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对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3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外科长期留置尿管患者376例,随机分为冲洗组与非冲洗组,冲洗组随机选择不同冲洗液,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冲洗第1、3、5、7、14天冲洗组与非冲洗组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冲洗液冲洗的患者之间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长期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留置尿管拔管前膀胱冲洗对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为临床开腹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开腹手术行留置尿管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前不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前进行膀胱冲洗;于护理3、7、14d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不良反应;护理3、7、14d时进行细菌培养,记录各病原菌菌落数。结果治疗后7、14d时研究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道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45.00%;研究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粪肠球菌及其他病原菌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后第8、12、16天时,研究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可以有效的降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及尿道口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在膀胱冲洗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膀胱、前列腺手术后行膀胱冲洗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腔导尿管行常规膀胱冲洗术,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敞口容器收集冲洗液,试验组采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满意度、同病房患者投诉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新式封闭引流装置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冲洗时间,降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同病房患者住院满意度,并且装置制作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腔导尿管腔非冲洗状态下冲洗腔封闭与引流在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保留三腔导尿管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两组术后采用相同型号的三腔导尿管进行冲洗,对照组三腔导尿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持续冲洗引流,试验组三腔导尿管采用一次性无菌针帽封闭,比较两组72 h后的尿液检验指标、尿管堵塞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尿管留置72 h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导尿管腔非冲洗状态下冲洗腔封闭相比引流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路感染及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行TURP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64例。每组分别采用不同温度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A组为20~28℃,B组为35~37℃],观察患者术后4 d内尿液红细胞计数及冲洗过程中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痉挛程度、持续时间、人均发作次数、尿液转清时间及冲洗液总量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组在上述方面对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明显低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35~37℃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可有效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助于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苯扎氯铵溶液膀胱冲洗预防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实效性,探讨苯扎氯铵对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医院治疗需要长期留置导尿患者76例,按照膀胱冲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8例;A组患者采用0.0025%苯扎氯铵溶液进行膀胱冲洗,B组患者采用0.9%生理盐水溶液进行膀胱冲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膀胱冲洗第1周和第2周后A组患者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5.79%和21.05%,明显低于B组的52.63%和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分别为(6.7±3.0)个/HP和(8.7±4.0)个/HP,均低于相应B组的(11.5±4.4)个/HP和(16.7±6.7)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段尿中总细菌数少于B组,其各类菌株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扎氯铵溶液膀胱冲洗在预防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下尿路感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冲洗后细菌阳性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并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有效和无效排尿、尿路感染以及排尿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能有效地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持续膀胱冲洗预防经尿道电切术后堵管效果,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可靠干预方法。方法 将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17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1例经尿道电切术患者,其中膀胱肿物27例及前列腺增生3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持续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冲洗方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堵管情况(尿管堵塞率)、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舒适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管堵塞率为0.00%,膀胱痉挛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和1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95 1、5.308 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膀胱冲洗预防经尿道电切术后堵管效果较好,可还较好降低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安全可靠,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护理舒适度佳,患者认可本次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全密闭式膀胱冲洗的装置,以期达到简化护理操作、准确监测尿量、减轻护理强度、减少操作污染的目的。方法将改良设计的双针冲洗管路和一次性3000 ml冲洗袋连接组成全密闭式膀胱冲洗装置,该装置与患者留置好的三腔尿管妥善连接后,用3000 ml/袋的氯化钠注射液,以500~2000 ml/h的速度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液收集袋满袋后,利用弹簧秤称量引流量,观察100例泌尿道手术后需要行持续膀胱冲洗的患者在术后3 d内的换袋频次、计量及引流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以551±329 ml/h速度持续冲洗,换袋频次为2.2±1.3次/d,引流液量为634±326 ml/h。97例患者引流通畅3,例患者因血块堵塞尿管引流孔重新置管后继续冲洗。结论改良全密闭膀胱冲洗装置能实现简化膀胱冲洗操作程序、准确监测尿量、减轻护理强度、减少操作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西药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选择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膀胱冲洗液。方法 选择我院2000—2005年入院的脑血管意外及脊柱骨折并截瘫需留置尿管两周以上且置尿管前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呋喃西林冲洗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及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每组患者均在插导尿管的第3、7、10、14天按无菌操作穿刺尿管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各1次,至出现细菌生长停止培养,阳性者为尿路感染。