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老年患者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1例难治性创面老年患者,在创面床准备过程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术后采用二期植皮或换药等对症治疗。结果本组11例患者,9例采取植皮治疗,6例成活,3例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成活;2例采取保守治疗后转入创面上皮化期自行愈合。术后随访2~12个月,平均4.5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反复感染破溃发生。总体创面愈合率100%。结论在老年患者难治性创面的"创面床准备"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使创面上皮化,为创面自行愈合或二期植皮手术创造了条件,且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痛苦较小、安全有效、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足踝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8例足踝部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创面均伴有骨、肌腱或内固定术后外露,其中30例采用PRP凝胶辅助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凝血酶和钙激活制备成凝胶填塞或覆盖创面,每4~5 d更换一次PRP凝胶;其余28例行凡士林及无菌纱布常规换药处理。观察创面生长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培养,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PRP组创面完全愈合平均时间为(39±11)d,快于对照组的(5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技术制备的PRP浓度高,纯度好,可冻存使用,临床使用便捷;PRP凝胶可使创面肉芽组织活跃生长,可覆盖骨、肌腱、内固定物的外露,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但PRP使用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创面,创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联合双层人工真皮治疗四肢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2年10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6例、贵阳钢厂职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3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四肢肌腱外露创面患者, 其中男39例、女9例, 年龄26~58岁。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PRP组、单纯人工真皮组和PRP+人工真皮组, 每组16例。分别采用自体PRP、双层人工真皮或两者联合进行创面治疗, 并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自体刃厚头皮移植术。Ⅱ期术后7 d, 观察患者自体皮成活情况, 并计算成活率。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后3、6个月, 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瘢痕的色泽、厚度、充血情况、柔软度等进行评分, 并计算总分。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Nemenyi法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Ⅱ期术后7 d, 单纯PRP组、单纯人工真皮组和PRP+人工真皮组患者自体皮成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验证生物型无菌护创膜在供皮区创面愈合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以后可能使用该产品用于同类创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笔者医院承担本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各6例,合计12例,2017年6月-2018年1月,采用随机、阳性平行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原则,将生物无菌护创膜(试验组)或透明敷料(对照组)分别用于入组病例供皮区创面,并对试验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出评价。结果:本次试验共入组了12例患者,顺利完成了临床试验。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炎症反应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无菌护创膜与透明敷料相比,两者安全性、有效性相当,其可作为创面敷料的较为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蝎肽凝胶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清创术后的溃疡创面对溃疡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难愈性溃疡创面60例,序贯随机分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plateletrich plasma gel,PRP组)和蝎肽凝胶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scorpion peptide gel,SP组),两组病人清创处理后,采用多层次深浅注射和表面均匀涂抹PRP凝胶,随后PRP组用无菌敷料包扎,SP组用已涂抹蝎肽凝胶的无菌敷料包扎,隔日更换各组无菌敷料,每7天换PRP凝胶,3次为1疗程。观察两组病人创口细菌培养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创口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3天后,SP组病人细菌培养转阴率(84.6%)显著高于PRP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疼痛程度明显较本组前一个时间点显著减轻,治疗后第3天时SP组病人疼痛程度也明显较PRP组病人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治疗后1周、2周、3周时病人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6±13.7)%、(68.4±13.1)%和(85.7±12.1)%,PRP组分别为(45.7±12.8)%、(60.3±11.6)%和(78.8±1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组病人完全愈合时间为(28.3±7.4)天,PRP组(33.7±6.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愈合VAA评分随时间延长而评分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联合PRP能增加创面血运,加速愈合,适合于溃疡创面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49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PRP组23例,给予清创加自体PRP伤口内注射和凝胶覆盖,治疗1周即更换PRP凝胶,3次治疗为1个疗程;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换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植皮术、皮瓣转移等手术方法加速创面愈合。