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重症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预后不良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重症肺结核患者为研究组,对患者病情结果、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等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选择同期100例肺炎患者作为肺炎对照组,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不同预后结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的含量均高于研究组与肺炎对照组(P0.05)。重症肺结核患者经治疗后,最终生存82例,死亡24例,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生存组患者(P0.05),CD_8~+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重症肺结核患者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高,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CD_8~+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重症肺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含量严重降低,病情越严重含量越少,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CD_4~+CD~+_(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相关性,为桥本甲状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内分泌科初诊的30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HT组)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2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HT无维生素D缺乏组(16例)全程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8个月。HT合并维生素D缺乏组(25-羟维生素D_320 ng/ml,14例)补充维生素D治疗,治疗2个月停药,其后继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至8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T组外周血中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TPO-Ab水平呈负相关(r=-0.76,P0.05),与25-羟维生素D_3水平正相关(r=0.43,P0.05)。甲状腺激素联合维生素D补充治疗2月后,HT组合并维生素D缺乏患者TPO-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至8个月,TPO-Ab水平及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2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无维生素D缺乏组单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TPO-Ab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存在CD_4~+CD~+_(25)Foxp3~+Treg细胞比例减少及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补充对改善CD_4~+CD~+_(25)Foxp3~+Treg细胞缺乏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面积脑梗死(LHI)合并肺部感染(P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_4~+/CD_8~+比值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LHI合并P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者入院时、3 d、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28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患者LHI、PI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患者入院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_4~+/CD_8~+比值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住院3 d、住院7 d时,重度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比值低于轻度组与中度组,CD_8~+T均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CD_3~+、CD_4~+T、CD_4~+/CD_8~+比值低于轻度组,CD_8~+T均高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PI患者入院时CD_3~+、CD_4~+水平及CD_4~+/CD_8~+比值均高于中重度组,CD_8~+水平低于中重度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时CD_3~+、CD_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_4~+/CD_8~+比值高于预后不佳组,CD_8~+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CD_3~+、CD_8~+、CD_4~+以及CD_4~+/CD_8~+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871、0.729、0.557。结论 LHI合并P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_4~+/CD_8~+比值水平动态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SPI)患者T细胞亚群和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78例老年SP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78例老年非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表达,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老年SP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WBC、CRP、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 178例老年SPI患者住院治疗后死亡52例、存活126例,入院第7天,死亡组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WBC、CRP、TNF-α和IL-6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外周血TLR4蛋白、NF-κB蛋白和p-IκB蛋白表达均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老年SPI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TLR4/NF-κB蛋白表达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对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拟行病灶清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tomidate group,E组)和丙泊酚组(propofol group,P组),各4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1天(T2)、3天(T3)、7天(T4)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患者上述时间点CD_3~+、CD_4~+、CD_8~+及CD_4~+/CD_8~+。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CD_3~+、CD_4~+、CD_8~+及CD_4~+/CD_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1、T2、T3、T4时点,E组患者CD_3~+、CD_4~+、CD_8~+高于P组患者(P<0.05);E组患者T1、T2、T3CD_4~+/CD_8~+分别为(1.66±0.41)、(1.74±0.72)、(1.72±0.40)高于P组(P<0.05),而在T4时点,两组患者CD_4~+/CD_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E组术中出现低血压2例少于P组8例(P=0.043)。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对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32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志愿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2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与DLBCL患者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在DLBC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DLBCL组中,Ann Arbor分期Ⅰ期~Ⅱ期患者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PD-1表达水平均低于Ⅲ期~Ⅳ期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DLBCL患者在化疗期间PD-1在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较化疗前有下降趋势。结论 DLBCL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分期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检测点分子表达水平。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正常妊娠妇女和43例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PD-1)、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人白细胞抗原G(HLA-G)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在调节性T细胞(CD4^+Treg细胞和CD8^+Treg细胞)中的表达和调节性T细胞比例。