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1]报道直径>10cm的腹壁硬纤维瘤罕见。笔者收治2例腹壁巨大硬纤维瘤。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病人女性,29岁,因腹壁肿物入院。2007年因胃十二指肠息肉疑恶变在外院行全胃切除,腹壁肿物取样病理诊断为腹壁硬纤维瘤,但是未作切除,术后半年腹壁肿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形增大.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癍痕下方可触及12 cm×8 cm大小包块,质硬.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4岁,因"发现右胸壁肿物2个月余"入院.查体: 右胸壁腋前线与第3肋交界处可触及约3.0 cm×2.5 cm×2.0 cm大肿物,质韧,稍活动,有触痛.临床诊断: 右胸壁纤维瘤,乳腺癌待排除.行肿块局部切除,手术见右胸壁胸大肌筋膜表面有2.5 cm×2.0 cm×2.0 cm大质硬肿物,与周围组织呈放射状粘连,无包膜,组织脆.  相似文献   

4.
病例女,62岁,右腹壁肿块2年,曾先后两次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理诊断“右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因近1个月包块增长迅速,于1997年9月入院。检查:左腹壁16cm×12cm×8cm 肿块,质硬、有压痛,肿块与深部组织固定(图1)。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首先用电刀距肿块2cm 将肿块切除,仅保留未被侵润的一层腹膜。将腹壁缺损边缘缝合缩小后缺损仍达16cm×12cm。在右大腿切取阔筋膜20cm×10cm,缝合于腹壁缺损周围腱膜及肌肉上固定,张力良好。供筋膜区皮肤切口直接缝合。在左侧胸腹部设计  相似文献   

5.
应用丝绸布一期手术修复腹壁肌肉缺损获得成功。本组7例中腹壁硬纤维瘤6例,腹壁切口疝1例。腹壁肌肉缺损面积最小8×8cm,最大12×12cm,平均9×9cm。术后随访1~9年无发生腹壁切口疝及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2岁,主因腹壁肿物切除术后3年,切口下发现包块2年入院。3年前患者因“腹壁肿物”在外院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良性肿物,术后恢复好。2年前再次在手术部位出现相同性质肿物,肿物逐渐增大,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有剖腹产病史。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和下腹正中可见两条12cm长手术瘢痕,右下腹瘢痕下方可触及12cm×8cm大小包块,质硬,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41岁,因"发现腹部包块半年,增大伴腹痛1月半"于2015年10月11日入院。13年前行"剖宫产"手术,3年前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行"腹壁结节切除+子宫全切术"。入院查体:耻骨上2 cm见长约15 cm陈旧性横行手术疤痕,中下腹可及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8 cm×24 cm,上界达脐下1 cm,下界达耻骨上,左、右侧界达腹外斜肌外侧缘。质地硬,界限欠清,表面光滑,无压痛,无波动感,活动度差。术前辅助检查:增强MRI提示:前下腹壁巨大占位,腹腔内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图1)。肠镜:所见结肠未见  相似文献   

8.
病例 女,62岁,右腹壁肿块2年,曾先后两次手术切除后复发。病理诊断“右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因近1个月包块增长迅速,于1997年9月入院。检查:左腹壁16cm×12cm×8cm肿块,质硬、有压痛,肿块与深部组织固定(图1)。图1 右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瘤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首先用电刀距肿块2cm将肿块切除,仅保留未被侵润的一层腹膜。将腹壁缺损边缘缝合缩小后缺损仍达16cm×12cm。在右大腿切取阔筋膜20cm×10cm,缝合于腹壁缺损周围腱膜及肌肉上固定,张力良好。供筋膜区皮肤切口直…  相似文献   

9.
腹壁纤维瘤病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壁纤维瘤病(fibromatosisofabdominalwall),又称腹壁韧带样瘤或硬纤维瘤(desmoidtumorofabdominalwall),是一种来源于腹壁筋膜或肌腱膜组织的良性肿瘤。此肿瘤少见,无包膜,易通过筋膜或腱膜表面侵袭周围组织,至今未见发生远处转移的报道。文献报道手术切除后复发率很高,约20%~45%[1]。因此认为其生物学行为是交界性肿瘤,复发与切除是否彻底有关,术后放疗对降低复发率很有帮助。发病情况腹壁纤维瘤病发病率仅占全部肿瘤的0.03%,占软组织肿瘤的3%,好发于腹壁任何部位,但以下腹部为多见[2~4]。1832年由Macfarlane首先报道[5]…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性,42岁。因坏死性胰腺炎术后9个月,左上腹包块3个月入院。入院体检:左上腹剑突下缘有一长约14cm的纵形切口痕迹,于切口处有一约25cm×15cm大小的肿物隆起,站立或劳累后肿物增大,平卧位时稍减小。肿块处深压痛。彩色超声:腹部多切面显示无异常回声及液性暗区。考虑为腹壁切口疝,行探查修补术。术前伤口处定位划线,硬膜外阻滞麻醉后梭形切除原切口疤痕,切开与切口皮下粘连的壁层腹膜入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