并将尿液送镜检,观察有无镜下血尿。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呋喃西林冲洗组,有统计学意义;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低于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但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进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效果明显,其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老年患者TURP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的影响,为老年患者TURP术后的护理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前列腺电切手术的患者9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人体腋下温度组(试验组)和室温组(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进行术后持续膀胱冲洗;试验组为35~37℃,对照组为21~27℃。两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TURP术,术中及术后冲洗液的种类、速度及用药均相同,比较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日平均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日平均发生次数、持续天数及术后出血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37℃是TURP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适宜温度,能有效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和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患者常规进行膀胱冲洗是否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方法随机将98例留置尿管患者分成治疗组50例(常规行膀胱冲洗)和对照组48例(非膀胱冲洗)。所有留置尿管患者均排除泌尿系感染,治疗组常规给予膀胱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不进行膀胱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液及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治疗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3例(6%),阴性47例(94%);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2例(4%),阴性46例(96%),两组患者比较,χ^2=1.386,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留置尿管,常规给予膀胱冲洗不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3.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解决排尿异常和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是各临床科室最普通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为了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多采用膀胱冲洗来作为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措施,以达到清洁膀胱、稀释尿液、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为了寻求膀胱冲洗频率与预防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笔者对160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了膀胱冲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输液式密闭性膀胱冲洗法在神经内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留置尿管需膀胱冲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密闭性膀胱冲洗,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膀胱冲洗器进行膀胱冲洗,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膀胱冲洗尿路感染率及操作时间.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膀胱冲洗方法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操作时间节省优于对照组.结论 密闭性膀胱冲洗方法既减少了神经内科病人留置尿管导致泌尿路感染几率,又节省了护理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及病人经济负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与速度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医院骨科病房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膀胱冲洗频率:试验组2次/每周,对照组1次/2 d;试验组再分为A组,膀胱冲洗速度以80~100滴/min速度冲洗,B组,以120~150滴/min速度冲洗,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14、21、28天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尿路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膀胱冲洗速度A、B组尿路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其膀胱冲洗频率越频繁,尿路感染率越高,而增加膀胱冲洗速度对尿路感染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膀胱冲洗与非冲洗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目的 为了观察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行膀胱冲洗与非冲洗两种护理方法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及致病菌情况。方法 收集我科近3年的因脑外伤而入院需留置尿管患者284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封闭式膀胱冲洗和非膀胱冲洗方法。结果 冲洗组的感染率为20.3%,非冲洗组的感染率19.2%,两组在主要致病菌构成方面有所不同。结论 长期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与非冲洗两种方法感染率无区别,因而在非特殊情况下可不行膀胱冲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生理性膀胱冲洗与被动性膀胱冲洗对脊柱损伤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收集骨科2010年3-12月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共83例,将主动增加饮水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生理性膀胱冲洗),未增加饮水量者作为对照组(被动性膀胱冲洗),对各组尿路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63.0%,观察组感染率为32.4%,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饮水量2000ml组,感染率为61.5%,2500ml组为28.6%,3000ml组为10.0%,结果显示,每日保持饮水>2000ml对预防尿路感染有重要意义。结论对于住院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积极地增加每日饮水量,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比被动性膀胱冲洗法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心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试验组为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观察膀胱痉挛情况及冲洗液用量。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膀胱冲洗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采用核心温度膀胱冲洗液,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变膀胱冲洗速度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室温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冲洗速度冲洗,观察组采用瞬间急流快速膀胱冲洗。观察两组膀胱痉挛发生频率、间隔时间、引流管堵塞及膀胱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频率、间隔时间、引流管堵塞及膀胱出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膀胱冲洗速度能改善前列腺切除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作,减少膀胱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中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落实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各环节的风险管理;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实行风险管理,实验组的尿路感染、血块堵塞、膀胱痉挛、病人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中实行风险管理,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护理纠纷的发生,真正全面地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