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癌症患者化疗期自我护理体验。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CBM、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搜集关于癌症患者化疗期自我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9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提炼出62个结果,归类成7个类属,合成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为维持自我护理:信息和社会支持的获取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护理信念,进而更好地维持自我护理、配合治疗;整合结果2为症状识别:患者应能准确感知对于化疗的不同症状、由此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给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整合结果3为自我护理的经历:经过自我调整,患者逐渐适应化疗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并在自我护理中逐步找到规律,不断成长。结论 护士需多关注化疗给癌症患者带来的影响,在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支持与指导,帮助其科学地认识化疗,调整状态以适应化疗,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与评价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Embase、PubMed、PsycINFO、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 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44个结果,归纳成9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①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负性情绪表现,心理应激来源;②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感受:心理弹性增强,照顾角色强化,享受照顾过程,转变生死观念;③照顾者的心理支持需求:专业人士支持,同伴亲友支持,精神信仰支持。 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发挥正性心理效应,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满足其心理支持需求,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痛苦体验,为实施全人照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7年5-7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12例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心理痛苦评分(Distress Thermometer,DT)均≥4分,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访谈内容,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生理方面,对患者痛苦最大的前3位症状包括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心理方面,主要存在担心、恐惧、病耻感及自我负担感;家庭社会方面,经济问题、无精力照顾孩子和老人、家属过分关心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痛苦;灵性方面,患者主要存在失去希望、绝望、自杀意图,怨天尤人,感叹不公,不放心,孤立隔绝等问题。结论: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存在身、心、社、灵等多方面心理痛苦,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在重视患者症状管理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痛苦体验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做到全人照顾,提高患者终末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描述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旨在为该人群护理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1月—12月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复诊治疗的20例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将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提炼为3个主题:社交退缩(癌因性症状的困扰、健康受损的忧虑、病耻感的影响、社交兴趣缺乏);隐匿心声(自我忍受痛苦、担心影响他人、沟通交流不畅);渴望支持(依赖家庭支持、感恩朋友支持、亟需专业支持)。结论癌症患者由于生理健康受损、心理状况不良、社会支持不足等存在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帮助其重返和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心理韧性"一词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护理领域,青少年心理韧性成为一个广义而实用的概念[1].对于患有癌症的青少年,疾病成为一个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加强青少年癌症患者心理韧性不仅可促进其心理健康,也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为此,本文从概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等方面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心理一致感视角下,探索晚期癌症患者的疾病应对体验,为识别其应对资源、制订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通过目的抽样,于2023年3月—5月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8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1)理解疾病经历,包括反思健康行为、正视患病事实、接受生命规律;(2)管理疾病威胁,包括应对多重困难、调动应对资源;(3)体会疾病应对意义,包括认同疾病应对意义、感知疾病获益、做好人生规划。结论 有效的应对资源可帮助晚期癌症患者应对患病过程中的多重困难。医护人员应加强癌症相关知识宣教,帮助晚期癌症患者挖掘积极应对资源,并强化疾病应对意义,从而增强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患者卧床期间心理感受和护理需求的共同特征,探索促进卧床患者身心健康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理论,采用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样本入选条件为卧床时间〉2d、生活不能(部分)自理、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成年患者,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15例住院患者。资料收集内容包括填写心理评定量表,深度访谈录音,总结卧床患者的心理感受和护理需求。结果通过收集、阅读、分析、分类、提炼,形成5个共性主题,亲情和专业照护需求,知情和认知的需求,信任和信心需求,自责和焦虑,自理生活需求。结论卧床患者的心理感受复杂多样,护士须掌握该群体心理特点,更好地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的质性研究,为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知信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8月。采用2017版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评价标准(JBI-QARI)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归纳、诠释和综合。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提炼出42个研究结果,综合成为3个整合结果和归纳形成8个新的类别:患者的认知态度、实践的障碍因素和患者的需求期望。结论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组织管理和实践管理,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引导患者提高参与认知、增强参与信念及促进参与行动,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严雪  刘倩倩  魏思琪 《护理学报》2022,29(20):39-43
目的 整合和系统评价妇科癌症患者疏离感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规避妇科癌症患者社会疏离,促进患者健康的社会适应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Scopus、CBM、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妇科癌症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1月20日。结果 共纳入文献9篇,提炼31个主要结果,归纳成9个新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1)自我因素,包括疾病相关诊断及治疗、情感和心理困境、保护自我与他人需求3个类别;(2)环境因素,包括地理环境受限、经济环境窘迫、刻板文化环境3个类别;(3)人际支持因素,包括亲友关系不佳、医护支持不足、病友互助受限3个类别。结论 多方面因素造成妇科癌症患者社会疏离这一社会适应不良的现象,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当前现状,针对可控因素进行及时的干预,促进妇科癌症患者生存期的积极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1.