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治疗后获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PRP组患者在2~3次PRP治疗后,可发现创面明显缩小,坏死组织及脓苔清除,组织色泽健康,血供良好,特别是外露骨或肌腱组织被新生肉芽组织覆盖。对照组患者在3周治疗后,创面愈合较PRP组面积小,特别是伴有骨或肌腱外露创面,新生肉芽覆盖较差。结论 PRP凝胶由于具有可塑性强、能持续释放多种生长因子的特征,可以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能有效促进难愈性创面软组织缺损修复,增加局部血运,加速慢性难愈合伤口愈合。并且与传统负压引流系统相比,在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上,PRP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护创材料(VSD)联合全厚皮片在肢体溃疡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我科48例肢体部位皮肤软组织溃疡的患者,清创术后应用VSD培养肉芽,待创面肉芽丰满后行负压护创材料联合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清创加VSD术后,深部组织的感染得到控制,外露的肌腱和骨质也被肉芽组织所覆盖。行植皮加VSD术后,其中37例无感染及窦道形成,移植皮片存活完整,溃疡创面于1.5个月内修复愈合。11例患者术后疗效欠佳,治愈时间超过1.5个月。术后随访3~10个月,45例患者对受累肢体的形态外观和功能恢复感到满意,满意率达94%。结论:在创面修复的治疗中,彻底清创后使用一次性负压护创材料能够帮助创面培养肉芽、促进皮片成活,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7月,应用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缺损创面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55岁.重物砸伤9例,交通伤2例.其中单纯足背远端皮肤缺损、肌腱外露4例;第1跖骨头及其邻近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6例;第3、4足趾毁损、足背远端皮肤缺损并骨外露l例.缺损范围为3 cm ×3 cm~7 cm × 5 cm.术中切取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 cm×4 cm~8 cm ×6 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均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10例植皮成活,切口I期愈合;1例植皮部分坏死,经外踝上皮瓣修复后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 结论 远端蒂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在巨大皮肤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笔者科室住院治疗的巨大皮肤脓肿患者10例,创面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促进创面及创周腔隙愈合,待创面明显改善后植皮封闭创面。结果:10例患者经过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后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植皮后皮片成活良好。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巨大脓肿清创后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和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1月67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37例,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均给予手术彻底清创,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行自体PRP创口内注射。结果:观察组患者VAS和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疗效确切,大幅度缩短了恢复疗程,降低了手术创伤,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降低了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手部大创面的新方法,即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疗法,并评估其在手部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2例手部大创面患者采用PRP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创面愈合率100%。结论 采用PRP治疗手部大创面,相较于皮瓣治疗,具有外观不臃肿、无瘢痕、费用低,且无需植皮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修复肌腱外露创面的可行性。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肌腱外露创面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9~43岁,平均34.6岁;病程2~6个月;交通事故伤7例,机器皮带绞伤3例;其中小腿及足部创面8例,手背创面2例。对于这些创面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进行修复,观察移植皮肤成活情况、外形、质地、感觉、伤口愈合情况。结果:10例中8例Ⅰ期植皮全部成活,2例部分植皮坏死,换药后痊愈。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形成诱导膜后植皮可有效修复肌腱外露创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填充治疗下肢创伤手术后遗留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17-11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填充治疗的7例下肢创伤手术后遗留的骨外露创面,于患者肘正中静脉采血制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将所制备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填充至创腔内。结果本组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胶填充治疗1~3次。术后随访1~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未出现感染。1例左足踝部位治疗区域与周围皮肤色差明显,其余患者创区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别。创面愈合后皮肤质地柔软,皮温觉、触觉、痛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2个月踝关节无异常,左小腿下段无压痛。结论采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填充治疗下肢创伤手术后遗留的骨外露创面效果满意,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过程简单,降低了外源混入后的感染风险及免疫反应风险,大量的生长因子可加快组织再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富血小板血浆(PRP)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现已被广泛用来修复骨与软组织损伤,包括创面,骨缺损,骨关节炎,肌腱病等等。