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Dunhill手术(一侧甲状腺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开展的58例Dunhill手术与6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中病理均证实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双侧次全切除术组比较,Dunhill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95.41minvs.52.48min,P=0.000),术后第1天低血钙发生率明显升高(12.1%vs.1.7%,P=0.031),两组术中出血量、甲状旁腺移植例数、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第3天低钙血症发生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1.000)。随访期间,Dunhill手术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患者(P=0.027)。结论:Dunhill手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安全、有效,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推荐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5-04间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行甲状腺全切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获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症无明显增加,术后复发率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术(Dunhill术)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双侧结节性甲状腺患者共8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Dunhill组和全切组,全切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术,Dunhill组进行Dunhill术。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血钙与PTH数值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治愈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中出血量、镇痛剂用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unhill组患者均少于全切组(P<0.05);Dunhill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全切组(P<0.05),但复发率(12.5%)显著高于全切组(0%)(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钙值与PT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及术后6 d Dunhill组患者血钙与PTH均优于全切组(P<0.05)。 结论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种手术方法均有效,Dunhill术复发率比甲状腺全切术高,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行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平分两组,分别行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观察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率、转移率,是否有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两组术后4天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均为甲低症状,按要求服用甲状腺素片,术后14天、1个月、2个月、5个月检查甲状腺功能,符合正常水平,两组术中、术后均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喉返神经损伤率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低钙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可彻底清除癌症病灶,极少复发和转移,有效地提高手术技术及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可降低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甲状腺全切除/近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否安全可行.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311例拟诊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分为A、B两组;A组130例行双甲全/近全切术;B组181例行双甲次全切或/和大部切除术.结果 A、B两组各有6例和2例术中冰冻报告良性,但术后石蜡切片报告为乳头状癌.A组不需再手术,B组需再手术;两组术后各3例(2.42%,3/124 vs.1.68%,3/179)有暂时性声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术后2月A组2例有音调改变,无法发高音,喉镜示双侧声带活动好;B组1例有声嘶,喉镜示一侧声带活动减弱.两组术后各有11(8.87%,11/124)和9例(5.03%,9/179)术后48 h内有低钙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两组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B组术后2例(1.12%,2/179)因出血需再手术.A组术后无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B组12例复发(6.70%,12/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双甲全/近全切除术可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且并发症并无增加,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1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结节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29例,单侧次全切除术18例,单侧全切30例,一侧全切加一侧次全切42例,双侧次全切4例。术后结节复发17例(11.6%)。结果术后未服药者复发率显著高于服药者,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于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建议行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术,术后采取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肿)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气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的结甲肿患者实施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20 min,术中出血量70~100 m L。术后第2、4天各发生1例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对症处理后1个月内声音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创面出血、饮水呛咳、低钙血症和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复查颈部彩超及CT,均显示气管居中、受压解除;检测甲状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气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的结甲肿患者,应实施手术治疗。熟悉甲状腺的局部解剖学知识,熟练规范进行手术操作,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西南医院乳腺中心共完成216例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72例,左侧22例,右侧31例,双侧19例.单发结节41例,多发结节31例,共113个结节,结节直径0.4~6.3 cm,平均2.8 cm.结果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19例,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97 min;单侧次全切53例,手术时间25~12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5~120 ml,平均45 ml.行颈丛加局麻68例,耐受良好66例(97%),全麻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穿刺道内出血2例.随访3~5年,医患双方对美容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单侧结节复发,复发率为1.4%.结论 经前胸壁入路或经乳房途径腔镜下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局麻加颈丛在大多数病例安全可靠,游离甲状腺时避免直接抓夹甲状腺组织或肿块,采用钝性推、挡法及超声刀的正确使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适宜范围。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63例术前诊断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8例行一侧全切除+对侧全或近全切除术;B组145例行一侧次全切除+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术。结果A组5例、B组2例术中冰冻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但术后石蜡诊断为乳头状癌。A组不需再手术治疗,B组需再手术。A组3例、B组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嘶,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个月A组2例仍有音调改变,不能发出高音,直接喉镜示双侧声带活动好;B组1例仍有声嘶,喉镜检查一侧声带活动减弱。两组术后各有8例和5例于术后48h内出现低钙血症表现,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甲减表现。A组无复发,B组10例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直径〉3.0cm,或两侧腺叶各有2个以上结节,或术中发现结节主要位于腺叶后方,或实质性冷结节者建议行甲状腺全切术。但术中应仔细解剖避免误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和喉上神经,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01—2019-01间在浚县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经对症处理后分别于术后第3天、7天、10天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损伤。其间复查彩超未见甲状腺组织残留。口服优甲乐100μg/d,甲功3项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在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位置比邻、精准进行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腹腔镜技术探讨前切除术与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将39例接受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患者纳入A组,同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入B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指标、数字疼痛评分(NRS)等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病理切缘距离较长,术后6 h、12 h、24 h NRS评分较低(P<0.05);A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7%、94.9%、10.3%)相比B组(9.5%、92.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改良保留十二指肠之胰头全切除术(DPTPHR)治疗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间10例行改良DPTPHR病人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中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2岁,手术时间平均34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485mL。术后诊断包括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岛素瘤、动静脉畸形各1例,浆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瘤、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各2例。全组中,术后发生感染、并发大出血1例,胰瘘4例,反复呕吐1例;未发生胆瘘或十二指肠缺血。随访8~5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的DPTPHR是治疗胰头部良性或低度恶性病变的较安全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头侧-中央联合入路与单纯头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9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52例患者行头侧-中央联合入路手术方式(联合组),44例患者行单纯头侧入路手术方式(单纯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完成。两组术中术后各相关指标用(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单纯组(均P<0.05),两组切除标本长度、清除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单纯组为1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23, P>0.05)。联合组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组(均P<0.05)。 结论头侧-中央联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优于单纯头侧入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不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3例。其中40例予以传统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33例患者予以双侧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本研究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比较,术中术后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三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VSA评分、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2年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管血运障碍、尿潴留、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入路,双侧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相近,但可显著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依据术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各40例,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胃肠激素、应激指标等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合并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激素较术前下降、应激指标较术前升高,但腹腔镜组胃肠激素高于开腹组、应激指标小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术治疗胰腺癌临床效果确切、且应激反应及合并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全肝门切除重建(THERR)与单纯门静脉切除重建(PVRR)治疗肝门胆管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收治的101例PHC患者资料,其中接受肝切除联合THERR 14例[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64.3±9.7)岁],接受肝切除联合PVRR 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3.8±8.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切除数据和术后近远期结果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及术前胆道引流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HERR组以扩大的左半肝切除为主(10/14,P=0.010),PVRR组以扩大的右半肝切除为主(12/19,P=0.001)。THERR组手术时间[(586±158)min]长于PVRR组[(453±88)min](t=3.087,P=0.004),持续肝门阻断时间[(32.5±7.3)min]长于PVRR组[(12.4±3.8)min](t=10.325,P<0.01)。THERR组1例术后9 d死于肝功能衰竭,另13例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9%、57.1%、37.0%,PVRR组19例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9%、37.8%、3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8)。结论与PVRR在PHC切除术中的作用相比,THERR应用于经选择的需同时行肝动脉和PVRR的PHC切除术,特别是需行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右支重建以保留右半肝的PHC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三组,将接受3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5例患者纳入3D组,将受2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33例患者纳入2D组,将接受传统开腹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的40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手术相关指标以( ±s)表示,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并发症、生存率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开腹组>2D组>3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4%)与2D组(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3D组、2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D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且术后恢复较快,但在提高中远期生存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