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回顾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的研究历史,笔者系统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报道,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已有的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遗传多样性几个方面,其中化学成分对比研究占主导地位,并以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比研究居多,而药效作用研究最为薄弱。受取样数量、样品产地、生长年限、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中药材的野生与栽培品品质差异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多数野生中药材品质优于栽培品,两者性状差异较大,且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与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尤以栽培后初生代谢产物占比显著增加最为明显。栽培中药材品质与栽培模式相关,其中野生抚育、仿野生种植、生态种植等模式生产的中药材与野生品品质接近。基于分析结果,建议在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对比研究中明确栽培品的栽培方式与栽培年限,利用性状、显微结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差异成分定量分析、生物效价等技术手段综合评价野生与栽培中药材品质差异,加强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初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差异所致的药效变化研究,从而引导中药材高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2.
霍山石斛种植模式比较及拟境栽培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山石斛为兰科石斛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为安徽霍山特产药材,其野生资源极为稀缺.目前已通过组织培养和人工栽培技术使得这一物种得到了极大的保护,也促使霍山石斛产业化变为可能.霍山石斛主要栽培模式有3种:设施栽培、林下栽培和拟境栽培.该文首先对霍山石斛的3种栽培模式及技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拟境栽培霍山石斛的生态环境更接近...  相似文献   

3.
孟祥才  于鹏程  何录文  关瑜 《中草药》2022,53(16):5235-5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药材基原种类混杂、产地多、以野生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药材来源由野生转为栽培、品质下降、产区变化明显。中药资源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增加、对中药知识认识增强和快速发展交通条件是中药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未来中药资源以栽培为主,优质药材是中药资源发展的基本方向。围绕药材质量形成的因素,通过明确具体的基原、具体的生态型,进一步通过目标育种优化种质,实现品种精准化;通过优化产地,实现产地集中化;通过适当生物调控,再现植物野生状态下的次生代谢或增强次生代谢,实现生产技术独特化,从而大幅度提高栽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策略及道地药材“拟境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药用植物和藻菌类中药材为主,统计分析其生活型、生境及面临的环境胁迫。①发现自然情况下,只有0.94%的药用植物以大田栽培为主。药用植物最常见的生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生境为林缘/林下的药用植物,约有42.53%;另一大类为自然生境在路旁、山坡地、荒地/沙地的药用植物,约有43.78%。前者主要面临的环境胁迫为弱光、病虫害等;后者主要面临的环境胁迫为干旱、强光、紫外辐射、高温、低温(昼夜或年温差大)、养分缺乏、虫害等。②在分析药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策略的基础上,指出合成和积累次生代谢产物是药用植物最重要的环境胁迫防御策略。药用植物在长期适应特定胁迫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异,成为其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③认为道地药材"拟境栽培"在平衡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保障中药材质量方面的优势明显,提出在没有更多研究实践及特殊生产目的的前提下,道地药材"拟境栽培"可作为中药材高产优质生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金钗石斛是我国珍稀名贵中药,富含生物碱。石斛碱是金钗石斛的特征性生物碱成分,用于评价金钗石斛药材的品质。文章通过系统查阅有关书籍、期刊、数据库等资料,列举了近五年金钗石斛生物碱最新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提取技术,列出了金钗石斛倍半萜生物碱的化学结构,重点阐述了金钗石斛生物碱的保护神经、肝脏、心肌,降血糖、抗白内障和抗癌的临床前药理作用及机制,简述了金钗石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钗石斛组培品与野生品的形态组织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为兰科石斛属植物,是我国常用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显著的养阴益精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石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疏通血管,抗癌,抗衰老及治疗白内障等作用[1] 。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及长期的过度采集,加上其生长繁殖极为缓慢,石斛的野生资源日趋稀少,现已濒于绝灭[2 ] 。为了解决石斛的种苗,品质复壮问题,同时促进石斛的药材生产并保护种质资源,本课题组以组织培养方法对金钗石斛....  相似文献   

7.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I,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之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新药原料[1-3],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金钗石斛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力低,生长缓慢以及长期已往的掠夺性采挖,野生生长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致使金钗石斛野生资源日益枯竭[4,5]。进行人工种苗繁育、扩大种源及栽培对保护该濒危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1无性繁殖1.1分株繁殖金钗石斛在每年的2-4月份都会从1-2年生的假鳞茎基部抽发笋芽,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宜在秋末金钗石斛已停止生长,枝茎坚实饱满…  相似文献   