割腕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增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1373-1374
目前,自杀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在世界各国自杀均被列为前十位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是一种非理性冲动性行为,此类患者入院后,极不配合抢救治疗,常规护理难以实施。虽经全力抢救得以脱险,一些患者心理和生理仍未得到康复,易发生再次自杀的恶性后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实施割腕自杀未遂患者的真实感受,为防止和减少悲剧的发生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整合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医护人员降低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归纳成7个类别,并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多重表现;年轻癌症患者减轻生育忧虑所需的健康支持;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相关心理负担体验和积极应对策略。结论 年轻癌症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生育忧虑,医疗专业人员应重视年轻癌症患者生育忧虑问题,强化其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建立生育信息支持系统,满足年轻癌症患者的健康需求,并鼓励其积极应对生育忧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告知未成年子女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3-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抚养未成年子女癌症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多数癌症患者经历了由不告知到告知的过程。其心理体验可归纳为:选择不告知的原因、隐瞒病情面临诸多困境、病情告知前的斟酌、告知后感知的益处、病情告知后所遇困境等5个主题。结论 癌症患者常因担心疾病对孩子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等原因而选择选择隐瞒病情,在此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困境。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关注,协助其选择合适的时机、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在促进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分析与评价癌症患者化疗所致脱发的心理体验.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CINAHL、PsycINFO、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内心感受和真实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对银屑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结果银屑病患者的主要心理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社交回避、逃避;焦虑、抑郁;悲观、厌世;迁怒与愧疚;信任与信心的需求。结论银屑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正视疾病,积极应对;消除负性情绪;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了解和分析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采用访谈的形式,访问并分析24名眼球摘除术患者的资料。结果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绝望与恐惧;自我形象紊乱;照顾与支持的需求;做义眼的需求。结论眼球摘除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重视其内心体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减轻其心理负担进而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李立娟 《护理学报》2006,13(8):23-25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癌症患者数以每年3% ̄5%的速度递增[1]。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心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绝望等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信念、情绪和行为,减轻恐惧、紧张、悲观等不良反应,使其处于全身心的放松状态,并促发乐观、积极的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2]。现将癌症患者心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癌症患者的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从癌症患者哪些症状来判断其处于濒死期.方法 2015年5月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共3组,每组5人,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访谈.访谈围绕主题"如何判断晚期癌症患者处于濒死期",按照制订的访谈提纲进行.结果 通过内容分析得出濒死期患者常表现出以下方面:疼痛、"回光返照"、意识、呼吸方式、血液循环、出入量、功能状态7个方面的改变,以及医护人员凭直觉经验来判定患者处于濒死期.结论 医护人员对评估癌症患者濒死期有自己的质性认识,临终前部分症状的改变可为评估生存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期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5年7-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科病房的30例住院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诠释学循环原则对转录资料进行主题分析。结果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期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3个类属10个主题,类属一:个人方面,即拖累感、担忧、恐惧、自我封闭;类属二:社会家庭方面,即经济负担、婚姻不幸、癌症歧视;类属三:治疗方面,即求医困难、不良反应大、沟通障碍。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临终期常存在不良情绪及较重的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描述和体验恶性淋巴瘤患者亲属在患者病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为今后开展有效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护理提供有效帮助并为制定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0位恶性淋巴瘤患者亲属进行访谈,采用现象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恶性淋巴瘤患者亲属在患者整个病程中的情绪变化和自我调适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其心理体验主要有3个方面:(1)在确诊初期均有震惊和悲伤、否认、后悔、隐瞒等情绪以及对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强烈希望,经一段时间和对生活方式改变后的心理逐渐趋于平静。(2)在陪伴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巨大压力,包括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经济和巨大精力消耗等。(3)不同的自我调适。结论 重视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亲属心理变化,对其提供正确、合理的医疗性、信息性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