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的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收诊的258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设为感染组36例,无肺部感染设为未感染组2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人60名为对照组。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PCT、CRP、ALB,归纳ACI恢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甲状腺激素、PCT、CRP/ALB对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未感染组与感染组血清FT3、FT4、ALB水平降低,血清TSH、PCT、CRP、CRP/ALB升高(P<0.05);与未感染组比,感染组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更大(P<0.05);侵入性操作、PCT和CRP/ALB水平升高是ACI恢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甲状腺激素水平、PCT、CRP/ALB均有较高的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评估价值,其联合应用更高,AUC(0.9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老年颅脑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老年开颅手术患者84例,按患者是否出现颅内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WBC),并对该指标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感染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在发生颅内感染后显著升高,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PCT及CRP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其中PCT水平在治疗后第2天与感染当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CRP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与感染当天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PCT诊断术后颅内感染灵敏度91.67%、特异度为88.89%;CRP诊断术后颅内感染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80.56%;WBC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2.22%;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95%CI为三个指标中最高,CR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则较WBC高。结论监测PCT及CRP的水平对老年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其PCT及CRP值的变化可有效帮助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颅脑手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及颅内感染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2017年收治的57例颅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颅内感染组(16例)、肺部感染组(17例)、中枢性发热无感染组(11例)以及无发热无感染组(13例)。比较患者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以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指标,评估血清PCT对颅脑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患者PCT、W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颅内感染组与中枢性发热无感染组和无发热无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颅内感染组患者WBC计数高于中枢性发热无感染组和无发热无感染组患者(P<0.05),与肺部感染组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颅内感染组为对照组,ROC曲线诊断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62.5%。颅内感染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5 d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葡萄糖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对于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无诊断价值。血清PCT升高与否可用于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和颅内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肺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细菌性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7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21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在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后24h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PCT和sTREM-1水平进行比较。ROC曲线分析4种指标对于患者手术后24h发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按照感染组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好转分为好转组与未好转组,比较手术后24h(T1),出现感染时(T2)和感染后48h(T3)患者CRP、乳酸、PCT和sTREM-1水平变化。结果感染组患者手术后24h血清CRP、乳酸、PCT和sTREM-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PCT和sTREM-1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884和0.971,诊断价值优于CRP和乳酸;好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48h,CRP、乳酸、PCT和sTREM-1水平均出现降低,未好转组经过治疗后48h,CRP、乳酸、PCT和sTREM-1水平均持续增高。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发生细菌性肺部感染的概率较高,降钙素原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特点,初步分析检测血清PCT、NSE、CRP对颅内感染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将无颅内感染、资料相匹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CT、NSE、CRP的表达特征。结果颅内感染各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PCT、NSE、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化脓性组患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感染患者,而病毒性组NS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感染患者,各组间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感染昏迷组患者PCT、NSE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未昏迷组,且未昏迷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PCT、NSE和CR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PCT、NSE、CRP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颅内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于颅内感染鉴别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4年6月—2016年1月某院ICU收治的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21例作为感染组,同期颅脑术后未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PCT、ESR、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平均体重质量指数、颅脑手术疾病种类及术后留置引流管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血清PCT、ESR、CRP升高的患者分别占95.24%、80.95%、90.48%;对照组血清PCT、ESR、CRP升高的患者分别占4.76%、14.29%、4.76%;两组血清PCT、ESR、CRP平均浓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ESR、CRP及PCT+ESR+CRP在诊断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5.24%、80.95%、90.47%和95.61%;特异性分别为95.23%、85.71%、95.23%和89.37%。结论 PCT、ESR及CRP联合检测有助于ICU颅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对及时早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产褥感染的预防和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例产褥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5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1 d时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预测产褥感染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在产后1 d时的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预测产褥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779、0.751、0.757、0.932,以血清IL-6水平的AUC最高,在最佳界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0和1.000。结论产褥感染患者产后早期即可出现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的升高,这些血清指标可用于辅助预测感染风险,临床医生应重视产后早期相关血清标志物的监测,达到预防感染及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与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等指标对烧伤患者脓毒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烧伤住院患者82例,分为脓毒症组18例、局部感染组31例和未感染组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TREM-1和sCD163,并临床常规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应用ROC曲线分析sTREM-1和sCD163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入组第1天各组患者血清sTREM-1、sCD163、PCT和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脓毒症组患者血清sTREM-1、sCD163、PCT水平高于局部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P0.01),局部感染组患者血清sTREM-1、sCD163、PCT和CRP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1);入组第7天,各组血清sTREM-1、sCD163、PCT、CRP水平均低于同组第1天水平(P0.05);血清sTREM-1和sCD163水平呈正相关(r=0.652,P0.01);血清sTREM-1、sCD163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其AUC为0.916(95%CI:0.856~0.976);血清PCT、CRP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其AUC为0.842(95%CI:0.744~0.940)。结论烧伤患者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血清sTREM-1和sCD163水平升高,此两种指标有助于烧伤患者脓毒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BA)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γ干扰素(IFN-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变化及与感染程度关系。