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1]。中国多省市均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限制人员流动,同时全国各大医院也面临收治或筛查新冠肺炎患者的艰巨任务,这给需要及时到医院救治的其他疾病患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疫情之下,如何解决这部分患者的诊治,也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2020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截止2020年2月5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28018例,累计死亡病例563例,疑似病例24702例[2]。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截至2月15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57 416例,累计死亡病例1 665例,疑似病例8 228例[1]。疫情严峻,国家已经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2]。受疫情影响,许多乳腺肿瘤患者因主观或者客观因素不能及时就诊。如何在疫情时期让乳腺癌患者获得安全、及时的医治,是摆  相似文献   

4.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肆虐湖北武汉[1-2]。在新冠肺炎(重型)的救治中我们发现,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甚至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理论上说患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免疫力低下,感染COVID-19并成为重型的风险高,且预后更差[3]。目前国内恶性肿瘤患者感染COVID-19相关病例报道极少,本文报道1例恶性肿瘤合并新冠肺炎(重型)救治成功病例,旨在为此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1]。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高危群体,免疫力、营养状态低于普通人群,罹患肺炎后的治疗更为困难。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的流行风险,就医病患可能的交叉感染,手术传播等隐患,非急症肿瘤患者尽量避免赴医院就诊无疑是慎重的选择。然而,不断进展的病情,不能手术的焦虑情绪也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新冠肺炎的流行阶段,患者及其家人了解胃癌的治疗,疏解心理焦虑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方法:通过统计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纳入的313名本院肿瘤科在新冠疫情期间肿瘤合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情况,汇总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影像学特点,总结肿瘤合并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转归等,并提出自己建议。结果:科室总共313名患者住院,5名新冠感染患者,新冠病毒肺炎发生率为1.6%,这比之前所报道的武汉市新冠病毒普通人群发生率0.37%要高接近3倍,肿瘤合并新冠患者死亡率接近20%。结论:对于疫情结束初期病房应尽量减少患者非必要往返医院次数,实行肿瘤患者分层管理,加强轻症患者随访,线上管理等;而对于住院患者,则采取缓冲分诊模式,做好病房消毒隔离以及管理,避免感染,减少肿瘤病房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前后福州市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20年福州市大气污染数据、气象数据和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广义线性模型的时间序列法,并调整长期趋势、季节性等混杂因素,分析比较新冠肺炎前后大气颗粒物-非意外死亡关系的变化。结果:新冠肺炎发生后,福州市PM2.5浓度显著降低。新冠肺炎前,PM2.5致居民非意外总死亡数的超额危险度于滞后2 d内有显著性,而且在第1天效应最大,分别为[ER=1.69%,95%CI(0.79%,2.59%)]和[ER=0.93%,95%CI(0.49%,1.38%)]。而新冠肺炎后PM2.5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数无显著影响。新冠肺炎前,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于滞后第1天有显著影响[ER=3.01%,95%CI(0.35%,5.74%)],新冠后则无显著影响。新冠肺炎前后,PM2.5浓度的降低对循环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死亡风险的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新冠肺炎后PM2.5浓度的降低对居民非意外死亡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降低具有显著影响,提示大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广泛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成为终止新冠疫情的最可能有效的手段之一.肿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风险大、严重事件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应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对象.目前肿瘤患者新冠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综合性医院门诊放疗过程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程防护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放疗门诊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回顾性梳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放疗门诊诊疗过程中采取的流程调整、环境分区、患者防控及消杀等防控措施,并对防控成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