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发现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癌栓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中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典型增强模式判断癌栓是否合并血栓,并最终取得术后病理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60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联合下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术。根据病理结果,下腔静脉癌栓合并血栓者10例(16.7%),其中术前超声造影漏诊2例,另有2例癌栓头部坏死组织被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误诊为血栓。术前与术中超声造影评估癌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6.0%、93.3%、80.0%、96.0%和100.0%、96.0%、96.7%、83.3%、100.0%。 结论术前及术中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癌栓是否合并血栓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评价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血流灌注的变化。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大鼠双后肢肌肉注射50%甘油生理盐水10 ml/kg,对照组大鼠双后肢肌肉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kg。于注射后0.5 h、2 h、6 h、12 h和24 h五个时间点每组取6只大鼠行超声造影检查,获取肾皮质和髓质时间-强度曲线及相关定量参数[上升斜率(AS)、曲线下面积(AUC)、下降斜率(DS)、降半时间(DT/2)、峰值强度(PI)],分析不同时间点肾超声造影特征。超声检查结束后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肌酸激酶水平,肾组织固定后制备病理切片观察。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模型组和对照组间超声造影相关定量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组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0.5 h、2 h、6 h和12 h的血清肌酸激酶、尿素氮、肌酐及2 h、6 h血清胱抑素C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肌酸激酶:Z=-2.242,P=0.025;Z=-2.882,P=0.004;Z=-2.882,P=0.004;Z=-2.562,P=0.010;尿素氮:t=4.288,P=0.002;t=4.450,P=0.001;t=10.812,P<0.001;t=5.260,P<0.001;肌酐:t=6.327,P=0.001;t=10.577,P<0.001;t=2.612,P=0.035;t=4.694,P=0.001;胱抑素C:t=3.460,P=0.009;t=2.391,P=0.038);模型组0.5 h的皮质AUC明显升高[(2636.84±150.99)dB·s vs(2308.20±210.50)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7,P=0.011),2 h、6 h和12 h的皮质DS及6 h、12 h和24 h的皮质AS显著减小[DS:(0.16±0.05)dB/s vs(0.23±0.03)dB/s,(0.16±0.03)dB/s vs(0.23±0.04)dB/s,(0.16±0.05)dB/s vs(0.23±0.03)dB/s;AS:(0.54±0.22)dB/s vs(0.84±0.15)dB/s,(0.58±0.21)dB/s vs(0.86±0.20)dB/s,(0.67±0.20)dB/s vs(0.96±0.13)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42、-3.542、-3.226、-2.733、-2.318、-2.809,P=0.007、0.005、0.009、0.021、0.043、0.019),12 h的皮质DT/2明显增加[(55.78±12.28)s vs(40.09±6.29)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9,P=0.019);0.5 h、2 h、6 h和12 h的髓质AUC明显升高[(2382.40±189.84)dB·s vs(1910.82±140.13)dB·s,(2637.35±258.55)dB·s vs(1999.88±409.52)dB·s,(2424.63±409.39)dB·s vs(1910.47±263.59)dB·s,(2353.54±348.2)dB·s vs(1958.43±95.37)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5、3.217、2.669、3.014,P=0.001、0.009、0.024、0.013),2 h和6 h的髓质DS及AS显著减小[DS:0.13(0.07,0.15)dB/s vs 0.22(0.19,0.24)dB/s,0.13(0.11,0.16)dB/s vs 0.21(0.20,0.23)dB/s;AS:(0.44±0.22)dB/s vs(0.77±0.14)dB/s,(0.41±0.21)dB/s vs(0.80±0.10)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92、-2.585,P=0.004、0.010;t=-3.063、-4.042,P=0.015、0.005),2 h、6 h和12 h的髓质DT/2明显增加[(61.44±15.52)s vs(38.88±8.80)s,(54.60±12.47)s vs(37.59±8.71)s,(56.08±14.57)s vs(38.42±6.0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5、2.724、3.003,P=0.011、0.021、0.013)。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均正常;模型组肾小球结构未见明显改变,部分肾小管刷状缘脱落,上皮细胞扁平化,0.5 h开始肾小管管腔扩张明显,以远曲小管为主,2 h开始出现肾小管管型,并且随着建模时间的增加,肾小管损伤逐渐加重,24 h最严重。 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敏感地反映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大鼠肾血流灌注的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衰减参数技术(UGAP)在鉴别诊断肾占位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因肾占位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42例,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及UGAP值测量,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3例与恶性组29例。