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并整合护士从事“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其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48个主题、56个副主题,归纳成11个类别,得出4个整合结果,分别是整合结果 1: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主观感知;整合结果 2: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促进因素;整合结果 3: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阻碍因素;整合结果 4:积极的应对策略。结论 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有着双重心理体验,并且在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需面对诸多挑战,管理者为更好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应采取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初期阶段的服务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5月—8月接单完成“互联网+护理服务”的14名护士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初期阶段的服务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1)负性体验,包括紧张、对风险和纠纷的担忧;(2)正性体验,包括对流程较为适应、益处发现;(3)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的期望,包括减少路途时间、增加耗材配置、降低安全风险、增加培训交流、扩大服务范围、调整服务时长。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护士在“互联网+护理服务”初期阶段存在的负性体验和正性体验,对管理存在多样化期望,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整合我国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升护士实践体验,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收录的关于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提炼30个研究结果归纳组合成9个类别,进一步综合得到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护士担忧“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及其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护士认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实施需要多方支持、相关培训及法律保障。结论 我国护士在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中体验复杂,管理者应重视其工作体验,满足护士的培训需求,强化支持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试点地区专科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真实体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非试点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月-8月对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10名非试点地区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取出3个主题:(1)网约护士具有多重角色认知;(2)“互联网+护理服务”带给网约护士收获感;(3)“互联网+护理服务”中的困难和挑战。结论 非试点地区专科护士在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多重角色价值,还收获了诸多积极体验,但“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非试点地区的推广与发展仍存在一些挑战,亟需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群体的推动与助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入了解县级医院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方法 2022年6月—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组共18名县级医院护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访谈主题。结果共提炼出参与带来的积极体验(收入获得感、自我价值感、职业认同感)、承受诸多负担(工作负担加重、出行不便、服务平台使用困难)、失落感(服务对象范围较窄带来的失落感、出行保障配备不足带来的失落感、服务收费标准与保障机制不完善带来的失落感)3个主题、9个子主题。结论 县级医院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参与体验较为复杂。建议通过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服务平台、服务收费标准与保障机制等,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县级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实感受, 旨在为西藏自治区县级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9月—10月,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西藏自治区某县级卫生服务中心的10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结果 提炼出西藏自治区县级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工作体验的3个主题:临床护理工作感受、压力与应对、期望与支持。结论 西藏自治区县级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工作体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支持。建议加快改善县级卫生服务中心基础医疗条件,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加强培训和人文关怀,加快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士护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实施康复护理工作的体验和需求。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8名临床骨科护士。结果通过对资料阅读、分析和整理提出4个主题:对康复护理的认知、患方理解和配合、管理者的重视与支持、医护团队的协作。结论康复护理直接影响骨科患者康复锻炼的效果,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但需要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及支持,医护团队的密切合作,并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提高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士在床边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规范床边护理工作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开展床边护理工作模式,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床边主动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仍需要持续质量改进。结论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得到了护士的肯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切身感受,并提供针对性支持,以促进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顺利开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士在床边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规范床边护理工作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开展床边护理工作模式,护士由被动服务转变为床边主动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得到提升;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仍需要持续质量改进。结论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得到了护士的肯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切身感受,并提供针对性支持,以促进床边护理工作模式的顺利开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探讨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的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策略从江苏省某三级医院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COPD患者中选取1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进行资料收集,运用主题分析法确定主题与亚主题。结果 共提取4个主题:①安全感 (熟悉感、便利感、获得自我掌控感);②未被满足感 (获得针对性信息、服务途径不足、费用可报销);③顾虑感(对护理认可度、隐私安全、增加焦虑);④使用顺畅感(互联网技术素养、平台智能性)。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应用可以提升COPD患者安全感,减少医疗服务成本,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可以减少患者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同时管理者应优化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及形式,提高患者平台使用体验感;规范护理人员准入制度,提高患者对护理认可度;加强患者出院指导,提高其平台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东省二、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工作状况并分析其差异,为不同级别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8年收集广东省36所二、三级综合医院4 163名护士的一般资料、护理工作环境、护理工作受限水平、护士工作疲溃感、工作满意度及留职意愿。