结果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GDM患者外周血和脐血中CD4^+Treg细胞比例降低,CD8^+Treg细胞比例升高,外周血中PD-1和GITR+Treg细胞及脐血中PD-1/CD4^+Treg细胞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中,脐血HLA-G表达高于外周血,而PD-1和GITR表达低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外周血和脐血CD4^+Treg细胞、CD8^+Treg细胞表型及功能具有不同的免疫学特征,PD-1和GITR表达下调可能与GDM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规律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对照组及健脾补肾组在化疗同期分别口服不同中药方剂;各组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第1天(D1)及第2周期化疗第7、14、21天(D7、D14、D21)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CD_3~+、CD_3~+CD_4~+、CD_3~+CD_8~+、CD_4~+/CD_8~+)及Treg细胞(CD_4~+CD_(25)~+)变化情况水平并记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One-way ANOVA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D1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显著降低,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显著升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14与D1及D7比较,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4比较,CD_4~+CD_(25)~+/CD_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D14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4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升高,CD_4~+CD_(25)~+/CD_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D14比较,治疗组CD_4~+CD_(25)~+/CD_4~+低于对照组,D21比较,治疗组CD_3~+、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D_4~+CD_(25)~+/CD_4~+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健康人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化疗药物在治疗持续期会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但随着化疗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解除,患者免疫功能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加用补肾健脾中药可更加快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解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NK细胞亚群及NKT细胞表达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30例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接诊的30例不伴有HBV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NK细胞亚群比例及NKT细胞的表达特点。结果观察组CD8+/CD3高于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D-1+/CD8+CD3、PD-1+/CD4+CD3水平(3.02±0.56,4.20±1.03)均低于对照组(3.69±0.78,7.04±2.18)(P0.05);观察组NKT[0.827(0.285,2.312)]低于对照组[1.296(0.024,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以及NKT细胞变化的检测,可为患者抗肿瘤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5年于医院诊治的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法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CD3~+、CD_4~+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麻醉后CD3~+、CD_4~+指标均出现下降趋势,试验组手术后、术后1d以及3d的CD3~+、CD_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CD_8~+以及CD_4~+/CD_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手术后、术后1d以及3d的CD_8~+、CD_4~+/CD_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理想,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状态与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5月-8月间医院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共111例,将其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37例)、重症组(58例)以及危重症组(16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5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_3~+)、Th细胞(CD_3~+CD_4~+)、Tc细胞(CD_3~+CD_8~+)、NK细胞(CD~(++)_(1656))和B淋巴细胞(CD~+_(19))数量及其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lgG、IgM、IgA及补体C_3、C_4水平。结果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3~+CD_4~+表达低于对照组,CD~+_(19)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_3~+、CD_3~+CD_8~+的百分比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而CD~+_(19)、CD~(++)_(1656)则呈相反趋势;在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方面,病例组患儿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C_3、C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A、IgG水平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手足口病患儿EV71-IgM抗体分泌水平与CD_4~+/CD_8~+比值、补体C_4呈负相关(r=-0.213,P0.05,r=-0.210,P0.05),和CD~+_(19)频数、免疫球蛋白IgM呈正相关(r=0.205,P0.05;r=0.231,P0.05)。结论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水平与病情轻重相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手足口病特异性IgM抗体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155水平及其与免疫活化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慢乙肝患者、77例HBV携带者和51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肝功能、HBV DNA和乙肝三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水平及其活化水平(CD_(38)~+比例)。免疫磁珠分选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提取总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结果】慢乙肝组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分别为689.37±139.43和2735.05±397.56,高于HBV携带组(420.64±101.32和1287.46±323.51)和对照组(271.83±72.95和624.62±158.33)的水平(P0.05),HBV携带组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慢乙肝组CD_4~+和CD_8~+T细胞活化水平分别为(52.93±8.64)%和(69.28±14.85)%,高于对照组[(22.34±5.98)%和(28.64±9.53)%](P0.01),并且与miR-155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D_4~+和CD_8~+T细胞中相对miR-155水平显著升高,可能与免疫活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腺苷脱氨酶(ADA)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的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共126例;同期体检的126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ADA、T细胞亚群、HBV-DNA指标。结果病例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CD_8~+、A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CD_3~+、CD_4~+及CD_4~+/CD_8~+指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但CD_8~+、ADA、HBV-DNA指标则低于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HBV-DNA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HBV-DNA含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比较,CD_3~+、CD_4~+、CD_4~+/CD_8~+与HBV-DNA呈负相关;CD_8~+、ADA与HBV-DNA呈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感染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ADA水平越高,则预示病情在持续加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2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频率,以及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分析检测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6,P0.05)。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在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1、1.985、1.42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升高,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不大。