8.
组培苗栽培金钗石斛野生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组织培养试管苗栽培的金钗石斛与野外采集的金钗石斛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植物形态相似、药材性状、组织结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认为二者药材品质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 :对我国云南、四川等地采集的野生铁皮石斛Dendrobiumcandidum和金钗石斛D .nobile根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测定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 ;所获得真菌分别与铁皮石斛种子、铁皮石斛及金钗石斛无菌苗共培养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分离获得内生真菌 2 5种 ,主要属于担子菌Basidiomy cotina和半知菌Deuteromycotina;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其中 5种真菌可促进铁皮石斛种子萌发 ;7种真菌可与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幼苗形成共生关系 ,但仅有 3种真菌对幼菌有促生作用。结论 :分离和筛选促进石斛生长发育的适宜菌根真菌 ,是菌根技术应用于石斛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与植物之间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功能。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多样性、促生作用、诱导子效应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进展,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综述了生态种植对次生代谢的影响,指出生态种植能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尤其是具有防御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可能的机制。然后从开展病虫害草生物防控、促进有益微生物积累、优化混合种植、调控免耕及秸秆覆盖等角度总结了中药材生态种植中次生代谢的诱导和利用。文章指出高度关注次生代谢是中药生态农业最重要的特征,生态种植能促进中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即提升中药材品质)、有利于病虫草害的防控等,对于生态种植能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其影响和机制还亟待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上开展广泛验证和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中药材野生抚育是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药材生产方式。作者结合研究现状探讨了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概念、特征。中药材野生抚育的基本方式有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野生栽培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 ,是中药资源学、生态学、药用植物栽培学、道地药材学等学科的交叉。中药材野生抚育实现了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以应用于生长条件要求苛刻或家种后质量改变较大等类型药材。文中最后简要分析了几个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成功典范 ,并指出中药材野生抚育开辟了中药材生产的生态产业模式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需要更多企业介入 ,需要国家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3.
野生中药材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由此也导致了很多药材质量下降,中药材质量形成机制是中药资源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药材化学成分复杂,很多次生代谢成分以苷和苷元形式同时存在,而二者活性差异很大。文章对糖苷酶的生态作用以及该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优质中药材研究和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确保中药材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出膏率是中药材及饮片经提取后获得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中药提取物主要由药材中的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量及加工提取过程中不同成分的提出量是影响出膏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基原、产地、生长模式、药用部位、采收期、种植年限、规格等,饮片炮制加工、提取加工方式)进行系统总结,全面分析不同化学成分(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积累规律和物质提取规律,探讨药材及饮片出膏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常的形成机制,以期为中成药的高质量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探讨矿质元素含量和氮同位素比值对金钗石斛栽培模式判别的可行性,以期为金钗石斛栽培模式的判别提供理论支撑。测定大棚栽培、附树栽培、附石栽培3种栽培方式下金钗石斛及其栽培基质样品中11种矿质元素氮(N)、钾(K)、钙(Ca)、磷(P)、镁(Mg)、钠(Na)、铁(Fe)、铜(Cu)、锌(Zn)、锰(Mn)、硼(B)含量和氮同位素比值。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对不同栽培类型样品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除Zn元素外,氮同位素比值与其余元素含量在不同栽培类型金钗石斛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中的氮同位素比值、矿质元素含量及药效成分含量与对应栽培基质中的氮同位素比值和矿质元素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主成分分析可初步对金钗石斛样品归类,但部分样品存在交叉现象。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δ15N、K、Cu、P、Na、Ca等6个指标可用于建立金钗石斛栽培方式的判别模型,经回代检验、交叉检验及外部验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为100%。因此,氮同位素比值和矿质元素指纹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有效判别金钗石斛的栽培类型,研究结果为金钗石斛的栽...  相似文献   

16.
孟祥才  邓代千  杜虹韦  关瑜 《中草药》2023,54(3):939-947
中药材来源由野生转为栽培是导致药材质量降低主要原因,阐明高品质道地药材及质量形成的科学内涵可为优质药材生产指明方向。动植物的基本代谢是相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作用与药材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生物学本质是一致的,在逆境胁迫状态下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药材质量最佳。围绕种质、环境和生产加工3方面,从生物进化和生理生态学角度,指出同物种的遗传物质的差异也较大,优质道地药材是以特化的种质为前提,种质是决定药材质量的生物学基础;环境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基本条件,逆境通过活性氧操控次生代谢,增加次生代谢含量和高活性成分比例,从而提高药材质量;加工过程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和完整的次生代谢系统,在干燥过程中对新鲜药材部位实施逆境胁迫,短时间内提高次生代谢含量。高品质道地药材不仅主要成分含量较高,而且高活性成分含量也较高,从而保证了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在种植、采收、贮存及加工各个环节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产生一系列有毒次生代谢产物(真菌毒素),直接影响药材质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还会严重威胁人体生命健康。针对中药材中潜在的多种真菌毒素,建立高效的净化富集与灵敏、专属的检测方法,对提升中药质量标准、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重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中药材中真菌毒素检测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关键检测技术及降解脱毒方法进行综述,并展望中药材真菌毒素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杯鞘石斛组培苗接种菌根真菌和细菌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蕊  施亚琴  林先贵  张宁  汤卫国 《中草药》2005,36(11):1718-1720
石斛属Dendrobium Sw.中的许多种是名贵的中药材,以新鲜和干燥的茎入药,具有强阴益精、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健身延年的功效,被誉为“中华九仙草”之首。由于长期采挖,近年来石斛自然资源接近枯竭,因此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1]。许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开展了石斛组培及集约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但是采用组培方法繁殖,试管苗出瓶后存活率低,在栽培条件下生长缓慢[2],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石斛属兰科植物,与兰科菌根真菌形成典型的共生关系[3],真菌菌丝可以侵入到根系细胞内,将获得的碳水化合物和氮磷等营养物…  相似文献   

20.
道地药材一直是中药材的"品质标杆",地位不可撼动。道地药材的品质形成从分子层面的基因遗传到最终产物的代谢表型都有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至今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不断丰富的组学技术在揭秘复杂生物系统如何运作上功不可没,也同样适用于道地药材复杂的品质形成机制探索。为了缓解道地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科学地指导优质品种的移栽,该文综述了组学在解读道地药材从基因到表型的变化过程、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和品质评价的新方法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医药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