单因素对比分析2组之间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UGAP参数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绘制UGAP值诊断肾恶性占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常规超声参数中肾占位病变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恶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匀/不均匀:6/23 vs 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肾占位最大径、回声、边界、形态、血流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恶性组超声造影参数中肾占位早于肾皮质开始增强(27/29 vs 6/13)、高增强(27/29 vs 8/13)、环状增强(25/29 vs 6/13)、无灌注区(24/29 vs 5/13)比例高,UGAP值低[(0.45±0.13)vs(0.64±0.1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06、6.439、5.521、8.241、t=3.807,P=0.010、0.037、0.019、0.004、<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UGAP值(OR=0.260,P=0.017,95%CI:0.086~0.788)及肾占位早于肾皮质增强(OR=0.029,P=0.032,95%CI:0.001~0.728)为恶性肾占位的独立危险因素,以0.545作为UGAP诊断的截断值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41%、69.23%、71.43%、84.00%、52.94%、0.801。 结论UGAP技术在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分析兔脑死亡状态下肝微血流灌注定量参数,探讨评估脑死亡供肝的新方法。 方法制备兔脑死亡组(15只)和对照组(5只)模型并维持状态达8 h,对脑死亡组和对照组于模型制备完成后0 h、4 h、8 h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和微血流灌注定量分析,定量参数包括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采用t检验比较脑死亡组与对照组0 h、4 h、8 h肝超声造影定量参数AUC、Peak、Tp及MTT的差异,同时进行肝功能和病理检查。 结果脑死亡状态下,13只兔(13/15,86.7%)AUC值呈逐渐下降趋势,15只(15/15,100%)兔的Peak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建模后0 h脑死亡组Peak值高于对照组[(66.1±9.1)% vs (54.9±7.3)%],建模后8 h脑死亡组Peak值低于对照组[(44.9±10.3)% vs (68.5±2.9)%],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76,P=0.032;t=-10.395,P=0.001);建模后4 h,脑死亡组和对照组的Pea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8 h,脑死亡组AUC值小于对照组[(2591.7±732.7)%s vs(4520.0±182.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62,P=0.001);建模后0 h、4 h,脑死亡组和对照组的AU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建模后0 h、4 h、8 h,脑死亡组和对照组Tp值和MT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兔脑死亡状态下肝微血流灌注量下降,超声造影可作为评估脑死亡供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111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5,慢性阑尾炎33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2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宽度、管壁厚度,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超声表现差异,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111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的患者中,90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08%(90/1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33%(5/6)、91.11%(41/45)、93.33%(14/15)、60.61%(20/33)、83.33%(10/12)。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阑尾宽度均大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9 ± 4.48) mm vs(7.60 ± 1.52) mm,χ2=4.211,P=0.024;(13.79 ± 4.48) mm vs(9.35 ± 5.01) mm,χ2=4.071,P=0.0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管壁厚度均大于慢性阑尾炎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9 ± 1.42) mm vs(3.37 ± 0.93) mm,χ2=3.931,P=0.043;(4.81 ± 1.57) mm vs(3.37 ± 0.93) mm,χ2=4.274,P=0.021]。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在管腔内粪石、淋巴结肿大和合并包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管壁层次不清及管腔扩张两方面,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管壁层次不清:91.11%(41/45) vs 54.55%(18/33),P=0.003;93.33%(14/15) vs 54.55%(18/33),P=0.045。管腔扩张:64.44%(29/45) vs 27.27%(9/33),P=0.007;80.00%(12/15) vs 27.27%(9/33),P=0.007];在合并阑尾区积液方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8/15)vs 6.06%(2/33),P=0.006]。 