结果 护士对护理工作环境总体评分为3.03(2.74,3.61)分,其中对“人力物力充足性”以及“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程度”维度评分最低,分别为3.00(2.50,3.50)、3.00(2.56,3.56)分;三级医院护士对护理工作环境总体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二级医院护士(均P<0.001)。护士报告护理工作受限项目为6.0(1.0,11.0)项,三级医院护士报告护理工作受限的项目数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护士(P=0.036)。护士工作结局方面,二、三级医院护士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的水平均为中度,个人成就感缺失的水平为高度,对工作表示满意的护士占61.42%,有留职意愿护士比例为79.87%;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护士工作疲溃感程度较高(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均P<0.001),对工作满意及有留职意愿护士比例较低(均P<0.05)。 结论 广东省二、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仍有改善空间,护士工作负担较大、工作疲溃感程度较高、对工作满意度较低,其中三级医院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社区签约护士在运用叙事护理方法为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自身护理体验、个人成长收获及职业发展需求,为社区进一步推广叙事护理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2所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且由护士对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开展叙事护理后,社区签约护士在工作体验和感受方面提炼出工作成就感增强、职业价值感凸显、叙事护理模式认同感提升、护患关系亲密感增加4个主题;在个人成长收获方面提炼出学会尊重、懂得理解、关爱彼此、自我赋能4个主题;在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方面提炼出希望人员配置更合理、渴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期望更大的护理交流平台3个主题。 结论 通过叙事护理在签约患者中的实施,社区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自我价值感明显提升。相关机构应给予护士更多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护士专业能力,为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疾病感受和体验,旨在为青少年癫痫患者护理干预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13例青少年癫痫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青少年癫痫患者的疾病感受和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①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②生活质量下降;③自我感受负担明显;④期待理解与社会支持。 结论 青少年癫痫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存在诸多负担和需求,护士应密切关注此类患者的情绪反应和心理感受,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多维度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深入了解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温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11例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进行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青少年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有效沟通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的成长体验,以期为护士不同阶段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为护士职业生涯早期心理建设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2020年3月—7月对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夜班经历创伤事件的精神科护士进行深度访谈,采用Strauss和Corbin扎根理论分析资料,分为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和选择式登录3个阶段,持续比较分析资料。结果 发现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经历了应激期、调适期、成长期3个不同阶段。结论 精神科护士夜班经历创伤事件后的成长为动态过程,管理者或干预者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干预和指导,并在护士早期培训中促使其提前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储备和必备心理素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反复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情境下患者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体验。方法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中多次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的患者21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提炼出"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表现""影响患者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因素""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需求"3部分内容,以及"不确定性规避""负性情绪""认知与行为偏差""对医院的预期过高""反复辗转造成的经济压力"等10个一级主题。结论针对反复入院仍不能明确疾病诊断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进一步增加与患者之间有针对性的沟通,为患者提供充分且清晰的信息,避免其负性情绪背后的认知行为偏差导致的错误决策。同时,完善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促进患者科学决策、优化就医体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下降的体验,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6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9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中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下降的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记忆力下降的疾病感知(轻视与否认的态度、反思与溯源的自省、互动关系的改变);记忆力下降的情感体验(焦虑与恐惧情绪的产生、自我效能感的降低、自我开解态度的形成、对未来的期待);记忆力下降的应对策略(生活方式的应对、体力与脑力活动的应对、未来规划的应对)。 结论 应加强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下降医疗知识的普及,关注其情感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并进行个性化的认知干预,促进其认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ICU护士对不同轮班模式的体验,探讨适合ICU护士的轮班模式.方法 选择5名有多种轮班模式经验的护士,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以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ICU护士对不同轮班模式的体验,并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反思,最终提炼主题.结果 12 h轮班制,上班频率低,但疲劳感强烈.传统8 h轮班制,倒班频繁,不利于护息沟通.短期连续APN轮班制,病情管理连续,医护合作改善,生活短期稳定.结论 短期连续APN排班,可以使护士工作和休息的时间相对集中,缓解倒班对护士所致的压力,同时提高患者、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在ICU团队中的作用,保证护理质量,最终保障患者的安全,并受到ICU护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FCC)的真实体验,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为开展大范围FCC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2019年1月—3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工作的61名护士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新生儿科护士实施FCC体验的3个主题:护士在实施FCC过程中表现出多重情感体验;实施FCC对新生儿父母有众多帮助;现阶段实施FCC仍存在诸多障碍。 结论 实施FCC是新生儿护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护士的压力与需求,保持与新生儿父母的有效沟通,但技能的掌握需要组织的指导与支持,并需提供学习的途径与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