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究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治疗糖尿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评价。方法对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3例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真菌类型分布及构成;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观察组使用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氟康唑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83例糖尿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行口腔真菌涂片检查共发现致病菌92株,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占51.09%;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口腔PH及白斑面积相差较小,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口腔PH及白斑面积分别为(7.52±0.24)及(2.21±1.14)mm~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时,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致病菌,使用碳酸氢钠联合氟康唑可显著改善口腔环境,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康复新液联合碳酸氢钠对呼吸重症儿童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重症科进行治疗的呼吸重症儿童口腔念珠菌感染患儿5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8例和研究组298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两组患儿口腔白斑面积、pH值变化、真菌菌落数及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口腔疼痛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两种方案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白斑面积、pH及真菌菌落数均有改善(P<0.05),口腔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愈率52.3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56%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碳酸氢钠对呼吸重症儿童口腔念珠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口腔内白斑面积,改善口腔环境,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有效治疗口腔真菌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90例口腔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接受生理盐水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接受碳酸氢钠治疗患者为碳酸氢钠组,接受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治疗患者为联合组,各30例;对比3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7d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碳酸氢钠组的30.00%、60.00%,3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真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联合碳酸氢钠及氟康唑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口腔黏膜炎所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20例开展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结果研究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其提供合理的系统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轻口腔黏膜炎的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口腔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150例于医院进行诊治的间质性肺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试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使用制霉菌素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康唑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4天与第9天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第4天,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49例,治疗有效率为65.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25例,治疗有效率为33.3%,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1,P0.05);治疗第4天采样进行真菌培养,观察组真菌检验阳性28例,阳性率为37.3%;对照组真菌检验阳性38例,阳性率为50.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指数为(58.3±13.6)分与(32.8±8.9)分;创口愈合率为75.8%与48.5%;口腔创口愈合时间为(5.1±1.2)d与(18.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在治疗口腔真菌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氟康唑,并且安全性能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根据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比起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推迟,程度轻,其疗效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反应能得到预防和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适合临床长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对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套餐口腔护理后口腔黏膜的反应,分析该套餐防治口腔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伴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对照组54例;两组治疗原则相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口腔护理试验组给予生理盐水套餐,对照组给予普通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真菌感染的预后.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白斑发生率分别为13.79%及55.56%,口腔真菌感染率为0.52%及37.04%,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护理总有效率试验组86.20%,对照组4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生理盐水套餐对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的哮喘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降低口腔白斑和真菌感染发生率,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8.
徐芳  滕海荣  王月霞  何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76-147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 结果 166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全部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100%,将0~1级归为对照组,共33例,2~4级归为病例组,共13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中超重者、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pH值≤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者、应用抗生素及口腔黏膜保护剂者比例高于病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6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OR=2.147,P=0.044)、化疗史(OR=5.220,P=0.000)、口腔卫生状况较差(OR=2.477,P=0.023)、口腔pH值≤7.0(OR=2.300,P=0.013),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OR=0.372,P=0.013)及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OR=0.341,P=0.012)。 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化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和口腔黏膜保护剂。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对于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清洗口腔联合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20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2%碳酸氢钠液涂擦口腔黏膜,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康唑。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诶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碳酸氢钠清洗口腔联合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效果明显,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小,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在预防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中的作用,观察其对患者口腔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2月-2015年1月242例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漱口液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0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及口泰漱口液含漱,观察组122例患者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液含漱,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口腔pH值、口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5、12d后,观察组的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口腔内真菌感染率及肺部真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含漱,可以对口腔中病原菌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15-1616
