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 通过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临床决策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82例患者中22例(27%)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 早期并发症与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预后指数、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时间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 糖尿病(OR=4.853, 95%CI:1.059~22.241, P=0.042)、低血清白蛋白水平(OR=0.672, 95%CI:0.468~0.966, P=0.032)、新辅助放化疗(OR=4.482, 95%CI:1.117~17.979, P=0.034)及手术时间较长(OR=1.015, 95%CI:1.001~1.029, P=0.037)是ISR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  相似文献   

2.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9):709-712,720
目的:分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术后30 d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20年8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的1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对RC+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例患者中,男15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54±5.25)岁,其中有85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9.4%,前4位并发症为术后感染、术中出血、切口并发症、新膀胱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术后白蛋白水平、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5.495,95%CI:1.168~25.855,P=0.031)、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OR=9.467,95%CI:1.348~66.483,P=0.024)、术后白蛋白水平低(OR=0.489,95%CI:0.268~0.893,P=0.020)、术中出血量多(OR=2.373,95%CI:1.224~4.599,P=0.010)、术后血红蛋白低(OR=0.502,95%CI:0.287~0.877,P=0.016)是RC+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术后低白蛋白、术中出血量多及术后血红蛋白低是出现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控制好血糖、改善肾功能、术后积极补充白蛋白、减少术中出血、术后补充血红蛋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281例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外科并发症29例,发生率10.3%(29/281),其中严重外科并发症9例,发生率3.2%(9/281)。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Ⅰ级3例(1.1%),Ⅱ级17例(6.0%),Ⅲa级4例(1.4%),Ⅲb级2例(0.7%),Ⅳ级2例(0.7%),Ⅴ级1例(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化、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2.671,95%CI:1.138~6.269,P=0.024)、BMI(OR=4.970,95%CI:1.597~15.465,P=0.006)、肿瘤大小(OR=3.311,95%CI:1.068~10.260,P=0.038)、浸润深度(OR=4.472,95%CI:1.120~17.862,P=0.034)和术中出血量(OR=3.835,95%CI:1.481~9.928,P=0.006)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是0.784(0.695~0.873)。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以Ⅱ级较多见;患者年龄≥65岁、BMI≥25、肿瘤大小≥50 mm、浸润深度≥T3及术中出血量≥100 ml应警惕外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出现膀胱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3例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出现膀胱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53例患者术后膀胱复发72例(20.4%),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平均复发时间21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1.724;95%CI:1.009~2.948;P=0.046)、肿瘤多发(HR=1.852;95%CI:1.043~3.288;P=0.035)和尿脱落细胞阳性(HR=2.075;95%CI:1.225-3.515;P=0.007)是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肿瘤多发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是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膀胱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应密切随访、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标准化分析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体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体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的4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并发症的类型,对不同手术方式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1.7%,晚期为17.95%。早期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30d内且多为轻度,以麻痹性肠梗阻多见。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相较于开放及腹腔镜可以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57%vs.69.70%vs.57.14%,P0.05)。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体外Studer原位新膀胱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多发生于术后30d内,但并发症级别多为轻度。另外相较于开放及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可以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78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及176例开放手术患者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4年间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患者及开放手术患者,对主要围手术期相关、术后早期(90d)并发症、晚期(90d)并发症、术后肿瘤控制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术后留置盆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组与开放手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术后胃肠通气时间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而平均手术时间开放手术组短于腹腔镜手术组;两组术后早期(90d)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46.0%,开放组61.4%,P0.01),晚期(90d)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15.1%,开放组17.6%,P=0.513);术后36个月复发率(腹腔镜组7.6%,开放组8.5%,P=0.724),总体生存率(腹腔镜组80.6%,开放组83.5%,P=0.4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膀胱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稍低,而晚期并发症及术后肿瘤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早期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应用的经验,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11月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500例患者。结果:500例中497例成功完成手术,上尿路手术135例,占27.16%,包括肾上腺癌切除术2例(0.4%)、肾部分切除术60例(12.07%)、肾根治性切除术37例(7.44%)、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6例(1.21%)、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0.6%)、肾盂成形术11例(2.21%)、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4例(2.82%)、输尿管探查松解术1例(0.2%)、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及端端吻合1例(0.2%)。