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2年6月于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消化科就诊后确诊为Hp感染阳性的PU患者123例作为阳性组,Hp感染阴性的PU患者115例作为阴性组,并选取同期因参与胃癌筛查项目需作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的健康个体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PGR(PGⅠ/PGⅡ)水平;比较Hp阳性组与阴性组不同溃疡类型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分析PU患者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阳性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溃疡类型PU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 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GR小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不同溃疡类型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GⅠ、PGⅡ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256、0.419,均P<0.0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PGR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患者Hp感染与胃蛋白酶指标水平变化有关,Hp感染呈阳性时胃蛋白酶指标水平随之升高。通过检测PU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可为临床诊治PU患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联合胃泌素-17 (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检查对赣南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胃部病变情况的初筛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共3 756名,根据纳排标准纳入513名,均接受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查和胃功能三项检查,对Hp、G-17、PGⅠ、PGⅡ任一指标检测异常的342例体检者行胃镜检查,确定是否存在胃部病变。分析Hp阳性与G-17、PGⅠ、PGⅡ水平的关系,分析Hp阳性、G-17、PGⅠ、PGⅡ水平与胃部疾病发生的关系及初筛价值,探讨本地区胃部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513名健康体检人群经检查,Hp感染者占41.91%,Hp阳性组G-17水平高于Hp阴性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Hp阴性组(均P0.05),Hp阳性与G-17呈正相关,与PGⅠ、PGⅡ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342例行胃镜及病理组织活检者中,101例存在胃部病变,胃部疾病组Hp阳性率、G-17水平高于非胃部疾病组,PGⅠ水平低于非胃部疾病组(均P0.05);性格温和是胃部疾病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心理压力大、吸烟、饮酒、家族胃病遗传史、饮食习惯不健康、Hp阳性、G-17水平异常、PGⅠ水平异常是胃部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17、PGⅠ单独检查对胃部病变具有一定初筛价值,G-17临界值为16.67 pmol/L,PGⅠ临界值为68.26μg/L。Hp阳性单独诊断对胃部病变初筛价值较低,但与G-17、PGⅠ联合诊断可提高胃部病变初筛准确性。结论健康体检人群采用Hp感染联合G-17、PGⅠ初筛胃部疾病具有较高价值。良好控制情绪、维持健康生活及饮食习惯、正规抗Hp治疗可防治胃部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13)C-尿素呼气试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26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85例,对照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41例。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上述方法诊断效能。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3)C-尿素呼气试验对Hp感染的诊断准确率96.83%、敏感度97.06%、特异性96.55%、阳性预测值97.06%、阴性预测值96.55%。两组患者中Hp阳性者血清PGⅠ、PGⅡ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PGⅠ/PGⅡ明显低于Hp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中Hp阳性和阴性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可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258例胃肠疾病患者,其中慢性胃炎患者112例(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消化性溃疡组)、胃癌患者48例(胃癌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p基因型并分析其在胃肠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分析Hp感染基因型与胃肠疾病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PGⅠ、PGⅡ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G-17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PGⅠ、PGⅡ、CRP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而G-17水平高于消化性溃疡组(P<0.05);消化性溃疡组Hp感染基因型cagA、iceA、baba2占比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而vacA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胃癌组vacA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而iceA占比低于慢性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胃癌预后差患者中vacA基因亚型m2占比高于慢性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P<0.05)。结论 Hp感染基因型可能影响胃肠疾病病变程度,其中Hp感染基因型vacA亚型m2可能与胃癌不良预后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胃癌高发区农村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探讨我国胃癌高发区农村成年居民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和分布规律。