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学特性为基础,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各异.胃癌的病理学特征与患者的生存期、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给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更加光明的前景,逐渐形成以传统病理形态学方法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特征为研究热点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与山银花化学成分及其差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与山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不同种植物来源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二者为2味药材,而其功效均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由于种种原因,二者争议很大。该文综述了金银花与山银花的药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及其差异的研究进展,在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类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上,二者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主要差异:金银花较山银花含有较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而山银花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金银花;金银花中芦丁、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含量远高于山银花;金银花中铁(Fe)与镍(Ni)含量较山银花中高,而山银花中锰(Mn)含量较金银花中高。该文最后提出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金银花与山银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中药谱动学研究方法对金银花、山银花的生物等效规律进行探索求证。方法: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对3组SD大鼠分别给予金银花提取液、山银花提取液和水2 m L,分别于给药后0.25,0.5,1,1.5,2,3,4,6,8,12,24 h后取血,通过HPLC测定血样中药物的代谢指纹图谱,运用谱动学公式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谱动学参数。结果:金银花谱动学总量零阶矩、整体药物代谢一阶矩、整体药物代谢二阶矩、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量一阶矩和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量二阶矩参数分别为1 621.014μg·min·L~(-1),12.632 min,34.717 min~2,16.088 min和16.626 min~2;山银花谱动学这些参数分别为1 769.339μg·min·L~(-1),13.308 min,38.929 min~2,16.569 min和17.391 min~2,两组数据经SPSS 17.0软件配对t检验,双侧P=0.352,说明两者的谱动学参数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金(山)银花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同步,金银花、山银花在体内代谢效应相同。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In TCM history,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nd Lonicerae Flos were used clinically as one drug, but now they are admitted as two herbal medicine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This study used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wo can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 TCM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nd Lonicerae Flos were compared in the inflamma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core targets, Gene Ontology (GO), pathway and principle chemical components by the method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Results Both herbs shared in six targets accounting for 66.7% of the entire core targets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GO terms and pathways are similar. Organic acids are dominent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Three of the compounds that bind to core targets including luteolin,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are shared in both herbs. Conclusion Due to high similarity between 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and Lonicerae Flos, we believe that they can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for the inflamm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银花和山银花的体外溶血作用,评价其潜在溶血风险。方法:以皂苷单体化合物、金银花有效部位及金银花、山银花药材等为实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类样品在不同浓度时对兔血红细胞的溶血率,绘制溶血率-质量浓度曲线。结果:忍冬苦苷A,忍冬苦苷B,灰毡毛忍冬皂苷甲,川续断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Ⅵ在质量浓度≤1.0 g·L~(-1)时均未发生溶血。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的溶血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质量浓度≤0.6 g·L~(-1)时未发生溶血;当质量浓度为0.8 g·L~(-1)时,溶血率上升至11.7%;当质量浓度为1.0 g·L~(-1)时,溶血率达到50.4%。金银花各有效部位溶血作用的相对强弱为金银花总皂苷部位总酚部位总环烯醚萜部位。其中,金银花总环烯醚萜部位在质量浓度为0.1~1.2 g·L~(-1)时未发生溶血;金银花总酚部位质量浓度1.0 g·L~(-1)时,未发生溶血。金银花总皂苷部位在质量浓度为0.6 g·L~(-1)时开始溶血,之后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其溶血率急剧增大,当质量浓度为1.2 g·L~(-1)时,溶血率55.3%。金银花野生品、栽培品与山银花的溶血率-质量浓度曲线较为相似,其溶血率急剧增大的质量浓度为2.0~4.0 g·L~(-1)。结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溶血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各种皂苷单体化合物没有溶血作用或溶血作用较弱;金银花总皂苷部位的质量浓度为0.6 g·L~(-1)(相当于生药质量浓度20 g·L~(-1))时具有较弱的溶血作用。尽管如此,中药注射液一般不会达到如此高的药物浓度。