PRP在贫血供组织如肌腱、软骨的修复方面,目前存在争议较多。本文就PRP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争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疗效以及愈后美学情况。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36例重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者伴有骨外露患者,共40个创面。男20例,女16例;年龄5~66岁,平均36.2岁。19例为交通事故伤,17例为工业机器伤。采用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36例患者的40个创面,观察治疗后伤口变化情况以及首次彻底清创后创面和3个月随访时创面体积并计算伤后3个月后创面愈合率情况。结果: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创面后,观察的40个创面中有3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且完全愈合,其余2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治疗前测量创面体积为(19.8±5.6)ml,治疗后3个月时创面体积为(2.5±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5%。结论: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可加速创面愈合且修复后创面外形更加饱满、线性更加流畅,符合现代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大面积创面的术式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7月,采用不带皮肤的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背部大面积创面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7~59岁.碾挫撕脱伤9例,热压伤3例,深度烧伤2例.创面均位于足背,均伴有肌腱外露或断裂,骨外露4例,跖骨、舟骨及骰骨骨皮质坏死2例.创面范围为10 cm×6 ccm~20 cm×10 cm.损伤至手术时间1~21 d,平均5.8 d.术中切取筋膜瓣11 cm×8 cm~23 cm×11 cm.供区直接缝合关闭. 结果 供区均I期愈合.11例创面I期愈合,筋膜瓣成活;2例筋膜瓣远端断层植皮成活不良,经补充植皮愈合;余1例因局部感染严重和骨外露,筋膜瓣远端1/3坏死,经换药补充植皮后愈合.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2年.供区均无明显瘢痕、凹陷、肌皮粘连.蒂部稍有隆起,小腿轮廓良好,足部功能活动良好,其中2例行蒂部修整.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能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量,可修复足背较大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手足部皮肤缺损伴肌腱、骨外露患者采用清创人工真皮覆盖治疗,3周后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除1例边缘坏死经局部换药愈合外,13例植皮全部成活。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创面愈合外观满意,局部无明显疼痛和增生性瘢痕,移植皮肤柔软,有弹性,色素沉着不明显。结论人工真皮联合二期植皮是修复手足部肌腱和骨外露创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外伤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五七分院骨科治疗15例外伤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纳入标准为经正规治疗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有骨骼、肌腱、深筋膜或接骨板外露的外伤所致的慢性创面,排除癌性创面和非外伤性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清创、换药、负压封闭引流(VSD)等治疗后,仍无明显愈合趋势,创面面积平均(15.0±2.4)cm2,使用自体PRP凝胶进行治疗使创面缩小至1 cm2以内,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5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局部皮温,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经1~3次PRP治疗后,创面均获得上皮化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3.6)d。治疗前后体温(t=0.878,P0.05)、WBC(t=0.734,P0.05)、CRP(t=0.284,P0.05)、ESR(t=0.416,P0.05)、VAS疼痛评分(t=1.506,P0.05)、局部皮温(t=0.57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清创、换药、VSD等方法治疗后仍不能愈合的合并深部组织外露的外伤性难愈性创面,PRP治疗能获得创面的上皮化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显微外科领域内应用效果. 方法 对不能一期闭合的离断伤创面24例和骨外露或者肌腱外露创面46例,行VSD后再行组织移植修复术;对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创面12例,以VSD覆盖植皮表面. 结果 7~10 d去除VSD,24例再植术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生长良好,肢体血供未受影响;46例骨外露或者肌腱外露创面未见或少见脓性分泌物,二期移植的组织瓣或皮肤均成活;12例肌瓣表面游离植皮者,肌瓣和植皮均成活. 结论 VSD能预防和控制感染,提高组织瓣或植皮的成活率.用于治疗不能一期闭合的离断伤创面,骨外露或者肌腱外露创面以及肌瓣上游离植皮创面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植皮治疗老年慢性难愈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9月-2022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面修复外科对20例下肢伴有骨骼或肌腱外露的慢性难愈创面的老年患者应用Masquelet技术,在治疗患者基础疾病的同时,经过多次清创后携抗生素骨水泥封闭创面,在创面诱导膜充分形成后,应用游离植皮覆盖四肢难愈创面。创面缺损面积4.5 cm×3.0 cm~15.0 cm×6.0 cm,所有软组织缺损创面均伴有肌腱或者骨外露。术后定期来院门诊复诊, 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随访,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取皮区有无相关并发症。采用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评价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0例术后均定期随访, 时间3~12个月, 平均7.6个月。第一阶段手术进行创面膜诱导1~4次, 平均(1.3±0.7)次,第二阶段在创面诱导膜上进行游离植皮, 20例植皮全部成活, 无坏死和感染发生;植皮区皮肤外观及质地满意, 术后LEFS评分为(69.83±10.82)分。结论 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植皮治疗老年难愈性创面, 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