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乳腺癌手术妇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n=304)和未并发感染组(n=56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感染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4(T Cell response,CD_4~+)、T淋巴细胞8(T Cell response,CD_8~+),分析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抗体含量。采用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 mRNA表达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血清IL-2、IL-6、IL-8、IL-10、IL-17-IL-23、TNF-α、CRP指标水平分别高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前后CD_4~+免疫细胞含量、IgA免疫抗体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CD_8~+免疫细胞含量、IgG、IgM免疫抗体含量低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为(0.76±0.08),TLR7蛋白表达为(0.49±0.04),低于感染前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TLR7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IL-17、IL-23指标水平明显上升,且肺部感染抑制机体TLR7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TLR7表达量下降会促进乳腺癌患者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对Toll样受体7(TLR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与IL-17信号通路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象,根据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34例和未感染组1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3、IL-17水平,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mRNA表达量,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心功能。结果 感染组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62.82%,革兰阳性菌48株占30.77%,真菌10株占6.41%;感染组TLR7低于未感染组,IL-23、IL-17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感染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心功能Ⅳ级患者TLR7水平低于Ⅱ级、Ⅲ级患者,IL-23、IL-17水平高于Ⅱ级、Ⅲ级患者,Ⅲ级患者IL-23、IL-17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感染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7.16%)高于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227例DF患者,其中107例感染患者为感染组,120例为未感染组,另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APN、IL-17表达水平,分析感染组创口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分析血清APN、IL-17表达水平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3株(46.90%),革兰阴性菌47株(41.59%),真菌13株(11.50%);三组血清APN水平比较,感染组低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比较,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IL-17水平轻度感染低于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中度感染低于重度感染(P<0.05);血清APN水平轻度感染高于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中度感染高于重度感染(P<0.05);DF感染患者感染程度与血清APN呈负相关,与血清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 DF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随着感染程度加重,患者血清IL-17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血清APN表达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病原学分布特点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炎症通路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近视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眼部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比较两组患者及研究组内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转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7、IL-23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106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5株,有6例患者存在细菌、真菌混合感染。共检出真菌61株,占53.04%,细菌54株,占46.96%;研究组CRP、PCT、TNF-α、IL-17、IL-23水平(11.06±3.31)mg/L、(0.61±0.20)ng/ml、(19.33±6.21)ng/ml、(43.27±16.20)ng/ml、(37.34±14.43)n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治疗无效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有效组和治愈组(P<0.05),有效组患者血清CRP、PCT、TNF-α、IL-17、IL-23水平高于治愈组(P<0.05)。结论本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为主,其中镰刀菌、曲霉菌检出率较高,在用药时应有侧重;血清IL-17、IL-23水平可反映感染严重程度及治疗转归,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oll样受体7(TLR7)多态性及血清TLR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海口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COPD未合并感染者80例纳入对照组,入组时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TLR7基因rs3853839位点基因型分布,以测序结果确定基因分型。根据肺部感染评分对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校正性别、年龄、COPD病程、合并糖尿病、合并哮喘及合并吸烟情况等常量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LR7基因rs3853839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是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三组患者血清TLR7、IL-17、IL-23整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型研究组患者血清TLR7、IL-17、IL-23水平高于GG和GC型(P...  相似文献   

6.
目的 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及其Toll样受体7(TLR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与IL-17信号通路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9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3例设为未感染组,选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33例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7、IL-23、IL-17信号通路对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肺部疾病、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均为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3.323,2.646,2.259,P<0.05);联合预测脊柱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高于TLR7 mRNA、IL-23、IL-17单独检测(P<0.05); TLR7 mRNA及联合敏感度高于IL-23、IL-17(P<0.05); IL-23及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TLR...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艾滋病患者(包括急性期56例、无症状期64例、艾滋病期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10、IL-16水平及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细胞计数,计算CD4+/CD8+。比较两组及血清研究组中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患者IL-10、IL-16、CD4+、CD8+、CD4+/CD8+水平,分析血清IL-10、IL-16水平与CD4+、CD8+、CD4+/CD8+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IL-10、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16、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期患者血清IL-10、CD8+水平高于无症状期、急性期,无症状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急性期;艾滋病期患者血清IL-16、CD4+、CD4+/CD8+水平低于无症状期、急性期,无症状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急性期,上述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在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确诊嗜血细胞综合征为HPS组(30例),对照组为同期因发热住院非HPS患儿30例,健康组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比较3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3组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7、291.49,P<0.01)。HPS不同病程IFN-γ与IL-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4.14,P<0.05);3组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36、10.23,P<0.01);HPS不同病程CD4^+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38、7.03,P<0.01);HPS与IFN-γ和IL-2水平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66,P<0.01),而与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亦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4、-0.57,P<0.01)。结论外周血IFN-γ和IL-2水平联合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免疫球蛋白E(IgE)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按病情程度分作轻度组(48例)和重度组(52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外周血IL-4、IL-17、IP-10、IgE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L-4、IL-17、IP-10、IgE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儿外周血IL-4、IL-17、IP-10、IgE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儿外周血IL-4、IL-17、IP-10、Ig E含量能够辅助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医院感染患者急性期反应蛋白、淋巴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TURBT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发生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88例未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外周血外周急性时相蛋白、T淋巴细胞、红细胞免疫指标。