因此,含有皂苷类成分的金银花与山银花可应用于中药注射剂,其潜在的溶血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总量统计矩分析法为分析手段,以金银花与山银花为模型药物,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金银花与山银花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研究二者整体化学成分性质的异同性,旨在为阐述二者"异源同效"现象本质提供助力。方法:分别建立不同批次的金银花、山银花HPLC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法对不同批次金银花、不同批次山银花、金银花与山银花之间的统计矩参数及相似性进行评价。结果:10批金银花样品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λ_T,σ_T~2的RSD分别为27. 537%,1. 685%,8. 346%; 10批山银花样品总量统计σ珚2T矩参数的AUCT,λ_T,σ_T~2的RSD分别为14. 752%,2. 155%,2. 882%。10批金银花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 92以上,10批山银花指纹图谱均在0. 93以上。然后进行10批金银花与10批山银花指纹图谱两两比较,其相似度在0. 84以上。结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很高,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整体化学成分性质及构成比存在相似性,这便为研究二者"异质同效"现象的本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与总量统计矩法控制中药质量,阐明金银花、山银花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方法:提取不同产地金银花、山银花挥发油进行GC-MS测定,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检测范围m/z 35~650;结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05和ChemicalBook数据库定性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总量统计矩参数和挥发性成分的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结果:10批金银花、山银花各指纹图谱峰数目(RSD分别为28.5%,33.4%),总量零阶矩(RSD分别为55.5%,128.9%)和总量二阶矩(RSD分别为15.3%,21.5%)不稳定,表明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含量波动剧烈;但总量一阶矩(RSD分别为7.5%,8.8%)和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较稳定(RSD分别在8.1%~10.3%,4.2%~5.5%),表明成分整体"印迹模板"相似。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金银花、山银花这2味药材挥发油的峰数、总量一阶矩及零阶、一阶、二阶、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以超分子气析"印迹模板"理论为指导,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和总量统计矩参数联合表征中药体外成分"印迹模板",可宏观控制中药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总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对经典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进行了改良,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金银花药材的总DNA,通过紫外吸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浓度。结果: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总DNA的OD260/OD280比值在1.76-1.85之间,干药材提取率为89.8-325.4μg/g。结论: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高,符合分子生物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DNA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金银花样品进行鉴定,探讨DNA分子鉴定技术在中草药鉴别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为指标成分,利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提取金银花、山银花对照药材及河北和山东产地金银花样品DNA,检测DNA浓度和纯度,采用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的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别样品。结果:河北和山东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质量分数3.1%~3.3%,河北、山东产地金银花中木犀草苷质量分数分别为0.049%~0.050%,0.069%~0.078%,2个产地样品中均未检出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成分。采用基于PCR方法鉴定出河北和山东产地各3批样品均为金银花。结论:DNA分子鉴定技术作为含量测定常规方法的补充,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高等优点,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性状和显微鉴别及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比较忍冬属药材川银花、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异同,为这3种药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性状和显微鉴别对川银花、金银花和山银花药材的特征进行研究;采用UPLC,Waters BEH Phenyl(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40 nm;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种忍冬属药材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存在差异;U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川银花共有峰为11个,金银花共有峰为14个,山银花共有峰为8个,3种药材共有峰为8个,且种内相似度很高,种间相似度较低;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36批药材分为3类;采用主成分分析能区分3种药材。结论 性状和显微鉴别及UPLC指纹图谱均能鉴别3种忍冬属药材。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的功效,集中分布于河南、山东、广东等地。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类、黄酮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以及其他各种成分。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解热,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氧化,降低血糖,保肝,保护肺脏,神经保护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因其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药用价值高,常可与多种其他药物配伍用于多种方剂之中,临床应用广泛,社会需求量大。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到多名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从金银花中首次分离得到多种新的化学成分且对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机制进了详细研究,因此通过整理相关研究结果,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更多人认识并了解金银花的最新研究进展提供参考,也可为金银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