结论超声检查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测量阑尾宽度、管壁厚度及对管壁层次、管腔扩张程度及阑尾区有无积液等特征的观察对鉴别诊断慢性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有一定的价值;阑尾宽度对鉴别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意义。超声检查对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评估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KI)大鼠肾血流灌注及其参数对大鼠炎症反应的监测价值。 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32只,平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大鼠,对照组仅开腹游离盲肠末端,不结扎穿孔,直接还纳关闭腹腔。于术后12 h、24 h两个时间点每组取8只大鼠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选取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下腔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Ure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留取肾标本进行病理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统计不同时间点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斜率(AS)、峰值强度(PI)、降半时间(DT/2)、下降斜率(DS)、曲线下面积(AUC)]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1)模型组肾功能指标Scr、Urea、炎症因子指标IL-6、TNF-α、IL-10于两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造影剂团注后2~4 s,肾血管快速增强,随后皮质、髓质依次显影,髓质、皮质依次消退。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2 h肾皮质TTP增加[(10.47±1.25)s vs(8.30±1.53)s],DS、PI减小[(-0.13±0.02)dB/s vs(-0.17±0.04)dB/s;(23.90±1.36)dB vs(27.26±1.88)dB],髓质TTP、DT/2增加[(11.66±1.99)s vs(9.00±1.28)s;(62.49±4.56)s vs(52.15±7.70)s],DS减小[(-0.13±0.02)dB/s vs(-0.17±0.03)dB/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5、-3.121、4.102、-3.180、-3.268,-2.915,P=0.008、0.008、0.001、0.007、0.007、0.011),模型组24 h肾皮质AS、DS增加[(0.99±0.17)dB/s vs(0.61±0.19)dB/s;(-0.23±0.03)dB/s vs(-0.15±0.04)dB/s],DT/2、AUC减小[(42.41±3.03)s vs(61.07±6.52)s;(2477.89±113.37)dB·s vs(3024.93±253.81)dB·s],髓质AS、DS、AT增加[(1.00±0.27)dB/s vs(0.66±0.17)dB/s;(-0.23±0.06)dB/s vs(-0.15±0.04)dB/s;(4.30±0.34)s vs(3.77±0.29)s],DT/2、AUC减小[(42.73±7.02)s vs(59.64±9.23)s;(2335.75±189.77)dB·s vs(2689.72±285.45)d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2、5.138、7.344、5.566、-3.061、3.108、-3.349、4.124、2.921,P=0.001、<0.001、<0.001、<0.001、=0.008、=0.008、=0.005、=0.001、=0.011)。(3)肾皮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I、AUC与血清IL-6、TNF-α、IL-10呈显著相关(r=-0.562、-0.398、-0.512;-0.540、-0.638、-0.430,P均<0.05)。(4)肾病理切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出现肾小管轮廓不清、扩张、刷状缘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化、脱落表现,24 h模型组部分肾小管管型形成;对照组大鼠病理表现正常。 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大鼠肾血流灌注过程,定量评价血流灌注水平,初步监测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M)联合重症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深圳大学总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ARDS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指导液体管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NICOM联合重症超声评估指导液体管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呋塞米、液体入量、液体出量以及治疗7 d后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pH值、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B线计数、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碳酸氢盐、血糖水平及预后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呋塞米[(47.0 ±3.5)mg / d vs.(21.6 ± 2.3)mg / d,t = 48.035,P < 0.001]、液体出量[(3 332 ± 106)mL / d vs.(2 862 ± 100)mL / d,t = 25.485,P < 0.001]、氧合指数[(327.3 ± 3.5)mmHg vs.(203.4 ± 2.6)mmHg,t = 225.002,P < 0.001]、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7 ± 22)% vs.(67 ± 19)%,t = 2.847,P = 0.005]、血红蛋白[(91.0 ±1.8)g / L vs.(87.0 ± 1.8)g / L,t = 12.369,P < 0.001]、28 d内脱离呼吸机时间[(15.1 ± 0.5)d vs.(11.5 ± 0.6)d,t = 36.634,P < 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液体入量[(3 162 ± 90)mL / d vs.(3 837 ±120)mL / d,t = 35.693,P < 0.001]、肺损伤评分[(2.79 ± 0.30)分vs.