根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轻度危险(8~15分)18例,中度危险(16~19分)15例,严重危险(>20分)9例。比较不同危险程度患者外周血急性时相蛋白、T淋巴细胞、红细胞免疫指标。结果感染组外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α1抗胰蛋白酶(α1 antitrypsin,α1-AT)、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α1-AG)水平、CD3^+CD8^+T淋巴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osette forming inhibitor rate,FEIR)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CD16^+CD25^+NK细胞、外周红细胞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irect tumor rosette rate,D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Synergetic tumor red cell rosette rate,ATE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率(Natural tumor erythrocytes rate,NTE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osette forming enhancement rate,FEER)低于未感染组(P<0.05)。不同病情感染患者CRP、α1-AT、α1-AG、CD3^+CD4^+T、CD3^+CD8^+T、CD16^+CD25^+NK、DTER、ATER、NTER、FEER、FEIR水平存在差异(P<0.05),严重组CRP、α1-AT、α1-AG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CRP、α1-AT、α1-AG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严重组及中度组CD3^+CD4^+T淋巴细胞、CD16^+CD25^+NK细胞水平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CD3^+CD8^+T淋巴细胞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轻度组DTER、ATER、NTER、FEER高于中度组及严重组(P<0.05);FEIR低于中度组及严重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表达水平并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来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36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8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10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受试者鼻咽部脱落细胞进行病毒抗原检测,分析不同类型病毒感染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IL-6、IL-10水平及患儿临床特征,探讨对非典型热性惊厥(复杂性热性惊厥,CFS)患儿临床特征的危险因素。结果CFS组患儿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SFS)组和对照组,SFS组患儿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患儿血清中IL-1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FS组和对照组,SFS组患儿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病毒A(FluA)组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高于副流感病毒(PIV)组、腺病毒(ADV)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组,FluA组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低于PIV组、ADV组、RS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A、PIV、ADV、RSV 4个组之间年龄、热峰、热程、同一热程多次惊厥发作、发作后长程意识水平下降(PPI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患儿临床特征的危险因素显示年龄与部分性发作有关(P<0.05),同一热程中多次惊厥发作与年龄、FluA病毒有关(P<0.05),PPIC与热程、同一热程中多次惊厥发作、ADV感染有关(P<0.05)。结论FS患儿血清IL-6表达水平上调,IL-10水平下调,不同病毒类型感染的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表现不同,年龄、同一热程中多次惊厥发作、FluA、PPIC等可能是FS发作的重要因素,其中FluA可能是FS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关系。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二医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112例与无肺部感染组2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检测IL-6基因-572C/G基因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吞咽功能障碍和既往肺部疾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既往肺部疾病为影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肺部感染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基因型GG频率48.21%高于无肺部感染组30.21%(P<0.05)。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既往肺部疾病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IL-6基因-572G基因频率较高,且基因型GG频率较高,认为G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l(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l,HMGBl)水平及其临床价值研究。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0例作为感染组,急性脑梗死无肺部感染患者80例作为非感染组,选择同期于此医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HMGB1和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Toll样家族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differentiationfactor88,MyD88)表达水平。结果感染组的血清HMGB1、TLR4、NF-κB、MyD88表达及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大梗死灶、中等梗死灶、小梗死灶各指标总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中等梗死灶两亚组患者的血清HMGB1、TLR4、NF-κB、MyD88表达及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均高于小梗死灶亚组(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HMGB1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23,P<0.001)。结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伴随TNF-α、HMGBl、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明显改变,且与梗死灶大小具有相关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磷酸肌酸钠对心力衰竭伴肺部感染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恩泽医院收治的81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感染和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抽取两组肘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VEGF、IL-6、TNF-α表达水平。全自动病原菌鉴定仪检测痰标本的致病菌。治疗前后30 d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 81例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致病菌9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株占35.56%,革兰阴性菌53株占58.89%,真菌5株占5.56%。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6.67%,高于试验组的10.2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IL-6、TNF-α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血清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较治疗前降低,LVEE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LVEDD、LVESD较对照组低,LVEE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激素抵抗性哮喘(SRA)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79例,分为SRA组(31例)和激素敏感性哮喘(SSA)组(48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 Treg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结果 SRA组和SSA组CD4^+CD25^+Foxp^3+ Treg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和绝对值分别为0.0225±0.0063、(1.09±0.23)×10^7/L和0.0345±0.0094、(1.35±0.14)×10^7/L,均较对照组[0.0537±0.0128、(2.06±0.27)×10^7/L]明显下降,且SRA组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12±23.26)、(176.25±40.37) ng/L比(281.22±47.1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16.43±86.33) ng/L比(763.02±90.1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A组血清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R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均较SS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组和SSA组血清IL-10和TGF-β1水平与CD4^+CD25^+Foxp^3+ Tre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CD4^+CD25^+Foxp^3+ Treg、IL-10和TGF-β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S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通过增加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数量,稳定其功能,增加IL-10和TGF-β1表达,可能是治疗SRA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SAP继发肺部感染患者58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2例和重度组5例,同期选择单纯SAP患者63例为未感染组,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myeloid cells trigger receptor-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评价各指标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PCT、sTREM-1、TNF-α、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单项指标检测中sTREM-1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单一指标检测诊断SAP继发肺部感染的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PCT、sTREM-1、TNF-α、IL-6水平与SAP继发肺部感染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