方法选取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BA合并MP感染患儿64例为感染组,同期单纯BA患儿40例为未感染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变化的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VCAM-1、TARC水平高于未感染组,RBP、IFN-γ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CAM-1、TARC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BP、IFN-γ是BA合并MP感染发病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急性期重症、轻症、恢复期重症、轻症血清VCAM-1、TARC水平依次呈降低趋势,RBP、IFN-γ依次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FN-γ曲线下面积为0.796大于VCAM-1、RBP、TARC,当RBP截断值>36.25时,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55.00%。结论BA合并MP感染患儿存在血清VCAM-1、RBP、IFN-γ、TARC水平异常情况,且与感染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可为临床鉴别诊断、评估病情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发热患者的监测价值,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感染患者。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关节置换术并早期发热的患者160例;按照患者细菌学培养的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72例和未感染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及组内患者之间血清PCT、CRP、ESR水平以及WBC计数。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PCT、CRP、ESR、WBC相近,手术后,感染组PCT、CRP、ESR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相近;未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术后7d患者WBC和PCT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ESR和CRP水平仍然较高;术后发热并发感染的患者中,PCT水平在不同感染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用于不同感染类型的鉴别,而CRP、ESR、WBC三种指标在不同类型感染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CRP、ESR三者对应的ROC曲线(P0.05),可用于诊断术后发热是否由感染引起。结论合理选择感染指标在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感染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PCT受手术影响较小,可用于鉴定感染类型,CRP和ESR可作为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表达情况予以分析。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4例与非感染组136例。采集感染组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及鉴定,并分别采集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其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同时,分析不同感染程度颅内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64例患者脑脊液分离出病原菌80株,革兰阴性菌占32.50%、革兰阳性菌占47.50%、其他占20.00%;感染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患者的血清CRP、PCT、Ang-Ⅱ、MDA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组间对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CRP、PCT、Ang-Ⅱ、MD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并发颅内感染患者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升高,且各项指标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颅脑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2例颅内手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CT、CRP、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的AUC分别为0.936、0.858、0.784。PCT临界值为0.085 ng/ml作为cut-off值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88.0%;CRP计数临界值为9.95 mg/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5%、76.0%;WBC临界值为10×109/L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72.0%。结论在颅脑术后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中,血清PCT检测优于CRP与白细胞计数,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试验在普外科手术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3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PCT和CRP水平。结果感染组PCT(14.45±6.6)μg/L、CRP(36.2±8.3)mg/L,未感染组PCT(2.14±1.9)μg/L、CRP(29.7±8.6)mg/L,感染组与未感染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参考值;而PCT水平感染组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PCT和CRP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普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及早做出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脑出血术后伴颅内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将18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0例)和无感染组(125例);留取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和血液标本,分别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结果 60例感染标本检出病原菌72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其他病原菌分别占30.56%、48.61%和20.83%;感染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感染组;细菌性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中、重度感染者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感染者,且重度感染者比中度感染者更高。抗菌药治疗前后,存活组的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PCT水平测定可用于脑出血术后伴颅内感染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感染的监测价值,提高感染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行肝癌介入手术住院患者75例,将发生感染的25例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50例介入手术患者为未感染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的阳性率分别为88.00%和80.00%,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16.00%和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CRP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和CRP测定均有助于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测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 (IFN-γ)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探讨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血清PCT、 IFN-γ诊断肺结核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肺部感染、肺心病、器官损害、 PCT、 IFN-γ为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PCT、 IFN-γ联合检测诊断肺结核预后不良的AUC高于PCT、 IFN-γ单独检测(P <0.05)。结论 血清PCT、 IFN-γ是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钙素原(PCT)在肝衰竭合并感染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37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诊断均为病毒性肝炎。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3例和未感染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PTA。此外,根据肝衰竭感染患者治疗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两亚组患者血清PCT、IL-6、CRP及PTA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IL-6、CRP及PTA对肝衰竭感染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结果 肝衰竭患者感染率为60.58%(83/13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2株占33.33%、革兰阳性菌9株占25.00%、真菌15株占41.67%;感染组血清PCT、IL-6及CRP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PTA低于未感染组(P<0.05);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中,死亡组患者血清PCT、IL-6及CRP高于存活组(P<0.05),而PTA低于存活组(P<0.05);PCT、IL-6、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MPP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1例重症组与41例轻症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CRP、PCT、ESR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重症组、轻症组血清CRP、PCT、ESR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重症组比轻症组高(P<0.05);血清CRP、PCT、ESR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MPP重症组急性期血清CRP、PCT、ESR水平比恢复期高(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CRP、PCT、ESR水平与MP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邹洪兴  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5):1110-1111,1115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肺癌细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6例,根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肺炎组(54例)和非细菌性肺炎组(3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CT和C反应蛋白(CRP)值,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肺癌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非细菌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54例肺癌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中PCT增高例数和CRP增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两个指标诊断细菌性肺炎不存在一致性。结论:PCT对肺癌患者是否并发肺部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产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感染的诊治及其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产科ICU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CT、CRP水平。结果: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CT、CRP值均有显著增高(P<0.01);重症感染组与一般感染组比较,其PCT阳性率有显著增高(P<0.05),但CRP阳性率无显著增高(P>0.05);重症感染组、一般感染组中,PCT阳性率均较hs-CRP阳性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浓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感染组较重症感染组预后效果良好。结论:血清PCT值对产科危重患者感染诊断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