(4.70 ± 0.20)分,t = 41.912,P < 0.001]、B线计数[(9 ± 4)个vs.(12 ± 4)个,t = 4.458,P < 0.001]、血糖[(7.9 ± 0.3)mmol / L vs.(8.0 ± 0.4)mmol / L,t = 2.758,P = 0.007]及ICU住院时间[(17.5 ± 1.8)d vs.(21.7 ± 2.3)d,t = 11.435,P < 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28 d病死率[27.0%(17 / 63) vs. 17.5%(11 / 63)]和28 d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41.3%(26 / 63) vs. 44.4%(28 / 6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653、0.130,P = 0.199、0.719)。 结论通过NICOM联合重症超声对ARDS患者的容量进行管理,可以改善ARDS患者肺部氧合情况,减少液体入量,明显缩短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并不增加器官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膈肌增厚分数(DTF)在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间台州市立医院和浙江医院ICU计划拔管的机械通气患者52例,根据拔管结局,将52例患者分为拔管成功组(38例)和拔管失败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主呼吸试验(SBT)结束时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浅快呼吸指数(RSBI)、氧合指数以及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呼气末膈肌厚度和DTF等膈肌超声相关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拔管成功的最佳阈值。 结果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SBT前机械通气时间[12(7,14)d vs. 16(11,17)d]、住ICU时间[14(8,17)d vs. 22(16,28)d]及住院时间[20(11,26)d vs. 34(26,4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2.109、2.881、3.459,P = 0.035、0.004、0.001)。SBT结束时,拔管成功组与拔管失败组患者呼吸频率[(19 ± 4)次/min vs.(22 ± 4)次/min]、潮气量[(360 ± 97)mL vs.(285 ± 87)mL]、RSBI [(61 ± 22)次·min-1·L-1 vs.(86 ± 33)次·min-1·L-1]、膈肌位移[(15 ± 4)mm vs.(11 ± 3)mm]、吸气末膈肌厚度[(2.4 ± 0.6)mm vs.(1.8 ± 0.7)mm]及DTF [(40 ± 9)% vs.(26 ± 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272、2.558、3.154、3.610、2.406、5.180,P = 0.027、0.014、0.003、0.001、0.020、< 0.001)。将SBT前机械通气时间,SBT结束时呼吸频率、潮气量、RSBI、膈肌位移、吸气末膈肌厚度及DTF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DTF是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比值比(OR)= 1.473,95%置信区间(CI)(1.054,2.058),P = 0.023]。以> 30.8%为阈值,DTF预测拔管成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03 [95%CI(0.760,1.000),P < 0.001]。 结论对于接受SBT的ICU机械通气患者,超声评估DTF是预测拔管结局的良好指标。膈肌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膈肌功能障碍,指导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拔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联合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因子1(MALAT1)对脓毒症心肌病(SCM)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86例脓毒症患者分成SCM组(LVEF<50%,37例)及脓毒症无心肌损伤组(LVEF ≥ 50%,4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血清lncRNA-MALAT1表达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C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S、血清lncRNA-MALAT1对SCM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SCM组与脓毒症无心肌损伤组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2 389 ± 2 240)ng/L vs.(1 156 ± 716)ng/L,t = 3.620,P = 0.001]、心肌肌钙蛋白I(cTnI)[(0.60 ± 0.41)μg/L vs.(0.35 ± 0.29)μg/L,t = 3.301,P = 0.001]、GLS[(-18.6 ± 1.6)% vs.(-20.5 ± 2.0)%,t = 4.735,P = 0.001]及lncRNA-MALAT1[(2.4 ± 0.5)vs.(2.0 ± 0.4),t = 4.219,P = 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比值比(OR)= 0.999,95%置信区间(CI)(0.999,1.000),P = 0.033]、cTnI[OR = 0.143,95%CI(0.024,0.839),P = 0.031]、GLS[OR = 0.543,95%CI(0.361,0.817),P = 0.003]和lncRNA-MALAT1[OR = 0.059,95%CI(0.011,0.309),P = 0.001]均为SCM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AUC)= 0.697,95%CI(0.588,0.791),P = 0.001]、cTnI[AUC = 0.681,95%CI(0.572,0.778),P = 0.003]、GLS[AUC = 0.766,95%CI(0.667,0.866),P < 0.001]、lncRNA-MALAT1[AUC = 0.735,95%CI(0.630,0.840),P < 0.001]及GLS联合lncRNA-MALAT1[AUC = 0.845,95%CI(0.764,0.926),P < 0.001]均对SCM具有诊断价值,且GLS联合lncRNA-MALAT1的诊断价值更高。 结论2D-STE联合lncRNA-MALAT1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右心功能异常。