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截至2021年7月20日,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1.9亿,并且全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密闭环境下的气溶胶传播。医务人员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是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新的病毒变异株,了解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现况,分析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是保持医疗救治持久力,有效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为此就医务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现状、危险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进行系统描述,为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湖北省武汉市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用具使用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现状,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13—20日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武汉市10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抽取325名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325名一线医务人员中,有243名医务人员使用防护用具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77%;其中76人(31.3%)未对皮肤问题进行处理,仅21人(8.6%)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使用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套的一线医务人员分别报告出现586、 241、 38和24例次皮肤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54%(226/325)、 34.58%(111/321)、7.57%(24/317)和2.94%(9/30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市使用防护用具时间>4 h/d的一线医务人员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为使用防护用具时间≤4 h/d一线医务人员的2.307倍(OR=2.307,95%CI=1.037~5.314),接受过皮肤职业防护培训的一线医务人员出现皮肤不良...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采供血机构作为临床用血的血液保障单位,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十分必要。结合采供血机构工作特点,落实重点建制、五面防控、三级监控,全面建立健全感染防控管理体系,保障了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防护行为现状,以及陪护人员防护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3-6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呼吸科、血液科、骨科非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及自行设计的防控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0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人员直接观察结果显示,佩戴口罩执行率为84.62%(176/208),佩戴口罩正确率为50.57%(89/176)。手卫生执行率为75.00%(156/208),正确率为22.44%(35/156)。病房通风执行率达100%,90.38%的陪护人员能够做到每日2次病房通风。防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认识的正确率最高,达98.08%;仅50.48%的陪护人员认为75%乙醇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46.15%的陪护人员认为自己体温升高有必要告知医护人员;有8名被调查陪护人员认为可以和认识的亲朋好友聚众聊天。结论 陪护人员防护行为执行正确率较低,病区应重视对陪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的教育,以提高其防护执行正确率,从而避免医院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6.
 

自2019年12月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升级为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集中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武汉政府紧急建设火神山医院。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决定了放射科在相关救治中承担的重要角色。截至2月20日,通过对武汉火神山医院放射科顺利、高效运行18 d以来的防控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探讨放射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及工作流程,为放射科同行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使医院在提供日常医疗服务以满足民众的就医需求的同时,还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而且,医院是疫情传播、发生交叉感染的高风险场所之一,尤其是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重点科室,医院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文章从医疗流程风险环节管理、环境布局设计、人员防护等方面介绍了疫情期间对医院重点科室的管控措施,以达到降低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定点医疗机构某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驰援该定点医疗机构的武汉医疗队通过风险识别寻找风险点,在线问卷工具评估队员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梳理医疗队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流程,制定接触风险识别表。采用在线问卷评估队员风险,发现4名队员可能有接触风险。再次访谈4名队员,综合判断,排除4名队员暴露高风险并强化感染防控措施。经过14 d的观察,截至2月22日该医疗队队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在疫情期间,开展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防护物资消耗量和需求量骤增,全国各级医院都面临医用防护物资紧缺问题。针对防护物资紧缺现状,通过建立组织架构,明确岗位防护标准,严格防护物资管理,完善物资请领审批流程等举措,对防护物资进行科学管控、合理调配,保证了诊疗工作正常开展,保障了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感染管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建筑布局不规范、应急预案流于形式等。基于疫情防控需求,从规范建筑布局、完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防控与诊疗救治并行时,如何制定COVID-19医院感染防控策略,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分别从"管人"、"管物"、"管流程"方面提出建立应急防控组织体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科的专业作用、加强门急诊的管理、加强住院患者的防控管理、管理各级各类人员、制订诊疗防控流程、环境的清洁消毒、人员培训教育、加强后勤物资保障等防控策略与具体措施。结果所有来院患者均得到科学合理接诊,医务人员身体和心理状态稳定,医护人员和住院患者均未出现COVID-19。结论研究医院的COVID-19防控策略可为疫情流行期间综合性医院院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国内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表文献的研究现状和特征。