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黄县中医院2018-02—2020-08行肺癌根治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法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常规组)和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组(综合组),每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肺活量(MVV)肺功能指标。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运动功能。统计术后4周内肺部感染、肺不张,以及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术后3个月时FEV1、MVV、FVC和6MWT均优于常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加强呼吸、运动等综合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部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下行缩唇呼气训练及深呼吸训练6个月,并于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肺功能均较术前下降(P<0.05,P<0.01).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肺功能较术后2周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仅FEV1在术后3、6个月有所改善,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术后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2例肺癌术后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胸部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下行缩唇呼气训练及深呼吸训练6个月,并于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肺功能均较术前下降(P〈0.05,P〈0.01)。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肺功能较术后2周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对照组仅FEV1在术后3、6个月有所改善,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术后呼吸训练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干预对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2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肺康复训练干预。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的GQOLI-74各项评分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肺康复训练干预,可有效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可促进其肺功能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5.
将100例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术前观察组1 s呼气量(FEV1)和深吸气量(IC)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FEV1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手术后观察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术后3 d两组用力肺活量(FVC)、FEV1和IC及PaO2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呼吸训练器于老年病人围术期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增加肺功能储备,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 实验组采用肺癌术后呼吸衰竭21例,并以同期肺癌手术未发生呼衰的84例作为对照组,用x~2检验。结果 术后呼衰组的术前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第一秒呼气容积(FEV1.0)、第一秒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0/FVC%)等均明显低于无呼衰组。根据手术方式分析,袖式肺叶切除、肺叶切除组的呼衰发生率均低于全肺切除组。肺癌术后肺部感染亦导致呼衰发生率增高。结论 肺功能下降、术后肺部感染是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全肺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干预,入院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一周对肺功能的测定。结果术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一周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FEV1%、FEV1\FVC%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质量均好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术后的生活质量期望值明显提高。结论肺癌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78例行择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围术期对照组行缩唇呼吸结合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每天1次,持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PaO2、FVC、FEV1、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肺癌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效果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6例,分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手术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液量、住院总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比较(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VC、FEV1、PEF同手术前相比降低(P0.05),且观察组FVC、FEV 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疗效较好,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肺康复训练和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及护患关系信任度改善情况。结果 93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评分、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可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倒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专科护理,如氧疗、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锻炼、有氧运动训练、有效的咳嗽和排痰训练.干预12周后,测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FEV1、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肺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肺结核结构性肺病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耳穴手法按压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肺功能、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胸部肿瘤病区就诊的8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80例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本科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耳穴手法按压的特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癌因性疲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用力肺活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情感、认知疲乏及总得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耳穴手法按压能够显著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肺功能、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白介素8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相同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片,每晚口服1次,每次10mg,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肺功能改变和血清白介素8水平。结果治疗组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并无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水平并无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IL-8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用孟鲁司特治疗肺功能改善明显,白介素8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开放三切口(开腹)手术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2015-07—2017-06间行开腹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将2017-07—2019-06间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水平及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的效果,探讨肺癌根治术的理想手术切口。方法将104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分别采取腋下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切口。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再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相比,腋下小切口患者的术后肺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陈浩  官艳  王菊花 《护理学杂志》2004,19(14):23-24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呼吸训练.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测病人的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结果两组手术前后VC、FVC及FEV1%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接受呼吸功能训练后肺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刘伟  苏跃  耿万明  郑辉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11):1011-10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与术前肺功能的关系,确定术前肺通气功能参数能否预测术后呼吸衰竭。方法择期行肺切除术的原发性肺癌病人100例,ASAⅠ级或Ⅱ级,术前测定常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75%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速(FEF7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75/25)、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脉冲震荡肺功能参数: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es)、中心阻力(Rc)、5 Hz和20 Hz时粘性阻力(R5、R20)。插管后机械通气初始时记录双肺气道峰压和双肺胸肺顺应性,开胸单肺通气肺萎陷时记录单肺气道峰压(Ppeak)和单肺胸肺顺应性(CT)。单肺通气时Ppeak和CT与身高、体重及肺功能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一般情况和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呼吸衰竭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2组:呼吸衰竭组(RF)和非呼吸衰竭组(NRF)。结果Ppeak与Zres、身高、体重和FEF75呈线性关系(R^2=0.504,P〈0.01),CT与Zres、身高、VC和RV/TLC呈线性关系(R^2=0.602,P〈0.01)。与NRF组比较,RF组FEV1、FVC、FEV1/FVC、MVV和MMEF75/25均降低(P〈0.05或0.01)。年龄≥60岁的中老年患者FEV1≤60%、FEV1/FVC≤60%、MVV≤50%、MMEF75/25≤35%时,RF组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NRF组(P〈0.05或0.01)。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和MVV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两个主要预测因素。结论术中单肺通气时Ppeak和CT分别与身高、体重和术前肺功能呈线性关系。年龄和MVV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两个主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间肺康复操对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中医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间肺康复操练习。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功能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最大呼吸容积(FEV1)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力肺活量(FVC)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间肺康复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气平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气平肠愈疡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疗效、症状积分改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及复发情况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9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后随访半年,复发7例,复发率为43.8%(7/16),观察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8.2%(4/22),对照组复发风险显著高于观察组(HR=2.9,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补气平肠愈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法 将188例AECOPD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8例).两组均行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肺功能锻炼,观察组根据对患者的BODE指数评分构建和实施A、B、C、D4级康复训练与护理方案.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 对照组85例、观察组92例完成全程研究进入数据分析.观察组FEV1、FEV1/FVC%及6分钟步行测试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功能量表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AECOPD患者,依据BODE指数评分构建和实施分级康复训练与护理方案,可有效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运动耐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