目的观察比较氧气雾化吸入与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含漱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Ⅰ、Ⅱ级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Ⅲ级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以轻度放射反应(包括Ⅰ、Ⅱ级)为主,对照组以重度放射反应(包括Ⅲ、Ⅳ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开始放疗到恢复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从放疗结束到恢复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口腔及口咽黏膜炎的效果优于含漱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料喉风散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鼻咽喉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研究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料喉风散,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分布变化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显著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料喉风散联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PRECEDE模式对头颈部位放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头颈部位放疗患者口腔感染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头颈部放疗患者168例,根据对口腔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疗程由患者病情具体制定;对照组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增加常规的预防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增加PRECEDE模式干预,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检出情况及构成比、口腔及肺部真菌感染率、口腔并发症(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真菌斑)发生率和口腔pH值。结果两组患者真菌检出类型主要为热带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及其他真菌;试验组患者检出33株,对照组患者检出81株,对照组检出株数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为11.90%,对照组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率为21.43%,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19%,对照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4.29%,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真菌斑等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7、14d试验组患者口腔pH值为(7.6±0.3、8.2±0.2),高于对照组(3.7±0.2、4.6±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CEDE模式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头颈部位放疗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率,减少患者口腔内真菌数量,提高口腔的pH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患有口腔感染的患者寻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医院接受肿瘤放疗患有口腔感染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口泰含漱液漱口,试验组患者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漱口,调查两组患者口腔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不同治疗效果;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口臭发生率为6.00%、试验组为1.33%,对照组牙龈肿痛发生率为6.67%、试验组为2.00%,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4.00%、试验组为2.00%,对照组口腔真菌斑发生率为10.67%、试验组为2.67%,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相关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口腔pH值为4.8±0.3、对照组为7.5±0.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预防口腔感染的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降低口腔感染以及口臭和口腔溃疡等相关病症,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pH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外用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疗效,以指导临床更加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质性肺炎并发口腔真菌感染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制霉菌素组及氟康唑组,每组各32例,制霉菌素组给予制霉菌素药膏治疗,而氟康唑组给予氟康唑外用治疗,治疗结束后判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感染真菌类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制霉菌素组为93.8%、氟康唑组为68.8%,制霉菌素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治疗间质性的肺炎所致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氟康唑外用的治疗有效率,同时治疗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2例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耳内镜清洁外耳道,对照组在清洁外耳道的基础上加用硝酸咪康唑乳膏,研究组在清洁外耳道的基础上加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均治疗2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真菌总感染清除情况、听力功能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随访期间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总感染清除率分别为91.67%、83.33%,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气导阈值、骨导阈值、气骨导差值、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3.0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康唑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真菌总感染清除率,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听力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09-1710
目的比较口腔念珠病患者应用氟康唑与酮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酮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疾病复发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较酮康唑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更低,可作为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赵磊 《中国校医》2020,34(10):777-779
目的 分析肺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药学部择取7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以伊曲康唑治疗,研究组36例患者行以氟康唑治疗,对所选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感染诱发原因,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两组因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接受放化疗、其他原因发生感染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生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2.22%)(χ2=6.400,P=0.011)。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7.01±1.01)d]短于对照组[(9.23±1.25)d](t=8.288,P=0.000)。研究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743)。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通常是因长时间服用抗菌药物而导致,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通过氟康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普鲁卡因混合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首程单纯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照射剂量达20 Gy时,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1%普鲁卡因混合液饭前含服,饭后温开水漱口;治疗组30例用1%普鲁卡因混合液含服及漱口后,用喉头喷粉器将蒙脱石散均匀喷洒到口腔黏膜表面,形成黏膜保护膜,1~2 h后再饮水、进食.结果 照射总量分别达50 Gy和70 Gy时,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放疗结束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时间为(12.67±6.61)d,治疗组为(6.60±6.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普鲁卡因混合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使用普鲁卡因混合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临床效果,为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3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口泰含漱液及生理盐水含漱,观察组203例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含漱,统计两组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13.79%,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真菌斑发生率分别为3.45%、2.96%、5.91%、4.43%,均低于对照组的12.00%、10.00%、21.00%、1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pH值为6.7±0.5,高于对照组的5.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每日采用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漱口,可提高患者口腔pH值,抑制病原菌感染,降低口腔感染及口臭、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肿瘤放疗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