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其中全身麻醉组66例,腰-硬联合麻醉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麻醉方式和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以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7.78%,与全身麻醉组发生率19.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0,P0.05)。腰-硬联合麻醉是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51,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66.67%),革兰阳性菌4株(33.33%);全身麻醉组1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检出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株(65.00%),革兰阳性菌7株(35.00%)。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8.33%,与全身麻醉组耐药率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有耐药性,对美罗培南较敏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接受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于全麻(90.3%vs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障碍,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全麻(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均可用于老年糖尿病腹部手术,但前者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2月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另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糖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必要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6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序贯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研究组)、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罩)前后(T1、T11)、切皮前后(T2、T22)、腹腔探查前后(T3、T33)、拔管(罩)前后(T4、T44)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之间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心率分组与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T11、T33及T44时间点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T2及T44时间点两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喉罩吸入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提高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效果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比对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8年5月—2019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全麻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27例患者归为实验组,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心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后、术30 min以及术1 h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后、手术时以及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行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好,可以稳定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人中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行中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和麻醉用药量及其术后恢复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组间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总体为下降之后保持平稳,对照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总体为上升之后保持平稳;实验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压和心率均低(慢)于对照组(P<0.05);麻醉用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人中上腹部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方法,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食道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6例择期行食道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A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处理,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34例给予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处理,对比两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等情况。结果 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优于A组(P0.05);B组插管后至拔管后血清皮质醇、血浆肾上腺素水平低于A组(P0.05);B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5.8%,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9%,低于A组的28.1%、21.9%(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食道癌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具有苏醒质量高、镇痛效果好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97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监测对象,采集该组患者尿液标本,分别进行细菌培养、菌株分离和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该组尿液样本中,革兰阴性菌总占比(69.61%)最高,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总占比最高(69.01%),与其他革兰阴性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总占比最高(65.38%),与其他革兰阳性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霉素G药敏试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最高,较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红霉素药敏试验,表皮葡萄球菌对罗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较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药敏试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最高,较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药敏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高,较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者患者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菌株较多,提示临床治疗中应综合考虑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和吸人全麻三种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吸入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组持续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吸入全麻组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硬膜外间断推注1%利多卡因+0.3%甲磺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情况、呕吐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中30 min差异不显著,术后吸人全麻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略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吸入全麻组发生短暂体动及不耐受导管人数最多.呕吐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术后6h内,硬膜外麻醉组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呕吐人数低于吸人全麻组,差异显著;6 h以后三组的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术后疼痛药物的使用率硬膜外麻醉组也低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三种麻醉方式术中麻醉效果均较好,1%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进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反应影响情况。探究何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最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疗效,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进行医学治疗,以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糖尿病腹部手术的患者62例,将在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为31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对照组的全麻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反应情况以及治疗状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优于全麻(90.3%vs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障碍,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全麻(P0.05)。结论全麻复合膜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及全麻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够达到有效的麻醉效果,但相比较而言,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临床上建议广泛使用此种方式进行麻醉,帮助患者进行优质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的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30 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血糖(PG)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30 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60 min,PG值均波动值小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在术中PG值波动较小,PG值变化较小,所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时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不同中医(TCM)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应激反应。方法 前瞻性选择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体质分为阴虚质组、阳虚质组、平和质组,每组各35例。