下尿路手术362例,占72.84%,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319例(64.19%)、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24例(4.83%)、原位新膀胱术7例(1.41%)、输尿管皮肤造瘘3例(0.6%)、盆腔肿物切除术3例(0.6%)、精囊肿物切除术4例(0.8%)、膀胱结石碎石术1例(0.2%)、骶骨加固术1例(0.2%)。中转开放手术3例,包括腹膜后纤维化松解术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膀胱全切1例,占0.6%。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遵循开放手术及普通腹腔镜原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失血少及学习曲线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3例,其中男66例、女7例,平均年龄64.2(36~87)岁,现分析总结73例的临床疗效。结果:7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67~384min,平均(275.7±59.8)min;膀胱切除时间43~120min,平均(73.4±18.9)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平均(289±161)ml。12例(16.4%)术中输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4(2~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6~26)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3.70%),其中不全肠梗阻7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随访6(1~14)个月,6例死亡(8.22%),4例复发(5.48%)。结论:应用改良整体法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使复杂的手术趋于简单化和程序化,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后30d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接受直肠癌保肛手术的95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并发症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30d内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956例病人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60/956)。按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Ⅲa级36例,Ⅲb级12例,Ⅳa级5例,Ⅳb级5例,Ⅴ级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OR=1.781、95%CI为1.04~3.048、P=0.035),术前白蛋白(OR=6.979、95%CI为3.057~15.930、P0.001),术中估计出血量(OR=2.386、95%CI为1.375~4.138、P=0.002),术中输血(OR=2.698、95%CI为1.088~6.695、P=0.032)与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存在合并症(OR=2.051、95%CI为1.160~3.627、P=0.014),术前白蛋白(≤35g/L)(OR=4.652、95%CI为1.776~12.182、P=0.002),术中估计出血量(150ml)(OR=2.131、95%CI为1.190~3.816、P=0.011)是直肠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存在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术中出血量大是直肠癌术后30d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控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由我院同一术者完成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16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尿控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即刻尿控率达8.64%(14/162),1个月达20.37%(33/162),3个月达53.09%(86/162),12个月达97.53%(158/162)。术后3个月,BMI≥28kg/m~2(OR=0.189,95%CI:0.047~0.670,P=0.019)降低术后尿控率,保留膀胱颈部(OR=1.125,95%CI:1.009~9.404,P=0.048)、最长尿道保留技术(OR=37.582,95%CI:8.974~157.385,P0.001)、保留神经血管束(OR=13.206,95%CI:3.812~45.749,P0.001)、后方筋膜重建技术(OR=14.729,95%CI:4.048~53.590,P0.001)显著提高尿控率;术后12个月,BMI≥28kg/m~2降低术后尿控率(OR=0.085,95%CI:0.009~0.841,P=0.03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部、保留神经血管束、后方筋膜重建、保存最长尿道能够提高早期尿控,但与患者远期尿控恢复无关。肥胖不利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控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比较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两种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6年08月到2021年08月,检索内容为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对照研究。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检索文献,然后采用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及Cochrane手册中偏倚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资料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对汇编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两种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494例患者,其中关节镜下内引流组256例,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囊壁切除组2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组术后Lysholm评分[MD=-0.49,(95% CI:-2.09,1.11),P=0.55]、术后Rauschning-Lindgren分级[OR=0.54,(95% CI:0.28,1.04),P=0.06]及住院时间[MD=-0.29,(95% CI:-0.73,0.14),P=0.19]均与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囊壁切除组无差异;内引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囊壁切除组[OR=0.26,(95% CI:0.10,0.65),P=0.004],内引流组手术时间[MD=-11.72,(95% CI:-13.69,-9.76),P<0.01]及手术切口长度[MD=-5.94,(95% CI:-11.05,-0.83),P=0.02]均短于囊壁切除组,而囊壁切除组术后复发率则低于内引流组[OR=3.32,(95% CI:1.82,6.06),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结果都较满意,与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相比,联合囊壁切除术后复发率更低,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早期胆囊癌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及中文数据库关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胆囊癌的对照研究,检索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462例患者,其中腹腔镜组214例,开腹组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103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历资料,且均为受伤当时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非病理性新鲜闭合骨折。对其中术后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82例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暴力、骨折Garden分型、空心钉固定数量、手术方式、骨折复位质量(Garden指数)、下地时间、内固定取出与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股骨颈不愈合、末期随访时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82例患者平均年龄(49±6)岁,平均随访(77±4)个月。3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7.8%。其中无症状者占54.84%;11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不愈合率13.41%,且10例行髋关节置换;35例出现股骨颈短缩,短缩率42.68%;末期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71.08%。