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干扰素诱导基因56(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56,ISG56)、粘病毒抵抗蛋白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MxA)、免疫调控受体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_3~+CD_4~+-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余姚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研究,另选择同期48例HIV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CD_3~+CD_4~+-T细胞表面的IFN-α、ISG56、MxA、PD-1和TIGIT指标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CD_3~+CD_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FN-α、ISG56、MxA分别为(15.82±5.31)、(0.74±0.22)、(0.83±0.14)pg/ml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TIGIT和PD-1的CD_3~+CD_4~+-T细胞分别为(23.61±12.83)%、(51.32±13.74)%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IGIT CD_3~+CD_4~+-T细胞表面百分数与CD_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P=0.027);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01);研究组PD-1 CD_3~+CD_4~+-T细胞表面百分数与CD_4~+-T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P=0.026);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P=0.711)。结论 HIV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_3~+CD_4~+-T细胞占比上升,IFN-α、ISG56、MxA降低,TIGIT和PD-1升高,相关指标变化证明当受到感染时机体免疫功能会发生紊乱,且与HIV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确诊为重症肺炎的52例患儿,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及Treg于CD~+_4T细胞所占比例,以及Th17与Treg比值(Th17/Tre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6、-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统计学比较2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及Treg于CD~+_4T细胞所占比例,Th17/Treg,以及血清IL-17、-6、-10与TGF-β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所有受试者监护人均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研究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于CD~+_4T细胞所占比例为12.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2,P0.001)。(2)研究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reg于CD~+_4T细胞所占比例为3.4%±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34,P0.001)。(3)研究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Treg为0.49±0.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3±0.0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71,P0.001)。(4)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较,研究组受试者外周血的血清IL-10和TGF-β水平显著下降,IL-17、-6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58、26.746、34.312、42.145,P0.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降,Th17/Treg显著升高,这提示Th17/Treg失衡在重症肺炎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h17/Treg检测对于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外周血CD_3CD_(38)~+T淋巴细胞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10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1例HIV感染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查体的100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BV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纯HIV感染组(144例)及HBV/HIV共感染组(107例),根据CD_4~+水平将HBV/HIV共感染组分为无症状HIV感染期(38例)及艾滋病(AIDS)期(69例)两个亚组,测定HBV-DNA、HIV-RNA载量及外周血CD_3、CD_4~+、CD_8~+、CD_4~+/CD_8~+、CD_3CD_(38)~+T淋巴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HIV感染组及HBV/HIV共感染组患者CD_3CD_(38)~+、CD_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P0.05),CD_3、CD_4~+、CD_4~+/CD_8~+降低(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升高或降低幅度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HBV/HIV共感染组患者HIV-RNA载量高于单纯HIV感染组患者(P0.05);AIDS期组患者CD_3、CD_4~+、CD_4~+/CD_8~+等指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CD_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HIV-RNA载量、HBV-DNA载量均高于无症状HIV感染期组(P0.05);在无症状HIV感染期亚组中,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与CD_3CD_(38)~+呈正相关(P0.05);在AIDS期组亚组中,HBV-DNA载量、HIV-RNA载量与CD_4~+、CD_4~+/CD_8~+呈负相关(P0.05),与CD_3CD_(38)~+等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V/HBV共感染患者可存在T淋巴细胞活化,CD_3CD_(3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一定程度反映HIV/HBV共感染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6):801-802
目的探讨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首次就诊且未做任何治疗的CHB患者156例,分为A组(自身抗体阳性组,70例)和B组(自身抗体阴性组,86例)。同时,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查体的正常人50例作为C组。结果 A组的CD_4~+CD_(25)~+T细胞数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HBV-DNA和ALT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随着外周血CD_4~+CD_(25)~+Treg细胞百分数的增加,自身抗体数逐渐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19,P<0.05)。结论 CD_4~+CD_(25)~+Treg细胞可能具有抑制CHB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作用,可避免机体免疫耐受的产生和发展,从而达到减轻肝炎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M)在体外对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TOX)感染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Ficoll)法分离制备PBMCs,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PLK弓形虫接种在PBMCs细胞上,将细胞分为PBMCs组和PBMCs+TOX组。使用60μg/ml AZM作用后,将PBMCs+TOX组分为对照组和AZM组。应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PBMCs+TOX组在60μg/ml阿奇霉素在不同作用时间点下的弓形虫增殖变化;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各处理组PBMCs细胞上免疫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PBMCs细胞亚群CD_4~+ T细胞PD-1阳性率及CD_4~+/CD_8~+变化。结果与其他作用时间点比较,阿奇霉素作用48 h抑制弓形虫增殖能力最强;与PBMCs组比较,PBMCs+TOX组PBMCs细胞IL-12、IFN-γ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均下调,而TNF-α水平上调(P<0.05); AZM组PBMCs细胞IL-12、IFN-γ蛋白表达水平及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而TNF-α低于对照组(P均<0.05); AZM组CD_4~+/CD_8~+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而CD_4~+ T细胞PD-1阳性率表达下降。结论阿奇霉素在体外抑制弓形虫增殖,其机制与介导弓形虫感染PBMCs孕妇细胞免疫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住院的74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1.6 mg胸腺肽α1,1次/d,连续7 d后改为1次/2 d,15 d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以及CD_4~+/CD_8~+的变化.结果 胸腺肽α1综合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提高,CD_3~+细胞、CD_4~+细胞明显上升,CD_8~+细胞无明显变化,CD_4~+/CD_8~+比例明显改善.结论 胸腺肽α1可以改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调节炎症反应状态,胸腺肽α1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