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37±13)岁。均为单侧手术。首次踝关节外伤至踝关节融合术的时间为1~41年,平均12.6年。患者术前均接受保守治疗无效,疼痛明显。术中彻底清除关节面软骨,行关节端“微骨折”处理,初步复位后以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位置,拧入空心螺钉固定。2例同期行关节镜辅助距下关节融合术。术后石膏固定6~10周,部分负重锻炼直至骨性愈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年。术后10~16周骨性愈合,平均12周。步态均得到改善,无切口愈合不良和感染等早期并发症。3例单纯踝关节融合患者术后出现距下关节炎伴疼痛,2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后症状缓解。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8.1±1.5)分,术后1年平均(2.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05)。结论 对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创伤小、切口小、融合率高,但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掌握该技术需要一定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2.
踝创伤性关节炎的关节镜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骁  卡索  李丹  刘成  田勇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9):849-85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对2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的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踝关节镜手术治疗,伤后至手术时间12~37个月,平均(21.6±9.4)个月。同时用关节镜观察踝关节继发病变情况。结果 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8.2±6.2)个月,对手术前后按AOFAS评分法评定,主观及总体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主观评分术前(19.5±5.2)分,术后(37.5±4.2)分(t=-4.004,P=0.000)。总体评分术前(62.0±8.2)分,术后(91.7±4.7)分(t=-7.133,P=0.000),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踝关节损伤使用关节镜的指证及手术法。  相似文献   

4.
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全踝关节置换治疗55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其中52例获得随访,男2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2岁(36~79岁).手术采用STAR假体.52例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均行Kofoed踝关节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并对比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评分结果. 结果 52例患者术后获6~60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3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皮缘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术中截骨时发生内、外踝骨折;1例术后出现假体滑动半月板失效断裂.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0~10°.52例患者末次随访时Kofoed踝关节评分平均为(86.0±9.3)分,与术前[(51.0±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0,P=0.000);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88.0±8.2)分,与术前[(66.0±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00).52例患者中,术后无疼痛19例,轻度疼痛27例,中度疼痛6例.42例患者表示满意或一般,10例表示不满意,满意率为80.8%. 结论 全踝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在减轻疼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在临床使用上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与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开放式组,对比两组骨性融合率及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nkle Hindfoot Scale)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微创组骨性融合率为80.0%,高于开放式组的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骨性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微创组评分明显高于开放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提高早期骨性融合率及减轻疼痛方面较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蔡培强  邵玉凯  蔡培素  李伟  李开雄 《骨科》2017,8(1):16-19,2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微创及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的2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10例)和开放组(16例),对比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及1年的骨性融合率和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的骨性融合率为80.0%(8/10),高于开放组的31.3%(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P=0.016);术后1年时两组病人全部达到骨性融合。术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微创组的AOFAS评分为(75.3±2.7)分,明显高于开放组的(68.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8,P<0.001)。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在提高早期骨性融合率及改善足踝功能方面较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探查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内合并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的可能性及优缺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诊断为"急性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共78例。所有患者在行踝关节镜检+切开复位内固定,记录关节镜下软骨损伤、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及游离碎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关节内病变与骨折类型的相关性。 结果在所有患者中,Weber A型骨折6例,Weber B型骨折45例,Weber C型骨折27例。骨软骨损伤共51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33/18例;胫腓联合损伤39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18/21例;三角韧带损伤2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21/6例;关节腔游离碎片7例,其中Weber A/B/C分别0/4/3例。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距骨软骨损伤发生无统计学差异(χ2=0.363,P >0.05),但软骨损伤程度,Weber B型骨折更重(Fisher确切检验,P =0.007)。胫腓联合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 2.4 ,P >0.05);在Weber C骨折中,后踝骨折与胫腓联合不稳明显相关(Fisher确切检验,P =0.02)。三角韧带损伤,Weber B型骨折与Weber C骨折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302, P<0.05);但当将内踝骨折与三角韧带损伤定义为内侧不稳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确切检验,P =0.07)。 结论在急性踝关节骨折时,关节镜探查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合并的踝关节内病变,并辅助进行踝关节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是提高切开内固定手术疗效的有益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化脓性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患者,通过关节液生化和常规诊断,在关节镜下清理并滑膜切除,术后持续对冲引流3周。ESR、CRP和功能随访1~4a。[结果]术后11.2 d ESR正常,术后9.1 d CRP正常,5例术后1个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7例术后2个月功能完全恢复,3例术3个月后功能完全恢复,1例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后再发急性化脓性炎。[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并滑膜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踝关节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治疗凸轮(Cam)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收治Cam型股骨髋 臼撞击症患者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8~45岁,平均34.1岁。