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比较关节镜微骨折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综合疗效。方法以106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微骨折术,研究组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反应程度,通过AOFAS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水平变化,测定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2.39±0.37)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4.01±0.59)(P0.05);研究组AOFAS评分(87.92±6.7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9.81±6.27)(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7.36%),(χ~2=8.230;P=0.004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0.75%)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5.66%)(χ~2=5.267,P=0.0220.05)。结论较关节镜微骨折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可更有效缓解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提高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予以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信息,统计病灶切除样本信息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肛门功能恢复情况,随访患者术后18个月内直肠及转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水平(t=18.423,P=0.0000.05);研究组患者切除样本环周边缘阳性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8.75%)(χ~2=5.031,P=0.025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9.17%)(χ~2=5.315,P=0.021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t=4.963,2.958;P=0.000,0.0190.05),而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与对照组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2,0.712;P=0.117,0.235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8个月内直肠癌局部复发及转移总体发生率(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7.08%)(χ~2=4.376,P=0.0360.05)。结论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有效减轻低位直肠癌患者医源性创伤,提高肿瘤病灶清除彻底性,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松解治疗,研究组实施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术联合手法松解治疗,比较两组手治疗前后VAS、Constant-Murley、ASES和UCLA评分差异,测定两组肩关节活动度,观察治疗后12个月内冻结肩复发情况,评价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前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Constant-Murley、ASES和UCL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冻结肩复发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35.71%)(χ~2=5.143,P=0.0230.05);研究组治疗后治疗满意度水平(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6.19%)(χ~2=4.459,P=0.0350.05)。结论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联合手法松解可有效缓解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疼痛反应,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降低冻结肩复发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以128例Lisfranc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统计Lisfranc关节复位情况,比较AOFAS评分变化情况,评价Lisfranc损伤疗效水平,观察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Lisfranc关节解剖复位率(85.9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65.62%)(χ2=7.860,P=0.005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AOFAS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t=4.428~8.693;P=0.000~0.0000.05);研究组Lisfranc损伤总体治疗有效率(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6.56%)(χ2=4.114,P=0.043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2.50%vs 1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7830.05),而研究组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8.75%)(χ2=4.571,P=0.033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Lisfranc损伤解剖复位率和治疗总体有效率,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足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手外伤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6月的手外伤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延续护理方法对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在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的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两组患者手功能的恢复状态。结果实施延续护理的患者依从性大幅提高,手功能恢复指标如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灵巧性、协调性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手外伤患者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手背深度烧伤植皮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手背深度烧伤植皮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外科,研究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指关节活动度、皮片下血肿及手术植皮成活情况、手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指关节活动度、皮片下血肿及手术植皮成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功能恢复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背深度烧伤植皮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不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在足趾再造手指缺损术后恢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足趾再造手指缺损术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再造手指38根)。按照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25指)与对照组(10例,13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给予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分,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的手功能评分比较(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手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的手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足趾再造手指缺损术后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86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经胸内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的优良率(81.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8,P=0.0137)。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436)。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所致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两院接诊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同期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Glasgow Coma Scale)、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Glasgow Outcome Scale)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0,P=0.0456)。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GOS、GCS评分结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9.76%)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0,P=0.0456)。结论颅脑损伤术后合并交通性积水的患者给予同期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29例(ICP升高至25mmHg,且持续时间30分钟,未发生脑疝)和对照组28例(ICP升高至30mmHg,且持续30分钟,发生脑疝)。监测术后7天内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术后7天GCS评分和术后1个月NIHSS、Bathel评分差异,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预后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1天和术后5天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研究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03%vs28.5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内预后不良病例比例(31.03%)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χ~2=5.058,P=0.0250.05)。结论预见性去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缩短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周期,提高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腕关节镜辅助撬拨复位结合钢板固定用于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1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研究组行腕关节镜辅助撬拨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记录手术相关指标,测量腕关节活动范围及力量,评价腕关节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研究组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捏力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腕关节功能评分总体优良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1%)(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8.62%)显著低于对照组(24.14%)(P0.05)。