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44例(COPD组)。其中1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PH,合并PH的COPD组),28例未合并PH(未合并PH的COPD组)。选择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并参照2010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颁布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成人右心功能的指南(ASE指南)完成所有受试者右心功能指标的测量、计算及录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P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ASE指南推荐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合并与未合并PH的COPD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受检者超声心动图常规参数、ASE指南推荐参数,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结果COPD组患者右心室前后径(RVD)较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增宽[(20.68±4.21)mm vs(18.17±1.75)mm],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92,P=0.005);而COP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VOT)、肺动脉主干内径(MP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比较,COPD组患者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增宽[(35.92±8.12)mm vs(27.75±3.17)mm],三尖瓣收缩期位移(TAPSE)减少[(19.61±4.08)mm vs (22.67±2.67)mm],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RIMP)增加[(0.52±0.10)cm/s vs(0.43±0.04)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01;t=-2.44,P=0.019;t=4.31,P<0.001);而COPD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右心房面积、E/A、E/E′、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与未合并PH的COPD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受检者RVOT、RVD、MPAD、LVEDD、LVESD、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右心房面积、E/A、E/E′、TAPSE、S′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与未合并PH的COPD组患者右心室基底段内径、RIMP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37.99±9.66)mm、(34.47±6.70)mm vs (27.75±3.17)mm;(0.54±0.13)cm/s、(0.51±0.08)cm/s vs (0.43±0.04)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960、4.905、5.796、4.348,P均<0.05);而合并与未合并PH的COPD组患者右心室基底段内径、RIM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PH的COPD组患者RVWT高于未合并PH的COPD组患者[(5.29±0.69)mm vs (4.54±0.70)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P=0.002)。 结论本研究采用的ASE指南所推荐的方法对于右心结构变化的评估较常规测量方法敏感。COPD患者右心受累首先表现为右心室结构的变化,之后才是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减退。PH的长期作用使早期右心室趋于发生室壁增厚,而后右心室进行性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兔糖尿病肾病模型中肾脏微循环灌注改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只,建模成功后糖尿病肾病组6只,对照组9只。应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观察肾脏血供,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得增强后的定量分析参数,包括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曲线下面积等,同时对两组兔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显示糖尿病肾病组较对照组达峰时间延长[(31.91±6.21)s,(22.30±8.05)s],平均渡越时间延长[(58.68±9.82)s,(53.37±4.47)s],峰值强度减低[(29.31±7.73)dB,(34.45±5.46)dB],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3.80,4.86;均P<0.05)。糖尿病肾病组和对照组曲线下面积[(2 442.65±725.47)dB/s,(2 255.31±209.09)dB/s],上升支斜率(0.41±0.08,0.37±0.06),下降支斜率(0.02±0.01,0.02±0.01)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26,0.26;均P>0.05)。 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定量分析参数如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峰值强度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下肢穿支皮瓣移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中的价值。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69例患者共85条下肢皮瓣穿支,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SMI、CEUS及超声造影模式下的超微血管成像(CEUS+SMI)检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4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以术中定位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比较4种模式显示穿支血管能力(显示率和准确率)的差异。 