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6日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COVID-19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92篇。CNKI数据库440篇文献中,研究内容集中在“中医学与中药学”(142篇,占32.3%)和“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141篇,占32.1%),医疗机构发表文献最多(288篇,占65.5%),《中医杂志》发文量最高(22篇,占5.0%)。PubMed数据库152篇文献中,中国发表最多(65篇,占42.8%),研究内容多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88篇,占57.9%),高等院校发表文章最多(65篇,占42.8%),《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发文量最高(10篇,占6.6%)。结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是COVID-19暴发后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2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波及全国和全球53个国家。该疾病的部分临床表现同恶性肿瘤类似,给及时发现感染患者,排除肿瘤患者带来困难。绵阳市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肿瘤流行病调查发现高发肺癌和食管癌。我们根据川西北地区的疫情、肿瘤发病、治疗特点制定了鉴别诊断要点专家共识,以满足临床医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公立医院承担主力军作用。但在疫情应对中,存在边缘化传染科、重症医学人才储备不足、战时演练空白、互联网医院建设滞后等问题。建议:政府统筹布局区域内传染病医疗资源、加大重症医学人才培养;医院重视医务人员应急能力培养、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正在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在疫情爆发初期存在信息沟通不畅、防控工作效率不高和民众依从性不理想等局限性,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疫情防控中具有信息收集及时准确、防控措施执行精准和社会动员效率高等优势,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日渐显现。应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作用,完善城市社区防控体系建设,使其成为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重要堡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的效果。方法对接受过常规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237名医务人员,根据不同岗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知识培训。采用编发小册子、现场指导、随时提问、防护措施及流程图表化并上墙的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并于系统教育前后进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7名医务人员在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后,各项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平均知晓率从常规教育后的48%上升到96%,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感染防护系统健康教育,弥补了常规教育缺乏全程性、灵活性、针对性及无效果评估的不足,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疾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回顾2020年2月9日之前发病且经咽拭子核酸检测2019-nCoV感染的同济医院在职医务人员,选取2020年1月15日-2020年2月8日发病的医务人员为感染组,以年龄和工作科室危险性作为配对因素、选取相同数量未感染的同济医院在职医务人员为未感染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询和电话访问的形式回顾两组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药物服用情况,进而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同济医院在职医务人员158例,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各79例,其中男62例,女96例。高危科室医务人员感染率约为6.26%,而非高危科室医务人员感染率约为0.98%,两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26例(32.91%)预防性口服了抗病毒药物,未感染组中46例(5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服抗病毒药物对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中重症肺炎4例,患者平均年龄51.8岁, 75例非重症患者平均年龄38.2岁,年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科室医务人员相对于非高危科室更易感染2019-nCoV,建议强化预防措施;预防性口服抗病毒药物是医务人员感染2019-nCoV的保护性因素,为高危人群预防用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高龄患者具有重症肺炎易患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门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特点,寻找加强口腔门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具体措施,并严格实施.结果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增强,防护措施执行良好,未发生职业伤害事件.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切实履行职业防护措施,是减少口腔门诊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设备优化管理现况并对医院感染防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取提高管理认识、优化管理目标、改善管理环境的措施以实施医疗设备优化管理,并通过加强院感防控意识的普及与培训、健全院感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出入人员与医护人员的管理等方式积极开展院感防控工作.结果:使先进医疗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了医疗设备的最佳使用状态并能发挥其最佳功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且明显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可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并能更好地发挥其功用;院感防控工作的开展则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特征,提出基于循证的干预政策,以提升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1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DerSimonian和Laird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手卫生依从性相关文献10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2 377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74%(95%CI:68%~7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不同职业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生、其他员工,分别为80%(95%CI:74%~87%)、76%(95%CI:71%~81%)、70%(95%CI:62%~77%)。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后手卫生依从率最高(91%,95%CI:88%~94%),而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最低(68%,95%CI:62%~74%)。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较大提升。辅助人员是手卫生依从率提升的重点关注人员,接触患者前是手卫生依从性干预的重点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