方法:以放射免疫学方法对赞皇县1504名30岁以上居民血清PGⅠ、PGⅡ和GAS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赞皇县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和GAS值变异范围非常大,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其中位置分别为56.30μg/L,12.50μg/L、4.6和72.00pg/ml。男性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64.90μg/L,13.80μg /L、4.85)均明显高于女性居民(49.95μg/L,11.55μg/L、4.40;P均<0.0001),而男女居民血清GAS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居民血清PGⅠ、PGⅡ水平有一定差异,但PGⅠ/PGⅡ比值差异不明显。结论:赞皇县农村成年居民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与GAS值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血清PG水平有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C13尿素呼气试验(UBT)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人群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调查8 763人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呈偏态分布,男性均高于女性,人群Hp感染率为38.23%;Hp阴性组PGⅠ、PGⅡ和PGⅠ/PGⅡ的95%分布区间分别为:男性26.2~108.5μg/L、5.1~22.9μg/L和≥3.47;女性22.3~79.1μg/L、4.6~18.8μg/L和≥3.37。>50岁组PGⅠ、PGⅡ有上升趋势,而PGⅠ/PGⅡ呈下降趋势;Hp阳性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血清PGI、PGII水平与性别、年龄及Hp感染相关,了解人群血清PG水平的分布,有助于对胃相关疾病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血清PGⅠ、PGⅡ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8例为胃癌组,另选同期住院的胃溃疡患者53例(溃疡组),3年前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11例(预后组)以及体格健康者63例(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者均进行PGⅠ、PGⅡ、MG-7Ag含量的测定,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PGⅠ为(97.63±32.58)ng/ml,溃疡组为(252.32±73.17)ng/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GⅡ为(37.92±14.12)ng/ml,溃疡组为(32.74±5.92)ng/ml,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PGⅠ、PGⅡ为(30.97±9.89)、(9.74±6.87)ng/ml,均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组为(131.24±49.87)、(24.03±14.32)ng/ml,较胃癌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诊断中,PGⅠ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为78.2%以及93.2%,MG-7Ag为58.3%及82.1%,与MG-7Ag试验相比PGⅠ优势明显。结论在胃癌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测定效果均显著于MG-7Ag。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管饲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住院高龄管饲患者共63例,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二者比值PGR(PGⅠ/PGⅡ)。分析不同置管位置、饲管留置时间、饮食状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 63例高龄管饲患者血清PGⅠ平均水平为(116.11±78.14)ng/ml,PGⅡ平均水平为(19.47±19.88)ng/ml,PGR均值为(6.79±3.19);幽门前、后喂养患者血清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饲管留置时间的患者血清PGⅠ、PG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匀浆膳、肠内营养液、清流大米汤和禁食4种不同饮食状态患者血清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萎缩性胃炎高龄管饲患者血清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饲管留置时间的延长,高龄管饲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分为溃疡出血组50例和溃疡组30例,选择3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人员血清中PINP、β-CTX含量,并对各指标与年龄、病程、临床症状、Hp感染等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出血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明显低于溃疡组和对照组(P<0.05),溃疡组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Hp阳性患者血清PINP、β-CTX含量低于Hp阴性患者(P<0.05)。结论 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PINP、β-CTX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表达与患者Hp感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88例为调查对象,同时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的检测和Hp感染的检测,并对Hp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的IgG水平与Hp感染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388例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0.15%,Hp阴性组与阳性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分别为23.25%、89.74%,Hp阳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与Hp的感染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饮食结构的调整降低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抗Hp三联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根治Hp治疗并阻断Hp的传播,以达到治愈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糖链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胃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1组,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观察并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TK1、PGⅠ、PGⅡ及CA72-4水平。