结果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74.11%、85.88%、88.23%、95.29%;以术中所核实的穿支显示和定位作为参考标准,CDFI、SMI、CEUS和CEUS+SMI对下肢皮瓣穿支血管探查的准确率分别为60.00%、76.47%、78.82%、92.94%,CEUS+SMI与CDFI、SMI、CEUS比较均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χ2=25.631、8.900、6.986,P<0.001、=0.003、=0.008)。同时CEUS+SMI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CDFI的检查时间[(26.5±8.4)min vs(43.4±11.1)min],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6,P=0.001)。 结论CEUS+SMI定位下肢穿支血管的能力明显优于CDFI、SMI和CEUS,同时可大大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前运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血栓的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7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病例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每组各6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最终每组各纳入32例。病例组在入院后正确启动12 500 IU LMWH进行预防,1次/d,并持续至出院;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皮下注射12 500 IU LMWH,1次/d,一直持续到出院。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LMWH持续时间、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术后引流时间及每日平均排水量等指标。 结果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病例组患者术前LMWH持续时间为(2.8 ± 1.3)d,对照组术前不给予LMWH。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LMWH持续时间[(4.3 ± 1.7)d vs.(4.5 ± 2.2)d]、操作时间[(164 ± 107)min vs.(133 ± 69)min]、术中出血[(131 ± 86)mL vs.(96 ± 88)mL]、术后血小板计数[(188 ± 69)× 109/L vs.(169 ± 31)× 109/L]、术后INR [(1.03 ± 0.11)vs.(1.00 ± 0.09)]、术后引流时间[(3.6 ± 1.6)d vs.(3.8 ± 1.8)d]及每日平均排水量[(256 ± 89)mL vs.(204 ± 104)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988、5.026、4.187、1.288、0.597、0.492、3.479,P = 0.629、0.398、0.256、0.261、0.277、0.472、0.145)。 结论对于胸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LMWH进行血栓预防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厚壁型胆囊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并评价其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及手术切除的26例厚壁型胆囊癌及37例良性厚壁型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观察不同超声造影征象诊断壁厚型胆囊癌的价值。厚壁型胆囊癌26例为恶性组,良性厚壁型占位37例为良性组,2组患者年龄、胆囊长度、宽度、胆囊壁厚度采用t检验,超声造影特征(胆囊壁增强强度、黏膜层形态、黏膜下低增强区)比较采用χ2检验。诊断性试验采用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 结果恶性组胆囊壁厚度、年龄均大于良性组[(1.63±0.68)cm vs(0.96±0.55)cm,(63.7±10.1)岁 vs(53.2±11.8)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4.32,P均<0.001)。恶性组超声造影表现为黏膜层形态不规则、胆囊壁高增强、黏膜下无低增强区,与良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7、42.9、23.8,OR=9.25、6.17、2.47,P均<0.001)。黏膜层形态不规则、胆囊壁高增强、黏膜下无低增强区诊断厚壁型胆囊癌的敏感度均为100.0%,准确性分别为93.7%、90.5%、76.2%。前2项联合诊断(同时出现黏膜形态不规则与胆囊壁高增强诊断厚壁型胆囊癌)准确性可进一步提高至98.4%。 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厚壁型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探讨存在副肾动脉是否影响肾脏的局部血流灌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医院行肾动脉超声造影检出存在副肾动脉的31例患者(共33个肾脏)的超声影像资料,并分析肾脏不同部位(上极、中部、下极)的肾皮质血流灌注。获得时间-强度曲线(TIC)和相关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流入相曲线下面积(WiAUC)、上升时间(RT)、局部平均过渡时间(mTTl)、达峰时间(TTP)、流入相斜率(WiR)、流入相灌注指数(WiPI)、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oAUC)、流入相和流出相曲线下面积(WiWoAUC)、下降时间(FT)、流出相斜率(WoR),比较肾脏不同部位以上各项灌注相关参数以及主肾动脉和副肾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评估存在副肾动脉肾脏不同部位的血流灌注情况。 结果副肾动脉较主肾动脉管径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0.7)mm vs(4.6±0.7)mm,P<0.001],两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加速时间(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上极、中部和下极肾皮质血流灌注参数的比较中,上极WiWoAUC略高于中极(P=0.041),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副肾动脉的存在对肾脏局部的血流灌注影响不大,但仍需更多研究结果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