术前行体格检查、X线摄片和三维CT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行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股骨 头颈成形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1次随访。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撞击试验结果、髋关节活动度、α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2.7个月。末次随访时撞击试验均为阴性,髋关节屈 曲活动度和屈曲90°位内旋活动度分别达到121.0°±11.7°和30.1°±12.7°,α角由术前74.2°±10.7°降至44.7°±8.3°,疼痛VAS由术前(6.1±1.1) 分降至(0.9±0.7)分,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1.2±5.7)分提高至(73.6±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镜下股骨头颈 成形术能够切除股骨头颈结合部骨性隆起,恢复股骨头颈结合部的自然弧度,有效缓解Cam型股骨髋臼撞击症的症状和改善髋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踝关节镜下软骨清理2枚空心钉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踝关节炎17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60~110)min,出血量150(100~300)ml。切口延迟愈合2例,皮神经损伤致足背麻木1例,距下关节疼痛1例。17例获得平均14(10~20)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提示踝关节骨性融合的时间为术后4~6个月,平均4.9个月,均达到完全骨性融合。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严重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具有融合率高、无需额外植骨、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镜下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关节镜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威海市立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采用踝关节镜手术联合PRP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病例1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单纯采用踝关节镜手术治疗病例14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关节镜手术1周后开始注射高浓度PRP 2 ml,1次/周,连续3次。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评价临床效果。评估结果VAS评分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和AOFAS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和配对t检验。 结果29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2.9±1.0)个月。治疗前两组间VAS(Z=0.089)、AOFAS评分(F=0.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3、6、12个月的VAS(Z=2.120,P=0.034)和AOFAS评分(F=24.454、31.283、89.479、73.875,均为P <0.001)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PRP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较单纯应用踝关节镜手术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丽萍  范宏伟 《中国骨伤》2005,18(12):750-751
造成踝关节失稳的因素是多种复合应力作用的结果,恢复正常解剖、重建稳定性是日后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键。自2000—2005年,收治踝关节损伤后关节不稳定31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关节镜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41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28~69岁);左踝18例,右踝23例;首次发作12例,反复发作29例;病程2周~3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术前58.44±9.45,术后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6.15±7.36,83.41±9.22,84.10±8.22,术后评分升高。术后踝关节肿胀、疼痛显著改善。结论:关节镜检查有助于痛风性踝关节炎的诊断、改善临床症状和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模拟高空跳伞着陆训练环境测定不同高度半蹲式跳伞着陆状态下的踝关节角速度、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为预防跳伞着陆踝部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募集18名健康志愿者,包括空军地勤人员9名、职业跳伞人员9名。两组受试者身高、体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分别从30 cm和60 cm高的跳台以半蹲式跳伞着陆并腿姿势跳落到测力台上。高速摄像机记录着陆过程,测定踝关节跖屈角位移及时间、地面垂直反作用力,计算角速度,分析踝关节动态角位移、角速度、垂直作用力与不同高度的相关性。结果 30 cm高度:地勤人员组与跳伞运动员组踝关节角位移分别为25.73°±8.13°、20.05°±12.27°,垂直反作用力分别为(3 372.4±748.6) N、(5 181.5±1 726.2) N,受力时间分别为(0.049±0.015) s、(0.012±0.004) s,缓冲时间分别为(1.397±0.746) s、(1.737±0.451)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0 cm高度:地勤人员组与跳伞运动员组踝关节角速度分别为(25.45±15.01) °/s、(16.51±4.18) °/s,垂直反作用力分别为(4 616.0±1124.7) N、(7 119.5±2 307.4) N,受力时间分别为(0.048±0.013) s、(0.015±0.006) s,缓冲时间分别为(0.922±0.347) s、(1.617±0.547)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不同的测试高度跳下,跳伞运动员组的地面垂直反作用力大于地勤人员组,但角速度及角位移小于地勤人员组。对比地勤人员组,跳伞运动员组的受力时间短而缓冲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踝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关节镜下治疗前踝撞击征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8-51岁,平均32岁;左踝12例,右踝16例。17例有长期运动史,5例有踝关节背伸劳作史,6例有踝部骨折脱位史及反复损伤史;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7年。踝关节检查时胫骨前缘或前内侧有固定压痛,背伸活动均不同程度受限,部分踝关节僵硬。根据Scranton和McDermott的放射学分级标准,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5例,Ⅳ级2例。术前采用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13例可(65-70分),15例差(〈65分)。最低41分,最高67分,平均52分。踝关节镜下用刨削器、磨钻、组织汽化仪等清理增生肥厚及炎性的滑膜、退变的软骨和骨赘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8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McGuire评分显示:Ⅰ级6例,均为优良。Ⅱ级15例,12例优良,3例可。Ⅲ级5例,2例优良,2例可,1例差;其中无间隙狭窄者2例,1例为优良,有间隙狭窄者3例,1例为优良。Ⅳ级2例,均为差。优良率为71.4%。术后最低59分,最高94分,平均7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4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1例Ⅳ级患者术后27个月复发。结论关节镜下治疗Ⅰ、Ⅱ级及部分无关节间隙狭窄的Ⅲ级前踝撞击征患者疗效肯定,而对于部分有关节间隙狭窄的Ⅲ级及Ⅳ级前踝撞击征患者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2002年至2008年治疗伴有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龄14~71岁,平均41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61例中59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术后外踝伤口浅表感染,经换药于术后3周愈合,内踝伤口全部Ⅰ期愈合。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7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35例,良13例,可13例。结论:强调踝关节骨折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同时,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三角韧带。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敏  石仕元  赖震 《中国骨伤》2010,23(7):522-523
踝关节内翻应力时极易造成踝外侧副韧带损伤,漏诊率高,大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对于Ⅲ度损伤的患者,通过外固定治疗易产生踝关节外侧不稳.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对11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进行了早期手术修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