结果观察组TK1、CA72-4及PGⅡ水平分别为(4.86±1.58)pmol/L、(11.23±2.78)U/mL、(23.94±6.80)ng/mL,较对照1组[分别为(2.02±0.63)pmol/L、(5.16±1.34)U/mL、(18.86±4.28)ng/mL]和对照2组[分别为(0.83±0.15)pmol/L、(2.82±0.49)U/mL、(10.67±2.27)ng/mL]高,观察组PGⅠ水平为(55.19±9.45)ng/mL,较对照1组[(68.26±12.96)ng/mL]和对照2组[(95.82±19.14)n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K1、CA72-4、PGⅠ、PGⅡ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TK1、PGⅠ、PGⅡ及CA72-4水平,能够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万佳蔚  胡仁静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08-2909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变化与消化道溃疡的关系。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无锡地区697例健康人和93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血清中PGⅠ和PGⅡ含量的测定,并计算PGⅠ/PG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中PGⅠ及PGⅡ分别为324.0及24.1μg/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综合分析,PGⅠ、PGⅡ分别取临界值178.55和14.45μg/L联合筛查时特异性较高,可达88.8%。结论血清中PGⅠ、PGⅡ含量变化对消化性溃疡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所起到的临床指导意义与价值。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2月接受常规检查的患有胃病的158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首先将胃病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浅表性胃炎患者组(34例)、胃癌患者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5例)和胃溃疡患者组(39例),并选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获得,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记为PGR,Hp-Ig G抗体的检测利用胶体金法获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胃溃疡患者组血清PGⅠ、PGⅡ升高明显,PGR显著偏低(P0.05);胃癌、萎缩性胃炎两组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PGR显著偏低,而血清PGⅡ呈显著升高(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率中胃溃疡患者组明显升高,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以通过检查及观察患者血清中PG水平的异常变化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而且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无显著相关性。根据临床研究数据可知,当数据处于PGⅠ≤70~80ng/ml,且PGR≤7.0~7.5时筛查准确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将PG检测水平、胃镜检查和病理学分析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测筛查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所起到的临床指导意义与价值。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于2013年5月—2016年2月接受常规检查的患有胃病的158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讨论分析,首先将胃病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浅表性胃炎患者组(34例)、胃癌患者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35例)和胃溃疡患者组(39例),并选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获得,计算两者比值(PGⅠ/PGⅡ)记为PGR,Hp-Ig G抗体的检测利用胶体金法获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胃溃疡患者组血清PGⅠ、PGⅡ升高明显,PGR显著偏低(P0.05);胃癌、萎缩性胃炎两组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PGR显著偏低,而血清PGⅡ呈显著升高(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阳性率中胃溃疡患者组明显升高,但与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以通过检查及观察患者血清中PG水平的异常变化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早期诊断,而且血清PG水平与Hp感染无显著相关性。根据临床研究数据可知,当数据处于PGⅠ≤70~80ng/ml,且PGR≤7.0~7.5时筛查准确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将PG检测水平、胃镜检查和病理学分析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食管癌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疗的食管癌患者19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GF-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GF-1、TGF-β1分别为(290.02±89.28)μg/L和(56.60±14.87)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cm、Ⅲ~Ⅳ期和中低分化患者血清IGF-1分别为(300.21±91.12)μg/L、(310.55±95.55)μg/L和(300.11±90.43)μg/L,明显高于肿瘤大小≤5cm、Ⅰ~Ⅱ期和高分化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TGF-β1分别为(60.95±16.04)ng/L,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临床分期Ⅰ~Ⅱ患者血清IGF-1、TGF-β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IGF-1、TGF-β1分别为(189.14±43.29)μg/L和(30.12±9.81)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TGF-β1明显升高,与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根除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黏膜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因胃黏膜病变接受ESD的Hp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Ⅰ型Hp感染90例,Ⅱ型Hp感染60例,随机分为Ⅰ型Hp感染对照组和Ⅰ型Hp感染根除组,各45例,及Ⅱ型Hp感染对照组和Ⅱ型Hp感染根除组,各30例。