比较3组麻醉情况及麻醉前5 min(T0)、麻醉30 min时(T1)、术后6 h时(T2)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结果 3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0时Cor、E、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上述指标均升高,T2时降低,且T1、T2时点上述指标比较,阴虚质组最高,阳虚质组次之,平和质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药物剂量、手术及苏醒时间并无差异,而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比较,阴虚质患者最重,阳虚质患者次之,平和质患者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该院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全麻,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患者满意程度、麻醉苏醒室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住院天数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HR、CVP和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R、M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h和1d的平静和活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出导尿管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5±1.7)d、(10.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满意度评分[(8.7±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上腹部手术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康复周期缩短,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5例老年糖尿病足感染(D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样本病原菌分布将其分为混合感染组(36例)和非混合感染组(49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临床特征、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结果 混合感染组创面中检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33.33%),革兰阴性菌48株(66.67%);非感染组创面中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30.61%),革兰阴性菌31株(63.27%),真菌3株(6.12%)。两组创面病原菌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组感染类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比分别为19.44%、16.67%、16.67%。混合感染组创面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中多药耐药菌(MDROs)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混合感染组(P<0.05)。混合感染组糖尿病足溃疡(DFU)病程、抗菌药物治疗史、Wagner 4~5级比例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高于非混合感染组(P<...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并检测患者红细胞免疫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40例为感染组,脊柱术后未感染者40例为未感染组,同一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分析感染组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采用郭峰法对3组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结果感染组40例脊柱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54.90%),以铜绿假单胞菌(12株)和大肠埃希菌(10株)为主;革兰阳性菌21株,占41.1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和屎肠球菌(5株)为主;真菌2株,占3.92%。检测FEER、ATER、DTER、RBC-C3bR,感染组分别为(45.54±4.89)%、(51.36±5.27)%、(25.39±2.72)%、(12.76±1.46)%,未感染组分别为(53.56±5.44)%、(63.12±6.81)%、(32.08±3.90)%、(16.02±2.02)%,与对照组(62.15±6.31)%、(69.29±7.05)%、(39.67±4.85)%、(19.95±2.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红细胞免疫水平明显下降,治疗时应重视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医院收治的肾内科381例患者,通过尿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统计学分析患者感染特点。结果尿培养共分离170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07株,革兰阳性菌49株,真菌14株,分别占62.94%、28.82%、8.24%。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他分别占24.12%、18.82%、15.88%、4.12%;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其他分别占11.18%、8.24%、3.53%、5.88%;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占4.12%、2.94%、1.18%。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1.95%~53.66%,铜绿假单胞菌25.00%~59.38%,肺炎克雷伯菌29.63%~55.56%;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粪肠球菌42.11%~63.16%,金黄色葡萄球菌28.57%~57.14%、,表皮葡萄球菌33.33%~66.67%;对万古霉素敏感。男、女性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2.50%和5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72,P0.05);50岁患者和≥50岁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8.52%和6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77,P0.05);有基础疾病和无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6.34%和50.28%,(χ~2=10.1001,P0.05);住院时间≥15d和15d患者感染率分别为63.45%和5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1,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是肾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应重视对细菌的耐药性检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内毒素(endotoxin,E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肺炎患儿100例,其中衣原体肺炎8例,支原体肺炎14例,病毒性肺炎23例,细菌性肺炎55例。另选取4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和ET水平,对细菌性肺炎患儿痰液标本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和ET分别为(10.93±3.07)ng/ml和(0.26±0.07)EU/ml,与健康对照组(0.23±0.14)ng/ml和(0.04±0.02E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衣原体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病毒性肺炎组PCT(0.24±0.12)ng/ml~(0.29±0.18)ng/ml和ET(0.04±0.02)EU/ml~(0.05±0.03)E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革兰阴性菌组血清E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衣原体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及病毒性肺炎组血清PCT和E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出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占61.64%。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在90%以上,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在30%以上。革兰阳性菌28株,占38.36%,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在77%以上,对红霉素耐药率在58%以上。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和ET升高,因此可通过血清PCT和ET检测鉴别儿童感染性肺炎的致病菌种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时选用敏感性药物治疗,以减少重症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丽  张凌林 《传染病信息》2021,34(5):456-458
目的 对我院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菌群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121例肺结核未发生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未感染组.采集感染组患者的痰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病原学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结果 感染组总共分离出14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22株.感染组年龄≥70岁、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住院时间>15 d和初治患者的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初复治情况均为影响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与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初复治情况等因素有关,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应用于婴幼儿腹部手术的安全有效性及硬膜外导管置管长度对婴幼儿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将66例择期腹部手术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3组均采用静吸全麻,两实验组经骶管穿刺并向硬膜外腔置入不同长度的硬膜外导管,记录3组BP、HR、SpO2、全麻药用量、自主呼吸恢复到拔气管导管的时间,两实验组的穿刺深度、硬膜外导管置人长度和麻醉阻滞平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BP、DBP、HR的变化较小,全身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实验A组的硬膜外置管长度长于实验B组(P〈0.05),但两组的阻滞平面、全麻药用量及循环系统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骶管麻醉复合浅全麻时硬膜外导管头端只需在S1~L5水平即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婴幼儿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其与炎症因子、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98例,同期收治的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感染组)92例,健康志愿者100例(对照组)。采集感染组患者的痰液标本,检测肺部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特征,并进行药敏试验。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9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0株(54.69%),革兰阳性菌46株(35.94%),真菌12株(9.66%)。其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占比均>1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8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80%,肺炎克雷伯菌对9种受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均<80%。4组受试者比较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真菌感染组hs-CRP高于其他3组(P<0.05);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比较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P<0.05)。4组受试者的FEV1百分率、FEV1/FVC值及PE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感染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各类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肺部病原菌感染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