股骨头坏死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显示:致伤暴力[OR=0.029, 95%CI (0.003,1.336),P=0.005]、骨折Garden分型[OR=18.27, 95%CI (1.547,215.77),P=0.021]、手术方式[OR=8.567,95%CI(1.739,42.204),P=0.008]、复位质量[OR=0.125,95%CI (0.024, 0.657),P=0.014]对其影响显著;而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颈短缩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这一因素影响显著(Wald χ2=4.471,P=0.034;Wald χ2=10.255,P=0.001)。 结论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长期随访效果基本满意,但远期股骨颈短缩发生率较高,其中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不愈合及股骨颈短缩的发生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收治的布-加综合征确诊者中514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症、吸烟、饮酒、腹水、黄疸、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术后低血压、术中出血、白蛋白、手术时间、手术时机、病理类型、血糖、出血史和凝血酶原时间(χ=-5.089~234.858,P=0~0.028)等可能是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饮酒、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营养状况、术后低血压、黄疸、电解质紊乱、血糖和严重并发症(χ=-0.912~2.147, P=0~0.07)等10指标为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能很好的反映布-加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性,为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指导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拓展思路.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1月至2020年10月行新辅助化疗后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8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并发症分级按照Clavien-Dindo系统进行评价.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后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和术后需手术干预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蒙特利尔分型、手术指征、手术所见及手术方式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需手术干预复发的预后因素。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克罗恩病患者1048例,男性733例,女性315例。患者共接受手术治疗1513次,初次腹部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31(17)岁,初次手术切除的小肠长度为30.0(40.0)cm。穿透型病变(OR=8.594,95%CI:3.397~21.740,P<0.01)和正在吸烟(OR=2.671,95%CI:1.044~6.832,P=0.040)是首次手术后腹腔感染性并发症相关因素,而分期手术(OR=0.360;95%CI:0.184~0.707,P=0.003)是保护性因素。男性(HR=1.500,95%CI:1.128~1.995,P=0.005),上消化道疾病(HR=1.526,95%CI:1.033~2.255,P=0.034),穿透型病变(HR=1.506,95%CI:1.132~2.003,P=0.005)和急诊手术(HR=1.812,95%CI:1.375~2.387,P<0.01)是首次手术后需手术干预复发的预后因素,分期手术较同期手术可降低该复发风险(HR=0.361,95%CI:0.227~0.574,P<0.01)。结论本组克罗恩病患者初次手术的中位年龄为31岁,切除小肠中位长度为30 cm。穿透型病变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需手术干预复发相关,分期手术可能对术后并发症高风险患者产生近期和远期的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榆林市星元医院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68例,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共发现发热患者60例(10.56%)。导致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的危险性因素依次为:女性(OR=1.266,95%CI=1.106~1.865,P=0.02)、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增高(OR=2.296,95%CI=1.856~5.156,P<0.01)、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OR=1.115,95%CI=1.005~1.568,P<0.01)、灌注时间过长(OR=1.226,95%CI=1.098~1.704,P=0.03)、手术时间过长(OR=1.328,95%CI=1.167~1.969,P=0.03)。 结论对于女性、术前尿白细胞计数过多、术前尿培养细菌阳性、灌注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者,应积极防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流程,评估其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93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自身特点。根据开展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组和后期组,比较两组机器人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9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护理配合满意。早期组与后期组机器人准备时间[(50±10)min vs (30±5)min]和手术时间[(305±25)min vs (255±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血量早期组略大于后期组[(110±20)ml vs (95±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结论娴熟的护理配合在机器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通过节省准备时间、优化机器布局、术中熟练配合等方面,最终使整个手术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尿道改流(RCUD)中留置外、内支架管与无管化术后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RCUD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术中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外支架管组(48例)、内支架管组(9例)和无管组(43例)。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RCUD术后尿漏总发生率为15%,外支架组明显低于无管组(6.3% vs 25.6%,P=0.031),内支架管组的发生率为11.1%;尿培养阳性率为29%,外支架管组明显低于无管组(18.8% vs 41.9%,P=0.047),内支架管组的发生率为22.2%;三组患者间内支架管组手术时间更短[(365±88)min vs (469± 120)min vs (457±98)min,P=0.034];内支架管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0±2.3)d vs (20.6±12.6)d vs(21.3±11.1)d,P=0.013]。患者RCUD术后肠梗阻发生率(P=0.097)、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P= 0.113)、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UEAS) (P=0.978)、术后30 d再入院率(P=0.919)和总并发症评分(P=0.8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膀胱癌根治术中使用内支架管安全可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与无管化相比,放置外支架管可明显降低术后尿漏的发生率和术后尿路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远端胰腺切除术(distal pancreatectomy,DP)后发生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 胆外科接受诊治的81例胰腺远端肿瘤性病变行DP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POPF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 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1例患者DP术后发生生化漏13例,B级胰瘘9例,C级胰瘘3例。单因 素分析显示POPF可能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内脏脂肪面积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手术时间(OR 1.060,95%CI 1.021~1.102,P=0.003)及内脏脂肪面积(OR 1.116,95%CI 1.046~1.190, P=0.001)是 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和内脏脂肪面积是DP术后发生临床胰瘘的独立危险 因素。对内脏脂肪面积较大的患者需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