结论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可减轻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医源性创伤,缩短康复周期,提高腕关节功能恢复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术式对胫骨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术后,评估两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的优良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405,P=0.0064)。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7751,P=0.0092)。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两种术式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明显优于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116例.根据切除最大肌瘤径线分为2组:对照组最大肌瘤径线<5 cm,研究组≥5 cm.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并发症和术后疗效. 结果 94.4%(101/107)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6%(3/116).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分别(29.8±11.9)min、(57.7±28.4)min(t=7.483,P=0.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150 ml(中位数50 ml)和5~200 ml(中位数15 ml)(Z=-6.151,P=0.000);膨宫液用量(2 857±1 625)ml、(5 171±2 238)ml(t=6.220,P=0.000);并发症发生率0、8.8%(3/34)(χ2=4.338,P=0.037);2组术后月经紊乱恢复率和肌瘤复发率分别为100.0%(32/32)和92.0%(69/75)(χ2=1.411,P=0.235),9.4%(2/32)和13.3%(10/75)(χ2=0.063,P=0.802). 结论宫腔镜切除大子宫黏膜下肌瘤,创伤小,疗效确切,但手术难度大,容易发生术中并发症,需要准确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完善的术中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空心钉固定比较,探讨弹簧钩板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9月,共100例后踝骨折患者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空心钉固定)和研究组(50例,采用弹簧钩板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活动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对照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个月;研究组6~12个月,平均9.2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5±1.4)周,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0.5±1.3)周(t=2.029,P=0.017)。术后6个月研究组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度分别为(25.1±3.2)、(45.3±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2.2±2.3)、(41.2±2.5)°(t=—3.950,P=0.001;t=—5.212,P=0.000)。术后6个月对照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85.1±8.6)分,获优15例、良20例、中15例,优良率70%;研究组评分为(89.4±7.9)分,获优20例、良22例、中8例,优良率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42;χ~2=0.413,P=0.018)。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研究组2例,均经换药后愈合;对照组术后发生空心钉退钉3例、后踝移位4例,研究组均无退钉及后踝移位发生。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和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28)。结论与空心钉固定比较,弹簧钩板治疗后踝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以及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分层手术理念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00例被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乳晕分层切口肿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肿物表面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手术时间、乳房凹陷率、乳头歪斜率、术后1周硬块感率、硬块感时间)、Ⅰ期愈合率、以及随访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外观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手术持续(37+12.5)分钟,较对照组(28+10.7)分钟显著延长(χ2=3.245,P=0.031);研究组乳房凹陷率和乳头歪斜率分别为1%和0,显著低于对照组(8%和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P=0.029与χ2=3.319,P=0.025);研究组术后1周硬块感率和硬块感时间分别为25.4%和(29+10.1天),显著低于对照组(36.4%和35+9.8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41,P=0.016与χ2=3.229,P=0.035);研究组Ⅰ期愈合率为99%,显著高于对照组90%(χ2=3.215;P=0.021);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感染、4例血肿,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214;P=0.016);随访中发现研究组患者乳房外观无显著变化,瘢痕小,99%的患者满意,其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部分形变和疤痕,满意度为83%)(P<0.05)。结论 运用分层手术理念指导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乳晕分层切口肿瘤切除术),不但能完整切除肿瘤,还能保持切口美观,操作简单、安全,避免单一切口造成乳房损伤,促进组织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带蒂皮瓣结合术后阶段性康复措施对手外伤患者效果,为手外伤患者的修复及康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本院80例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带蒂皮瓣修复,对照组术后结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阶段性康复措施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9.1±1.1)天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1±1.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14.1±1.2)天、(11.2±1.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采用带蒂皮瓣手术结合术后阶段性康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愈合时间,增强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02—2013-02对356例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与否、关节面塌陷程度、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时机、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359例患者获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1年。共有内固定失败19例。骨折类型(χ~2=4.573,P=0.026)、骨质疏松(χ~2=63.256,P0.001)、关节面塌陷程度(χ~2=6.521,P=0.010)、膝关节周围合并伤(χ~2=7.263,P=0.009)、术中骨折复位(χ~2=72.32,P0.001)、术中植骨(χ~2=17.403,P0.001)、术后并发症(χ~2=16.572,P0.001)、术后康复治疗(χ~2=19.149,P0.001)方面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是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13例SAP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CD治疗54例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5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指标、手术并发症及引流液体细菌培养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7 d的炎症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6%(43/54),低于对照组的81.4%(48/59)(χ2=0.394,P=0.530);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或放弃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再次手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的WBC、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19/59)(χ~2=5.892,P=0.015);两组引流液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P=0.830)。结论较开腹手术,PCD治疗AS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实验室指标,利于术后胰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康复护理治疗对手外伤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12月,选取外伤住院患者58例,按照康复护理时间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观察组早期(术后1~3个月)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中期(术后4~6个月)给予康复护理。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康复护理治疗方案和延续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手关节的功能活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手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手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外伤术后手功能恢复中,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促进术后手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采用带锁髓内钉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选取接诊的30例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侧外固定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并对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0.23±7.75ml)明显低于对照组(140.23±8.02ml,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93.45±13.43分钟、12.31±3.02天、13.64±2.4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23.43±15.43分钟、18.02±2.73天、19.82±3.72周)(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151,P=0.003)。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为8.0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96,P=0.023)。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