Ⅰ型和Ⅱ型Hp感染对照组术后予埃索美拉唑;Ⅰ型和Ⅱ型Hp感染根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比较治疗后四组Hp根除率、溃疡最大径和溃疡面积及S1期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后4周:Ⅰ型和Ⅱ型Hp感染根除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91.11%(41/45)和93.33%(28/30)高于Ⅰ型和Ⅱ型Hp感染对照组0%(P0.001);治疗后8周:Ⅰ型和Ⅱ型Hp感染根除组患者的溃疡最大径和溃疡面积分别为(3.07±0.45)mm、(2.19±0.41)mm和(77.40±8.55)mm~2、(76.57±8.43)mm~2低于Ⅰ型和Ⅱ型Hp感染对照组(P0.001);Ⅱ型Hp感染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最大径和溃疡面积分别为(6.12±0.67)mm和(143.21±15.45)mm~2低于Ⅰ型Hp感染对照组(P0.001);Ⅰ型和Ⅱ型Hp感染根除组患者的S1期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4.44%(38/45)和86.67%(26/30)均高于Ⅰ型和Ⅱ型Hp感染对照组(P0.05);Ⅱ型Hp感染对照组患者的S1期溃疡愈合率为60.00%(18/30)高于Ⅰ型Hp感染对照组(P=0.023)。结论根除Ⅰ型和Ⅱ型Hp感染均可促进ESD术后患者溃疡愈合,尤其对Ⅰ型Hp感染,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和血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变化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胃排空障碍和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Hp感染对胃排空影响不明显,但可影响GAS、SS的异常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泌素-17与胃蛋白酶原对原发性胃癌诊断效果及对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癌分期分为早期胃癌组(T1~2)112例,晚期胃癌组(T3~4)136例,并选取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体检者和胃癌患者术前血清胃泌素-17含量、胃蛋白酶原的含量;比较术后感染和非感染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含量、胃蛋白酶原的含量;确定胃泌素-17含量、胃蛋白酶原对原发性胃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统计分析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情况。结果术前早期胃癌组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分别为(12.41±5.73)pmol/L,(60.34±8.14)ng/ml,(14.28±1.93)ng/ml均低于晚期胃癌组的(19.73±8.84)pmol/L,(87.53±12.42)ng/ml,(28.76±5.41)ng/ml(P0.05)。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对胃癌的诊断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71pmol/L,67.96ng/ml,13.52ng/ml,敏感性分别为80.83%,74.41%,88.78%,特异性分别为63.90%,55.24%,84.63%,准确性分别为59.07%,63.22%,59.58%。对照组体检者及未感染患者的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均低于感染患者(P0.05);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对胃癌术后感染的诊断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86pmol/L,81.73ng/ml,22.61ng/ml,敏感性分别为84.22%,85.75%,82.11%,特异性分别为84.29%,87.74%,71.90%,准确性分别为69.77%,72.81%,67.44%。18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革兰阳性菌7株,真菌1株。结论胃泌素-17和胃蛋白酶原对原发性胃癌及胃癌术后感染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为胃癌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萎缩性胃炎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血清PGⅠ、PGⅡ、胃泌素17及Hp抗体(Hp-IgG)阳性率。结果血清CA724、PGⅠ、PGⅡ、胃泌素17及Hp-IgG阳性率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p-IgG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Hp-IgG阴性患者,血清CA724、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Hp-Ig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A724、PGⅠ、PGⅡ、胃泌素17及Hp-Ig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胃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A724、PGⅠ、PGⅡ、胃泌素17、Hp-IgG可用于胃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转归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微小RNA-204(MicroRNA-204,miR-204)、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及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或胃镜确诊的初诊胃癌患者96例作为胃癌组、胃炎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4、HSP-70及IL-2与Hp感染水平,并按照Hp感染结果、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结果将胃癌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胃癌组的血清HSP-70为(2.33±0.76)pg/ml高于对照组(1.16±0.40)pg/ml(P<0.05);胃癌组的血清miR-204(0.462±0.117)、IL-2(2.26±0.78)ng/ml低于对照组miR-204(1.330±0.205)、IL-2(3.95±0.92)ng/ml(P<0.05);Ⅰ期和Ⅱ期胃癌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低于Ⅲ期和Ⅳ期,血清miR-204、IL-2水平高于Ⅲ期和Ⅳ期(P<0.05);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的血清HSP-70水平高于阴性患者,血清miR-204、IL-2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HSP-70、miR-204、IL-2水平异常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p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